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客观规律与事物,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简单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专业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76-02
众所周知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就对物理教学的实验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怎样搞好实验教学,就成为当下物理教师研究的主要课题。
一、立足于学生生活经验,科学创设物理实验
物理与生活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利用身边生活经验,创设物理实验。比如在学习《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进行教学,以下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
例: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为了证明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教学,如图所示.光斑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形状: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同时,为了进行进一步探究,可以制作甲、乙、丙、丁四张带孔卡片,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mm,甲、丙、丁卡片中大孔的尺寸均大于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透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若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来证实“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应选用丙卡片.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无关”的结论,同时,为了确定这结论可靠性,还要与学生进行探究,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设计带孔的卡片?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孔的形状,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通过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像,通过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大孔形成的光斑与大孔的形状有关;不管光斑是不是像,它们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小孔成像原因分析,而且通过重点考查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增强学生认真审题、根据题意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把握正确解题的关键,推进教学目标的快速完成。
二、教师做好演示实验,指导学生积极进行分组探究
演示实验也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其有效性,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确保操作的规范性,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学生严谨的物理科学态度。
例: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进行教学,并让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反射。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
通过演示并进行实验分析:紫外线是看不见的光,它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紫外线的用途: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消毒作用,进而就可以知道钞票上的100字样上有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它可以发光;同时,通过上面的探究可知紫外线荧光物质发光,当用玻璃挡住紫外线的传播路径时,另一侧的荧光物质不发光,说明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因此这是为了探究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紫外线特点的探究,特别是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而且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三、积极开展丰富课堂活动,增强教学实效
课外活动作为教学一个重要补充,教师可以利用物理课外活动进行教学,比如通过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同时,要明确教学目的与计划,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从而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
“模拟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它以真实的自然环境或客观事实为原型,创造出和自然环境或客观事实相同或相近的实验环境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1)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为了让实验效果明显,实验时应在锥形瓶中加入温水(填冰、温水、与室温相同的水),在在蒸发容器中放入冰(填冰、温水、与室温相同的水)。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在锥形瓶口内有雾出现,其形成的原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在蒸发容器的底部出现了水滴这就形成了“雨”。
(3)人们把善于传热(或传热本领大)的物质叫作热的良导体,例如金属就是热的良导体;人们把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作热的不良导体。你认为如图中的蒸发容器用金属容器为好(选填“金属”或“玻璃”)。
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分析:①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汽化吸热;②不同物质的导热能力不同,需要加速散热就要选择导热能力强的物质。
最后进行讨论,(1)实验时,应在锥形瓶中加入温水,这样瓶中就会有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蒸发容器中放入冰,这样蒸发容器温度就会变低。(2)烧瓶中的温度高的水蒸气上升时,遇到低温的蒸发皿,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即看到的白气;自然界中的雨就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3)因为金属的导热能力强,所以要加快蒸发,需要选择金属做器皿。
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促进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而且考查了学生对液化现象和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的掌握情况,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实验的开展一定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结合学生与学校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广忠.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路之我见[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9:218-219.
[2]朱长山.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成功(教育),2011,11:179.
[3]邢耀刚.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2:78-79.
[4]杨武. 试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2:154-155.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专业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76-02
众所周知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就对物理教学的实验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怎样搞好实验教学,就成为当下物理教师研究的主要课题。
一、立足于学生生活经验,科学创设物理实验
物理与生活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利用身边生活经验,创设物理实验。比如在学习《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进行教学,以下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
例: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为了证明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教学,如图所示.光斑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形状: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同时,为了进行进一步探究,可以制作甲、乙、丙、丁四张带孔卡片,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mm,甲、丙、丁卡片中大孔的尺寸均大于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透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若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来证实“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应选用丙卡片.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无关”的结论,同时,为了确定这结论可靠性,还要与学生进行探究,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设计带孔的卡片?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孔的形状,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通过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像,通过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大孔形成的光斑与大孔的形状有关;不管光斑是不是像,它们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小孔成像原因分析,而且通过重点考查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增强学生认真审题、根据题意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把握正确解题的关键,推进教学目标的快速完成。
二、教师做好演示实验,指导学生积极进行分组探究
演示实验也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其有效性,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确保操作的规范性,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学生严谨的物理科学态度。
例: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进行教学,并让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反射。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
通过演示并进行实验分析:紫外线是看不见的光,它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紫外线的用途: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消毒作用,进而就可以知道钞票上的100字样上有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它可以发光;同时,通过上面的探究可知紫外线荧光物质发光,当用玻璃挡住紫外线的传播路径时,另一侧的荧光物质不发光,说明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因此这是为了探究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紫外线特点的探究,特别是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而且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三、积极开展丰富课堂活动,增强教学实效
课外活动作为教学一个重要补充,教师可以利用物理课外活动进行教学,比如通过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同时,要明确教学目的与计划,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从而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
“模拟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它以真实的自然环境或客观事实为原型,创造出和自然环境或客观事实相同或相近的实验环境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1)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为了让实验效果明显,实验时应在锥形瓶中加入温水(填冰、温水、与室温相同的水),在在蒸发容器中放入冰(填冰、温水、与室温相同的水)。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在锥形瓶口内有雾出现,其形成的原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在蒸发容器的底部出现了水滴这就形成了“雨”。
(3)人们把善于传热(或传热本领大)的物质叫作热的良导体,例如金属就是热的良导体;人们把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作热的不良导体。你认为如图中的蒸发容器用金属容器为好(选填“金属”或“玻璃”)。
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分析:①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汽化吸热;②不同物质的导热能力不同,需要加速散热就要选择导热能力强的物质。
最后进行讨论,(1)实验时,应在锥形瓶中加入温水,这样瓶中就会有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蒸发容器中放入冰,这样蒸发容器温度就会变低。(2)烧瓶中的温度高的水蒸气上升时,遇到低温的蒸发皿,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即看到的白气;自然界中的雨就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3)因为金属的导热能力强,所以要加快蒸发,需要选择金属做器皿。
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促进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而且考查了学生对液化现象和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的掌握情况,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实验的开展一定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结合学生与学校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广忠.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路之我见[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9:218-219.
[2]朱长山.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成功(教育),2011,11:179.
[3]邢耀刚.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2:78-79.
[4]杨武. 试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2: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