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才是國際秩序破壞者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reess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國際秩序主要是指二戰以後建立起來的國際規則。誰在破壞這些秩序?是美國。美國在前總統特朗普時期就先後退出世衛組織(WHO)、《巴黎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一系列聯合國組織和國際機構。此外,美國一直拒絕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相反,中國一直是保護這些國際秩序,不是國際規則的破壞者或者革命者,甚至連改革都相當謹慎。中國充其量是接軌,也沒有像前蘇聯一樣“另起爐灶”。按照西方的邏輯,中國走向強大肯定是會組建自己的陣營。美國這些年來一直在強調,要組建一個“世界隊”對抗“中國隊”。但是中國並沒有陣營,沒有“隊”。中國規規矩矩地待在這個體系裡面,沒有搞拉幫結派。
  中國不搞拉幫結派
   一些西方人把自己的邏輯強加給中國。比如有人指責“一帶一路”倡議或者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說它們破壞了規則。我們以亞投行為例,它完全接受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規則,主要是為亞洲地區的基礎建設專案提供融資支援。這是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沒有做的事情。所以,亞投行的誕生沒有搶別人的“飯碗”,而是對國際規則的一種補充。
   所以,中國並不是一個國際秩序的革命者,而是一個改革者、一個補充者。西方國家早期搞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那一套,通過在拉丁美洲、非洲等地方建立殖民地掠奪資源,支撐國內的發展。而現在中國在非洲、亞洲的投資和援建被西方污蔑為掠奪資源、甚至被扣上“新殖民主義”“債務帝國主義”等帽子。但這是西方自己的經驗,不是中國視角。
   中國看到了當前國際秩序的問題之所在。中國一直在幫助非洲、亞洲等一些國家建鐵路、高速公路、醫院、體育館、學校等基礎設施。中國為什麼這麼做?因為這些基礎設施建設是任何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中國自己本身也是這麼走過來的。
   中國的規則不是關起門來自己定規則,不是像美國那樣把自己的規則強加給其他國家,而是先接軌學習西方的規則,之後再形成自己的規則。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發展過程中也學習了西方很多好的規則。
   下一步,中國要真正強大起來,就要繼續消化吸收世界上好的規則,同時,結合自己的情況,完善、強化、補充現有的國際規則。下一步,中國真正對世界的貢獻可能就來自標準和規則的貢獻。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中國需要考慮到其他國家的利益。對於非洲、拉丁美洲等眾多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國的規則和方案實際上是提供了一個非西方,而不是反西方的選擇。
  世界不會完全脫鉤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經歷了一波“超級全球化”。這個概念的提出者是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丹尼?羅德里克。在這一波“超級全球化”的浪潮中,西方各國特別是英美國家以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為主導推動私有化、金融自由化,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得以在全世界範圍內相對自由地流動。
   伴隨資本從西方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流動,西方國家也紛紛把那些技術含量較低、附加值較低的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這就帶來了產業鏈和供應鏈在全球範圍的重新配置。
   生產要素的全球流動創造了巨量的財富,無論是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還是西方發達國家均是這波全球化的受益者。但不少負面效應也浮出水面。最大的問題在於超級全球化發展到今天,幾乎沒有一個主權國家仍然擁有完全的經濟主權了。要知道雖然我們處於一個全球化時代,但國家單元仍是主權國家,主權國家不能失去所有的經濟主權。
   以英國為例,英國推行柴契爾新自由主義,得到了一個倫敦金融城,但卻放棄了整個製造業,英國脫歐實際上也與此相關。再看美國,美國雖號稱擁有最先進的醫療體系,但根據美方的統計,80%多的美國醫療物資靠中國供應,還有90%多的抗生素生產也基本依靠中國,這在疫情暴發後成為一個尖銳的安全問題。
   另一個失去經濟主權的後果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的中產階層比例從過去的大約70%下滑到約50%。
   中國也並非全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一方面,中國得以引進許多西方先進技術,成為技術應用大國,另一方面卻缺乏原創技術和研發動力。受新自由主義影響,很多人假定世界市場永遠存在,“缺什麼就去世界市場買”。如今,受到美國的打壓和封鎖,華為等企業面臨困難。
   從長期歷史來看,世界市場不存在實屬正常,存在只是一種“運氣”,迷信全球市場是不對的。所以,現在世界進入有限全球化時代,有可能會回到類似1945年至20世紀80年代這段時間的特徵。這個階段的全球化,資本、技術還是會流動,但是會受到限制,貿易程度會降低,各國家的經濟主權會強化一些。
   類似1945年至20世紀80年代的那個階段,但是有差別的。那個時段,每個國家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還是相對完整的。所謂的美國製造、日本製造、德國製造基本上生產的都是整產品,但是80年代以後,很多產品已難以確切地說出是哪個國家製造的了。人們所說的“中國製造”,更多是中國組裝,零部件可能來自日本、亞洲甚至西方國家,各種零件、原料來到中國最後組裝,再出口。
   美國基本上把附加值、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產品製造都轉移到其他國家,其中就包括晶片製造。現在人們說美國控制了晶片,但實際上只是控制了晶片設計,美國的晶片製造環節已經流到諸如中國大陸、臺灣,韓國、日本等國家或地區。
   現在各國還能不能生產整產品?在經歷過了之前那一波超級全球化之後,現在很難了。美國不可能把所有的生產鏈都搬回國內,日本、德國等國家都不可能,所以各國經濟之間、生產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很難徹底改變。簡單地說,現在已經很難想像一個完全脫鉤的世界經濟體。
  經濟邏輯打敗政治邏輯
   從大歷史看,經濟邏輯最終還是會打敗政治邏輯,所以產業鏈的形態不會完全被改變。在經歷全球化和開放後,每個國家無論遇到多大困難,都不可能再走回自給自足的經濟體。在此次疫情中,歐洲和北美產業鏈受到影響明顯,但亞洲產業鏈、生產力不僅沒有減低,反而強化了。    產業鏈的形成有其經濟原理,大致符合亞當?斯密所說的比較優勢。一旦失去比較優勢,產業鏈轉移走了,就很難搬回來;而產業鏈一旦形成,也沒那麼容易人為地去強行調整。比如在美國,白宮很難強迫華爾街完全聽它的。白宮可能以所謂國家安全的名義,對產業鏈形成影響,但是也難以改變整體格局。
   過去,全球三大供應鏈分別以歐洲、美國和東亞特別是中國為中心。這種格局不會發生大的變化,未來三塊供應鏈也不可能完全是自給自足的。無論是從比較優勢還是從勞動分工來看,它們還是各有特點,比如:原創性、設計性的東西,還是會留在美國,但是製造環節,美國不大可能把德國、日本等的製造能力搬到自己國家。
   當然,競爭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美國、德國還是中國,都想往產業鏈的上游走,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
   所謂“去中國化”的說法過於極端。全球化是資本的邏輯,資本是開放的,就是要走向能賺錢的地方。所以,西方資本進入中國的全球化不會中斷,中國同美國、中國同其他西方國家不會完全脫鉤。
   中國是全球產業鏈最全的國家,擁有各種工業門類。同時,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市場,目前擁有4億中產階層,未來根據官方規劃,這個數量還要翻番,消費潛力巨大。在很多領域,中國人用吃什麼、不吃什麼就能決定許多產品在世界市場的價格。因此要有信心,中國能留得住西方的資本和技術。2020年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外資流入國。
   在技術上,中國面對西方尤其是美國封堵,不可避免。但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技術領域已有40多年經驗積累。從李約瑟博士所著《中國科學技術史》可看出,過去中國的科技也是很輝煌的。(上世紀)80年代以後,中國是應用技術大國,現在要慢慢轉向技術原創大國,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另一方面也容易被忽視。目前,中國國內市場基本還是分割的,規則還沒有完全統一。比如:珠三角的規則跟長三角不一樣,長三角跟京津冀又不一樣,即便是長三角、珠三角內部各種規則也沒有統一,貿易、投資規則等都有很大不同。所以應該利用內迴圈的機會,把國內規則統一起來。這種通過統一規則釋放出的勞動生產力,是難以計量的。
  未來世界深度多元
   以前的世界格局被稱為“一超多強”,“一超”是指美國,“多強”是指中國、俄羅斯、歐盟、日本等經濟體。但現在世界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多極化不足以形容這種變化,未來世界是深度多元化的。簡單來說,美國還是強國,但並不是所有領域都強,有些方面衰落,而有些方面仍然領先世界。中國、俄羅斯、日本也一樣,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是多元的、互相交錯的複合體。
   現在討論所謂“修昔底德陷阱”,一個國家替代另一個國家,都是非此即彼,是錯誤觀點。所以人們應該走出這種冷戰思維,用真正多元的觀點來看待這個世界。
   從經濟重心來看,近代以後,世界經濟中心曾分別在歐洲和北美。21世紀以來,隨著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的崛起,加之,日本等傳統強國的存在,世界經濟中心已經轉移到亞洲。未來20-30年甚至更長時間,這個局面不會改變。
   從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中國可以說一直是亞洲秩序的一個穩定之源。客觀上看,中國早就已經是亞洲經濟的穩定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國在穩定經濟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此後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及去年以來的新冠疫情,中國每次都扮演了穩定器的角色。未來隨著中國國內市場的不斷做大,以及向技術鏈條的上部攀登,中國還將起到一個引領作用。穩定和引領,這將是中國對世界經濟的主要貢獻。
其他文献
眾所周知,澳門地少人多,人口密度更是全球之最,這更顯得本澳土地資源尤為珍貴。長期以來,土地資源的嚴重不足也是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的其中一阻礙。但現實是澳門存在為數不少的閒置土地,究竟原因何在?如何善用這些土地資源,促進澳門經濟發展,改善澳人居住環境,值得大家探討和關注。   今期的時事辯論欄目,我們邀請了澳門立法會施家倫議員、澳門政治經濟研究協會唐繼宗理事長、澳門法律交流協進會會長黃景禧律師、澳臺青年
期刊
7月26日,兒童在山西省太原市太原書城的暑假託管班遊戲互動。太原書城本著公益、免費原則,開闢400平方米專門區域,安排專人管理,為確有需要的家庭進行免費暑期託管服務。   7月14日,遊人乘船在湖南鳳凰古城沱江上的人造江霧中航行如在畫中游。江霧是由智慧人造霧系統生成,不但增加了負離子清潔空氣增濕降塵,還可讓遊人在鳳凰古城隨時觀賞到霧景。  7月20日,河南鄭州遭遇強降雨,在工地上開鏟車的李偉加入白
期刊
4月1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正式面向全世界開放,並向全球天文學家徵集觀測申請。所有國外申請項目統一參加評審,評審結果將於7月20日公佈,觀測時間將從8月開始。  “中國天眼”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在口徑、靈敏度等關鍵指標上全面引領國際先進水準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能夠接收到100多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從1994年提出利用貴州喀斯特窪地建造大射電望遠鏡的設想
期刊
“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將於本年9月15日至27日在陝西省西安市舉行,澳門特區體育代表團8月30日向行政長官賀一誠辭行,並獲授予特區區旗及勉勵體育代表團爭取佳績。   行政長官賀一誠在授旗儀式上表示,囑咐代表團必須配合今屆全運會防疫措施和要求,將健康放在首位,回澳前亦需要做好核酸檢測,保障運動員及市民的健康。最後勉勵運動員在比賽中盡自己能力,爭取好成績,迎接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的2025年第十五屆全運
期刊
創建粵澳深度合作區是中央支持澳門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國家賦予粵澳雙方的重要使命,是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裡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所應盡的職責。   深度合作區既是澳門破解空間局限難題、實現經濟多元發展的最佳空間,也是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的切入點,創建粵澳深度合作區,有利於澳門通過橫琴這個對接點獲取新空間、新動能和新機遇,不僅給澳門產業多元化、經濟社會轉型提供了明確出路,是澳門
期刊
1、根據澳門特區政府2021年度施政方針提出的:“特區政府致力善用已收回的土地,切合地區的現況及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進行規劃利用。”您認為澳門閒置土地的歷史原因是什麽?   澳門立法會施家倫議員:回歸前澳葡政府大量濫批、低價批給的土地,而商人亦未對大量批給土地進行開發,導致大量土地閒置,但隨著《土地法》規定的25年沒有利用便必須收回的規定;近年來,政府亦陸續因土地宣告失效而開展土地回收程序,然而當中
期刊
2021年7月1日,是人類世界至今最大政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  曾幾何時,“中國共產黨”五個字在已回歸祖國懷抱的港澳地區是敏感字、忌諱詞,沒人敢提,更別說大聲說出來。這讓千千萬萬流血犧牲,結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創建社會主義新中國,實現社會主義建設偉大成就,領導中華民族屹立世界東方的中國共產黨人處於尷尬境地,更是咄咄怪事!  今天,“中國共產黨”五個字在中國的港澳特
期刊
2021年6月7日,澳門通過“澳門特區發佈”等各類媒體管道突然發佈一則“令人緊張”的消息,“因應廣東省疫情變化,為快速有效阻斷疫情擴散蔓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決定,自2021年6月8日上午10時起,所有往返廣東與澳門的人士,須持有48小時內作出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由廣東進入澳門的澳門居民,如果未能出示有效核酸報告,須立即接受檢測,並須等候檢測結果,沒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非澳門居
期刊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在探索經濟適度多元的戰略方向上已歷經多年。政府對實現特區經濟適度多元有著迫切的需求,並且也在積極推進,但我們看到,這方面的成效並非十分顯著,甚至在一些產業的發展上走了彎路。比如,早前所提出的著力發展融資租賃業,特別是跨境融資租賃業,因為沒有把跨境融資租賃的增值稅影響、以及澳門作為海外資金的二次借貸區域(香港是海外資金的第一次借貸區域)所具有的較高資金成本等特徵加以考慮,造成這個行
期刊
梁鴻細,澳門資深土木工程師,1989年起在澳門土木工程實驗室工作,時間逾三十年,參與過澳門多項大型工程的建設,如澳門國際機場、西灣大橋、友誼大橋、九澳隧道、客運碼頭等,參與《澳門地工技術規章》、《公共工程工程量計算方法指引》及《公共工程技術說明書》等起草工作。亦擔任多項社會職務:澳門工程師學會副監事長、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副理事長、澳門政府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澳門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2020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