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富裕,折扇深受文人雅士青昧,被赋予丰富的艺术内涵。其可纳凉遮羞,亦可载书法、绘画、诗词等,集实用功能与艺术观赏功能于一身,成为独具一格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缩影。本文将对广东省博物馆所藏明代折扇(扇面)进行艺术赏析,以期向观者展现其方寸间的优雅,让观者更多感受到中华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广东省博物馆 明代 折扇 扇面
一、折扇溯源
在我国历史上,关于折扇出现的时间,学界主要集中在两种观点:
其一,认为折扇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南齐书》卷三六《刘祥传》载:“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后《资治通鉴》卷一三五,元代胡三省补注:“腰扇佩之于腰,今谓之折叠扇”。清人钱泳《履园丛话·考索·扇》中亦从此观点。
其二,认为折扇最早出现在北宋,见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彼(高丽国)使人每至中国,或用折叠扇为私卖物。其扇用鸦青纸为之,上画本国豪贵,杂以妇人鞍马,或临水为金砂滩,暨莲荷、花木、水禽之类,点缀精巧,又以银泥为云气月色之状,极可爱。谓之倭扇,本出于倭国也。近岁尤秘惜,典客盖稀有得之。
对此,邓椿《画继》也有记载:
东坡谓高丽白松,理直而疏,折以为扇……展之广三四寸,合之止两指许”“倭扇,以松板两指许,砌叠亦如折叠扇者,其柄以铜厌钱环子黄丝绦,甚精妙。板上罨画山川、人物、松竹、花草,亦可喜。嘲
明代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记载:“折叠扇贡于东夷,永乐问盛行。”陆深在其《春风堂随笔》中叙述:“今世所用折叠扇亦名聚头扇,吾乡张东海先生以为贡于东,永乐间盛行中国。”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历史学家周一良曾在《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提到,他并不认同前人关于“腰扇即折扇”的说法,认为“折叠之扇北宋时始传人,南北朝尚未有之”,后人皆引宋人著作,论证北宋始有折扇,举证详确,较为可信,对于折扇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的观点并无直接证据。而江苏常州武进区村前南宋墓于1978年出土了一件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则为宋人使用折扇提供了证据(见图1)。奁盖上绘有仕女消夏图,描绘二主一仆在石径上漫步,两位主人身穿襦裙背子,梳高髻,一人手持折扇,一人握纨扇;侍女手捧玉壶春瓶恭立一旁,突出了时令气息。仕女消夏图中清晰可见一仕女手持折扇,扇面有花卉图案,疏落几根扇心骨,确实是折扇无疑,也说明了宋时折扇为达官贵人纳凉所用。
折扇起源于日本。宋徽宗宣和年问,高丽折扇以贡品形式传人宋,所用扇柄为松木,扇子折起来约两指宽。日本的折扇在扇柄处亦做装饰。折扇流行是在明朝则无异议。明成祖命工匠仿造国外所供奉的折扇,并将之赏赐大臣。正德时更遣工匠远赴日本习艺,此举不仅提高了折扇制作水平,也刺激了折扇在社会上的流行。明早期宫廷制画扇很可能创造了第一个中国折扇山水画的范式,并影响了后来江南地区文人画家在折扇上面绘制山水画的流行。明中期,吴门画派一众名家醉心于扇面创作,形成文人雅士间互送扇子的风尚。明晚期,董其昌把扇面艺术推向鼎盛,社会各阶层都趋之若鹜,莫不以手持名人折扇为雅事。折扇以其便携、样式典雅、可抒情达意,深受文人雅士青睐。文人常互示所藏扇面,以助清兴,逐渐发展成扇面书画艺术,成为我国传统表现形式,即手卷、立轴和册页外的新艺术载体。甚至将折扇作为丧葬装饰之物,如广东省博物馆藏黄扆夫妇墓出土明代泥金折扇(见图2)。
折扇为泥金扇面,有二十四扇骨,骨漆黑色,上有描金字体,并有菱形装饰。扇骨一面绘有魁星像,一面有魁星赞,赞云:“灿乎紫薇垣之傍,为星之魁;书乎进士第一之堂,为字之魁;捷乎庚午之秋,为解之魁;占乎辛未之春,为省之魁;乔美乎丙辰之状元,为天下之大魁。惟魁之义,得魁之趣,文明之魁,车载斗量,不可胜计。尔酒既青,尔淆既磬,维吾魁,其光贲,其炳灵口,引领群仙下翠微,云开相逐步相随。桃花已透三春限,月桂高攀第一枝。阆苑应无先去马,杏圆惟有后吟诗。男儿志须如此,金榜题名四海知口,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
黄扆(1515-1582年),字文断,号及泉,广东大埔人。幼时贫,十八岁方入学读书,后求学于骆琬先生门下,明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历任长兴县知县、南京户部主事、南京户部郎中、中宪大夫、福建按察副使、广西参议等职。生平尚义乐施,遇事果敢,深得民心。现其故里仍存一座旌表黄扆的石牌坊“中宪第”。
扇骨“魁星赞”书法无落款,但字体清秀有力。自宋开始,文人学子将魁星比作状元,“魁星赞”内容借颂扬魁星功德,反映明朝学子逐步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也即是对黄扆中进士、逐级升迁的事迹进行称颂。
二、扇面书法
扇面书法在书写过程中,与平时直行书写方式不同,需按照扇面形制布局谋篇,而金笺扇面更要求书者运笔流畅,自下笔前胸中早已勾画好章法布局。折扇扇骨间的折线将书写空间分割好,所以以一行长一行短的书写方式,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拥挤的情形,使整体疏密有致,平衡和谐。通常长行写五至七字为宜,短行书写一至二字足够。字数多少影响行距,字间距往往上疏下密,向内收拢。书写时注意字体方向与角度调整,才能最终呈现均匀雅致的放射状。而落款不特别讲究行间距和布局,常以小字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
1.吴宽行书扇面
扇面为泥金金笺纸,上有吴宽行书书法:“雪月交辉叹未曾,寒生砚沼见春冰。年将六十应推我,地比西南已得朋。坐久市灯无一盏,饮残官酒只三升。山阴回棹真堪笑,此夜分明兴可乘。为正月十六夜招仲山济之禹畴过饮,漫赋小诗以纪兴云,吴宽。”后接朱文方印两方:原博、古太史氏(见图3)。
吴宽(1435-1504年),字原博,号匏庵、玉亭主,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名臣、诗人、散文家、书法家。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殿试第一,授修撰,历任左庶子、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吏部右侍郎、礼部尚书等职,曾修《宪宗实录》。其诗深厚浓郁,自成一家,著有《匏庵集》,卒后赠太子太保,谥“文定”。据《明史》记载:“宽行履高洁,不为激矫,而自守以正。于书无不读,诗文有典则,兼工书法。” 吴宽推崇宋人笔法,书法尤钟情于苏轼。他所藏及过目历代墨迹法帖甚多,故而他用笔也融合诸家笔意。吴宽书法笔势方直,结构紧凑,没有苏体的醇厚感,却多了骨感,推动明代书坛从“台阁体”向吴门转变,成为吴门书派的引领人之一。
2.申时行行书七言诗扇面
扇面为金笺纸,上有申时行行书书法:“解组归来访故山,上方台殿记曾攀。自怜衰鬓清霜满,却爱禅宫白日闲。深涧尚疑龙跃起,空亭时有鹤飞还。年来苦为浮名累,今日从师欲闭关。归田后初过虎丘精舍。申时行。”(见图4)
申时行(1535-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谥号“文定”。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历任翰林院修撰、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中极殿大学士等职,有《赐闲堂集》四十卷,工书法。
据《万历邸抄》记载:“亥,申时行宠。时行将去,钦赏路费一百两、彩段七表里、新钞三千贯、差行人黄龙护送归。”申时行所撰《赐闲堂集》卷二《初谢政归有述》有后续记载:“赐金给符传,光辉照路歧。溯河涉大江,跋履无艰危。游子归故乡,父老皆愕眙。昔去犹韶年,今来鬓成丝。上堂学弄雏,入室欣齐眉”。从文献记载可知,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十月,申时行终于获准请辞回乡,得到赏赐并有专人护送回乡。归家路途遥远艰辛,想到自己离开家乡的时候还是风华少年,回来时已经是满头白发,心中无限感慨。行书扇面所描述的便是申时行回乡途经虎丘时的情景,从他扇面书法中“解组”“归田”“衰鬓清霜”“浮名累”等词中可知晓,当时申时行五十七岁,厌倦多年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涯,只愿回到家中颐养天年,而现实也如他所愿,在他“解组归田”几年后,他的孙子便出生了。他作《甲午得孙》诗一首:“从此含饴过岁月,闲来击壤颂乾坤。”
3.范允临行书五言诗扇面
该金笺扇面由商承祚捐赠,扇上有范允临书法:“路自中峰上,盘回出薜萝。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古木重青霭,遥天浸白波。上方城郭近,钟磬杂笙歌。”该诗原作是唐朝释处默写的《圣果寺》。圣果寺,位于西湖凤凰山,因唐代番僧文喜于此静坐,得道而更名为“胜果”,又名“圣果”。范允临笔法源于董其昌,中锋用笔,笔法非常干净利落,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尽量明显拉开,行笔的轻盈娴熟,给人以闲适之感(见图5)。
范允临(1558-1641年),字长倩,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官至福建参议。工书画,与董其昌齐名。辞官后在姑苏天平山南面居住,常与友朋遨游山水问。著有《输寥馆集》等。
三、扇面绘画
明代扇面艺术创新与摹古并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格与主题,但折扇仅盈尺,扇面光滑厚韧,故而要求画家技艺娴熟,布局精准,咫尺问可见作者的笔墨意趣及艺术造诣。
1.谢时臣秋江渔乐图扇面
此幅扇面描绘的是江南秋天景色。群山以流畅变化的淡墨线条勾勒,山峦顶部辅以青绿温润,皴染得当,富有层次感。山间伫立数株松树,松叶郁郁葱葱。群山所构成的地平线平直,远景的描绘并未随扇面弧形角度而改变,而近景被画家安排在左下角,树石苇草形成的地平线随扇面布局成明显弧形。三棵树已落叶,树枝干向下垂形似蟹爪,枝干参差,浓淡有序。其中一树绿意未褪,顶部仍有绿叶与红花。几丛芦苇被秋风吹得向右倾斜(见图6-1)。颇有意思的是,芦苇和树石包围的水域中藏匿着两艘船,船后方悬挂着两张大渔网,船上人物勾勒得生动有趣(见图6-2),是渔夫捕鱼间歇的休憩还是在静待鱼儿入网,我们不得而知。扇面中心偏右位置,还有一艘船(见图6-3),正在行驶。一名船夫弓着腰在船头撑船,从芦苇摆动的方向及船夫摇船的艰辛,可以推测船是逆风而行。船中另外一人则是非常悠闲地一手撑着船篷侧坐着,仿佛是观赏景色。但从他视线延伸出去,他实际望向的是湖边那两舟的人,就像着急要跟朋友会合似的。盈尺的扇面中,动静结合,枯荣共生,远中近景皆全,但扇面却不显拥挤,描绘出秋高气爽的江南湖光景色,可见作者技艺不俗。回看扇面左上角的题款:“庚申春日谢时臣作”,后有“时臣”(朱文方印)印章一枚,左下角有黎简的收藏印:“黎简之印”(白文方印),可知谢时臣七十四岁作此图。
谢时臣(1487-1567年),字思忠,号樗仙,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能诗,善画。山水取法沈周,得其意而稍变,善以中锋盘旋,笔势豪放。论者谓其气势有余,疏秀不足,虽属吴派,却兼有浙派戴进、吴伟之风。
2.高阳山水扇面
高阳山水扇面右上方署题为“乙丑夏写似朗陵词丈,高阳”,钤印“高阳”朱文方印。乙丑为天启五年(1625年),高阳存世作品少,该幅扇面为考证高阳生平提供了一份证据。高阳扇面中所绘山水墨气苍蔚,意境幽深。相传他取吴镇笔意,人物、树石画得惟妙惟肖,远景山峰以没骨青绿描绘,又多了几分董玄宰的趣味(见图7)。
高阳,生卒年不详,字秋甫,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工写真,因不愿为豪臣写貌,避祸金陵,后改画山水木石而出名。也画花卉,笔意纵横,天真灿烂,秀艳过人,为神宗万历(1573-1620年)间写生妙手。天启七年(1627年)为胡正言校《十竹斋书画谱》,并为其作《飞白竹图》《疏影横斜图》;崇祯十七年(1644年)为《十竹斋笺谱》画折枝花卉写生十种。传世作品有《山石图》《水仙寿石图》《猫对藤花图》。
3.恽向山水扇页
此扇面泥金,以水墨描绘山水自然风光,密集堆砌的山石将扇面空间几近填满,画面中心位置描绘一吊脚房屋伫立水边,屋旁郁郁葱葱树木环绕,屋后有一飞瀑,屋前空间留白处理,显示屋前开阔景致。扇右上角自题“少年学笔墨时,苦为野口,不知能为程氏之刀斗,有(又)斯能为李氏之野战者也,写寄苍翁先生求正,朽弟恽向。”此幅山水采用传统手法,用笔苍润,近景构图,把自然景观浓缩于纸上(见图8)。
恽向(1586-1655年),名本初,字道生,后改名向,又以字行,号香山,江苏武进人。崇祯末举贤良方正,拜中书舍人。擅画山水,学董源、巨然二家画法。晚年惜墨如金,妙合自然。好诗歌及古文辞,善画山水,颇得雄浑之趣。 4.蒋乾千佛岩扇面
该扇面由商承祚先生捐赠,为洒金笺,扇面右上角有题跋:“千佛岩。丁酉秋日蒋乾写,时年七十有三。”后有钤印:“虹桥”(朱文长方印)。千佛岩位于南京市栖霞山栖霞寺东北侧山崖上,扇面描绘了明朝千佛岩景色。作者以俯视角度,将多重山峰叠加,有重峦叠嶂之势,写景稠密,苔点多焦墨。运用牛毛皴表现山脉植被茂密,杂而不乱,密而不闷,同时繁中见胜,可见10个佛龛、13尊佛像、2位和尚、6位礼佛者、1座宝塔、7座亭台房屋。分布皆宜,穿插变换,蜿蜒曲折,有移步换景之趣味(见图9)。
蒋乾(1525-1604年),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字子健,号虹桥居士,因隐居苏州虹桥,故以为号。蒋乾一生贫穷,喜欢隐居,精通绘画,并以作画为乐,几十年如一日。
5.陈元素兰花扇面
兰花扇面作于泥金笺纸上,上有陈元素行书题跋:“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陈元素。”诗句取自宋朝杨万里《三花斛三首右兰花》,写出兰高洁清雅脱俗之美。兰花为隐士,仿佛是作者自比,宁愿隐匿在深山幽谷中,远离世俗。此幅扇面兰叶飘逸劲挺,参差有序,兰花墨色润泽,显示作者深谙用墨之道;自然的笔触,融入了书法用笔,使兰花超然脱俗,是墨兰的精品之作(见图10)。
陈元素(生卒年不详),字古白,一字孝平,又字金刚,号素翁、处廓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活动于万历至崇祯年间。工诗文书法,亦工山水。笔墨清远,书法清劲,楷书法欧阳询,草书能人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之室。著有《南牖日笺》《古今名将传》等。
6.陈淳秋葵扇页
该扇面为洒金笺,上有题跋:“满园纷开锦,对日宣倾心。道复。”钤印:大姚邨(朱文长方印)。扇面描绘的是陈淳最擅长的写意花卉,将书法笔墨融入描绘花卉中,毫无造作之感。运用没骨法,花朵淡墨敷色,显得立体饱满,枝干遒劲,花叶卷舒有劲,整体从右向左舒展,显示出生机盎然,正符合陈淳题跋“对日宣倾心”(见图11)。
陈淳(1483-1544年),字道复,以字行,号复甫、白阳山人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天才俊发,凡经学、古学、词章、书法、画无不精妙。曾学画于文徵明,后不拘师法。其山水较文徵明疏放。他在文氏门下,声誉最高。又法米芾、黄公望、王蒙。学米友仁而笔迹放纵。尤擅水墨写意花鸟,开明代写意花鸟画新格局。他与徐渭齐名,人称“青藤、白阳”。传世画迹有《竹石菊花图》《葵石图》等。
对于呈半环形的折扇扇面来说,绘画比书法更考验作者的因势布局能力。扇面的常见构图是把地平线处理成圆弧形,即垂直地面的物体如山石树木之类,都顺着扇面折痕去画(见图7、图9)。这种构图将广阔的自然景观收拢聚合在扇面这种特殊的形式之中,像是通过凸透镜观看景观,恍如掌寸之间的全景画。这种布局方法常见于山水扇面。而花鸟扇面,则多采取边角构图法(见图10、图11),在扇面四角之一插入景物,其余部分留白,灵活表现所绘制内容,使执扇者,一展扇面,雅致气息扑面而来。
四、结语
方寸之间,大千世界;小中见大,掌上乾坤。画家着墨前胸有成“扇”,方能落笔。大书法家祝允明把在扇面上作画比作美女在瓦砾上跳舞,以言画扇面之难。扇面给观者视觉上的延伸感,往往小中见大、精美雅致。盈尺间纳入字画、题诗、钤印、跋款等,所以书画家扇面的润格往往不以尺幅的大小计算,而是单独计价,价格远高于同尺寸的册页,有着“扇面一尺算两尺”之说。而明代扇面的精品收藏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关键词]广东省博物馆 明代 折扇 扇面
一、折扇溯源
在我国历史上,关于折扇出现的时间,学界主要集中在两种观点:
其一,认为折扇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南齐书》卷三六《刘祥传》载:“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后《资治通鉴》卷一三五,元代胡三省补注:“腰扇佩之于腰,今谓之折叠扇”。清人钱泳《履园丛话·考索·扇》中亦从此观点。
其二,认为折扇最早出现在北宋,见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彼(高丽国)使人每至中国,或用折叠扇为私卖物。其扇用鸦青纸为之,上画本国豪贵,杂以妇人鞍马,或临水为金砂滩,暨莲荷、花木、水禽之类,点缀精巧,又以银泥为云气月色之状,极可爱。谓之倭扇,本出于倭国也。近岁尤秘惜,典客盖稀有得之。
对此,邓椿《画继》也有记载:
东坡谓高丽白松,理直而疏,折以为扇……展之广三四寸,合之止两指许”“倭扇,以松板两指许,砌叠亦如折叠扇者,其柄以铜厌钱环子黄丝绦,甚精妙。板上罨画山川、人物、松竹、花草,亦可喜。嘲
明代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记载:“折叠扇贡于东夷,永乐问盛行。”陆深在其《春风堂随笔》中叙述:“今世所用折叠扇亦名聚头扇,吾乡张东海先生以为贡于东,永乐间盛行中国。”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历史学家周一良曾在《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提到,他并不认同前人关于“腰扇即折扇”的说法,认为“折叠之扇北宋时始传人,南北朝尚未有之”,后人皆引宋人著作,论证北宋始有折扇,举证详确,较为可信,对于折扇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的观点并无直接证据。而江苏常州武进区村前南宋墓于1978年出土了一件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则为宋人使用折扇提供了证据(见图1)。奁盖上绘有仕女消夏图,描绘二主一仆在石径上漫步,两位主人身穿襦裙背子,梳高髻,一人手持折扇,一人握纨扇;侍女手捧玉壶春瓶恭立一旁,突出了时令气息。仕女消夏图中清晰可见一仕女手持折扇,扇面有花卉图案,疏落几根扇心骨,确实是折扇无疑,也说明了宋时折扇为达官贵人纳凉所用。
折扇起源于日本。宋徽宗宣和年问,高丽折扇以贡品形式传人宋,所用扇柄为松木,扇子折起来约两指宽。日本的折扇在扇柄处亦做装饰。折扇流行是在明朝则无异议。明成祖命工匠仿造国外所供奉的折扇,并将之赏赐大臣。正德时更遣工匠远赴日本习艺,此举不仅提高了折扇制作水平,也刺激了折扇在社会上的流行。明早期宫廷制画扇很可能创造了第一个中国折扇山水画的范式,并影响了后来江南地区文人画家在折扇上面绘制山水画的流行。明中期,吴门画派一众名家醉心于扇面创作,形成文人雅士间互送扇子的风尚。明晚期,董其昌把扇面艺术推向鼎盛,社会各阶层都趋之若鹜,莫不以手持名人折扇为雅事。折扇以其便携、样式典雅、可抒情达意,深受文人雅士青睐。文人常互示所藏扇面,以助清兴,逐渐发展成扇面书画艺术,成为我国传统表现形式,即手卷、立轴和册页外的新艺术载体。甚至将折扇作为丧葬装饰之物,如广东省博物馆藏黄扆夫妇墓出土明代泥金折扇(见图2)。
折扇为泥金扇面,有二十四扇骨,骨漆黑色,上有描金字体,并有菱形装饰。扇骨一面绘有魁星像,一面有魁星赞,赞云:“灿乎紫薇垣之傍,为星之魁;书乎进士第一之堂,为字之魁;捷乎庚午之秋,为解之魁;占乎辛未之春,为省之魁;乔美乎丙辰之状元,为天下之大魁。惟魁之义,得魁之趣,文明之魁,车载斗量,不可胜计。尔酒既青,尔淆既磬,维吾魁,其光贲,其炳灵口,引领群仙下翠微,云开相逐步相随。桃花已透三春限,月桂高攀第一枝。阆苑应无先去马,杏圆惟有后吟诗。男儿志须如此,金榜题名四海知口,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
黄扆(1515-1582年),字文断,号及泉,广东大埔人。幼时贫,十八岁方入学读书,后求学于骆琬先生门下,明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历任长兴县知县、南京户部主事、南京户部郎中、中宪大夫、福建按察副使、广西参议等职。生平尚义乐施,遇事果敢,深得民心。现其故里仍存一座旌表黄扆的石牌坊“中宪第”。
扇骨“魁星赞”书法无落款,但字体清秀有力。自宋开始,文人学子将魁星比作状元,“魁星赞”内容借颂扬魁星功德,反映明朝学子逐步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也即是对黄扆中进士、逐级升迁的事迹进行称颂。
二、扇面书法
扇面书法在书写过程中,与平时直行书写方式不同,需按照扇面形制布局谋篇,而金笺扇面更要求书者运笔流畅,自下笔前胸中早已勾画好章法布局。折扇扇骨间的折线将书写空间分割好,所以以一行长一行短的书写方式,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拥挤的情形,使整体疏密有致,平衡和谐。通常长行写五至七字为宜,短行书写一至二字足够。字数多少影响行距,字间距往往上疏下密,向内收拢。书写时注意字体方向与角度调整,才能最终呈现均匀雅致的放射状。而落款不特别讲究行间距和布局,常以小字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
1.吴宽行书扇面
扇面为泥金金笺纸,上有吴宽行书书法:“雪月交辉叹未曾,寒生砚沼见春冰。年将六十应推我,地比西南已得朋。坐久市灯无一盏,饮残官酒只三升。山阴回棹真堪笑,此夜分明兴可乘。为正月十六夜招仲山济之禹畴过饮,漫赋小诗以纪兴云,吴宽。”后接朱文方印两方:原博、古太史氏(见图3)。
吴宽(1435-1504年),字原博,号匏庵、玉亭主,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名臣、诗人、散文家、书法家。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殿试第一,授修撰,历任左庶子、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吏部右侍郎、礼部尚书等职,曾修《宪宗实录》。其诗深厚浓郁,自成一家,著有《匏庵集》,卒后赠太子太保,谥“文定”。据《明史》记载:“宽行履高洁,不为激矫,而自守以正。于书无不读,诗文有典则,兼工书法。” 吴宽推崇宋人笔法,书法尤钟情于苏轼。他所藏及过目历代墨迹法帖甚多,故而他用笔也融合诸家笔意。吴宽书法笔势方直,结构紧凑,没有苏体的醇厚感,却多了骨感,推动明代书坛从“台阁体”向吴门转变,成为吴门书派的引领人之一。
2.申时行行书七言诗扇面
扇面为金笺纸,上有申时行行书书法:“解组归来访故山,上方台殿记曾攀。自怜衰鬓清霜满,却爱禅宫白日闲。深涧尚疑龙跃起,空亭时有鹤飞还。年来苦为浮名累,今日从师欲闭关。归田后初过虎丘精舍。申时行。”(见图4)
申时行(1535-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谥号“文定”。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历任翰林院修撰、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中极殿大学士等职,有《赐闲堂集》四十卷,工书法。
据《万历邸抄》记载:“亥,申时行宠。时行将去,钦赏路费一百两、彩段七表里、新钞三千贯、差行人黄龙护送归。”申时行所撰《赐闲堂集》卷二《初谢政归有述》有后续记载:“赐金给符传,光辉照路歧。溯河涉大江,跋履无艰危。游子归故乡,父老皆愕眙。昔去犹韶年,今来鬓成丝。上堂学弄雏,入室欣齐眉”。从文献记载可知,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十月,申时行终于获准请辞回乡,得到赏赐并有专人护送回乡。归家路途遥远艰辛,想到自己离开家乡的时候还是风华少年,回来时已经是满头白发,心中无限感慨。行书扇面所描述的便是申时行回乡途经虎丘时的情景,从他扇面书法中“解组”“归田”“衰鬓清霜”“浮名累”等词中可知晓,当时申时行五十七岁,厌倦多年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涯,只愿回到家中颐养天年,而现实也如他所愿,在他“解组归田”几年后,他的孙子便出生了。他作《甲午得孙》诗一首:“从此含饴过岁月,闲来击壤颂乾坤。”
3.范允临行书五言诗扇面
该金笺扇面由商承祚捐赠,扇上有范允临书法:“路自中峰上,盘回出薜萝。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古木重青霭,遥天浸白波。上方城郭近,钟磬杂笙歌。”该诗原作是唐朝释处默写的《圣果寺》。圣果寺,位于西湖凤凰山,因唐代番僧文喜于此静坐,得道而更名为“胜果”,又名“圣果”。范允临笔法源于董其昌,中锋用笔,笔法非常干净利落,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尽量明显拉开,行笔的轻盈娴熟,给人以闲适之感(见图5)。
范允临(1558-1641年),字长倩,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官至福建参议。工书画,与董其昌齐名。辞官后在姑苏天平山南面居住,常与友朋遨游山水问。著有《输寥馆集》等。
三、扇面绘画
明代扇面艺术创新与摹古并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格与主题,但折扇仅盈尺,扇面光滑厚韧,故而要求画家技艺娴熟,布局精准,咫尺问可见作者的笔墨意趣及艺术造诣。
1.谢时臣秋江渔乐图扇面
此幅扇面描绘的是江南秋天景色。群山以流畅变化的淡墨线条勾勒,山峦顶部辅以青绿温润,皴染得当,富有层次感。山间伫立数株松树,松叶郁郁葱葱。群山所构成的地平线平直,远景的描绘并未随扇面弧形角度而改变,而近景被画家安排在左下角,树石苇草形成的地平线随扇面布局成明显弧形。三棵树已落叶,树枝干向下垂形似蟹爪,枝干参差,浓淡有序。其中一树绿意未褪,顶部仍有绿叶与红花。几丛芦苇被秋风吹得向右倾斜(见图6-1)。颇有意思的是,芦苇和树石包围的水域中藏匿着两艘船,船后方悬挂着两张大渔网,船上人物勾勒得生动有趣(见图6-2),是渔夫捕鱼间歇的休憩还是在静待鱼儿入网,我们不得而知。扇面中心偏右位置,还有一艘船(见图6-3),正在行驶。一名船夫弓着腰在船头撑船,从芦苇摆动的方向及船夫摇船的艰辛,可以推测船是逆风而行。船中另外一人则是非常悠闲地一手撑着船篷侧坐着,仿佛是观赏景色。但从他视线延伸出去,他实际望向的是湖边那两舟的人,就像着急要跟朋友会合似的。盈尺的扇面中,动静结合,枯荣共生,远中近景皆全,但扇面却不显拥挤,描绘出秋高气爽的江南湖光景色,可见作者技艺不俗。回看扇面左上角的题款:“庚申春日谢时臣作”,后有“时臣”(朱文方印)印章一枚,左下角有黎简的收藏印:“黎简之印”(白文方印),可知谢时臣七十四岁作此图。
谢时臣(1487-1567年),字思忠,号樗仙,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能诗,善画。山水取法沈周,得其意而稍变,善以中锋盘旋,笔势豪放。论者谓其气势有余,疏秀不足,虽属吴派,却兼有浙派戴进、吴伟之风。
2.高阳山水扇面
高阳山水扇面右上方署题为“乙丑夏写似朗陵词丈,高阳”,钤印“高阳”朱文方印。乙丑为天启五年(1625年),高阳存世作品少,该幅扇面为考证高阳生平提供了一份证据。高阳扇面中所绘山水墨气苍蔚,意境幽深。相传他取吴镇笔意,人物、树石画得惟妙惟肖,远景山峰以没骨青绿描绘,又多了几分董玄宰的趣味(见图7)。
高阳,生卒年不详,字秋甫,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工写真,因不愿为豪臣写貌,避祸金陵,后改画山水木石而出名。也画花卉,笔意纵横,天真灿烂,秀艳过人,为神宗万历(1573-1620年)间写生妙手。天启七年(1627年)为胡正言校《十竹斋书画谱》,并为其作《飞白竹图》《疏影横斜图》;崇祯十七年(1644年)为《十竹斋笺谱》画折枝花卉写生十种。传世作品有《山石图》《水仙寿石图》《猫对藤花图》。
3.恽向山水扇页
此扇面泥金,以水墨描绘山水自然风光,密集堆砌的山石将扇面空间几近填满,画面中心位置描绘一吊脚房屋伫立水边,屋旁郁郁葱葱树木环绕,屋后有一飞瀑,屋前空间留白处理,显示屋前开阔景致。扇右上角自题“少年学笔墨时,苦为野口,不知能为程氏之刀斗,有(又)斯能为李氏之野战者也,写寄苍翁先生求正,朽弟恽向。”此幅山水采用传统手法,用笔苍润,近景构图,把自然景观浓缩于纸上(见图8)。
恽向(1586-1655年),名本初,字道生,后改名向,又以字行,号香山,江苏武进人。崇祯末举贤良方正,拜中书舍人。擅画山水,学董源、巨然二家画法。晚年惜墨如金,妙合自然。好诗歌及古文辞,善画山水,颇得雄浑之趣。 4.蒋乾千佛岩扇面
该扇面由商承祚先生捐赠,为洒金笺,扇面右上角有题跋:“千佛岩。丁酉秋日蒋乾写,时年七十有三。”后有钤印:“虹桥”(朱文长方印)。千佛岩位于南京市栖霞山栖霞寺东北侧山崖上,扇面描绘了明朝千佛岩景色。作者以俯视角度,将多重山峰叠加,有重峦叠嶂之势,写景稠密,苔点多焦墨。运用牛毛皴表现山脉植被茂密,杂而不乱,密而不闷,同时繁中见胜,可见10个佛龛、13尊佛像、2位和尚、6位礼佛者、1座宝塔、7座亭台房屋。分布皆宜,穿插变换,蜿蜒曲折,有移步换景之趣味(见图9)。
蒋乾(1525-1604年),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字子健,号虹桥居士,因隐居苏州虹桥,故以为号。蒋乾一生贫穷,喜欢隐居,精通绘画,并以作画为乐,几十年如一日。
5.陈元素兰花扇面
兰花扇面作于泥金笺纸上,上有陈元素行书题跋:“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陈元素。”诗句取自宋朝杨万里《三花斛三首右兰花》,写出兰高洁清雅脱俗之美。兰花为隐士,仿佛是作者自比,宁愿隐匿在深山幽谷中,远离世俗。此幅扇面兰叶飘逸劲挺,参差有序,兰花墨色润泽,显示作者深谙用墨之道;自然的笔触,融入了书法用笔,使兰花超然脱俗,是墨兰的精品之作(见图10)。
陈元素(生卒年不详),字古白,一字孝平,又字金刚,号素翁、处廓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活动于万历至崇祯年间。工诗文书法,亦工山水。笔墨清远,书法清劲,楷书法欧阳询,草书能人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之室。著有《南牖日笺》《古今名将传》等。
6.陈淳秋葵扇页
该扇面为洒金笺,上有题跋:“满园纷开锦,对日宣倾心。道复。”钤印:大姚邨(朱文长方印)。扇面描绘的是陈淳最擅长的写意花卉,将书法笔墨融入描绘花卉中,毫无造作之感。运用没骨法,花朵淡墨敷色,显得立体饱满,枝干遒劲,花叶卷舒有劲,整体从右向左舒展,显示出生机盎然,正符合陈淳题跋“对日宣倾心”(见图11)。
陈淳(1483-1544年),字道复,以字行,号复甫、白阳山人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天才俊发,凡经学、古学、词章、书法、画无不精妙。曾学画于文徵明,后不拘师法。其山水较文徵明疏放。他在文氏门下,声誉最高。又法米芾、黄公望、王蒙。学米友仁而笔迹放纵。尤擅水墨写意花鸟,开明代写意花鸟画新格局。他与徐渭齐名,人称“青藤、白阳”。传世画迹有《竹石菊花图》《葵石图》等。
对于呈半环形的折扇扇面来说,绘画比书法更考验作者的因势布局能力。扇面的常见构图是把地平线处理成圆弧形,即垂直地面的物体如山石树木之类,都顺着扇面折痕去画(见图7、图9)。这种构图将广阔的自然景观收拢聚合在扇面这种特殊的形式之中,像是通过凸透镜观看景观,恍如掌寸之间的全景画。这种布局方法常见于山水扇面。而花鸟扇面,则多采取边角构图法(见图10、图11),在扇面四角之一插入景物,其余部分留白,灵活表现所绘制内容,使执扇者,一展扇面,雅致气息扑面而来。
四、结语
方寸之间,大千世界;小中见大,掌上乾坤。画家着墨前胸有成“扇”,方能落笔。大书法家祝允明把在扇面上作画比作美女在瓦砾上跳舞,以言画扇面之难。扇面给观者视觉上的延伸感,往往小中见大、精美雅致。盈尺间纳入字画、题诗、钤印、跋款等,所以书画家扇面的润格往往不以尺幅的大小计算,而是单独计价,价格远高于同尺寸的册页,有着“扇面一尺算两尺”之说。而明代扇面的精品收藏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