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春仍在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a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起著名文学家、学者俞平伯,许多人都知道他是著名的红学家;或者把他与朱自清联系起来,因为他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后,写过同题散文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但是他的祖居地却常常被忽略。今年6月10日,浙江德清县委、县政府专门在县城繁华地段、风景秀丽之处建造了俞平伯纪念馆,并隆重举行了开馆仪式。读者不妨跟随笔者来这里徜徉一番。
  俞平伯纪念馆坐落在德清县武康镇余英坊,从县城中兴路上远远望去,粉墙黛瓦,垂柳掩映,显得古朴典雅。走近这座两层高的小楼,大门前宽阔的余英溪缓缓流淌,进门迎面是“德清之子俞平伯”的半身塑像,塑像下方的“前言”简要介绍了俞平伯的生平。塑像两侧分别镌刻着他在各领域取得的累累硕果。
  据主管部门介绍,俞平伯纪念馆展厅面积有三百余平方米,以俞平伯的“家学”、“文学”、“红学”为主线,陈列展示了俞平伯生前部分手稿、文集、照片,并辅以现代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重点展现了俞平伯在诗词、散文、古典文学、《红楼梦》研究等方面的学术成就。
  顺着指示牌,“俞氏脉传”详细地罗列了俞家前后六代家谱。俞平伯出身于书香门第,曾祖父是晚清朴学大师俞樾(曲园),父亲是光绪探花俞陛云,母亲是钱塘许家的闺秀许之仙。清道光三十年(1850)春,俞樾赴京赶考,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的名句,博得阅卷大臣曾国藩的赏识,取得复试第一名。从此,俞樾便成为江南世家的闻名达人。
  俞樾对俞平伯的喜欢,可以用自传中的一句话概括:“娇小曾孙爱如珍。”从俞平伯的出生、满月剃头、开蒙到送私塾读书,曲园老人都亲自题诗、撰对或题扇,希望俞平伯能“重探天上花”。俞平伯4岁时,由母亲启蒙读《大学》章句;7岁时,每晚跟着曾祖父学写字;8岁开始,跟父母学对对子,课本由母亲手抄;9岁入塾从师学习。1915年秋,俞平伯考入北京大学文科。
  幼承家学,父母授业,直至考进了北京大学,做了一员新文化运动的骁将,在此后的人生中,俞平伯或隐或显地都在接受一种文炳传承、学术绵亘的家学传统。
  漫步在纪念馆里,细细阅读过“俞氏脉传”之后,转身便是“文学走廊”板块。橱窗里摆放着俞平伯所著的各类书刊,1000余首诗、110余篇散文,《杂拌儿》《燕知草》等5部散文集。他还是继胡适、郭沫若之后第三个出版新诗集的诗人,第一部《冬夜》之后又有第二部《西还》、第三部《忆》。他的旧体诗也是一流的,有着深厚的古典修养,同龄人中能达到同等高度的并不多。诗词研究方面的专著有《读词偶得》《清真词释》《唐宋词选释》等。如今蜚声国际的叶嘉莹教授,在俞平伯面前,也是执弟子礼的。此外,俞平伯年轻时还标点重刊了《人间词话》《浮生六记》《陶庵梦忆》《三侠五义》等旧籍,这四种书莫不畅销。
  俞平伯业余痴迷昆曲,倾赏《牡丹亭》,意欲改变《牡丹亭》有本无剧的状况。于1958年与弟子华粹深精心整编,在北京昆曲研习社同人的反复排演下,新版《牡丹亭》被推上了纪念汤显祖逝世340周年的舞台,从此热演流传。
  纪念馆靠东的一面墙上是“名人对俞平伯作品的评价”:胡适、朱自清、周作人、闻一多、沈从文、茅盾、叶圣陶等分别为俞平伯作品写序、点评、推荐。时人评论俞平伯的性情有些像明末的名士张岱,文字也如其人,有着洒脱的气息,朱自清为俞平伯的《燕知草》所作序中道出了原委:“但我知道平伯并不曾着意去模仿那些人,只是性习有些相近,便尔暗合罢了。”此外,纪念馆还收藏了俞平伯和好友叶圣陶早年的来往书信、照片,以及叶圣陶题献俞平伯的墨宝等。这些珍贵资料使我们对那个过去了的年代有了更多的了解。
  纪念馆二楼是俞平伯的“红学”专题。谚云:“开口不言《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但两百余年来,真正读通且读进去《红楼梦》的人不多,俞平伯不愧是新红学的奠基人,在红学研究上的成果很多,举凡考证、校订和批评,都有涉及,他的论著与治学精神使他年纪轻轻就脱颖而出,名声大振。1920年,俞平伯与傅斯年同赴英国留学时开始关注《红楼梦》,又受胡适影响,开始和顾颉刚通信讨论《红楼梦》半年之久,1923年出版《红楼梦辩》,考证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续作,与胡适一同被称为新红学的奠基人。
  真是宠也《红楼梦》,辱也《红楼梦》,在1954年掀起的以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为发端的向胡适思想讨伐中,俞平伯受到迫害,被强加了诸多罪名,其中更有一项是“胡适的幽灵”。然而,俞平伯依旧默默地做他的学问。晚年的俞平伯被聘为中国红楼梦学会顾问,应邀赴港举办《红楼梦》讲座,上海古籍出版社和香港三联书店联合推出77万字的集大成之作《俞平伯论红楼梦》。在纪念馆墙上悬挂的镜框里,展出了许多珍贵的照片、手迹和书刊。如上世纪五十年代,他校勘《红楼梦》八十回的手记,他与夫人正楷合抄的《红楼梦八十回校本》等。
  1990年10月15日中午,俞平伯在北京的寓所安然离世,享年91岁。纪念馆展出了俞平伯临终前写在一张宣纸上的“千秋功罪,难于辞达”手迹,表明他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重新认识。
  古人曰:“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俞平伯纪念馆的建立是德清文化的重要体现,既回放了江南世家俞氏家族的故事,也成为弘扬国学、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场所。
  (本文图照由李骅摄影)
其他文献
在我的艺术生涯中,凌宇冰先生无疑是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  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初,我进入位于婺江之畔八咏楼旧址上修建的金华一中(原金华师范)读初中。在这里,我遇到了凌宇冰先生。那时候,他还不满30岁,风华正茂,刚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分配过来。而我因受在中国美院雕塑系任教的舅舅的影响,从小喜欢美术,绘画基础自然比同龄的孩子要好很多。我得到了凌老师的关爱,每次我卷了自己画的习作登门拜访,他都会热情接
期刊
名人故居、艺术院、纪念馆,不仅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和传播载体,更是对名人精神与文化的延续与继承。这一期“历史名人”专栏刊发了关于范文澜故居、孙传哲纪念馆两篇文稿,旨在为我们提供深远丰厚的历史记忆的同时,让这些历史名人的生平故事永久流传,使他们的精神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绿肥红瘦时节。  2015年5月,那天我在古城绍兴,参观完大通学堂,就沿着胜利西路漫步,很快来到锦麟桥,跨过这座小桥,拐个弯儿,
期刊
今年7月,一场在浙江省文化馆展厅的展览吸引了很多市民参观。这次展览的主角不是什么“大师”,而是一群可爱的非洲学员。  本次展出的作品,绝大多数是非洲学员们在浙江期间学习、创作的成果,有融合中国元素和非洲本土特色的陶艺作品,也有对照南宋官窑陶瓷新学成的小件作品。除非洲学员作品外,还有一部分是中方授课教师的作品,展出的有杭州的南宋官窑代表性作品,也有古今的陶艺作品。唱主角的当然是“非洲学员陶艺培训班”
期刊
美国好莱坞大片《东京上空三十秒》,当年获美国奥斯卡大奖。镜头里的故事发生在浙江临海的恩泽医院,故事要从七十多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讲起。  轰炸东京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珍珠港,美国海军的太平洋舰队遭受重挫,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当年疯狂的日本,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向日本天皇保证,日本上空是绝对安全的。  美国方面经过精心策划,决定由詹姆斯·H·
期刊
历史凝聚抗日篇,艺术再现民族魂。  2015年8月26日至9月6日,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浙江省档案局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抗日战争在浙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图片展”,在浙江美术馆举行。  展览分为“同仇敌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生灵涂炭日军对浙江的侵略”、“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与浙江抗战”、“共赴国难浙江抗日的正面战场”、“浩气长存浙江抗日英烈”5个部分
期刊
仲夏时节,绿肥红瘦。  周训典纪念馆四周满是绿树浓荫。纪念馆门前的草坪上,一座飞行员装束的雕像栩栩如生,雕像高2.8米。全副武装的周训典,仿佛时刻准备着执行任务。  雕像的设计者就是在上海世博会展出的雕塑作品《中国标准》的作者、雕塑家李春华。最近,这位著名艺术家为中国远征军铸成402座雕塑,雕塑群落户云南龙陵松山战役遗址。他说:“我对抗战英雄们的敬仰之情,是促使我创作的不竭动力。”  周训典纪念馆
期刊
杭州,中国古老的“丝绸之府”;里昂,欧洲丝绸工业中心。两者都是当今世界丝绸时尚关注焦点。这个夏天,两个城市以丝为媒,谈起了一场“跨国恋爱”。  文化使者“万事利”,牵线两地丝绸产业  浙江杭州,著名的丝绸之府。唐代,这里的绫已“天下为冠”。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作为“古丝绸之路”上中国输出世界的第一件商品和连接欧亚大陆各民族的情感纽带,杭州的丝绸,曾有过太多的荣耀和辉煌。  20
期刊
2015年7月8日晚,在拥有百年历史、金碧辉煌的叶卡捷琳堡国立模范歌舞剧院,当帷幕上一把巨大的“中国锁”缓缓锁上,宁波演艺集团创排的舞剧《十里红妆》圆满完成了参加2015俄罗斯国际创新工业展“中国之夜”和开幕式主宾国演出任务。演员谢幕之时,中外宾客和俄罗斯观众热烈的掌声持续了近10分钟。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观看结束后上台祝贺演出圆满成功,并与演职人员合影留念,盛赞此次演出为重大国事活动“增光添彩”。
期刊
2015年7月14日至7月31日,“毕加索真迹展”在1844艺术中心·宁波当代艺术馆开幕。展出包括67幅毕加索版画真迹、40件陶瓷原作品。  毕加索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在世界前十的名贵画作中,他的作品就占了4幅。本次展览虽然没有毕加索最为昂贵的油画,但这些作品因有部分是首次在中国展出,而且均是第一次进入宁波,让甬城市民兴奋不已。  1881年,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地中海太阳
期刊
集字,是集古人碑帖或书法中的字以成文,集他人文赋中的字以成诗,集经文中的字以为摹本。如唐代僧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宋代苏东坡集陶渊明“归去来辞”为“归去来诗”等皆是。集句,是后人集前人、今人集古人句以为诗、词、楹联。集句成联就更普遍了,一般被认为是文人墨客学养高下的一种表现。  著名浙籍书法大家费新我集写《兰亭集序》中字的故事流韵绵长。  “三集兰亭”学养深厚  已故著名左笔书法家费新我,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