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透患者内瘘穿刺致血肿的原因、预防及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5例内瘘穿刺致血肿的血透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预防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服务。总结分析两组患者血肿形成原因,并比较两组患者预防治疗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内瘘穿刺导致血透患者出现血肿与医护人员的技术和责任心、患者自身等多因素有关,医护人员应当提供合理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减少血肿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血透;内瘘穿刺;血肿;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177-01
维持性血透是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有效办法之一,而对长期血透的患者来说,动静脉内瘘是目前效果最好的血管通路,有血透患者的“生命线”之称[1-2]。内瘘穿刺致血肿是影响血透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对内瘘穿刺致血肿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3]。本研究就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5例内瘘穿刺致血肿的血透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析血透患者内瘘穿刺致血肿的原因、预防及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5例内瘘穿刺致血肿的血透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33例,年龄48.2±7.7岁,血肿大小2mm×2mm至整个上肢不等。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肿大小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因分析 通过对所有患者过往内瘘穿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出内瘘穿刺致血肿的原因有:血透时使用内漏过早、医护人员在穿刺时操作不规范、技术不到位、责任心缺乏、患者自身因素。按压不当等。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结合病因对患者进行针对性预防,包括:①内漏使用时间合理,内漏形成初期血管壁较薄,管腔较细,特别是对于一些营养不良或伴有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者,过早使用内漏极易导致出血[4],需待内瘘完全成熟后再使用。②穿刺方法程序化,首次开瘘非常重要,应由具有丰富穿刺经验的护士进行。③妥善固定胶布,内瘘穿刺成功后即使用胶布固定,直至治疗结束,透析过程中若有胶布松脱需重新固定。④若血透过程中患者出现皮下血肿,应更换穿刺部位,并进行血肿消除处理。⑤患者局部出现肿胀时可采用冷敷来收缩毛细血管,减缓充血。⑥透析结束,拔针之后,使用特制纱布按压穿刺点,按压力度以止血且穿刺点上下两端轻微搏动为宜。⑦透析结束24h后,选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帮助消除血肿。⑧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正确指导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状况结合介于相应护理服务,包括:①患者血透过程中一旦有血肿出现应立即向主管医生报告,观察血肿及内漏通畅情况,遵医嘱减少肝素用量或使用鱼精蛋白对抗肝素,必要时可肌注止血药。②患者血透结束后出现血肿,在查明原因的情况下,对症选择治疗方法。③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有利于减轻局部肿胀。④医护人员严格落实交班制度,对血透患者血肿情况和内漏是否通畅进行持续观察,出现血肿则应查明原因,报告医生;若内瘘出现闭塞需尽早再通。⑤每个血透患者责任到人,强化护士的责任心,追踪随访患者血肿吸收情况,并进行护理指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预防和护理,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3.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依据半透膜原理将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通过扩散或对流的形式移出体外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血透对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紊乱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5]。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的重要手段,通过前臂远端动脉与邻近的静脉缝合后形成的内瘘,动脉血进入静脉,能为血液透析提供足够多的血液,充分保障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以动静脉内瘘为永久性血管通路的维持型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上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患者生命最广泛的一种替代療法,但是内瘘穿刺血肿的发生对内瘘的长期使用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给患者带来附加的痛苦。因此,明确内瘘穿刺致血肿的原因,并选择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十分必要。
本研究显示,血透患者内瘘穿刺致血肿的原因非常多,通常与医护人员的技术和责任心、患者自身等多种因素存在密切联系。通过对患者提供合理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研究选用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应结合内漏血肿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选择预防及护理措施,提高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邢丽娟,江咏.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进展[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07:107-108.
[2]温振英,黄雪芳,练桂英,黄敬心,陈海英,申淑仪.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状况调查分析与维护[J]. 中国医疗沿,2013,15:100-101.
[3]陈付梅.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拔针后发生皮下血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4:42-43.
[4]董华飞.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初期的观察与护理[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02:225-226.
[5]罗子云.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对比[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7:3970.
【关键词】血透;内瘘穿刺;血肿;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177-01
维持性血透是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有效办法之一,而对长期血透的患者来说,动静脉内瘘是目前效果最好的血管通路,有血透患者的“生命线”之称[1-2]。内瘘穿刺致血肿是影响血透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对内瘘穿刺致血肿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3]。本研究就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5例内瘘穿刺致血肿的血透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析血透患者内瘘穿刺致血肿的原因、预防及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5例内瘘穿刺致血肿的血透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33例,年龄48.2±7.7岁,血肿大小2mm×2mm至整个上肢不等。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肿大小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因分析 通过对所有患者过往内瘘穿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出内瘘穿刺致血肿的原因有:血透时使用内漏过早、医护人员在穿刺时操作不规范、技术不到位、责任心缺乏、患者自身因素。按压不当等。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结合病因对患者进行针对性预防,包括:①内漏使用时间合理,内漏形成初期血管壁较薄,管腔较细,特别是对于一些营养不良或伴有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者,过早使用内漏极易导致出血[4],需待内瘘完全成熟后再使用。②穿刺方法程序化,首次开瘘非常重要,应由具有丰富穿刺经验的护士进行。③妥善固定胶布,内瘘穿刺成功后即使用胶布固定,直至治疗结束,透析过程中若有胶布松脱需重新固定。④若血透过程中患者出现皮下血肿,应更换穿刺部位,并进行血肿消除处理。⑤患者局部出现肿胀时可采用冷敷来收缩毛细血管,减缓充血。⑥透析结束,拔针之后,使用特制纱布按压穿刺点,按压力度以止血且穿刺点上下两端轻微搏动为宜。⑦透析结束24h后,选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帮助消除血肿。⑧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正确指导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状况结合介于相应护理服务,包括:①患者血透过程中一旦有血肿出现应立即向主管医生报告,观察血肿及内漏通畅情况,遵医嘱减少肝素用量或使用鱼精蛋白对抗肝素,必要时可肌注止血药。②患者血透结束后出现血肿,在查明原因的情况下,对症选择治疗方法。③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有利于减轻局部肿胀。④医护人员严格落实交班制度,对血透患者血肿情况和内漏是否通畅进行持续观察,出现血肿则应查明原因,报告医生;若内瘘出现闭塞需尽早再通。⑤每个血透患者责任到人,强化护士的责任心,追踪随访患者血肿吸收情况,并进行护理指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预防和护理,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3.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依据半透膜原理将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通过扩散或对流的形式移出体外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血透对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紊乱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5]。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的重要手段,通过前臂远端动脉与邻近的静脉缝合后形成的内瘘,动脉血进入静脉,能为血液透析提供足够多的血液,充分保障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以动静脉内瘘为永久性血管通路的维持型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上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患者生命最广泛的一种替代療法,但是内瘘穿刺血肿的发生对内瘘的长期使用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给患者带来附加的痛苦。因此,明确内瘘穿刺致血肿的原因,并选择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十分必要。
本研究显示,血透患者内瘘穿刺致血肿的原因非常多,通常与医护人员的技术和责任心、患者自身等多种因素存在密切联系。通过对患者提供合理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研究选用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应结合内漏血肿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选择预防及护理措施,提高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邢丽娟,江咏.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进展[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07:107-108.
[2]温振英,黄雪芳,练桂英,黄敬心,陈海英,申淑仪.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状况调查分析与维护[J]. 中国医疗沿,2013,15:100-101.
[3]陈付梅.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拔针后发生皮下血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4:42-43.
[4]董华飞.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初期的观察与护理[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02:225-226.
[5]罗子云.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对比[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7:3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