软实力“巧”化路径

来源 :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_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将软实力做到极致
  
  “企业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发展相辅相成。硬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与软实力相匹配。软实力就是整合资源的能力和习惯。”软实力权威专家邓正红接受采访时说,“从纵向看,企业软实力包括趋势预见力、环境应变力、资源整合力、文化制导力和价值创新力,其中价值创新是核心软实力;从横向看,企业软实力包括履行社会责任和诚信经营,它们属于基本软实力。”
  


  软实力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 • 奈于20世纪90年代初首创。在邓正红看来,软实力要起作用必须和硬实力相结合,把软资源和硬资源融合在一起。“软实力注重价值创新,这就是一种巧。软实力做到极致,自然就很巧了,巧实力就是软实力的延伸。”
  
  将软实力做到极致
  
  企业要打造和提升自己的软实力,进而缔造“巧实力”,邓正红认为有9条有效的途径,其中包括——
  以独特的价值理念为指导,通过统一制度、行为和形象得到行业、市场的高度认可;通过严格的行为规范来提升团队战斗力和市场影响力,进而提高整个企业的运营能力;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使资源得到有效循环利用,杜绝浪费,形成独特的软实力;通过灵活的组织模式获得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应变力;以核心技术能力为主导,通过协同和整合全球资源而成为行业领导者,由此造就自己的行业影响力;以革新的企业文化进行并购、扩张;围绕品牌塑造,将品牌经营理念渗透到管理的每个环节,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坚持诚信经营、顾客至上,并获得良好的社会公信度;通过正向的价值观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并营造出和谐的内外环境,造就以企业公民为核心的软实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产生倍增效应。
  
  消除误解
  
  但在国内,企业对软实力的认知已形成一种定势思维,在打造软实力,并使软实力“巧”化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误区:譬如简单地将企业的CI形象、公益行为等软资源和手段当作软实力;机械地将企业文化等同于软实力;按照A加B等于AB的方式,生硬地演化出企业形象软实力、企业文化软实力、企业品牌软实力等;按照A是B的判断模式,认为某种内容就是企业的软实力,比如企业的诚信就是软实力等。
  


  要想从这些误区中跳出来,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认清企业软实力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邓正红认为:一流的企业做人,追求的是核心软实力。二流企业做事,讲信誉、真抓实干,这是基本软实力。三流企业做样子,赶时髦,显得企业文化很强硬,这是一种累赘,反而给自己增加了成本。四流企业做假,推广诚信却不讲诚信,推广责任却不讲责任,这是伪企业文化。
  当然,企业软实力的形成有其历史沉淀过程,但并没有正比例关系,很多只有十几年历史的新兴企业也可以超越百年老店,比如谷歌、微软等。企业在软实力建设方面,如果起点低,则可以通过长期积累来提升;如果起点高,但不注意维持,时间越久,消耗越快。只有通过不断的价值创新,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上至总裁下至员工都不知压力为何物时,减压才算真正完成    亚布力,每年冬天都会因“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的适时召开而吸引眼球。不过最近四年都因为一个叫王梓木的人连续获得亚布力企业家滑雪冠军而成为又一大热点。王梓木系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发现自己过去擅长的滑雪运动不仅存在着丰富的商道精神,而且可以在金融危机下用来减压。  实际上,每年热衷于亚布力滑雪的还有王石,遗憾的是这位以户外生存出名
期刊
我们多年来奉行的商学院教育出了问题    经济不景气导致不少企业大幅裁员甚至破产,为什么有些企业的高管依然心安理得地拿着巨额薪金?  美国商学院教育培养了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社会精英,这些精英为何成了金融危机的引爆者?  为什么很多经理人无法预测到金融危机,在危机前束手无策?如何把职业培养和训练,与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结合起来?  相信这些问题不止困扰着一位商学院的领导者,当然,也困扰着中山大学岭南学
期刊
在全球经济变局下,各种商业论坛上谈得最多的是六个字—“信心、使命、责任”,但是有没有想过作为最基础的“信心”究竟如何产生?经济学家永远给不了真正的解决方案,企业家只能靠自己去找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  和过去一样,我对于主流商业理论不感兴趣,它们大多来自课堂,研究这些理论的人很少有办过企业的经验,再加上形式包装后,更无法去指挥企业。我的这种认识不是因为有大量国际企业破产、倒闭而产生,是因为我带领的娃
期刊
地产V型反弹不现实  诞生在金融危机中的房地产“小阳春”注定是个“伪高潮”。不管房地产广告再怎么宣传,实际上能成交多少面积,有多大的资金入账,或许只有房地产公司自己才知道。  之所以成交量会如此井喷释放而出,无非有三个原因:一是自2008年来压抑许久的自住性需求的集中释放,二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各地政府出台了各种鼓励住房消费的政策,诱导消费者来购房,三是开发商自保,主动在降价,吸引了部分观望者。
期刊
用3年成为太阳能行业响当当的企业    2008年,销售额比2007年增长了8倍;公司成立不到3年,产品已得到全球11个国家20多家知名大客户的认可。3年前在太阳能行业默默无闻的小角色,一跃成为太阳能行业响当当的企业。更重要的是,金融危机中,太阳能行业的诸多知名企业都风雨飘摇、如履薄冰,这家公司却受到PE青睐,募资5000万美金。  这是怎样的一家公司?在强者如林的太阳能产业里,它如何崛起?它的超
期刊
在金融风暴中成功趟出内销之路    2008年,呼啸而至的金融危机让中国的外向型制造企业伤亡惨重,由于海外市场萎缩,珠三角遍地的出口代工企业深受煎熬,许多因为订单枯竭而不得不倒闭。原本是其中毫不起眼一员的中山菲儿服装有限公司,却在风暴时期成功趟出内销之路,并打造起一个新兴的时尚女性内衣品牌—GAINREEL,秘诀何在?  菲儿服装有限公司的掌舵人、GAINREEL的创始人—张翔对《经理人》说:“在
期刊
艰难时世中,方太凭借什么“点金”?    这是一个艰难的年度。  中国企业如果不能在剩下的秋冬季拿出更好的措施来营救业绩,那么这轮救赎就注定要延续到2010年。  第一次进入全球经济周期的中国企业,现在最迫切需要的不是资金,而是一种驱动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动力,这包括了创新、成本控制、管理文化等主要能力的升级。那么,企业发展的能动力又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破立?浙江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期刊
金融危机下开拓市场3大怪招 !    Altium是一家非常特别的公司。尽管2004年5月它才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但是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关村盗版光盘小贩们的手中,就流转着该公司在电路板设计中声名赫赫的Protel软件的身影。  Altium在澳大利亚同等规模公司对中国的投入中排在首位,而市场给它的回应是:尽管金融危机来袭,在止于2008年6月的财年里,大中国区的销售额增长了75%,到2008年1
期刊
在推出简约产品的同时,为客户设计简约服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西班牙西蒙(SIMON)电气(中国)区总经理朱建国,最近发现中国的经济出现了好苗头,因为他认为自己所处的开关行业是一个能测探出经济形势的关键,“开关行业与房地产的振兴休戚相关,我看目前房地产的‘暖春’不会是临时性的,因为它已经持续了整整一个季度,而西蒙电气紧随其后,正在扩大产能。” 朱建国认为,源于第二季度房地产的
期刊
独到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很难被效仿和超越!    从21年前的街边肉包子铺,发展成今天拥有10家全资子公司、员工近3000人的大型餐饮集团,净雅食品集团独创的“净雅管理模式”和“感动服务模式”,正在被业内同行竞相效仿。    净雅食品集团的主要市场在北京和山东,经营高端餐饮,有“京城美食头等舱”的雅号。然而,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高端餐饮行业遭受了巨大冲击,据中国烹饪协会的调查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