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斯菲尔德的中国之旅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是个脚踏英国和新西兰的双栖作家,她不仅被誉为100多年来新西兰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而且还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有着特殊贡献的作家。虽然正值创作盛年即因病离世,但凭借徐志摩的译介宣传及诗人本身的影响,曼斯菲尔德却在异域的中国开始了一段精神之旅。根据全国报刊索引及国家图书馆的信息检索,笔者发现仅在解放之前,我国就出版了曼斯菲尔德的小说集两部(此外,启明书局1937年推出的《英国小说名著》收有曼氏的短篇《一个理想的家庭》及其小传),翻译小说13篇、诗歌3篇、书信日记2篇,另有评介文章17篇。在此期间,总共有17人或翻译或介绍了曼斯菲尔德,其中用力最勤、效果最为显著的莫过于诗人徐志摩(1897—1931)。
  徐志摩与曼斯菲尔德的文学情缘
  徐志摩曾于1921和1922年留学英伦,其间他与英国名士多有交游,其中就包括当时业已成名的曼斯菲尔德。徐志摩以诗人出名,但在其文学生涯中,翻译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他的翻译与创作几乎同步进行。1923年1月9日,曼斯菲尔德不幸与世长辞。消息甫一传来,与曼斯菲尔德有过一面之缘的徐志摩就在《努力周报》上发表诗作《哀曼殊斐儿》(解放之前,我国对KatherineMansfield的译名不甚一致,有时译为曼殊斐儿,有时译为曼殊斐尔,现统译为曼斯菲尔德),由此拉开了在我国译介曼斯菲尔德的序幕。徐志摩对曼氏的文名极为仰慕,“除了哈代和泰戈尔,曼斯菲尔德是徐志摩有过短暂会面并留下愉快持久印象的第三位作家”(陈琳、张春柏:《翻译间性与徐志摩陌生化诗歌翻译》,《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4期)。徐志摩一生译作数量虽然不在少数,但在《玛丽玛丽》的译序中他却写道:“除了曼殊斐尔说是我的溺爱,其它的都可算是偶成的译作”。徐志摩与曼斯菲尔德的会面,仅有20分钟时间而已,加上曼氏病体孱弱,二人意欲深入交流的效果必然打了一定折扣。不过细读悼文《曼殊斐儿》,徐志摩对曼斯菲尔德犹如教徒般的朝圣情感清晰可见。允诺徐志摩翻译其作品也许不过是曼斯菲尔德的说者无心,但徐志摩却用尽毕生精力践行了当时的承诺:“我承作者当面许可选译她的精品,如今她已去世,我更应珍重实行我翻译的特权,虽则我颇怀疑我自己的胜任”。
  从1923年的悼念诗《哀曼殊斐儿》至1931年飞机失事遇难,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徐志摩就翻译了曼斯菲尔德的《金丝雀》等10个短篇故事,翻译了《会面》、《深渊》和《在一起睡》三首诗歌,另撰有《哀曼殊斐儿》、《曼殊斐儿》、《评曼殊斐儿小说〈幸福〉小序》和《评曼殊斐儿诗三首前言》诗文4篇。1927年4月,“在1920—1930年代曾经引导一时出版风尚”的北新书局还推出了《英国曼殊斐尔小说集》,而其译者正是徐志摩。
  徐志摩译介曼斯菲尔德产生的波澜
  徐志摩不仅自己动手译介曼斯菲尔德,而且力劝好友陈西滢加入到翻译曼斯菲尔德的行列之中。陈西滢对英国文学文化了解颇深,谦称才力不足的徐志摩自然会力荐陈西滢为曼斯菲尔德作品的译介出手相助。陈西滢后来果然翻译了曼斯菲尔德的《一杯茶》和《太阳与月亮》两个短篇故事,其妻凌淑华也翻译了曼斯菲尔德的《小姑娘》,凌淑华甚至因文风与曼氏的相似而被誉为“中国的曼斯菲尔德”。
  徐志摩译介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这些文人作家。徐译曼斯菲尔德产生的效应犹如涟漪一般,一圈一圈荡漾开去。因为觉得徐志摩《英国曼殊斐尔小说集》的译文不尽如人意,翻译家张友松采用原文和译文对照的方式,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指出了徐译的不足。徐志摩曾经表示,《英国曼殊斐尔小说集》“是他自己表示最可纪念的译品里面摘录出来的”。但在经过反复比较之后,张友松却指出了徐译中存在的多处不足:“他给曼殊斐尔修改的地方,在他译的那一个集子(约二百西页)里,当在三百处上下……此外还有些地方,诗哲干脆把原文删去一点,不过那也许是手民删去的,不一定能归功于诗哲……徐诗哲的译文与原著之不同,不消说,是修改,不是误译”。
  虽然批评徐译不够精确,但张友松却不得不承认:“前几年他(指徐志摩)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那篇‘曼殊斐尔’,不知多少人狂了似的捧着朗诵,有的人简直拿来背诵”。胡文则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为徐志摩的《曼殊斐儿》之动人效应提供了最好的佐证:“今日读了‘曼殊斐儿’一文,果然被他感动得最深,好似引我入了天国,把一切苦恼都忘去了”。阅读《曼殊斐儿》能让人想到人生中刹那的美感,胡文以为“这篇文字将曼殊斐儿叙述得声色俱佳,我们好像在梦里或生前,也在彭德街第十号楼上也受过了她底洗礼的”。徐志摩译介曼斯菲尔德产生的动人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短篇小说作家”曼斯菲尔德在中国
  从整体来看,解放之前我国对曼斯菲尔德的译介主要强调其英国身份并且凸显其短篇小说创作。曼斯菲尔德是一位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不过她的创作又不局限于短篇,而是涉及了短篇、中篇、诗歌、书信、日记、文学评论等诸多领域。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内对曼斯菲尔德的翻译和介绍更加注重的是其短篇小说。
  对于曼氏的短篇小说创作,国内的译介者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再说一次曼殊斐儿》将曼斯菲尔德称之为“天才”,声称短篇小说到了曼斯菲尔德手中“才是纯粹的美术”。小说集《曼殊斐儿》把曼斯菲尔德与格调不高的一般作家进行了区分,认为“平常的作者只求暂时的流行,博群众的欢迎”,而曼氏“却只想留下几小块‘时灰’掩不暗的真晶”。
  对曼斯菲尔德这样的评价颇有些中国古代盛行的感悟式文学点评的色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译介者用相对较为理性的话语对曼氏的小说创作进行了分析。郑或在看到曼斯菲尔德深受契科夫影响的同时,指出曼斯菲尔德“绝不会陷落陈套,反而是在走着一条崭新的艺术的路”。俞大薩将曼斯菲尔德置于整个英国短篇小说发展的历史坐标中进行考量,认为“在过去的欧西文学里,———尤其是在英国文学里,直到最近百年,短篇小说没有争取到一个显著的地位”。在20世纪之前,“英国文学里的短篇小说,好像流产的婴儿,面目模糊,根本不值一看”。如果说在曼斯菲尔德之前,“英国的短篇小说是一种未成形,懦弱,无自信的文学体裁”,那么曼氏的横空出世,则使得“英国的短篇小说已经变成了一种固定的,独立的,前途无限文学表现”。曼斯菲尔德推出的几部短篇小说集,“将整个短篇小说的进展转上一个崭新的途径”。
  翻译是文学接受的媒介,也是文学接受的一种形式。评介则是在广义的翻译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更深一层的文学接受。无论翻译还是评介,它们都“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交流”;“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方梦之主编:《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81页)。从整体上来看,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对曼斯菲尔德的译介虽然零星分散,且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但它们却相对及时地把曼斯菲尔德的作品引入了中国,这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对曼斯菲尔德大规模的翻译、研究和接受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09&ZD0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责任编辑王一澜)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什么是审美”、“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审美文化”一类问题的讨论常常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苏格拉底曾经感叹“美是难的”,其实文化也是难的,而在此基础上试图来建构“审美文化学”的学科应该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尽管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有关审美文化研究就已在中国学界兴起,且相关探讨也一直持续至今,然而“审美文化学”本身则在理论上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学科界定与充分论证。因此,扬州大学姚文放教授主编的
期刊
1949年5月23日,“轻娱乐”节  目《孩子你好》(犎犲犾犾狅犆犺犻犾犱狉犲狀)节目的制作人莱昂内尔·甘林(Lionel Gamlin)写信给伊尼德·布莱顿(Enid Blyton),问她是否愿意就记忆中最美好的假期接受采访。第二天,布莱顿回信说:“亲爱的甘林(Gamlin),谢谢你的来信,你的建议听起来十分有趣,但是我应该提醒一些你没有注意到,但在文学与出版业已广为人知的事情,那就是一旦涉及儿
期刊
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的确如此,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每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进入21世纪,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与经济、政治等因素的融合进一步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
期刊
雷锋是中国家喻户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几十年来,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和他的崇高品格始终焕发着夺目的光彩。雷锋精神更是以感动人心、温暖社会的道德温度深深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年是纪念雷锋同志殉职50周年和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49周年,出版界多角度、多体裁策划出版了一大批雷锋主题图书。“雷锋书”的集中出版,让社会再度审视“雷锋”在当下的意
期刊
随着《沉思录》的畅销,市面上相关的伦理学普及性读物似乎热了不少。这并不奇怪,伦理学这一主题本来是最容易引起普通读者的兴趣的———当然,这是与哲学的其他专门领域相比而言的。例如认识论、逻辑学、心灵哲学、政治哲学等等领域,似乎都显得过于专业,它们面对的问题与讨论的方式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都较为遥远,一个从未在学术的氛围下受过熏陶的普通读者自然很难对那些课题提起兴趣。但伦理学不一样,它所关注的正是每个人的
期刊
“假如说我有什么成熟之作的话,这就是我成熟的顶峰”、“它大概是我最好的一本书”、“我为写这本书而活着,并为写它而推迟了死亡”,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用这样一些话语评价自己的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该小说以通篇独白的方式叙述了在废纸回收站工作了35年的废纸打包工汉嘉的故事。小说中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由一些片段式的情节和汉嘉的大量哲学思考和人生领悟构成。在作家自己看来,这部小说是现实主义的,是
期刊
福柯在回应康德“何为启蒙”时指出,为了理解我们是谁,我们身在何处,我们需要一种当下本体论(ontology of the present),从而去回答: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时代。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去探索一种历史系谱学,去考察我们到底怎样被构成主体,我们的所说、所做、所想如何为社会所形塑,并为其所接受。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去想象一种哲学生活——关注自我的生活,从而去发现生成变化的可能。  我们到底生活在什
期刊
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已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2013年,学者们围绕着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一些关键性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总体思路  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首先需要在总体上理清思路、明确重点。  不少学者指出,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实现社会体制创新,是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
期刊
受访人:顾彬 德国著名汉学家、波恩大学教授  采访人:袁剑 《中国图书评论》编辑、记者  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顾彬教授工作室时间:2011年12月7日下午    袁剑:顾彬教授,首先,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以前我都是在媒体和相关书籍上看到您的事迹,也听我同学说起过您的经历,这次终于有机会当面与您交流。  顾彬:我也很荣幸。  袁剑:这次我来,就是想听一听这段时期您对中国文学
期刊
佛教向来被视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佛教在印度基本消亡后,以中国为首的传统汉文化圈(主要包括日本、韩国、越南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成为佛教传播最为广泛和深远的地区,所以佛教也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佛教在当代西方主要国家的传播和影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大约是受了以往“东西方文化”界限说的影响以及沟通不多、信息不畅等缘故吧,大多数中国人对这个现象的了解相当有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