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中职体育课对于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厘清中职学校体育目前面临的困境,基于企业实践的需要探索中职学校体育有效的出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本研究发现中职学校体育目前的困境主要有三个:一是体育教师教育理念不清晰;二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程度不高;三是学校体育资源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基于企业实践的需要,本研究认为唯有明确教学目标、开发体育资源与深化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才能改变目前中职学校体育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中职体育;困境;实践;出路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2
一、前言
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1]。体育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而且还要有强健体魄和健康心理去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3]。良好的运动体验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体育活动的群体性特征又能培养学生与周围个体交流与互动的能力。
二、困境
(一)体育教师教育理念不清晰
中职体育课不等于普通中学体育课,它们虽然有着某些相同点,但还有着根本的区别。首先,普通中学体育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一定的运动技能为步入社会或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做准备,而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的目的更大程度上是为培养合格的企业员工而开设的。因此这就要求,中职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课的过程中要结合毕业后劳动的需要开展相应的体育内容。如郑招琴就认为应该中职体育课的改革和开展就应该“正视企业的现状,正视职工的现状,把服务企业、服务未来职工,作为中职课程改革的方向”。“中职体育教学针对专业的特点和需要,选择与职业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职业所需要的身体基本能力的训练,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职业环境和条件的适应能力”。其次,相对于普通学校体育课来说,中职体育课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所起的作用更大。非智力因素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指意志、性格、感情等。王欧萍认为中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由于某些原因受到较大的压抑。因此,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该根据非智力因素组成的内在规律,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按照低级到高级,从一般到特殊的策略进行实施。
(二)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程度不高
中职学校学生的体育活动和普通中学一样,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以及运动竞赛。有资料显示,在体育课上,中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如蔡圆圆的研究表明“在体育学习和体育竞赛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取动机差,情绪自控能力差,对班集体活动缺乏热情,缺乏动力,社会情感表现冷漠,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在很多场合或活动中,表现出意志品质薄弱,如在体育教学组织的中长跑考核测试中,大部分学生缺乏那种咬牙坚持跑完全程的毅力,而是明显表现出一种怕苦怕累的厌烦心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首先,因为中职生大多数都是初中成绩较差而达不到上高中的分数线而被迫选择的接受中职教育的,因此这就决定了中职生自身的非智力因素较普通中学学生差,这些直接会表现在上课不认真,不遵守课堂纪律等方面。其次,目前的中职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娇生惯养的一代,生活上过分溺爱,学习上缺乏严格要求和正确引导,导致学生上进心不足、受挫能力差,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
对于中职学校的运动竞赛现状,相关的文献资料很少,有一篇文献提到中职学校运动会比赛项目设置单调、比赛形式单一,出现了参赛人数少、观看人数多、比赛场面冷清等一些实际情况,限制了大多数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史永红通过调查丹阳市所中职学校发现学校只有5所学校常年开展课余训练,每年参加丹阳市中小学体育运动会,学校也有专门的业余训练经费发放给教练员和运动员。而其他8所学校在体育教学训练方面完全脱离了市教育局的统一管理,与此同时,据大多数在中职体育一线工作的教师反映,中职学校的课外运动竞赛现状和普通中学相比要少的多。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首先是与学校拨发的体育经费有关,因为主要是体育教师负责运动队的训练与比赛,而体育教师的课程本来就很多,如果得不到学校专门经费的支持,他们宁愿选择不进行过多的精力投入,而只选择体育课的教学。其次是与领导对于学校运动会的重视程度相关的,有的学校重视运动会的作用,认为运动会是中职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而有的学校领导则认为运动会对于学校的发展建设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因此造成了校与校之间不同的运动竞赛开展现状。
(三)现有学校体育资源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国内大多数的体育场馆与场地都集中在中小学以及大学,此外还有一部分分布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但即使如此,25年来,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造成这些现象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有场地器材不足。普通的大、中、小学尚且如此,那么中职学校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史永红的研究表明,丹阳市职业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远不能适应体育教学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有5所学校只有200米以下的操场,平均每校只有4.08块篮球场和1.48块排球场;二是只有一所学校有体育馆,这就造成了学生下雨天无法正常上体育课和进行课外活动;三是各学校的器材占有量少到了上体育课都困难的地步。虽然此描述是针对丹阳市的,但它的确是在全国各中职院校存在的普遍现象。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中职学校体育物质资源是相对较少的。
体育教师队伍是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最基本的保证,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也是阻碍中职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工作量超负荷,有64.3%的体育教师每周要上14节以上的体育课,同时有的还兼任其他工作,如保卫工作、学生管理工作、行政工作等。体育教师的不足与重负荷已成为制约中职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出路
(一)以实践为导向,明确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目标
由于中职教育的特殊性,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也必须与其教学目标相一致,那就是为毕业后的工作实践服务。有研究者在企业实际调研后发现“许多职工因为年青,对健康的重要性没有切身的体会,对健康之于快乐人生的意义认识不足,他们极少进行体育锻炼,只有少数职工对健康、健美、快乐的人生,有比较自觉的追求。许多职工平时体育锻炼少,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有些年长的职工,已经出现职业病的倾向,比如颈椎疼痛,比如膝关节硬直等”,论者在文章中涉及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员工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是否有体育意识。“体育意识是指人们对体育的目的、意义功能的认识程度,对其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起决定的作用”。在体育知识的结构中,体育意识的有无以及正确与否对于个体参加体育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正确体育意识的人能够有规律的参加体育活动,从而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对其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运动技能方面的传授了,因为中职学校体育资源的有限性,体育教师在依照传统的运动技能授课的时候就会有诸多的不便。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有学者提出“轻松体育教学”即“让学生掌握在缺少体育设施、缺乏体育器材的情况下,随地即时就可以进行疲劳康复和体能锻炼的技术。轻松体育运动形式不拘,可集体活动,亦可单独进行:可在野外,也可在家中;可在清静的环境中,也可在音乐伴奏声中。可选择步行慢跑、园艺活动、爬楼梯、登山,也可选择游泳、太极拳、瑜伽、交际舞、韵律操、保健操,等等。轻松体育时间要求宽松随意。可长可短,依人的体力、兴致、忙闲的具体情况而定。可利用工作的间歇时间,亦可利用茶余饭后的零散时间进行”。
(二)以效率为中心,合理开发中职学校体育资源
学校体育资源是开展学校体育活动的基础。中职学校体育资源开发与普通类学校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有如场地器材的开发、运动技术的简化、制作简易的运动器材等,但也有不同地方,如中职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关联,这就决定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惠性。中职学校可以与所对口的企业进行体育活动的联合,争取企业在学校投资体育场地与器材,在平时开展校企联赛,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使企业与学校的关系更加紧密,企业员工的业余活动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也能扩大企业的宣传度。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向企业员工定期开展运动技能的培训提升体育教师自身的能力。体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在同样的环境中持续的时间久了就容易发生倦怠,有的省市已经开展了体育教师的交流项目即不同类别学校的体育教师进行互换,一方面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体育教师的倦怠情绪。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对于企业的生产率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很多员工在平时的生活中却没有足够的身体锻炼时间,造成这种现象有场地器材缺少的原因,但员工自身运动技能的缺乏,不知道如何运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鉴于这种现象的存在,学校则可以和企业达成一定的协议,在寒暑假时间挑选部分体育教师为企业员工进行运动技能的培训。
(三)以发展为重心,深化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各级学校的深入开展,中职学校改革也在起步。体育课程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有重要意义。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着手。首先是教学内容的改革,鉴于中职学校自身的特点,可以结合职业特色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选编和搭配,即根据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劳动种类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开展相应的体育课程。其次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可以让学生可以采取分组学习模式、从“灌输式”教学转向“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再次是教学目标的改革,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和中介功能。中职学校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设置体育教学目标的时候不得不考虑目标的社会性。但目前大多数的中职学校都依然停留在过去传统的教学目标上,如仍然以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技能为主,而没有结合现实的情况。其教学目标并没有处理好“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与体育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习的关系,经常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基于新课程关于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认为,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目标除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以为,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以及卫生健康知识。最后是评价标准的改革,评价标准是教师对学生运动能力做出判断的依据。
四、小结
中职体育是中职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但目前国内中职学校体育情况不容乐观,首先是中职体育教师对于中职体育的教育理念还不够清晰,其次是中职学校体育资源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这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学生在课内课外参与体育课程不积极。通过对有关中职体育学校的文献进行回顾,我们认为唯有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开发体育资源与深化体育改革,才能改变目前中职学校体育面临的困境。
参考文献:
[1]钟奕新.浅议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体育专业教育改革[J].教育导刊,2010,(8):95-96.
[2]于义亮.试论中职体育教学内容的五个特性[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4(11):128-129.
[3]黄清泉.铸魂健体,服务专业——中职校体育课程改革探讨[J].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2008,(5):43-44.
关键词:中职体育;困境;实践;出路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2
一、前言
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1]。体育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而且还要有强健体魄和健康心理去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3]。良好的运动体验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体育活动的群体性特征又能培养学生与周围个体交流与互动的能力。
二、困境
(一)体育教师教育理念不清晰
中职体育课不等于普通中学体育课,它们虽然有着某些相同点,但还有着根本的区别。首先,普通中学体育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一定的运动技能为步入社会或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做准备,而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的目的更大程度上是为培养合格的企业员工而开设的。因此这就要求,中职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课的过程中要结合毕业后劳动的需要开展相应的体育内容。如郑招琴就认为应该中职体育课的改革和开展就应该“正视企业的现状,正视职工的现状,把服务企业、服务未来职工,作为中职课程改革的方向”。“中职体育教学针对专业的特点和需要,选择与职业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职业所需要的身体基本能力的训练,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职业环境和条件的适应能力”。其次,相对于普通学校体育课来说,中职体育课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所起的作用更大。非智力因素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指意志、性格、感情等。王欧萍认为中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由于某些原因受到较大的压抑。因此,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该根据非智力因素组成的内在规律,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按照低级到高级,从一般到特殊的策略进行实施。
(二)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程度不高
中职学校学生的体育活动和普通中学一样,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以及运动竞赛。有资料显示,在体育课上,中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如蔡圆圆的研究表明“在体育学习和体育竞赛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取动机差,情绪自控能力差,对班集体活动缺乏热情,缺乏动力,社会情感表现冷漠,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在很多场合或活动中,表现出意志品质薄弱,如在体育教学组织的中长跑考核测试中,大部分学生缺乏那种咬牙坚持跑完全程的毅力,而是明显表现出一种怕苦怕累的厌烦心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首先,因为中职生大多数都是初中成绩较差而达不到上高中的分数线而被迫选择的接受中职教育的,因此这就决定了中职生自身的非智力因素较普通中学学生差,这些直接会表现在上课不认真,不遵守课堂纪律等方面。其次,目前的中职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娇生惯养的一代,生活上过分溺爱,学习上缺乏严格要求和正确引导,导致学生上进心不足、受挫能力差,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
对于中职学校的运动竞赛现状,相关的文献资料很少,有一篇文献提到中职学校运动会比赛项目设置单调、比赛形式单一,出现了参赛人数少、观看人数多、比赛场面冷清等一些实际情况,限制了大多数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史永红通过调查丹阳市所中职学校发现学校只有5所学校常年开展课余训练,每年参加丹阳市中小学体育运动会,学校也有专门的业余训练经费发放给教练员和运动员。而其他8所学校在体育教学训练方面完全脱离了市教育局的统一管理,与此同时,据大多数在中职体育一线工作的教师反映,中职学校的课外运动竞赛现状和普通中学相比要少的多。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首先是与学校拨发的体育经费有关,因为主要是体育教师负责运动队的训练与比赛,而体育教师的课程本来就很多,如果得不到学校专门经费的支持,他们宁愿选择不进行过多的精力投入,而只选择体育课的教学。其次是与领导对于学校运动会的重视程度相关的,有的学校重视运动会的作用,认为运动会是中职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而有的学校领导则认为运动会对于学校的发展建设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因此造成了校与校之间不同的运动竞赛开展现状。
(三)现有学校体育资源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国内大多数的体育场馆与场地都集中在中小学以及大学,此外还有一部分分布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但即使如此,25年来,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造成这些现象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有场地器材不足。普通的大、中、小学尚且如此,那么中职学校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史永红的研究表明,丹阳市职业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远不能适应体育教学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有5所学校只有200米以下的操场,平均每校只有4.08块篮球场和1.48块排球场;二是只有一所学校有体育馆,这就造成了学生下雨天无法正常上体育课和进行课外活动;三是各学校的器材占有量少到了上体育课都困难的地步。虽然此描述是针对丹阳市的,但它的确是在全国各中职院校存在的普遍现象。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中职学校体育物质资源是相对较少的。
体育教师队伍是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最基本的保证,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也是阻碍中职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工作量超负荷,有64.3%的体育教师每周要上14节以上的体育课,同时有的还兼任其他工作,如保卫工作、学生管理工作、行政工作等。体育教师的不足与重负荷已成为制约中职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出路
(一)以实践为导向,明确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目标
由于中职教育的特殊性,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也必须与其教学目标相一致,那就是为毕业后的工作实践服务。有研究者在企业实际调研后发现“许多职工因为年青,对健康的重要性没有切身的体会,对健康之于快乐人生的意义认识不足,他们极少进行体育锻炼,只有少数职工对健康、健美、快乐的人生,有比较自觉的追求。许多职工平时体育锻炼少,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有些年长的职工,已经出现职业病的倾向,比如颈椎疼痛,比如膝关节硬直等”,论者在文章中涉及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员工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是否有体育意识。“体育意识是指人们对体育的目的、意义功能的认识程度,对其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起决定的作用”。在体育知识的结构中,体育意识的有无以及正确与否对于个体参加体育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正确体育意识的人能够有规律的参加体育活动,从而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对其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运动技能方面的传授了,因为中职学校体育资源的有限性,体育教师在依照传统的运动技能授课的时候就会有诸多的不便。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有学者提出“轻松体育教学”即“让学生掌握在缺少体育设施、缺乏体育器材的情况下,随地即时就可以进行疲劳康复和体能锻炼的技术。轻松体育运动形式不拘,可集体活动,亦可单独进行:可在野外,也可在家中;可在清静的环境中,也可在音乐伴奏声中。可选择步行慢跑、园艺活动、爬楼梯、登山,也可选择游泳、太极拳、瑜伽、交际舞、韵律操、保健操,等等。轻松体育时间要求宽松随意。可长可短,依人的体力、兴致、忙闲的具体情况而定。可利用工作的间歇时间,亦可利用茶余饭后的零散时间进行”。
(二)以效率为中心,合理开发中职学校体育资源
学校体育资源是开展学校体育活动的基础。中职学校体育资源开发与普通类学校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有如场地器材的开发、运动技术的简化、制作简易的运动器材等,但也有不同地方,如中职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关联,这就决定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惠性。中职学校可以与所对口的企业进行体育活动的联合,争取企业在学校投资体育场地与器材,在平时开展校企联赛,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使企业与学校的关系更加紧密,企业员工的业余活动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也能扩大企业的宣传度。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向企业员工定期开展运动技能的培训提升体育教师自身的能力。体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在同样的环境中持续的时间久了就容易发生倦怠,有的省市已经开展了体育教师的交流项目即不同类别学校的体育教师进行互换,一方面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体育教师的倦怠情绪。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对于企业的生产率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很多员工在平时的生活中却没有足够的身体锻炼时间,造成这种现象有场地器材缺少的原因,但员工自身运动技能的缺乏,不知道如何运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鉴于这种现象的存在,学校则可以和企业达成一定的协议,在寒暑假时间挑选部分体育教师为企业员工进行运动技能的培训。
(三)以发展为重心,深化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各级学校的深入开展,中职学校改革也在起步。体育课程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有重要意义。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着手。首先是教学内容的改革,鉴于中职学校自身的特点,可以结合职业特色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选编和搭配,即根据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劳动种类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开展相应的体育课程。其次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可以让学生可以采取分组学习模式、从“灌输式”教学转向“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再次是教学目标的改革,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和中介功能。中职学校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设置体育教学目标的时候不得不考虑目标的社会性。但目前大多数的中职学校都依然停留在过去传统的教学目标上,如仍然以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技能为主,而没有结合现实的情况。其教学目标并没有处理好“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与体育基本理论和技能学习的关系,经常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基于新课程关于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认为,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目标除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以为,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以及卫生健康知识。最后是评价标准的改革,评价标准是教师对学生运动能力做出判断的依据。
四、小结
中职体育是中职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但目前国内中职学校体育情况不容乐观,首先是中职体育教师对于中职体育的教育理念还不够清晰,其次是中职学校体育资源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这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学生在课内课外参与体育课程不积极。通过对有关中职体育学校的文献进行回顾,我们认为唯有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开发体育资源与深化体育改革,才能改变目前中职学校体育面临的困境。
参考文献:
[1]钟奕新.浅议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体育专业教育改革[J].教育导刊,2010,(8):95-96.
[2]于义亮.试论中职体育教学内容的五个特性[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4(11):128-129.
[3]黄清泉.铸魂健体,服务专业——中职校体育课程改革探讨[J].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2008,(5):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