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唱是一种常见的音乐表现形式,由于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合唱是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协作音乐表现形式。《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专门人才,而是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在音乐教学中增加合唱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合唱训练与研究。
关键字:和声 方法 音准 节奏
合唱是一种喜闻乐见的声乐表现形式,它因其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但是喜欢听是一回事,要真让学生来唱,多数学生就会知难而退了。在合唱教学训练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如:声部之间跑调、互相干扰等不协调现象,当进行多声部训练时还是无法达到声部的和谐、统一。
一、培养学生的和声感觉
合唱作为一种集体性的活动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相互交流并获得相互认同,从共同完成演唱任务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和艺术熏陶。其次孩子在合唱过程中不但能够享受艺术的熏陶而且还能对自身的文化素质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感觉是一种感知,和声感觉就是一种和声感知,是另一种思维上的条件反射,同时也是合唱教学的灵魂,在教学之前必须要求学生树立和声感觉和声意识。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要用听觉去接触和感受音乐,然后理性地加以分析,才能真正地理解音乐作品。因此和声感觉的培养应该从听觉入手,在训练过程中我把听音及和声的训练,分为几个部分。初级阶段中,对孩子们进行固定音高的听音以及够唱训练例如:让学生模唱大小三、纯四五度音程,让学生找到音与音之间的距离感,和谐感从而达到训练和声感觉的目的。
二、合唱的方法手段处理
(一)声音的训练
正确的发声方法是合唱训练的重要前提,由于学生的个性音质不同,每个未经过声音训练的学生都习惯于大白嗓子歌唱状态,而合唱最基本的要求是大家歌唱音色相对统一,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声音训练,将不同的个性音质融入发声状态相对统一的合唱之中,彻底改变学生喊唱的不良歌唱习惯。在声音的训练里始终要求学生坚持轻声甜美的自然声音,由于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童声发生的特点,轻声自然是最佳也是最和谐最好听的音色。
1.低段学生从轻声开始训练
英国音乐教育家哈蒂指出:“一般学生在他们未受到相当好的训练之前,决不允许他们大声歌唱,否则,美的音质就会消失。”坚定积极地用轻声高位的方法歌唱,让学生去体会各发声器官在歌唱时的运用,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声音观念。
2.对中高段学生采用“wu”练声和哼鸣练习,进行共鸣腔体的训练
我们可先用“wu”下行练习,并逐步降半音下行练习,尽量唱到低音区,始终用唱高位置的感觉找胸声共鸣位置,然后再逐步作上行音阶训练,来回反复训练,这样声音脱节的现象就会自然消除。同时坚持哼鸣练习也是进行共鸣腔体训练的好方法。
总之,要加强听音与声训练,只有听好才能唱好,只有能够清楚地听辨自己声部与其他声部的异同以及联系,才能唱好自己的声部,才能有机的、主动地去配合别的声部,合唱队的合作水平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将很快提高,在演唱中更容易达到较高的水平。
(二)音准与节奏的训练
合唱作为一种集体性的活动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相互交流并获得相互认同,从共同完成演唱任务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和艺术熏陶。其次孩子在合唱过程中不但能够享受艺术的熏陶,而且还能对自身的文化素质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排练合唱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一首合唱曲无论有几个声部,如果训练不够,总会有跑音或串音的现象。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首先要训练学生的视唱能力,通过大量视唱曲目使学生对音高、时值等有一定程度的掌握,然后再进行两声部的演唱训练,从平稳的节奏,从易到难,列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小白船》《蓝色的雅特朗》等节奏比较舒展,和声部较简单的歌曲。
1.树立良好的音准概念
在二声部的练习中,训练学生的音准是二声部的前提。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音乐的学习中,已学习了一部分歌曲。但是,如有意识的听辨学生的演唱时,会感到有一部分学生演唱的音不够准确,有的音偏高,有的音偏低,听起来很不舒服,这主要是学生音准概念没有固定。
2.运用音阶进行二声部的音准训练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使学生把音高唱准,我采用了通过音阶视唱练习逐渐过度到视唱各种音程的方法进行音准练习,反复识读乐谱。在学生熟悉了唱名后,教师弹琴演唱示范音阶中的唱名及音高,演唱中先按上行音阶,后按下行音阶演唱,再由学生集体跟琴练唱音阶,提问抽查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主要解决音阶中学生对音准的掌握。
三、“声与字”的结合理解歌曲精神实质
合唱艺术的特殊功能促进人文素质培养合唱艺术的特殊功能能够促进人文素质培养,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文化人格的培养教育。
音乐是情感艺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对歌曲处理中,在理解歌曲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怀着真挚丰富的感情去引导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而产生共鸣。如:教授《让我们荡起双浆》这首歌曲,我在运用 “声与字” 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过程里,适当的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精神实质:它是作于50年代中期,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是一首优美抒情的二部曲式的童声合唱歌曲,这首歌曲充满动感,描绘了孩子们在泛舟荡漾,愉快歌唱,饱览湖光景色的幸福欢乐景象。我在让学生演唱这首二部曲式的合唱时,让他们想象在水中用力划浆,轻舟前驶的情景,使学生更好的表现作品。
歌曲的内涵是指作品的内在含义,也是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每首歌曲都蕴藏着作曲家的深情厚意,凝聚着作曲家的強烈感情。如何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者二度创作的基础。演唱者拿到一首歌曲,应逐字逐句体会词作者的用意以及歌曲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感情。同时,还要通过歌谱发掘和领会歌曲中的每个音符和旋律。歌唱者理解的越深,感受就会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就会越纯真、越完美。
参考文献:
《普通音乐教育学》绪论--《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和声学教程》作者:(俄罗斯)斯波索宾 著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童声合唱训练》作者:孟大鹏 编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字:和声 方法 音准 节奏
合唱是一种喜闻乐见的声乐表现形式,它因其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但是喜欢听是一回事,要真让学生来唱,多数学生就会知难而退了。在合唱教学训练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如:声部之间跑调、互相干扰等不协调现象,当进行多声部训练时还是无法达到声部的和谐、统一。
一、培养学生的和声感觉
合唱作为一种集体性的活动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相互交流并获得相互认同,从共同完成演唱任务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和艺术熏陶。其次孩子在合唱过程中不但能够享受艺术的熏陶而且还能对自身的文化素质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感觉是一种感知,和声感觉就是一种和声感知,是另一种思维上的条件反射,同时也是合唱教学的灵魂,在教学之前必须要求学生树立和声感觉和声意识。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要用听觉去接触和感受音乐,然后理性地加以分析,才能真正地理解音乐作品。因此和声感觉的培养应该从听觉入手,在训练过程中我把听音及和声的训练,分为几个部分。初级阶段中,对孩子们进行固定音高的听音以及够唱训练例如:让学生模唱大小三、纯四五度音程,让学生找到音与音之间的距离感,和谐感从而达到训练和声感觉的目的。
二、合唱的方法手段处理
(一)声音的训练
正确的发声方法是合唱训练的重要前提,由于学生的个性音质不同,每个未经过声音训练的学生都习惯于大白嗓子歌唱状态,而合唱最基本的要求是大家歌唱音色相对统一,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声音训练,将不同的个性音质融入发声状态相对统一的合唱之中,彻底改变学生喊唱的不良歌唱习惯。在声音的训练里始终要求学生坚持轻声甜美的自然声音,由于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童声发生的特点,轻声自然是最佳也是最和谐最好听的音色。
1.低段学生从轻声开始训练
英国音乐教育家哈蒂指出:“一般学生在他们未受到相当好的训练之前,决不允许他们大声歌唱,否则,美的音质就会消失。”坚定积极地用轻声高位的方法歌唱,让学生去体会各发声器官在歌唱时的运用,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声音观念。
2.对中高段学生采用“wu”练声和哼鸣练习,进行共鸣腔体的训练
我们可先用“wu”下行练习,并逐步降半音下行练习,尽量唱到低音区,始终用唱高位置的感觉找胸声共鸣位置,然后再逐步作上行音阶训练,来回反复训练,这样声音脱节的现象就会自然消除。同时坚持哼鸣练习也是进行共鸣腔体训练的好方法。
总之,要加强听音与声训练,只有听好才能唱好,只有能够清楚地听辨自己声部与其他声部的异同以及联系,才能唱好自己的声部,才能有机的、主动地去配合别的声部,合唱队的合作水平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将很快提高,在演唱中更容易达到较高的水平。
(二)音准与节奏的训练
合唱作为一种集体性的活动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相互交流并获得相互认同,从共同完成演唱任务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和艺术熏陶。其次孩子在合唱过程中不但能够享受艺术的熏陶,而且还能对自身的文化素质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排练合唱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一首合唱曲无论有几个声部,如果训练不够,总会有跑音或串音的现象。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首先要训练学生的视唱能力,通过大量视唱曲目使学生对音高、时值等有一定程度的掌握,然后再进行两声部的演唱训练,从平稳的节奏,从易到难,列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小白船》《蓝色的雅特朗》等节奏比较舒展,和声部较简单的歌曲。
1.树立良好的音准概念
在二声部的练习中,训练学生的音准是二声部的前提。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音乐的学习中,已学习了一部分歌曲。但是,如有意识的听辨学生的演唱时,会感到有一部分学生演唱的音不够准确,有的音偏高,有的音偏低,听起来很不舒服,这主要是学生音准概念没有固定。
2.运用音阶进行二声部的音准训练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使学生把音高唱准,我采用了通过音阶视唱练习逐渐过度到视唱各种音程的方法进行音准练习,反复识读乐谱。在学生熟悉了唱名后,教师弹琴演唱示范音阶中的唱名及音高,演唱中先按上行音阶,后按下行音阶演唱,再由学生集体跟琴练唱音阶,提问抽查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主要解决音阶中学生对音准的掌握。
三、“声与字”的结合理解歌曲精神实质
合唱艺术的特殊功能促进人文素质培养合唱艺术的特殊功能能够促进人文素质培养,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文化人格的培养教育。
音乐是情感艺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对歌曲处理中,在理解歌曲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怀着真挚丰富的感情去引导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而产生共鸣。如:教授《让我们荡起双浆》这首歌曲,我在运用 “声与字” 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过程里,适当的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精神实质:它是作于50年代中期,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是一首优美抒情的二部曲式的童声合唱歌曲,这首歌曲充满动感,描绘了孩子们在泛舟荡漾,愉快歌唱,饱览湖光景色的幸福欢乐景象。我在让学生演唱这首二部曲式的合唱时,让他们想象在水中用力划浆,轻舟前驶的情景,使学生更好的表现作品。
歌曲的内涵是指作品的内在含义,也是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每首歌曲都蕴藏着作曲家的深情厚意,凝聚着作曲家的強烈感情。如何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者二度创作的基础。演唱者拿到一首歌曲,应逐字逐句体会词作者的用意以及歌曲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感情。同时,还要通过歌谱发掘和领会歌曲中的每个音符和旋律。歌唱者理解的越深,感受就会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就会越纯真、越完美。
参考文献:
《普通音乐教育学》绪论--《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和声学教程》作者:(俄罗斯)斯波索宾 著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童声合唱训练》作者:孟大鹏 编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