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0多封表扬信,400多面锦旗,380多个国家、省市奖项……这一切无不记录着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雷锋车”对旅客热情的挥洒。
49年如一日,行程17万多公里,免费运送老弱病残旅客26万人次,义务运送行包22万余件……这些都承载着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雷锋车”组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他们用全心全意、始终如一为民服务铸就了“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的永恒承诺,锤炼出与时俱进、感人至深的“雷锋车精神”,成为持续高扬在全国学雷锋进程中一面鲜艳的旗帜。
车站“活雷锋”群像
1958年,正值青春年华的郭兰凤,成为了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一名普通的服务员。当时,车辆班次少,闲暇之余,郭兰凤就和余友云、朱正英一起为旅客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买小人书供旅客翻阅、自备茶壶为旅客提供茶水、主动为旅客担当向导……她们愉快而自豪地为旅客奉献着自己的热情。
在工作中,郭兰凤三姐妹发现车站在距离汽车站1公里外,旅客换乘很不方便,容易误点误车。见到此景,她们便拿着扁担和绳子,来往于火车站、汽车站之间,帮助旅客搬运行李,对那些行动不便的旅客,她们更是倍加关心。为了更好地服务旅客,她们还设法协调了一辆平板车。从此,这辆小板车风里来雨里去,为旅客排忧解难。她们学雷锋的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扬,这辆小板车也被旅客们赋予了一个亲切的名字——“雷锋车”。随着“雷锋车”手的义行善举、过往旅客的交口称赞,“雷锋车”这个响亮的名字在大江南北传播开来。
“雷锋车”手总是寄托着一种无私的爱。李保英就是这样一个热情无私的人。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一个秋风萧瑟的傍晚,李保英在车站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半蹲在风中瑟瑟发抖,脸上显得忧虑不安。李保英走上前,拉住了孩子冰凉的小手,用微笑打消了孩子的恐惧和顾虑。孩子告诉李保英,他叫刁洪海,父亲早已去世,母亲改嫁到了市区的一个农场,自己一直与奶奶相依为命。如今,奶奶也撒手人寰,他流落街头无家可归。乡亲们给他凑了点路费,让他到外地寻母,但因错过了末班车,举目无亲的他,不知如何是好。善良的李保英便把孩子带回了家,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帮他洗脸、洗脚,换上干净的衣服,还为孩子做了可口的饭菜,让他吃饱、吃好,并安顿他睡下,第二天还亲自送他上了去农场的班车。从此,这个孩子成了李保英永远的牵挂,她经常寄生活补贴和日常用品给孩子,他们之间建立起胜似母子的浓浓亲情。曾经有人问她:“你这样做,图个啥呢?”她总是笑着说“帮助别人就是快乐,奉献社会就是满足。”
“雷锋车”手小盖,面对即将生产的孕妇,及时将其送往医院,并为产妇准备必需品,为婴儿准备奶粉、奶瓶、小衣服……直到婴儿呱呱落地;“雷锋车”手郝芳萍、沙常梅,面对不慎摔倒瘫坐在地的58岁老工人颜怀英,用“雷锋车”紧急送医院,挂号、就诊、预付手术费、跟踪护理……直到老人的家人赶到;“雷锋车”手滕士花、史朝荣,面对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女青年员润霞,更是格外关照,不含葱姜的馄饨、不加糖的荷包蛋……耐心地喂给她,一直陪护着她,直到她的亲人将她领走……
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发展到哪个阶段,“雷锋车”手始终把关爱他人、关心旅客放在工作乃至人生信条的第一位,在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轨道上孜孜不倦地追求着。
49年真爱代代传
1996年3月15日,上早班的“雷锋车”手郝芳萍和小张,发现有一名失魂落魄的男子蜷缩在候车厅的屋檐下。二人见状连忙给他端来了两碗热粥和几个馒头,男子感动得热泪盈眶。攀谈中得知,此人叫王廷记,来自山东莒南县,因家境贫寒、身体有病,妻子也离他而去,苦闷中他丢下两个七八岁的儿女,留下遗书,准备了此一生。“雷锋车”手们知情后深为同情,自发捐款500元。“跨省送温暖工程”也悄然开始了,郝芳萍等“雷锋车”组的姐妹们利用公休时间经常到王廷记的家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每当姑娘们到来时,全村的乡亲们会放起鞭炮,迎接她们。这一帮就是十几年。从此,王廷记的家里,笑声不断,电灯装上了、门窗修好了、锅灶冒烟了、孩子又背起书包上学了……当地干部也深受感动,免去了他家4000元透支款、孩子的学费和一年的电费。“雷锋车”手带去的不仅仅是悉心的帮助,更带去了温暖、鼓励以及生活的勇气。王廷记逢人便讲“雷锋车”的“救命之恩比海深”,让他又重新振作起来,为了表达感恩之情,他经常赶100多公里的路,带去苹果、桔子等家乡特产,送给“雷锋车”组的恩人们。
49年来,类似发生在王廷记身上这样“雪中送炭”的事情不胜枚举。春节将至、路遇歹徒、身无分文的浙江天台县打工者王知林,在“雷锋车”组资助下顺利与家人团圆;年少懵懂、擅自辍学、意图打工的4名学生,在“雷锋车”组的悉心照顾和耐心开导后重返校园;炎炎夏日、不幸中暑、几近昏迷的男青年,在“雷锋车”手徐梅的帮助下,送抵医院、顺利康复,留下“谁说天涯无亲人,人民车站爱人民”的真情感慨……
49年栉风沐雨,49年遍洒真爱。虽然“雷锋车”组车子换了9辆,人换了9茬,但“雷锋车”手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信念始终如一,“雷锋车”组弘扬雷锋精神的追求始终未变。
“雷锋车”手是全国人大代表
49年来,“雷锋车”组始终坚持一流的服务才能体现一流的价值,锐意进取、创新服务才能诠释“雷锋车”精神的真谛。“悉心服务、贴心服务、细心服务”的工作理念,成了富有特色而又倍受旅客称赞的“雷锋车”工作法。它让小小“雷锋车”拉出了一种传统,一种风尚,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爱岗敬业创新创优的“雷锋车”手。
徐梅,就是在“雷锋车”组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1978年,徐梅进入汽车总站工作,她不仅热心助人,对工作更是精益求精。为了掌握检票快、准、稳,她把身边的孩子们当成“旅客”,练习检票,操练的票剪了足足几万张;为了能说好普通话,她天天跟着广播学发音,对着镜子练口型;为了加强与旅客的感情沟通,她还学了哑语和方言土语;为了方便旅客转车,她把周边城市的转乘车次熟练背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徐梅不仅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服务技能,她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方法也被提炼成“雷锋车”手工作法,在全站进行推广,旅客对她的服务更是赞不绝口,还被评为全国优秀服务员,光荣地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49年来,“雷锋车”手们通过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追求一流的服务,把“一切想在旅客乘车之前;一切干在旅客乘车之中;一切帮在旅客下车之后;一切从旅客的需要出发”的朴素表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生动诠释。20000多封表扬信,400多面锦旗,380多个国家、省市奖项……这一切无不记录着他们对旅客的热情的挥洒。
“雷锋车”手的临终遗愿
49年来,“雷锋车”组始终坚定岗位学雷锋的善举,把无私的爱和执着信念融入在“雷锋车精神”中。“只要自己做的事是群众需要的,就要继续做下去”,是“雷锋车”手们超越岗位职责、坚守精神家园的朴素表达,也是“雷锋车”组始终与时代同行的生动写照。一代一代的“雷锋车”手49年如一日,紧握着雷锋精神的接力棒,传承精神,传递感动。
朱秀兰就是“雷锋车”精神的坚守者,她不顾及自己的安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83年底,朱秀兰的癌症诊断书犹如晴天霹雳打破了一家人原本幸福的生活。但她很平静,为了不给组织上添麻烦,在本地医院做了手术,三个月后,伤口还没等痊愈,她又扑在了“雷锋车”上。看着她病情恶化后日渐消瘦的面容,谁也不忍心让她继续操劳,但谁也无法阻止她最后的拉车决心,她说:“我知道自己的生命快要结束了,就让我再拉几次‘雷锋车’吧。”那一年的春运特别忙,当班,扫地、检票、送水……哪里人手紧,她就默默地出现在哪里。下班后,她拖着病弱的身体又默默地出现在“雷锋车”旁,一步、一步……步履艰难却显得越发坚定,她含着笑,姐妹们却含着泪。在带病坚持与“雷锋车”同行的日子里,朱秀兰收到旅客表扬信200多封。直到再也无法挪动步子,朱大姐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她深爱的“雷锋车”。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撑起虚弱的身体对女儿肖彦说:“妈妈不行了,有句话想对你说,长大了你能像妈妈一样拉‘雷锋车’吗?”泣不成声的女儿激动地说:“能!”。1984年,朱秀兰的女儿肖彦践诺妈妈的遗愿也拉起了“雷锋车”。在谈起自己的母亲时,她说:“妈妈的一生把一切都献给了别人。从妈妈交给我的‘雷锋车’上我懂得了道理,懂得了我人生的价值,也更加坚定了我沿着妈妈没有走完的路走下去的决心。”
一家两代人做“雷锋车”手的朱秀兰母女、一家四代人接受过“雷锋车”组服务的单新惠老人,一个又一个受“雷锋车”精神鼓舞主动当起洋车手的外籍人士……他们既是“雷锋车”事业始终得以坚守的实践者、见证者,也是“雷锋车”精神忠诚的弘扬者、传承者。
在“雷锋车”精神的引领下,全市“与雷锋车同行”志愿服务活动应运而生,自发的、分散的活动得到有组织、有系统的整合、拓展、延伸,真正使学雷锋活动实现了机制化、常态化。“雷锋车”精神,也得到了全国客运班线的响应,南京、上海……越来越多的“雷锋车”出现了,不计其数的志愿者用热情的服务为身边的旅客送去温暖。“雷锋车”的故事和事迹,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雷锋车”的热潮。荣誉纷至沓来,“雷锋车”被授予“中国第一雷锋车”称号。“雷锋车”组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青年文明号”。所在的连云港市汽车总站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全国文明示范窗口”。
“雷锋车”已然成为了当代雷锋精神的象征,这种精神引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明风尚和道德实践,而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也会让更多的“雷锋车”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49年如一日,行程17万多公里,免费运送老弱病残旅客26万人次,义务运送行包22万余件……这些都承载着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雷锋车”组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他们用全心全意、始终如一为民服务铸就了“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的永恒承诺,锤炼出与时俱进、感人至深的“雷锋车精神”,成为持续高扬在全国学雷锋进程中一面鲜艳的旗帜。
车站“活雷锋”群像
1958年,正值青春年华的郭兰凤,成为了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一名普通的服务员。当时,车辆班次少,闲暇之余,郭兰凤就和余友云、朱正英一起为旅客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买小人书供旅客翻阅、自备茶壶为旅客提供茶水、主动为旅客担当向导……她们愉快而自豪地为旅客奉献着自己的热情。
在工作中,郭兰凤三姐妹发现车站在距离汽车站1公里外,旅客换乘很不方便,容易误点误车。见到此景,她们便拿着扁担和绳子,来往于火车站、汽车站之间,帮助旅客搬运行李,对那些行动不便的旅客,她们更是倍加关心。为了更好地服务旅客,她们还设法协调了一辆平板车。从此,这辆小板车风里来雨里去,为旅客排忧解难。她们学雷锋的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扬,这辆小板车也被旅客们赋予了一个亲切的名字——“雷锋车”。随着“雷锋车”手的义行善举、过往旅客的交口称赞,“雷锋车”这个响亮的名字在大江南北传播开来。
“雷锋车”手总是寄托着一种无私的爱。李保英就是这样一个热情无私的人。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一个秋风萧瑟的傍晚,李保英在车站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半蹲在风中瑟瑟发抖,脸上显得忧虑不安。李保英走上前,拉住了孩子冰凉的小手,用微笑打消了孩子的恐惧和顾虑。孩子告诉李保英,他叫刁洪海,父亲早已去世,母亲改嫁到了市区的一个农场,自己一直与奶奶相依为命。如今,奶奶也撒手人寰,他流落街头无家可归。乡亲们给他凑了点路费,让他到外地寻母,但因错过了末班车,举目无亲的他,不知如何是好。善良的李保英便把孩子带回了家,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帮他洗脸、洗脚,换上干净的衣服,还为孩子做了可口的饭菜,让他吃饱、吃好,并安顿他睡下,第二天还亲自送他上了去农场的班车。从此,这个孩子成了李保英永远的牵挂,她经常寄生活补贴和日常用品给孩子,他们之间建立起胜似母子的浓浓亲情。曾经有人问她:“你这样做,图个啥呢?”她总是笑着说“帮助别人就是快乐,奉献社会就是满足。”
“雷锋车”手小盖,面对即将生产的孕妇,及时将其送往医院,并为产妇准备必需品,为婴儿准备奶粉、奶瓶、小衣服……直到婴儿呱呱落地;“雷锋车”手郝芳萍、沙常梅,面对不慎摔倒瘫坐在地的58岁老工人颜怀英,用“雷锋车”紧急送医院,挂号、就诊、预付手术费、跟踪护理……直到老人的家人赶到;“雷锋车”手滕士花、史朝荣,面对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女青年员润霞,更是格外关照,不含葱姜的馄饨、不加糖的荷包蛋……耐心地喂给她,一直陪护着她,直到她的亲人将她领走……
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发展到哪个阶段,“雷锋车”手始终把关爱他人、关心旅客放在工作乃至人生信条的第一位,在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轨道上孜孜不倦地追求着。
49年真爱代代传
1996年3月15日,上早班的“雷锋车”手郝芳萍和小张,发现有一名失魂落魄的男子蜷缩在候车厅的屋檐下。二人见状连忙给他端来了两碗热粥和几个馒头,男子感动得热泪盈眶。攀谈中得知,此人叫王廷记,来自山东莒南县,因家境贫寒、身体有病,妻子也离他而去,苦闷中他丢下两个七八岁的儿女,留下遗书,准备了此一生。“雷锋车”手们知情后深为同情,自发捐款500元。“跨省送温暖工程”也悄然开始了,郝芳萍等“雷锋车”组的姐妹们利用公休时间经常到王廷记的家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每当姑娘们到来时,全村的乡亲们会放起鞭炮,迎接她们。这一帮就是十几年。从此,王廷记的家里,笑声不断,电灯装上了、门窗修好了、锅灶冒烟了、孩子又背起书包上学了……当地干部也深受感动,免去了他家4000元透支款、孩子的学费和一年的电费。“雷锋车”手带去的不仅仅是悉心的帮助,更带去了温暖、鼓励以及生活的勇气。王廷记逢人便讲“雷锋车”的“救命之恩比海深”,让他又重新振作起来,为了表达感恩之情,他经常赶100多公里的路,带去苹果、桔子等家乡特产,送给“雷锋车”组的恩人们。
49年来,类似发生在王廷记身上这样“雪中送炭”的事情不胜枚举。春节将至、路遇歹徒、身无分文的浙江天台县打工者王知林,在“雷锋车”组资助下顺利与家人团圆;年少懵懂、擅自辍学、意图打工的4名学生,在“雷锋车”组的悉心照顾和耐心开导后重返校园;炎炎夏日、不幸中暑、几近昏迷的男青年,在“雷锋车”手徐梅的帮助下,送抵医院、顺利康复,留下“谁说天涯无亲人,人民车站爱人民”的真情感慨……
49年栉风沐雨,49年遍洒真爱。虽然“雷锋车”组车子换了9辆,人换了9茬,但“雷锋车”手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信念始终如一,“雷锋车”组弘扬雷锋精神的追求始终未变。
“雷锋车”手是全国人大代表
49年来,“雷锋车”组始终坚持一流的服务才能体现一流的价值,锐意进取、创新服务才能诠释“雷锋车”精神的真谛。“悉心服务、贴心服务、细心服务”的工作理念,成了富有特色而又倍受旅客称赞的“雷锋车”工作法。它让小小“雷锋车”拉出了一种传统,一种风尚,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爱岗敬业创新创优的“雷锋车”手。
徐梅,就是在“雷锋车”组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1978年,徐梅进入汽车总站工作,她不仅热心助人,对工作更是精益求精。为了掌握检票快、准、稳,她把身边的孩子们当成“旅客”,练习检票,操练的票剪了足足几万张;为了能说好普通话,她天天跟着广播学发音,对着镜子练口型;为了加强与旅客的感情沟通,她还学了哑语和方言土语;为了方便旅客转车,她把周边城市的转乘车次熟练背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徐梅不仅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服务技能,她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方法也被提炼成“雷锋车”手工作法,在全站进行推广,旅客对她的服务更是赞不绝口,还被评为全国优秀服务员,光荣地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49年来,“雷锋车”手们通过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追求一流的服务,把“一切想在旅客乘车之前;一切干在旅客乘车之中;一切帮在旅客下车之后;一切从旅客的需要出发”的朴素表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生动诠释。20000多封表扬信,400多面锦旗,380多个国家、省市奖项……这一切无不记录着他们对旅客的热情的挥洒。
“雷锋车”手的临终遗愿
49年来,“雷锋车”组始终坚定岗位学雷锋的善举,把无私的爱和执着信念融入在“雷锋车精神”中。“只要自己做的事是群众需要的,就要继续做下去”,是“雷锋车”手们超越岗位职责、坚守精神家园的朴素表达,也是“雷锋车”组始终与时代同行的生动写照。一代一代的“雷锋车”手49年如一日,紧握着雷锋精神的接力棒,传承精神,传递感动。
朱秀兰就是“雷锋车”精神的坚守者,她不顾及自己的安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83年底,朱秀兰的癌症诊断书犹如晴天霹雳打破了一家人原本幸福的生活。但她很平静,为了不给组织上添麻烦,在本地医院做了手术,三个月后,伤口还没等痊愈,她又扑在了“雷锋车”上。看着她病情恶化后日渐消瘦的面容,谁也不忍心让她继续操劳,但谁也无法阻止她最后的拉车决心,她说:“我知道自己的生命快要结束了,就让我再拉几次‘雷锋车’吧。”那一年的春运特别忙,当班,扫地、检票、送水……哪里人手紧,她就默默地出现在哪里。下班后,她拖着病弱的身体又默默地出现在“雷锋车”旁,一步、一步……步履艰难却显得越发坚定,她含着笑,姐妹们却含着泪。在带病坚持与“雷锋车”同行的日子里,朱秀兰收到旅客表扬信200多封。直到再也无法挪动步子,朱大姐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她深爱的“雷锋车”。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撑起虚弱的身体对女儿肖彦说:“妈妈不行了,有句话想对你说,长大了你能像妈妈一样拉‘雷锋车’吗?”泣不成声的女儿激动地说:“能!”。1984年,朱秀兰的女儿肖彦践诺妈妈的遗愿也拉起了“雷锋车”。在谈起自己的母亲时,她说:“妈妈的一生把一切都献给了别人。从妈妈交给我的‘雷锋车’上我懂得了道理,懂得了我人生的价值,也更加坚定了我沿着妈妈没有走完的路走下去的决心。”
一家两代人做“雷锋车”手的朱秀兰母女、一家四代人接受过“雷锋车”组服务的单新惠老人,一个又一个受“雷锋车”精神鼓舞主动当起洋车手的外籍人士……他们既是“雷锋车”事业始终得以坚守的实践者、见证者,也是“雷锋车”精神忠诚的弘扬者、传承者。
在“雷锋车”精神的引领下,全市“与雷锋车同行”志愿服务活动应运而生,自发的、分散的活动得到有组织、有系统的整合、拓展、延伸,真正使学雷锋活动实现了机制化、常态化。“雷锋车”精神,也得到了全国客运班线的响应,南京、上海……越来越多的“雷锋车”出现了,不计其数的志愿者用热情的服务为身边的旅客送去温暖。“雷锋车”的故事和事迹,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雷锋车”的热潮。荣誉纷至沓来,“雷锋车”被授予“中国第一雷锋车”称号。“雷锋车”组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青年文明号”。所在的连云港市汽车总站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全国文明示范窗口”。
“雷锋车”已然成为了当代雷锋精神的象征,这种精神引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明风尚和道德实践,而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也会让更多的“雷锋车”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