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佳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中年级学段两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还要求老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最终让学生具备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小学中年级学生正跨入一个崭新的阅读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理解能力在逐步提高。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最好时期。
一、选择合适书籍,构建合理的阅读体系
当前小学生阅读的书目种类结构不合理,通俗消遣读物受学生欢迎,而真正对学生成长有益的书目,却得不到他们的青睐,我想这都需要教师做出正确引导,要让学生和有真正内涵的读物打交道。
对于儿童读物,市面上真是五花八门、鱼龙混杂。作为老师,不可能所有的儿童读物都阅读过,那么如何向学生推荐书目呢?我们应把握“是否对少年儿童的思想、智力、情感方面都有益”这个大方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可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1.向学生们“请教”
要向学生推荐书目,首先应了解本班实际阅读现状。可先让每位学生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看的书目有哪些,然后从中去粗取精,提取出学生最爱阅读的书目种类。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入手,让学生们先去接触这类书籍。有了兴趣才会有阅读的动力,一旦习惯养成,有了愉快的阅读体验,学生自然会触及各类书籍。同时,根据学生喜欢的书目,推荐结构合理的书目推荐单,让学生能够在心智、情操上真正地从书中受益。
2.以课本为“宗”
小学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由名家执笔,且语言精练优美,意蕴深远。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吃透文章后,如果让学生再去阅读与之相关的读物,一则属于同类迁移,学生学完课文的“余温”未尽,又勾起了阅读的欲望,课文是最好的导读。二则学生会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比如学完《桂花雨》,可以推荐《槐花乐》给学生看;学完《开天辟地》,可以推荐《精卫填海》等。
3.网上征集
善用网络资源,查找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目。表现真善美的,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郑渊洁童话》;褒扬正义的,如《岳飞传》《包公案》;净化心灵的,如《小公主》《快乐王子》;了解自然奥秘的,如《百科探秘》《十万个为什么》等。另外,还可以在网上搜索获得过儿童文学大奖的作品,比如获得过“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仙境之桥》《细数繁星》。这样的作品都是经过专业人士层层筛选的,质量很高。学生阅读这样的书籍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广泛的阅读,可以使学生眼界不再狭隘,心智不那么闭塞,有益于增强他们的能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激发阅读兴趣,促进阅读行为的发生
语文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鼓励自由阅读,并且将它落实。读书就是引领人们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增强人的能力,丰富人的阅历。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1.创造合适的阅读环境
第一,要制造亲近书的机会。当书很容易取得,当环境中充满读物时,阅读就很容易发生。所以,家中是否是个充满阅读物的场所,与学生的阅读量相关。同样,教室里有较多的书籍也会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当图书角中的书籍是置放在学生够得着的地方,在学生容易接触的范围内,而且老师准许学生带图书角中的书回家时,学生自由阅读的量也会增加。
第二,舒适安静的环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放置有枕头、舒适的椅子、地毯,空间相对大、有分隔区以及安静时,学生更常使用图书角。这一点,使我联想到为什么很多孩子都喜欢睡前阅读了。虽然很多家长都反对孩子躺在床上看书,认为那样会对视力不好,但是床上的舒适环境的确很吸引孩子。我想在调整好坐姿的情况下,睡前阅读不失为一种慢慢培养阅读兴趣的好方法。
2.讲求一定的引导方法
第一,大声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北美洲,大声念书给孩子听已经非常普遍了。在家中常有人念书给他听的孩子,自己看书的时间也比较多。若教师念书给学生听,并和他们讨论故事内容,则学生也会比较爱读书。所以,大声朗读也不失为一种提高阅读兴趣的好办法。
第二,为学生树立阅读的榜样。可以给学生找一些名人阅读成长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榜样的力量。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为学生树立周围的榜样,这样更贴近学生实际。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孩子越常看到别人在读书,就会越爱读书。比如,父母是阅读爱好者,则孩子闲暇时花在阅读上的时间也较长。父母若是对书籍没有兴趣,则孩子也很少在闲暇时阅读。因此,我们不可以小觑榜样的力量。
第三,直接鼓励法。利用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作用,向学生推荐要读的书,鼓励学生去读完。有时,仅是把阅读这件事告诉学生,就能影响学生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如果选择的书籍内容有趣又容易理解,那么直接鼓励阅读会非常有效。需要强调的是,鼓励只有在读到真正喜欢又有能力读得懂的书时才有效。
第四,同辈压力法。小学生都有好胜心,教师可以适当利用这样的心理。比如告诉同学们,班里的某某同学已经读完某某书了。过后肯定会有很多学生“悄悄”阅读起来。
三、培养良好的习惯,激发阅读行为的展开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别人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自然而然生发出的一种阅读行为。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读书就会像吃饭喝水一样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
1.确立固定的阅读时间
相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我思考能力,但自我约束能力还比较弱,这就要教师做出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确定每天的固定阅读时间。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以我班为例,刚开始我在学校中抽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读《夏洛的网》这本书,学生们听得很认真。渐渐的,就开始有一部分学生自己去买这本书了,而且学生们觉得自己看会更过瘾,于是我便在“央求”声中,腾出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读课外书。再后来,学生们开始期望这样的阅读时间能够再长一些,为了能获得一整节课的阅读时间,很多学生都提早完成各项作业。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在家里留出自己的固定阅读时间。课外阅读的主要阵地还是在家里。孩子的课外阅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引导。所以,培养好的家庭阅读习惯尤为重要。比如,每晚睡觉前陪孩子阅读一小时,这种“睡前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而这则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
2.读书做记号
“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书边做记号,有利于更快地理解文章,是一种帮助记忆、便于翻阅查找的方式。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边读书边做笔记的能力了。读书过程中所做的各种勾画、批注、注解,其实就是一个在读书过程中思考的外显形式。在平时的课堂上,应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做记号。课外阅读指导课上,鼓励学生拿起笔来,将在课堂上学到的做记号的方法运用到课外书籍上。除了做各种勾画外,如果读到某个章节时,有什么样的想法就可以直接在旁边写出来。一本满是记号的书,通常是一本在阅读时深思熟虑的书。做记号能够帮助学生记住自己在阅读时产生的想法。这样的读书习惯一旦养成,将会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3.以读促写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中年级开始,学生们已经开始接触作文了,他们常常为几百字的作文而发愁,为没有素材写而抓耳挠腮。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读课外书来解决。课外书上的知识如同浩瀚的海洋,各种知识应有尽有。比如,可以让学生将所读课外书中印象最深的部分摘录下来,写一写自己的想法,或做成手抄报张贴在板报墙上。在阅读过程中,不少学生犹如海绵吸水般尽情地吸收书中的营养。久而久之,书,真正地成为他们不可分离的伙伴,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这样,课外阅读,既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又活跃了思维。
所谓“厚积薄发”,学生只有做了充分的阅读,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动力。阅读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的长相,却能改变人的气质,有些人相貌平平,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让你觉得他很厚重,可以给你很多启发。人的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将阅读作为生活方式的人一定是拒绝了平庸和琐碎的人;一个将阅读作为生活方式的班级一定是一个高贵与智慧的班级;一个将阅读作为生活方式的民族,一定是一个高贵与智慧的民族。希望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书香的世界中浸润成长。
小学中年级学生正跨入一个崭新的阅读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理解能力在逐步提高。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最好时期。
一、选择合适书籍,构建合理的阅读体系
当前小学生阅读的书目种类结构不合理,通俗消遣读物受学生欢迎,而真正对学生成长有益的书目,却得不到他们的青睐,我想这都需要教师做出正确引导,要让学生和有真正内涵的读物打交道。
对于儿童读物,市面上真是五花八门、鱼龙混杂。作为老师,不可能所有的儿童读物都阅读过,那么如何向学生推荐书目呢?我们应把握“是否对少年儿童的思想、智力、情感方面都有益”这个大方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可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1.向学生们“请教”
要向学生推荐书目,首先应了解本班实际阅读现状。可先让每位学生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看的书目有哪些,然后从中去粗取精,提取出学生最爱阅读的书目种类。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入手,让学生们先去接触这类书籍。有了兴趣才会有阅读的动力,一旦习惯养成,有了愉快的阅读体验,学生自然会触及各类书籍。同时,根据学生喜欢的书目,推荐结构合理的书目推荐单,让学生能够在心智、情操上真正地从书中受益。
2.以课本为“宗”
小学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由名家执笔,且语言精练优美,意蕴深远。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吃透文章后,如果让学生再去阅读与之相关的读物,一则属于同类迁移,学生学完课文的“余温”未尽,又勾起了阅读的欲望,课文是最好的导读。二则学生会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比如学完《桂花雨》,可以推荐《槐花乐》给学生看;学完《开天辟地》,可以推荐《精卫填海》等。
3.网上征集
善用网络资源,查找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目。表现真善美的,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郑渊洁童话》;褒扬正义的,如《岳飞传》《包公案》;净化心灵的,如《小公主》《快乐王子》;了解自然奥秘的,如《百科探秘》《十万个为什么》等。另外,还可以在网上搜索获得过儿童文学大奖的作品,比如获得过“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仙境之桥》《细数繁星》。这样的作品都是经过专业人士层层筛选的,质量很高。学生阅读这样的书籍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广泛的阅读,可以使学生眼界不再狭隘,心智不那么闭塞,有益于增强他们的能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激发阅读兴趣,促进阅读行为的发生
语文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鼓励自由阅读,并且将它落实。读书就是引领人们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增强人的能力,丰富人的阅历。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1.创造合适的阅读环境
第一,要制造亲近书的机会。当书很容易取得,当环境中充满读物时,阅读就很容易发生。所以,家中是否是个充满阅读物的场所,与学生的阅读量相关。同样,教室里有较多的书籍也会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当图书角中的书籍是置放在学生够得着的地方,在学生容易接触的范围内,而且老师准许学生带图书角中的书回家时,学生自由阅读的量也会增加。
第二,舒适安静的环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放置有枕头、舒适的椅子、地毯,空间相对大、有分隔区以及安静时,学生更常使用图书角。这一点,使我联想到为什么很多孩子都喜欢睡前阅读了。虽然很多家长都反对孩子躺在床上看书,认为那样会对视力不好,但是床上的舒适环境的确很吸引孩子。我想在调整好坐姿的情况下,睡前阅读不失为一种慢慢培养阅读兴趣的好方法。
2.讲求一定的引导方法
第一,大声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北美洲,大声念书给孩子听已经非常普遍了。在家中常有人念书给他听的孩子,自己看书的时间也比较多。若教师念书给学生听,并和他们讨论故事内容,则学生也会比较爱读书。所以,大声朗读也不失为一种提高阅读兴趣的好办法。
第二,为学生树立阅读的榜样。可以给学生找一些名人阅读成长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榜样的力量。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为学生树立周围的榜样,这样更贴近学生实际。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孩子越常看到别人在读书,就会越爱读书。比如,父母是阅读爱好者,则孩子闲暇时花在阅读上的时间也较长。父母若是对书籍没有兴趣,则孩子也很少在闲暇时阅读。因此,我们不可以小觑榜样的力量。
第三,直接鼓励法。利用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作用,向学生推荐要读的书,鼓励学生去读完。有时,仅是把阅读这件事告诉学生,就能影响学生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如果选择的书籍内容有趣又容易理解,那么直接鼓励阅读会非常有效。需要强调的是,鼓励只有在读到真正喜欢又有能力读得懂的书时才有效。
第四,同辈压力法。小学生都有好胜心,教师可以适当利用这样的心理。比如告诉同学们,班里的某某同学已经读完某某书了。过后肯定会有很多学生“悄悄”阅读起来。
三、培养良好的习惯,激发阅读行为的展开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别人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自然而然生发出的一种阅读行为。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读书就会像吃饭喝水一样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
1.确立固定的阅读时间
相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我思考能力,但自我约束能力还比较弱,这就要教师做出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确定每天的固定阅读时间。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以我班为例,刚开始我在学校中抽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读《夏洛的网》这本书,学生们听得很认真。渐渐的,就开始有一部分学生自己去买这本书了,而且学生们觉得自己看会更过瘾,于是我便在“央求”声中,腾出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读课外书。再后来,学生们开始期望这样的阅读时间能够再长一些,为了能获得一整节课的阅读时间,很多学生都提早完成各项作业。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在家里留出自己的固定阅读时间。课外阅读的主要阵地还是在家里。孩子的课外阅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引导。所以,培养好的家庭阅读习惯尤为重要。比如,每晚睡觉前陪孩子阅读一小时,这种“睡前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而这则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
2.读书做记号
“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书边做记号,有利于更快地理解文章,是一种帮助记忆、便于翻阅查找的方式。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边读书边做笔记的能力了。读书过程中所做的各种勾画、批注、注解,其实就是一个在读书过程中思考的外显形式。在平时的课堂上,应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做记号。课外阅读指导课上,鼓励学生拿起笔来,将在课堂上学到的做记号的方法运用到课外书籍上。除了做各种勾画外,如果读到某个章节时,有什么样的想法就可以直接在旁边写出来。一本满是记号的书,通常是一本在阅读时深思熟虑的书。做记号能够帮助学生记住自己在阅读时产生的想法。这样的读书习惯一旦养成,将会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3.以读促写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中年级开始,学生们已经开始接触作文了,他们常常为几百字的作文而发愁,为没有素材写而抓耳挠腮。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读课外书来解决。课外书上的知识如同浩瀚的海洋,各种知识应有尽有。比如,可以让学生将所读课外书中印象最深的部分摘录下来,写一写自己的想法,或做成手抄报张贴在板报墙上。在阅读过程中,不少学生犹如海绵吸水般尽情地吸收书中的营养。久而久之,书,真正地成为他们不可分离的伙伴,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这样,课外阅读,既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又活跃了思维。
所谓“厚积薄发”,学生只有做了充分的阅读,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动力。阅读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的长相,却能改变人的气质,有些人相貌平平,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让你觉得他很厚重,可以给你很多启发。人的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将阅读作为生活方式的人一定是拒绝了平庸和琐碎的人;一个将阅读作为生活方式的班级一定是一个高贵与智慧的班级;一个将阅读作为生活方式的民族,一定是一个高贵与智慧的民族。希望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书香的世界中浸润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