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起著名文学家、学者俞平伯,许多人都知道他是著名的红学家;或者把他与朱自清联系起来,因为他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后,写过同题散文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但是他的祖居地却常常被忽略。今年6月10日,浙江德清县委、县政府专门在县城繁华地段、风景秀丽之处建造了俞平伯纪念馆,并隆重举行了开馆仪式。读者不妨跟随笔者来这里徜徉一番。
俞平伯纪念馆坐落在德清县武康镇余英坊,从县城中兴路上远远望去,粉墙黛瓦,垂柳掩映,显得古朴典雅。走近这座两层高的小楼,大门前宽阔的余英溪缓缓流淌,进门迎面是“德清之子俞平伯”的半身塑像,塑像下方的“前言”简要介绍了俞平伯的生平。塑像两侧分别镌刻着他在各领域取得的累累硕果。
据主管部门介绍,俞平伯纪念馆展厅面积有三百余平方米,以俞平伯的“家学”、“文学”、“红学”为主线,陈列展示了俞平伯生前部分手稿、文集、照片,并辅以现代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重点展现了俞平伯在诗词、散文、古典文学、《红楼梦》研究等方面的学术成就。
顺着指示牌,“俞氏脉传”详细地罗列了俞家前后六代家谱。俞平伯出身于书香门第,曾祖父是晚清朴学大师俞樾(曲园),父亲是光绪探花俞陛云,母亲是钱塘许家的闺秀许之仙。清道光三十年(1850)春,俞樾赴京赶考,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的名句,博得阅卷大臣曾国藩的赏识,取得复试第一名。从此,俞樾便成为江南世家的闻名达人。
俞樾对俞平伯的喜欢,可以用自传中的一句话概括:“娇小曾孙爱如珍。”从俞平伯的出生、满月剃头、开蒙到送私塾读书,曲园老人都亲自题诗、撰对或题扇,希望俞平伯能“重探天上花”。俞平伯4岁时,由母亲启蒙读《大学》章句;7岁时,每晚跟着曾祖父学写字;8岁开始,跟父母学对对子,课本由母亲手抄;9岁入塾从师学习。1915年秋,俞平伯考入北京大学文科。
幼承家学,父母授业,直至考进了北京大学,做了一员新文化运动的骁将,在此后的人生中,俞平伯或隐或显地都在接受一种文炳传承、学术绵亘的家学传统。
漫步在纪念馆里,细细阅读过“俞氏脉传”之后,转身便是“文学走廊”板块。橱窗里摆放着俞平伯所著的各类书刊,1000余首诗、110余篇散文,《杂拌儿》《燕知草》等5部散文集。他还是继胡适、郭沫若之后第三个出版新诗集的诗人,第一部《冬夜》之后又有第二部《西还》、第三部《忆》。他的旧体诗也是一流的,有着深厚的古典修养,同龄人中能达到同等高度的并不多。诗词研究方面的专著有《读词偶得》《清真词释》《唐宋词选释》等。如今蜚声国际的叶嘉莹教授,在俞平伯面前,也是执弟子礼的。此外,俞平伯年轻时还标点重刊了《人间词话》《浮生六记》《陶庵梦忆》《三侠五义》等旧籍,这四种书莫不畅销。
俞平伯业余痴迷昆曲,倾赏《牡丹亭》,意欲改变《牡丹亭》有本无剧的状况。于1958年与弟子华粹深精心整编,在北京昆曲研习社同人的反复排演下,新版《牡丹亭》被推上了纪念汤显祖逝世340周年的舞台,从此热演流传。
纪念馆靠东的一面墙上是“名人对俞平伯作品的评价”:胡适、朱自清、周作人、闻一多、沈从文、茅盾、叶圣陶等分别为俞平伯作品写序、点评、推荐。时人评论俞平伯的性情有些像明末的名士张岱,文字也如其人,有着洒脱的气息,朱自清为俞平伯的《燕知草》所作序中道出了原委:“但我知道平伯并不曾着意去模仿那些人,只是性习有些相近,便尔暗合罢了。”此外,纪念馆还收藏了俞平伯和好友叶圣陶早年的来往书信、照片,以及叶圣陶题献俞平伯的墨宝等。这些珍贵资料使我们对那个过去了的年代有了更多的了解。
纪念馆二楼是俞平伯的“红学”专题。谚云:“开口不言《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但两百余年来,真正读通且读进去《红楼梦》的人不多,俞平伯不愧是新红学的奠基人,在红学研究上的成果很多,举凡考证、校订和批评,都有涉及,他的论著与治学精神使他年纪轻轻就脱颖而出,名声大振。1920年,俞平伯与傅斯年同赴英国留学时开始关注《红楼梦》,又受胡适影响,开始和顾颉刚通信讨论《红楼梦》半年之久,1923年出版《红楼梦辩》,考证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续作,与胡适一同被称为新红学的奠基人。
真是宠也《红楼梦》,辱也《红楼梦》,在1954年掀起的以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为发端的向胡适思想讨伐中,俞平伯受到迫害,被强加了诸多罪名,其中更有一项是“胡适的幽灵”。然而,俞平伯依旧默默地做他的学问。晚年的俞平伯被聘为中国红楼梦学会顾问,应邀赴港举办《红楼梦》讲座,上海古籍出版社和香港三联书店联合推出77万字的集大成之作《俞平伯论红楼梦》。在纪念馆墙上悬挂的镜框里,展出了许多珍贵的照片、手迹和书刊。如上世纪五十年代,他校勘《红楼梦》八十回的手记,他与夫人正楷合抄的《红楼梦八十回校本》等。
1990年10月15日中午,俞平伯在北京的寓所安然离世,享年91岁。纪念馆展出了俞平伯临终前写在一张宣纸上的“千秋功罪,难于辞达”手迹,表明他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重新认识。
古人曰:“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俞平伯纪念馆的建立是德清文化的重要体现,既回放了江南世家俞氏家族的故事,也成为弘扬国学、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场所。
(本文图照由李骅摄影)
俞平伯纪念馆坐落在德清县武康镇余英坊,从县城中兴路上远远望去,粉墙黛瓦,垂柳掩映,显得古朴典雅。走近这座两层高的小楼,大门前宽阔的余英溪缓缓流淌,进门迎面是“德清之子俞平伯”的半身塑像,塑像下方的“前言”简要介绍了俞平伯的生平。塑像两侧分别镌刻着他在各领域取得的累累硕果。
据主管部门介绍,俞平伯纪念馆展厅面积有三百余平方米,以俞平伯的“家学”、“文学”、“红学”为主线,陈列展示了俞平伯生前部分手稿、文集、照片,并辅以现代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重点展现了俞平伯在诗词、散文、古典文学、《红楼梦》研究等方面的学术成就。
顺着指示牌,“俞氏脉传”详细地罗列了俞家前后六代家谱。俞平伯出身于书香门第,曾祖父是晚清朴学大师俞樾(曲园),父亲是光绪探花俞陛云,母亲是钱塘许家的闺秀许之仙。清道光三十年(1850)春,俞樾赴京赶考,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的名句,博得阅卷大臣曾国藩的赏识,取得复试第一名。从此,俞樾便成为江南世家的闻名达人。
俞樾对俞平伯的喜欢,可以用自传中的一句话概括:“娇小曾孙爱如珍。”从俞平伯的出生、满月剃头、开蒙到送私塾读书,曲园老人都亲自题诗、撰对或题扇,希望俞平伯能“重探天上花”。俞平伯4岁时,由母亲启蒙读《大学》章句;7岁时,每晚跟着曾祖父学写字;8岁开始,跟父母学对对子,课本由母亲手抄;9岁入塾从师学习。1915年秋,俞平伯考入北京大学文科。
幼承家学,父母授业,直至考进了北京大学,做了一员新文化运动的骁将,在此后的人生中,俞平伯或隐或显地都在接受一种文炳传承、学术绵亘的家学传统。
漫步在纪念馆里,细细阅读过“俞氏脉传”之后,转身便是“文学走廊”板块。橱窗里摆放着俞平伯所著的各类书刊,1000余首诗、110余篇散文,《杂拌儿》《燕知草》等5部散文集。他还是继胡适、郭沫若之后第三个出版新诗集的诗人,第一部《冬夜》之后又有第二部《西还》、第三部《忆》。他的旧体诗也是一流的,有着深厚的古典修养,同龄人中能达到同等高度的并不多。诗词研究方面的专著有《读词偶得》《清真词释》《唐宋词选释》等。如今蜚声国际的叶嘉莹教授,在俞平伯面前,也是执弟子礼的。此外,俞平伯年轻时还标点重刊了《人间词话》《浮生六记》《陶庵梦忆》《三侠五义》等旧籍,这四种书莫不畅销。
俞平伯业余痴迷昆曲,倾赏《牡丹亭》,意欲改变《牡丹亭》有本无剧的状况。于1958年与弟子华粹深精心整编,在北京昆曲研习社同人的反复排演下,新版《牡丹亭》被推上了纪念汤显祖逝世340周年的舞台,从此热演流传。
纪念馆靠东的一面墙上是“名人对俞平伯作品的评价”:胡适、朱自清、周作人、闻一多、沈从文、茅盾、叶圣陶等分别为俞平伯作品写序、点评、推荐。时人评论俞平伯的性情有些像明末的名士张岱,文字也如其人,有着洒脱的气息,朱自清为俞平伯的《燕知草》所作序中道出了原委:“但我知道平伯并不曾着意去模仿那些人,只是性习有些相近,便尔暗合罢了。”此外,纪念馆还收藏了俞平伯和好友叶圣陶早年的来往书信、照片,以及叶圣陶题献俞平伯的墨宝等。这些珍贵资料使我们对那个过去了的年代有了更多的了解。
纪念馆二楼是俞平伯的“红学”专题。谚云:“开口不言《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但两百余年来,真正读通且读进去《红楼梦》的人不多,俞平伯不愧是新红学的奠基人,在红学研究上的成果很多,举凡考证、校订和批评,都有涉及,他的论著与治学精神使他年纪轻轻就脱颖而出,名声大振。1920年,俞平伯与傅斯年同赴英国留学时开始关注《红楼梦》,又受胡适影响,开始和顾颉刚通信讨论《红楼梦》半年之久,1923年出版《红楼梦辩》,考证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续作,与胡适一同被称为新红学的奠基人。
真是宠也《红楼梦》,辱也《红楼梦》,在1954年掀起的以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为发端的向胡适思想讨伐中,俞平伯受到迫害,被强加了诸多罪名,其中更有一项是“胡适的幽灵”。然而,俞平伯依旧默默地做他的学问。晚年的俞平伯被聘为中国红楼梦学会顾问,应邀赴港举办《红楼梦》讲座,上海古籍出版社和香港三联书店联合推出77万字的集大成之作《俞平伯论红楼梦》。在纪念馆墙上悬挂的镜框里,展出了许多珍贵的照片、手迹和书刊。如上世纪五十年代,他校勘《红楼梦》八十回的手记,他与夫人正楷合抄的《红楼梦八十回校本》等。
1990年10月15日中午,俞平伯在北京的寓所安然离世,享年91岁。纪念馆展出了俞平伯临终前写在一张宣纸上的“千秋功罪,难于辞达”手迹,表明他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重新认识。
古人曰:“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俞平伯纪念馆的建立是德清文化的重要体现,既回放了江南世家俞氏家族的故事,也成为弘扬国学、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场所。
(本文图照由李骅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