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定的必要性,又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和科技进步,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师教学生听,教育的功能也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多地转向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而体验式教学正好契合了这一点,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性思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此,通过对体验式教学优势的分析,提出了针对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建议,以期能够为促进体验式教学的良好运用,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数学;应用
体验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摆一摆、说一说等一系列的参与活动,主动参与、经历,进而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由于经过了自己的参与与体验,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会更加的牢固、科学,而且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强,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为什么小学数学教学中更适宜体验教学呢?这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兴趣习惯以及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强而决定的。众所周知,小学生课堂注意力很不集中,很容易被分散,而且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往往只有短短的五、六分钟。他们好奇心强,好动、贪玩,知道的事物和获得知识十分有限,对于所学的枯燥知识一点儿不感兴趣。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如果脱离开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图片,学习知识就有些困难,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是必然趋势。
一、体验式教学的优势
体验式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数学思维、培养创新性思维及锻炼合作探究能力。首先,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让其在学习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体验式教学对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能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进行学习方式的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体验式教学对于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积极进行探究,从而促进其对知识的掌握。
二、创设教学情境,开展体验式教学
人是环境的产物,每个人的活动都是需要氛围和情境的,因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创建情境。小学生正处于接受知识的初始阶段,可能会出现知识接受缓慢或是对知识理解不透彻的情况,这时,教师就应当积极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对数学知识进行讲解。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比对,体验式教学模式中的情境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在教师创造的教学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到情境教学法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并加强对这种方法的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讲授《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只是单一依靠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应当创新教学方法,积极通过创设情境来开展体验教学,通过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感和自主参与度,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前引导环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爸爸过生日,妈妈买回来了一个生日蛋糕,爸爸将蛋糕切成了10等份,爸爸吃了4块蛋糕,妈妈吃了1块蛋糕,明明吃了3块蛋糕。教师还可以在课前事先准备一个小蛋糕,在课堂中将情境展示再现,并邀请三名学生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明明的角色,继而引出分数的概念。如此来创设情境开展体验教学,让学生更加轻松、自然地了解了分数概念,对于抽象的数学理论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正是所谓的,“欲让其好之,先使其乐之。乐之而好学,好学则绩优。”
三、组织小组合作,开展体验式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仅仅依靠学生们自身的理解和任务,无法高效地开展体验教学模式。所以,教师们将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策略融入体验教学模式中,引导学生们在小组内开展数学感悟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们拓展自身的数学感悟和体会,增强数学体验模式的教学效果。因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不仅要通过创建情境开展体验教学,还可以将小组合作探究来融入体验教学当中,引导学生通过在小学合作中,通过与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来增强自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体会和感知,从而提高体验教学有效性。
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节内容教学时,为了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水平,合理的将其分成若干个4人小组,让学生们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在无形中获得数学知识。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卡片,分发给各组学生并要求其对长方形、正方形卡片的边長、角度进行测量,测量结束后总结出其分别有什么特点,最终形成小组统一意见。另外,教师还可以提前多准备一些其他形状的卡片,例如梯形、三角形、五边形等,也让小组通过测量、讨论,准确选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通过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分析,彼此之间的数学思维和思考方向也会进行交换,能够大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从而丰富数学课堂学习体验,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教学活动。
四、选取生活实例,开展体验式教学
与其他学科知识相比,数学学习在理论性、逻辑性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想有效的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首当其冲的就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而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例结合在一起,能够让学生利用日常生活经验更好的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从而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充分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出更大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体验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进而逐渐获得更多数学知识体会,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健康发展。
例如,在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节内容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完相关知识和运算定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后作业:周末跟家长一起去逛一次超市,并记录下来所买商品的价格,看看自己的计算结果是不是和超市结算的一样。超市中的商品价格结算,是应用小数加法和减肥最多的场景,计算所买商品的总价,需要用到小数加法,计算超市找零钱数,需要用到小数减法。学生在完成小学数学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时,进一步增加了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体验。除此之外,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认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体验教学应用发展。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体验式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们结合数学知识具有针对性地选择体验式教学方法和内容,让学生们通过自身的感受,从全新的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诠释,达到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看过事情的不如做过的事情掌握得牢固,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构建活动中,所学的知识才会掌握得牢固并且灵活。
参考文献:
[1]张堂.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路径探析[J].考试周刊,2020(A5):93-94.
[2]李涛.探讨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9):62-63.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兴县碧塘中心小学)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数学;应用
体验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摆一摆、说一说等一系列的参与活动,主动参与、经历,进而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由于经过了自己的参与与体验,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会更加的牢固、科学,而且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强,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为什么小学数学教学中更适宜体验教学呢?这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兴趣习惯以及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强而决定的。众所周知,小学生课堂注意力很不集中,很容易被分散,而且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往往只有短短的五、六分钟。他们好奇心强,好动、贪玩,知道的事物和获得知识十分有限,对于所学的枯燥知识一点儿不感兴趣。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如果脱离开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图片,学习知识就有些困难,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是必然趋势。
一、体验式教学的优势
体验式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数学思维、培养创新性思维及锻炼合作探究能力。首先,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让其在学习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体验式教学对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能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进行学习方式的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体验式教学对于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积极进行探究,从而促进其对知识的掌握。
二、创设教学情境,开展体验式教学
人是环境的产物,每个人的活动都是需要氛围和情境的,因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创建情境。小学生正处于接受知识的初始阶段,可能会出现知识接受缓慢或是对知识理解不透彻的情况,这时,教师就应当积极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对数学知识进行讲解。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比对,体验式教学模式中的情境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在教师创造的教学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到情境教学法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并加强对这种方法的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讲授《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只是单一依靠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应当创新教学方法,积极通过创设情境来开展体验教学,通过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感和自主参与度,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前引导环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爸爸过生日,妈妈买回来了一个生日蛋糕,爸爸将蛋糕切成了10等份,爸爸吃了4块蛋糕,妈妈吃了1块蛋糕,明明吃了3块蛋糕。教师还可以在课前事先准备一个小蛋糕,在课堂中将情境展示再现,并邀请三名学生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明明的角色,继而引出分数的概念。如此来创设情境开展体验教学,让学生更加轻松、自然地了解了分数概念,对于抽象的数学理论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正是所谓的,“欲让其好之,先使其乐之。乐之而好学,好学则绩优。”
三、组织小组合作,开展体验式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仅仅依靠学生们自身的理解和任务,无法高效地开展体验教学模式。所以,教师们将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策略融入体验教学模式中,引导学生们在小组内开展数学感悟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们拓展自身的数学感悟和体会,增强数学体验模式的教学效果。因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不仅要通过创建情境开展体验教学,还可以将小组合作探究来融入体验教学当中,引导学生通过在小学合作中,通过与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来增强自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体会和感知,从而提高体验教学有效性。
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节内容教学时,为了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水平,合理的将其分成若干个4人小组,让学生们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在无形中获得数学知识。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卡片,分发给各组学生并要求其对长方形、正方形卡片的边長、角度进行测量,测量结束后总结出其分别有什么特点,最终形成小组统一意见。另外,教师还可以提前多准备一些其他形状的卡片,例如梯形、三角形、五边形等,也让小组通过测量、讨论,准确选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通过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分析,彼此之间的数学思维和思考方向也会进行交换,能够大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从而丰富数学课堂学习体验,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教学活动。
四、选取生活实例,开展体验式教学
与其他学科知识相比,数学学习在理论性、逻辑性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想有效的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首当其冲的就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而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例结合在一起,能够让学生利用日常生活经验更好的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从而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充分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出更大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体验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进而逐渐获得更多数学知识体会,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健康发展。
例如,在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节内容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完相关知识和运算定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后作业:周末跟家长一起去逛一次超市,并记录下来所买商品的价格,看看自己的计算结果是不是和超市结算的一样。超市中的商品价格结算,是应用小数加法和减肥最多的场景,计算所买商品的总价,需要用到小数加法,计算超市找零钱数,需要用到小数减法。学生在完成小学数学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时,进一步增加了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体验。除此之外,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认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体验教学应用发展。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体验式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们结合数学知识具有针对性地选择体验式教学方法和内容,让学生们通过自身的感受,从全新的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诠释,达到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看过事情的不如做过的事情掌握得牢固,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构建活动中,所学的知识才会掌握得牢固并且灵活。
参考文献:
[1]张堂.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路径探析[J].考试周刊,2020(A5):93-94.
[2]李涛.探讨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9):62-63.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兴县碧塘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