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霾”比“雾霾”更可怕

来源 :行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tdi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世间一切经济的发展,实离不开能源,然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大量能源的消耗,可以说是在所难免的。因此,由于地球能源无止境地被开采,而这些能源却是有限的,终究还是会有用完的一天。因为有利可图,近年各地一窝蜂地进行石油、煤矿的开采,争相共营,导致国际原油大跌,各地零售油价也创下4年来新低。专家指出油价仍有下跌空间。何以会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乃在于人们的过度开发,争相供销,因而造成销售量供过于求的情况,另一方面则可能与政治等因素有关。
  但无论是何种原因,能源不足与能源争夺的问题,并由争夺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对人们来说,都是一种警告或提醒:要保护我们的地球,要保护我们的环境,同时更要保护我们的心灵,不要牺牲环境来满足我们的欲望;物质财富固然重要,但精神财富更值得我们追求。
  以佛法来看,“雾霾”固然可怕,“心霾”比“雾霾”更加可怕。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心灵的环保。也就是说,心外的能源固然可以去探勘、求取,但是内心的能源更值得我们加以发掘。这内在的能源,其实就是我们自性的宝藏。但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回复自性,回复自己的本来面目,找到内在丰富的能源?
  找到内在丰富的能源
  我们可举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的颜回为例;《论语·雍也·第六之九》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的学生中最好、最明理、最通达道的,就是颜回,因而被称为“复圣”。颜回这个人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因为他“三月不违仁”,所以没有丝毫自私自利之心,真正能做到随遇而安,守份安命,顺时听天,安贫乐道。为什么他能不争、不贪、不求?就是因为他明白到外在所得到的,都是假的、短暂的、不真实的,所以必须要把自己内在的思想清理干净。
  于是他每天都是“居道行仁”:所行的都是仁,所住的都是道。
  他一箪食、一瓢饮,喝的都是凉水。他没有儿女,也没有妻子,什么都没有。别人看见他生活如此简单、朴素,就说道:“他穷到这个样子啊!”虽然看见他好像很贫、很穷,其实他的“道”并不贫、不穷;因为他安贫乐道,所以能“不改其乐”,每一天都很知足、很快乐。可是我们现在很多人不知足,不知道自己内在的珠宝,反而一天到晚跑到外边去拾垃圾?你说这有什么快乐可言?颜回他知道自己里边有无价的宝珠,所以不在外边去寻觅、追逐,也就是说,他得到了真的,所以就不要假的了。
  孔子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他为什么“亦足以发”呢?就是因为他回去后,一天到晚用功修道,真正能做到与道相应,与道合一,也就是找到心内真正的能源,所以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又如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大迦叶尊者,居住洞窟、水边、树下,宴坐自然,就是因为他以法为乐,充分享受心内能源的富有。护法明君阿育王,皈依佛法,不仅施行仁政,并且护持正法,造八万四千塔供养佛舍利,令佛法得以传播,就是因为他心里有丰富的能源。
  终生享用不尽的宝藏
  南宋的石屋禅师,有一次和一个偶遇的青年男子结伴同行。天黑了,男子邀请禅师到他们家里过夜,对他说道:“天色已晚,不如在我家过夜,明日一早再赶路吧。”
  禅师眼见天色渐黑,于是接受了他的建议,向他道谢后,与他一同来到了他家里。半夜的时候,禅师将要入睡了,朦胧之间,听见有人蹑手蹑脚地来到他的房间内,禅师不禁大喝声:“谁!”
  那人被吓得跪在地上,禅师揭去他脸上蒙着的黑布,一看原来就是白天和他同行的青年!
  “怎么是你?哦,我明白了,原来你留我过夜是为了这个!我一个和尚能有多少钱?你要干就去干大买卖!
  男子一听不禁心中窃喜说道:“原来是同道中人!你能教我怎么干大买卖吗?”他的态度恳切、虔诚。
  禅师看他这样,就对他说道:“可惜呀[你放着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不去学,却来做这样的小买卖,实在是不值得啊!难道有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你都不想要吗?”
  “这种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在哪里?”
  禅师突然紧紧抓住男子的衣襟,厉声喝道:“它就在你的怀里,你却不知道,身怀宝藏却自甘堕落,枉费了父母给你的身体!”
  一语惊醒梦中人!禅师讲得实在有道理啊!男子从此洗心革面,改邪归正,拜石屋禅师为师,后来居然成为一位著名的禅僧。
  上述故事中的青年男子,到底为什么能顿时豁然醒悟?正如宋代的茶陵郁禅师有偈云:“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如今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这是禅师开悟时所作的一首偈,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无与伦比的宝藏,那就是自心、自性,但是由于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才会活得浑浑噩噩。因此,唯有真正认识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后,才能回复自性原有的本来面目。而已往种种的困惑,都将豁然开朗,洞然明白了。
  反观自心.反闻自性
  因此,要看到内在的自我,佛教教我们要反观自照,也就是《楞严经》“耳根圆通法门”中所说的:“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那么如何去“反闻”?什么是“自性”?经中卷三说:“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菩提妙明元心”,也就是其他经论所说的“真如本心”、“如来藏性”,也就是“自性”。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及它们所对应的山河大地,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全都由这颗人人本具的真心所幻生。六根、六尘就像六条(十二条)河流,它们都来自同 个水源——真如本心。一个修道人,只要逆流(所谓“反闻”)找到这个活水源头,就能随意自在地顺流(所谓“倒驾慈航”)回到凡尘的六根、六尘世界中;由于他是以真如本心回到现实世界,此时,眼观万法也可以是耳听,耳听也可以是眼观,乃至身触也可以是意想,意想也可以是身触——六根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的阻碍;六尘对他来说,也没有任何的隔阂。这就是“六根圆通”,也就是“根尘同源,缚脱无二”的道理。   但这对于一般人来说实在不容易理解。
  以佛法而言,众生本具佛性,佛与众生无二无别,这是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不可思议的体悟。佛陀成道时第一句话说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华严经·如来出现品》)句中字字流露着伟大的慈悲心与平等心。从理上说,众生应然成佛,亦必然成佛,只要众生放下妄想执着,自能证得与如来一样的智慧德相。故佛说:“如来智慧,无处不至,无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华严经·如来出现品》)因此,成佛是我们本分的事,我们只是因为自性蒙尘而流浪生死至今,而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反省、觉悟?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所以惠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中开宗明义即点出,佛性人人自有,不假外求:“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六祖坛经·行由品》)这是六祖得法因缘关键性的证悟,亦是六祖为弟子们所点出的“法要”,学佛人当将此四句念兹在兹,自然会有深刻的体会。
  六祖所说的“菩提自性”,即是佛性;“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众生的本性就是佛性,而佛性“本来清净”,不过是“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暂时被无明障蔽罢了。若能拨开、祛除无始以来的一念无明,佛性不失,佛性仍在,犹如层积累迭的乌云散开之后,日光丝毫不减一样。所以,六祖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若能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则能如《净名经》所云:“实时豁然,还得本心”。
  因此经中又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就是告诉我们,内心才是一切价值的源头,内心的财富才是真正的财富;我们内心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何舍弃自心内在的宝藏,而去求取世间短暂不实的财富呢?纵使求得了万贯家财,对自己的生死烦恼,又有何帮助呢?
  唐朝的大珠慧海参访马祖道一。马祖问:“来此何事?”
  大珠答:“求佛法!”
  马祖呵斥道:“你自己的宝藏不用,老远来跟我求什么佛法?”
  大珠不解,问:“我的宝藏在哪里?”
  马祖说:“现在问我话的‘心’,不就是你的宝藏吗?”
  所以,只要我们自己觉悟“自心是佛,自心作佛”的话;我们就能直下承担,那不就是已经找到宝藏了吗?否则人海茫茫,生死浮沉,没有发现、发掘心里的宝藏,即使是赵州八十犹行脚,也只是徒然空费草鞋钱,又何益于自我的生死了悟呢?
  结语
  德清演彻禅师云:“大丈夫,直截了当,深知古往今来,事事物物,都是梦幻泡影,无有自性。人法顿空,万缘俱息,一念万年,直至无生。旁人看他穿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如常人。殊不知,他安坐在自己清净太平家里,享受无尽藏宝。”
  佛教不反对我们拥有财富、赚取财富,世间的财富对现世的生活当然也非常重要。但是,发掘内心的宝藏,开发内心的能源,更为重要。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明白自心,甚至肯定众生皆有佛性的人,才是真正拥有财富的。
  因此,我们只有真正将目标放在挖掘内心的宝藏上,才能避免“心向外求”,一味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从而导致越来越严重的雾霾问题。
其他文献
贵人,顾名思义,就是高贵的人,有权位、权威、地位、影响力的人。贵人词,源于预测绝学《大六壬》:制约人类一切活动之吉凶、盛衰的十二神之首,就是贵人。凡事遇到贵人,则自然逢凶化吉,锦上添花,谁不期望?故而,人们把帮助自己实现梦想的人,都称之为“贵人”。诸如萧何推荐韩信给刘邦,张良桥上遇见老叟,皆是贵人显现的实例。  找到贵人的方法之一,就是蔡旭礼老师所言:学生要对师长经常问好,有礼貌,有恭敬心。推而广
期刊
人以食为先。人生在世,任何人都离不开吃,离不开喝。苹果虽然是一种水果,但可以充饥当饭吃,可以解渴当水喝。这样一种普通、易见而又有益于身心的水果,能够成为苹果计算机公司著名的品牌标志,是有其缘由的。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是虔诚的佛教徒,受到禅宗的影响——“农禅并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人生理念,也深知佛教所提倡的普度众生、众生平等,给予切众生拔苦与乐的理念。所以,乔布斯在入定禅思中悟到了
期刊
在我所提倡的“心五四”运动中,“四感”是与人相处时的四种主张一一感恩、感谢、感化、感动。其中,“感动”的意思是指,以智慧来处理事、以慈悲来对待人,以勤勉、谨慎、恭敬、谦虚、宽容的态度,凡事从自己以身作则,自然能够产生力量感动他人。  可是,只要存有想感动别人的念头,心中就一定有特定对象,也会产生期待;一旦期待落空,就会觉得挫折、无奈。但如果只是单纯地帮助他人,心中没有特定的对象,也不在乎做了以后会
期刊
最近10多年来,喜欢佛教、学习佛法、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了。无论走在街头巷尾,还是躺在飞机商务舱里,手腕上戴着佛珠、胸前挂着观音像的人见惯不怪。不过,就整个人口的比例来看,学佛的人仍然是少数,大众对佛教的认知也见仁见智。当看到老奶奶颤颤巍巍地将积攒的零花钱投入寺院的功德箱,当企业家对佛教事业一掷千金的时候,总有人感觉这些人被洗脑了,不理性,多少有点愚昧。作为宗教研究者,我们想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那
期刊
古时候有个财主,从拥有九十九只羊的那一天起,就眼巴巴地盼望着能再添上只羊,好凑够一百只。  一天深夜,他辗转反侧之际,忽然想起村后的山上有座寺院,寺院里有一位得道的禅师养了 只羊。于是,第二天大早,财主便前去恳求禅师慈悲为怀,将那只羊让给自己。当时,禅师正闭目静思,眼皮也没有动一下,只淡淡地说:“牵走吧!”  个月之后,财主又来求见禅师。禅师见他愁眉苦脸、面容憔悴,便问他为何如此心焦?  财主苦笑
期刊
故事发生在东北的一个农村。村中有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儿子。这个独生子从小体弱多病,夫妻二人对这个孩子真是宠爱有加,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为了给孩子治病,几乎花光了家中的所有财产。  当这个孩子长到18岁的时候,有一天,孩子指着家中唯一剩下的一匹大花马说:“我要吃马肉,把这匹马杀了。”夫妻俩看着这好端端的马,要杀了吃肉有点舍不得。这可是家中唯一值钱的牲口了,全家地里的活全靠这马来干,可他们看到儿子躺在床
期刊
常常有人羡慕:某人的福报真好,家世风光,子孙多又孝顺,要金钱有金钱、要爱情有爱情、要事业有事业、要官位有官位。为什么他什么都美满?我怎么什么都要不到?你能决定你的福报大小吗?◎文/定虑23岁没“断奶”  有新闻说,一名23岁的青年向银行借钱吃饭,被拒之后又向警察借钱。经过民警的询问才得知,其高职毕业3年多了,不出去找工作,整日在家无所事事,靠父母养活。后因发生家庭矛盾,他离家出走,但由于没有任何技
期刊
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在北京一个很大的医院里,给他们装软件。  有一次在走廊里,看到这么一个女人,脸色苍白,背部微驼。有点奇怪的是,她走路时的神态:心无旁鹫,用难以掩饰的焦虑配合着细碎的步伐,在熙来攘往的人流中快速穿行。她毫不关心窗外的天气、周边的人群、走廊的摆设,从未有任何东西能令她驻足。她的整个灵魂都像是被什么东西摄住了一般,总是在慌不择路地走,犹如森林中受惊的野兔,我很奇怪她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同
期刊
作为一个大器晚成的明星,吴秀波在经历过无数次的困境之后,学会了关照和放下。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诵读《金刚经》的吴秀波人生体验变得更有深度和广度,他说:“‘觉生无常’,既然诸相皆幻,何处非戏?”  吴秀波吃素的原因很简单,是为了训练自己的不分别心。多年前,他就开始读经,特别喜欢《金刚经》,后来,有了自己的个圈子,大家在起读经、交流。他已经修读过好几部经,包括《心经》、《六祖坛经》、《维摩诘经》等。这
期刊
有一位年轻人,在一家石油公司里谋到一份工作,任务是检查石油罐盖焊接好没有。这是公司里最简单枯燥的工作,凡是有出息的人都不愿意干这件事。  这位年轻人也觉得,天天看一个个铁盖太没有意思了。他找到主管,要求调换工作。可是主管说:“不行,别的工作你干不好。”年轻人只好回到焊接机旁,继续检查那些油罐盖上的焊接圈。  既然好工作轮不到自己,那就先把这份枯燥无味的工作做好吧!从此,年轻人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焊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