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老师的真功夫

来源 :中学生百科·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ali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修订教科书,广泛征求意见。有教师提出,“能不能把教参编得厚一些”,比如,“文本分析”更细一些,“参考资料”更丰富一些,可提供给教师的“教学建议”更全一些,教科书上专题的“练习与思考”的“参考答案”更具体一些,再如“作文提示”,是不是可以多提供一些“思路”、范例,等等。
  对此,我感到费解,也无可奈何。听说教育发达的国家,中小学的教科书是不给教师配什么“教参”的,也没有什么“配套光盘”或“示范课录像”可以照葫芦画瓢;教师备课必须自己想办法查找资料,独立设计。这可能也是他们的业务素养较高的原因之一。我们习惯为教师提供统一的“教参”,教师手持这个“参”去“教”,不但难有自己的创造,教出的学生也只能一个呆样。
  多年前曾应邀担任某区公开课比赛的评委,两天时间,16名老师上同一课文,至少有12人的教学思路、问题设计和教参上的“教学建议”是一样的。我做记录,才记到第三人,就不想再记了。所以我一直很佩服那些自告奋勇当评委的专家,他们的耐心与心理承受力,我实在比不了。
  所谓“教参”,不过是初上讲台者的一点支撑,路有点滑,走不稳,怕摔跤,要用根手杖;新教师上课没什么把握,有本书参考一下,有个“模子”仿制一下,庶几得点启发,至少算不上错。几轮教下来,教参便成鸡肋,放在那里“备用”而已。而如果没有教参,往往才能看出教师的真功夫。
  二十多年前,有位语文老师的教学引起非议,学校找学生调查,开座谈会。学生反映,这位老师上课时手不离“教参”,串解古文时,一手拿教科书,一手在桌上压住“教参”,逐句读译文,还要学生在课本上记,不让学生抬头看他的窘相。学生厌烦,认为他的课听与不听无所谓,也看到他是在凭一本“教参”上课。那时没有什么教辅书,学校从不发,新华书店专设“教育书店”偶有供应。学生逛书店发现“教师用书”柜里有“教参”,营业员也卖给学生,于是买来,上课时放在抽屉里偷偷对照。老师读一段,他们勾一段,从“课文分析”直到“练习答案”,一节课下来,竟然没几句是老师自己的话,于是拿了那本教参向教务处反映。教务处顾面子,对老教师也不好意思批评。曾有人问我怎么办,我说,到那样的年纪,是来不及改的,教研活动时提醒大家:“教参”价格便宜,学生也有,大家注意点。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要发财,吃小孩”。时下出版业更乱,“教参”之外,还有“学参”及各种“宝典”,这让我对“教参”有了新的认识,我甚至觉得学生确实可以配“教参”——“教参”不过是教师的“教辅”,不是秘密文件、内部资料,为什么不能给学生看?再说,提倡自主学习,学生能自学了,不就“达到不需要教”了吗?如果学生有“教参”,老师总得拿出点自己的东西,上课不至于再公然照本宣科了吧?
  1994年,我所在的教研组决定先走一步,放弃陈1日的“统编本”教科书,换用“实验教材”。在权衡利弊时,我们认为,实验教材的“没有教参”是个优点,对教师大有好处——教材没有配套的“教参”,无依无靠,有利于检验教师的教学素养,逼使我们去探索、去创造、去改革。在众说纷纭中,大家摸索着教过一轮,老师们有点“底”了,于是应出版社之约,自己动手,编配套“教参”。后来,在交流会上,我看到外校有老师备课时拿了“教参”在“参”,我不敢告诉他:有些“文本分析”和“教学建议”执笔者是“二级教师”。
  教师没有这类“依靠”,业务长进快,长得壮实,会有真功夫。有朝一日,由老师们自觉提出废除“教参”,禁止“教辅”,专业修养高了,“提高待遇”才是顺理成章的事。离了“教参”就没法教书的教师,能算“专业技术人员”吗?
其他文献
你长发飘飘,天生的柔顺,穿得时尚,打扮花哨。其实也不能说花,只是在一堆有蓝翔style的校服和黑白灰运动服中特别显眼。老师看到天天愁,男生日日喊养眼,私下却学日本人腔调偷偷喊你“花姑娘”,女生更是做出一副不与这种高调之人同流合污的模样。你无所谓,依旧我行我素。  你是学音乐的,成绩一般,本钱就是一副好嗓子。校内的艺术生少,就没有另开艺术班,你还在原来的理科班学习。除了重要的课回来听讲,平时都在声乐
期刊
我听说银杏的日子,要比吃到银杏的日子早得多,就像银杏出现在地球上的日子比人类种植银杏的日子早得多一样。身居黄土高原,几乎没有见到银杏真身的机会。只是偶尔从父母给姥爷买的保健品上,瞥见诸如银杏叶保健茶之类的字眼。总觉得这是一种神奇的仙草。单单是那扇子一样的叶片就足以让人遐想。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植物有这样的叶片呢?  到后来在云南求学,这才见到了银杏的身姿。云南大学有一条特别的小道,叫银杏道(后来才发现
期刊
一说起高三,每一个经历过这段时光的人,总是有很多感触。挥洒汗水追梦的快乐也好,透支体力拼搏的辛苦也罢,在真正一步一个脚印走完之后,都变成了独特的星星,点缀了记忆的天空。当然,对在高考中成功越过龙门的小鲤鱼们来说,这些星星是最耀眼的宝石。而对那些被龙门挡在外面的孩子来说,这些星星就只能是结痂的伤疤了。  也许说出来你不会相信,高三这一年,的的确确是要让人“脱层皮”。然而,我却还是坚信着,那也是一段能
期刊
耳边划过上课铃声,我猛地一抖,从一个关于过去的梦中醒来。距离高考过去快两年了,而高中的点滴好像就发生在昨天。我一直不敢相信如今的我已是大二学生,甚至于还沉溺在高中那排得满满的课程表中,而大学课程的时间——十分清醒后才记起,今天早上没课。  当高二的我们搬到后面那栋远离操场远离篮球场的陈旧教学楼时,就标志着我们进入晚自习将延长半个小时才放学的高三。我没有意识到高三到底是怎样一个暗无天日,只是感觉天不
期刊
有些东西在特定的时间下让你感觉好像它是世界上于你最珍贵的东西,然而时间会告诉你,“最珍贵”并非固定。像是沙漠里的水,珍贵至极,滴水未进的旅人第一眼看见它时,心中大约是充盈了渴望,也许眼中就只有了它。然而数十年后,他心中装下了更大天地,他心中的最珍贵也许便不是那多年以前的一杯水了。  有些人事会离开,但同时有人事会填补上这圈子的空白。人生是一场巨大旅途,会遇到太多风景太多人,而它的另一面,便是由巨大
期刊
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诗歌与现实总是若即若离,唯有未知的远方才能衬托诗歌的美丽,因为越远越模糊,越模糊越令人向往。我们拥有心灵的翅膀,所以才会更加期盼着远方,总想到远方去,看看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风情、那里不同口音的人。在我们的心中,远方,就是心房跳动的动力,是一隅充满诗意的地方。心向远方,则是一种执着的追求,一种奔向梦想的勇气。  可是,究竟要多远才叫远方?小时候,远方就是30里
期刊
从2000年推出第一张专辑,十几年来,这个喜欢耍酷、唱歌常常咬字不清的全方位创作歌手,引领着华语流行音乐的话题与潮流。他很独特,“我一直在想,这么多的歌手里,我要怎么不一样”。但他也有传统的一面,“要听妈妈的话,绝对不能叛逆”。4月22日,周杰伦应邀到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演讲,畅谈自己的成长心情、出道历程……  能站在这个舞台开讲,真不简单,也算是成功了吧。  其实,我觉得自己非常平凡,没考上大学,只
期刊
高三的时候我们换了新教室,从一楼搬到四楼,来到了教学楼的最高层。  某个课间倚在栏杆上俯视楼底亘古不变的小花坛,同桌在旁边幽幽地来一句“高三加四楼,现在当真是高处不胜寒了”,其语气之哀怨让我瞬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我反驳,你不觉得这样一步步向上走,就离梦想更近了吗?同桌送我一个白眼,说是离“你的厕所”更近了吧?!我摸摸鼻子干笑,被说中了。其实我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癖好,只是因为钟情四楼的某一间厕所,然
期刊
郑子琳,在香港就读新闻专业的湖南女孩,传统中学教育和全新大学教育的碰撞中,追溯当年中学校园的故事,触摸成长的脉搏。因为昨天的那个“我”,才有了现在的这个“我”。  高三那年教我们地理课的老师姓刘,上世纪60年代生人,留着女士常有的齐肩直发,身材消瘦但目光清澈有神。在那个让人心生怠倦的暑期,高二的文艺幸福生活已经结束,等待着大家的是最后一年无休无止的考试和无法预见的未来。于是,我们与她相会了。  由
期刊
高一刚入学不久,我就常常听人说起“程若文”这个名字。因为我们是同一个年级的学生,我经常在校园里见到程若文。远远看去,他是个长相帅气的男生,除了平日里神情孤傲一点,似乎和其他男生没什么不同。但程若文的同班同学却显然不那么认为,他们甚至为他编了个顺口溜:“高一(9)班三种人,男人女人程若文。”(9)班的同学一致同意两件事:第一,程若文是个学霸;第二,程若文是个奇葩。  高二分班后,我和程若文都进入了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