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事年表”式材料题是以大事年表作为材料命制的试题,是近年高考历史试卷出现的新题型。此类试题营造出新情景,拓展了命题的资源,有助于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今年的河南省历史中考率先推出此类试题,让人耳目一新。现摘录如下:
阅读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刊行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办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建成
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1898年百日维新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简要说明魏源编著《海国图志》的历史背景。
(2)上述大事年表中,有些事件是对魏源思想的实践,请举两例。
(3)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
(4)归纳出上述大事年表所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一、命题角度分析
1.考查大事年表中列出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历史知识。命题者选取的材料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重大事件,考查的是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主干知识。魏源编著《海国图志》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编写目的以及历史影响。
2.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逻辑关系的认识能力。命题者突破了旧课程把历史大事年表作为学生死记硬背工具的弊端,赋予大事年表新的功能,考查学生对大事年表中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认识。要求认识鸦片战争与《海国图志》的关系、师夷长技思想与洋务运动的关系、《马关条约》与维新变法运动的关系。
3.考查学生宏观把握历史脉络的归纳概括能力。试题进一步考查学生对1840~1900年六十年历史时期的总体特征的认识,要求考生在解读大事年表的基础上,根据这一大跨度时间性的架构说明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体现了能力要求的梯度。
4.考查学生的分析过程。除了体现“能力立意”外,命题者还彰显出“目标立意”的新考试观。从微观分析到宏观认识,层层设计的“问题串”,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另外,在分析的评价上,也体现了答案的开放性。
二、试题解析
首先要仔细研读设问,根据大事年表中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解释历史。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兴办新式学堂和筹建海军是魏源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马关条约》的签订是因维新变法的运动兴起为果。其次要对大事年表中的历史事件进行分类,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签订、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三件大事同属于近代列强侵华。魏源编写《海国图志》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先河,而后安庆内军械所、京师同文馆、北洋海军的创办都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百日维新和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这些事件体现了中国近代化起步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逐步深入的特点。
本题参考答案为:
(1)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鸦片战争的失败,暴露出清政府的腐败与技术的落后。(意思相近即可,但必须体现出鸦片战争失败的内容)
(2)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北洋海军止式建成;京师同文馆创办。(任意两个即可)
(3)《马芙条约》签订与百日维新。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三、备考启示
1.注意大历史事件之间逻辑关系。密切关注教材中出现的重大的、能够凸显事物变化的时间点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尤其注意思考这些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
2.组建通史专题复习。从通史角度进行复习,从宏观上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将散见于教材各课中的同一朝代或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内容给予纵横联系,构建一个更核心、更简单的规律性的知识框架。
3.学习和制作大事年表。在了解某一专题的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判断、甄别事件的重要性程度,加以择取,制作出历史大事年表。在学习和制作大事年表的过程中,返回历史现场,感受历史大脉络或历史细节的流变,在思考中建构历史知识,提高思维品质。
阅读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刊行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办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建成
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1898年百日维新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简要说明魏源编著《海国图志》的历史背景。
(2)上述大事年表中,有些事件是对魏源思想的实践,请举两例。
(3)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
(4)归纳出上述大事年表所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一、命题角度分析
1.考查大事年表中列出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历史知识。命题者选取的材料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重大事件,考查的是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主干知识。魏源编著《海国图志》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编写目的以及历史影响。
2.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逻辑关系的认识能力。命题者突破了旧课程把历史大事年表作为学生死记硬背工具的弊端,赋予大事年表新的功能,考查学生对大事年表中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认识。要求认识鸦片战争与《海国图志》的关系、师夷长技思想与洋务运动的关系、《马关条约》与维新变法运动的关系。
3.考查学生宏观把握历史脉络的归纳概括能力。试题进一步考查学生对1840~1900年六十年历史时期的总体特征的认识,要求考生在解读大事年表的基础上,根据这一大跨度时间性的架构说明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体现了能力要求的梯度。
4.考查学生的分析过程。除了体现“能力立意”外,命题者还彰显出“目标立意”的新考试观。从微观分析到宏观认识,层层设计的“问题串”,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另外,在分析的评价上,也体现了答案的开放性。
二、试题解析
首先要仔细研读设问,根据大事年表中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解释历史。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兴办新式学堂和筹建海军是魏源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马关条约》的签订是因维新变法的运动兴起为果。其次要对大事年表中的历史事件进行分类,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签订、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三件大事同属于近代列强侵华。魏源编写《海国图志》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先河,而后安庆内军械所、京师同文馆、北洋海军的创办都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百日维新和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这些事件体现了中国近代化起步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逐步深入的特点。
本题参考答案为:
(1)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鸦片战争的失败,暴露出清政府的腐败与技术的落后。(意思相近即可,但必须体现出鸦片战争失败的内容)
(2)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北洋海军止式建成;京师同文馆创办。(任意两个即可)
(3)《马芙条约》签订与百日维新。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三、备考启示
1.注意大历史事件之间逻辑关系。密切关注教材中出现的重大的、能够凸显事物变化的时间点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尤其注意思考这些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
2.组建通史专题复习。从通史角度进行复习,从宏观上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将散见于教材各课中的同一朝代或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内容给予纵横联系,构建一个更核心、更简单的规律性的知识框架。
3.学习和制作大事年表。在了解某一专题的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判断、甄别事件的重要性程度,加以择取,制作出历史大事年表。在学习和制作大事年表的过程中,返回历史现场,感受历史大脉络或历史细节的流变,在思考中建构历史知识,提高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