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鲁迅作品作为经典文本进入中学语文教材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现行中学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文进行统计、鲁迅作品教学存在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鲁迅作品 期待视野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045-01
一 、 中学语文现行教材中鲁迅作品选文概况
20世纪20年代初,鲁迅作品几乎是作为第一批现代白话文学作品进入中学语文课本的。笔者对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进行了统计。本套书中主要选了鲁迅的小说有: 《社戏》、 《故乡》、《孔乙己》、 《 祝福》、 《药》。 散文有:《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风筝》、 《纪念刘和珍君》、 鲁迅散文两篇 《秋夜》《 好的故事》。杂文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拿来主义》。 我们可以看出如下选材特点:第一,鲁迅作品的选材十分丰富,内容广泛,涉及小说、散文、杂文等各种体裁;第二,相对增加了鲁迅散文作品的数量,共有七篇;第三,教材中鲁迅作品安排大致是先散文、后小说、再后杂文、先易后难,较好的符合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二、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忽视了文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价值。湖南的李海林老师在80年代末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中的这种阶级分析和政治图解,作了客观而全面的概括:一是离开鲁迅的特殊形态,以机械的政治模式来规范鲁迅作品的思想意义;二是分裂鲁迅作品思想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以思想分析代替艺术分析,或者离开思想内容作单纯的写作方法分析;三是离开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具体情况,以简单的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理论解释历史现象。[1]在教学中仍然还有部分教师这样说:“《孔乙己》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戕害读书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扼杀儿童天性。”这种政治化的图解,忽略了鲁迅作品特有的审美情趣、文化价值和人文关怀。
(2)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单一。受传统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不少教师把教学活动看成教师讲学生听,师生关系看成授受关系。鲁迅作品学习也采取一种僵化的教学模式,无论什么题材、体裁的作品,教师们都机械套用这种文学教学程序,语文教学中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只是在教师的要求下机械地读、背。
(3)教材体系单一,教学滞后于学术研究。中学鲁迅作品选材篇目仅局限在鲁迅的几个集子中。如小说主要选自《呐喊》,散文偏重于《朝花夕拾》,还缺少对鲁迅其它优秀作品的涉猎,如涉及历史题材、内容广泛涉及谈社会、谈人生等方面杂文。在教学中也存在教学滞后于学术研究的问题,在教学中关于中学鲁迅作品的思想主题教学参考阐释是一家之言,没有引进新的研究成果。
三 、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1) 抓住鲁迅作品的在语文教材中的特点,进行系统化的教学。鲁迅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我们要有计划、有系统地把十多篇鲁迅作品纳入一个总的教学体系中。一方面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尽管题材、体裁不同,但它们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有相近或相同的地方。如鲁迅小说在选取题材方面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集中表现了农民和知识分子,对小说主人公多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的态度;另一方面,注重鲁迅各题材的作品在内容上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如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深刻指出: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从来只有两种命运,一、“想做奴隶而不得”;二、“暂时做稳了奴隶”。联系一下鲁迅小说中祥林嫂的命运我们可看出其中的联系。祥林嫂在经受了一次打击(死了第一个丈夫)之后,暂时做稳了一阵儿奴隶,经受了另一次沉重打击(被迫改嫁)之后,又暂时做稳了一阵子奴隶,她遵守着封建宗法制度,想得其所而安,实际上是甘心当奴隶。
(2)吃透文本,把握和体会文章主题思想。要深刻理解鲁迅作品的主题,第一要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让学生在细节中把握文本。如《孔乙己》中,对结尾的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理解,这“大约”与“的确”看似矛盾的词反而更精当地表现了孔乙己这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悲惨结局。《故乡》中至今深深的印在我们脑海中的闰土的那一声“老爷”——读懂了这个细节,少年对未来、对人的命运的思考可能会有一种必要的沉重感。第二要抓住鲁迅小说中的“看客”。鲁迅为了充分展开“改造国民性”的主题,特别注意对有名无名的群众的描写。如《孔乙己》中,鲁迅避开正面描写孔乙己被毒打,而是集中笔力渲染酒店掌柜、酒客们对孔乙己不幸遭遇的冷漠反应。第三,抓住鲁迅作品独特的创作手法。鲁迅作品在创作手法上不拘一格,非常富有表现力,运用了象征、暗示、对照和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比如,《故乡》中关于“路”的比喻,结尾处把希望比作路,富于哲理,给人鼓舞和信心,深化了主题。
(3)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多元解读。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依旧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新课改要求把讨论课、综合课等多种模式纳入教学活动中,让语文课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首先要防止灌输,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求新知。另外,不同学生由于期待视野不同,必然导致对同一文本的感悟及意蕴把握不同,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如对《孔乙己》这篇课文的主题,我们一般都采纳茅盾的分析:《孔乙己》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而鲁迅先生自己却说:“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我们凭什么强制学生接受“茅版”的“ 戕害”说而否认“鲁版”的“凉薄”说呢?所以只要学生言之成理,我们就应该接受和肯定。同时,教师要注重创设对话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成为学生平等中的首席,更好的发挥其引导、启发的作用。}
鲁迅作品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力量,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应加强自身素养,深入理解鲁迅精神,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提高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有效性,并提出自己的创造性见解和意见。
参考文献:
[1]李海林.《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存在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1989年第10期
[1]钱理群.《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载《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2] 陈焕新.《中学鲁迅作品系统性教学初探》,《贵阳师专学报》社科版,1994.4.
【关键词】:鲁迅作品 期待视野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045-01
一 、 中学语文现行教材中鲁迅作品选文概况
20世纪20年代初,鲁迅作品几乎是作为第一批现代白话文学作品进入中学语文课本的。笔者对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进行了统计。本套书中主要选了鲁迅的小说有: 《社戏》、 《故乡》、《孔乙己》、 《 祝福》、 《药》。 散文有:《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风筝》、 《纪念刘和珍君》、 鲁迅散文两篇 《秋夜》《 好的故事》。杂文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拿来主义》。 我们可以看出如下选材特点:第一,鲁迅作品的选材十分丰富,内容广泛,涉及小说、散文、杂文等各种体裁;第二,相对增加了鲁迅散文作品的数量,共有七篇;第三,教材中鲁迅作品安排大致是先散文、后小说、再后杂文、先易后难,较好的符合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二、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忽视了文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价值。湖南的李海林老师在80年代末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中的这种阶级分析和政治图解,作了客观而全面的概括:一是离开鲁迅的特殊形态,以机械的政治模式来规范鲁迅作品的思想意义;二是分裂鲁迅作品思想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以思想分析代替艺术分析,或者离开思想内容作单纯的写作方法分析;三是离开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具体情况,以简单的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理论解释历史现象。[1]在教学中仍然还有部分教师这样说:“《孔乙己》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戕害读书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扼杀儿童天性。”这种政治化的图解,忽略了鲁迅作品特有的审美情趣、文化价值和人文关怀。
(2)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单一。受传统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不少教师把教学活动看成教师讲学生听,师生关系看成授受关系。鲁迅作品学习也采取一种僵化的教学模式,无论什么题材、体裁的作品,教师们都机械套用这种文学教学程序,语文教学中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只是在教师的要求下机械地读、背。
(3)教材体系单一,教学滞后于学术研究。中学鲁迅作品选材篇目仅局限在鲁迅的几个集子中。如小说主要选自《呐喊》,散文偏重于《朝花夕拾》,还缺少对鲁迅其它优秀作品的涉猎,如涉及历史题材、内容广泛涉及谈社会、谈人生等方面杂文。在教学中也存在教学滞后于学术研究的问题,在教学中关于中学鲁迅作品的思想主题教学参考阐释是一家之言,没有引进新的研究成果。
三 、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1) 抓住鲁迅作品的在语文教材中的特点,进行系统化的教学。鲁迅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我们要有计划、有系统地把十多篇鲁迅作品纳入一个总的教学体系中。一方面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尽管题材、体裁不同,但它们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有相近或相同的地方。如鲁迅小说在选取题材方面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集中表现了农民和知识分子,对小说主人公多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的态度;另一方面,注重鲁迅各题材的作品在内容上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如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深刻指出: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从来只有两种命运,一、“想做奴隶而不得”;二、“暂时做稳了奴隶”。联系一下鲁迅小说中祥林嫂的命运我们可看出其中的联系。祥林嫂在经受了一次打击(死了第一个丈夫)之后,暂时做稳了一阵儿奴隶,经受了另一次沉重打击(被迫改嫁)之后,又暂时做稳了一阵子奴隶,她遵守着封建宗法制度,想得其所而安,实际上是甘心当奴隶。
(2)吃透文本,把握和体会文章主题思想。要深刻理解鲁迅作品的主题,第一要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让学生在细节中把握文本。如《孔乙己》中,对结尾的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理解,这“大约”与“的确”看似矛盾的词反而更精当地表现了孔乙己这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悲惨结局。《故乡》中至今深深的印在我们脑海中的闰土的那一声“老爷”——读懂了这个细节,少年对未来、对人的命运的思考可能会有一种必要的沉重感。第二要抓住鲁迅小说中的“看客”。鲁迅为了充分展开“改造国民性”的主题,特别注意对有名无名的群众的描写。如《孔乙己》中,鲁迅避开正面描写孔乙己被毒打,而是集中笔力渲染酒店掌柜、酒客们对孔乙己不幸遭遇的冷漠反应。第三,抓住鲁迅作品独特的创作手法。鲁迅作品在创作手法上不拘一格,非常富有表现力,运用了象征、暗示、对照和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比如,《故乡》中关于“路”的比喻,结尾处把希望比作路,富于哲理,给人鼓舞和信心,深化了主题。
(3)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多元解读。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依旧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新课改要求把讨论课、综合课等多种模式纳入教学活动中,让语文课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首先要防止灌输,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求新知。另外,不同学生由于期待视野不同,必然导致对同一文本的感悟及意蕴把握不同,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如对《孔乙己》这篇课文的主题,我们一般都采纳茅盾的分析:《孔乙己》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而鲁迅先生自己却说:“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我们凭什么强制学生接受“茅版”的“ 戕害”说而否认“鲁版”的“凉薄”说呢?所以只要学生言之成理,我们就应该接受和肯定。同时,教师要注重创设对话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成为学生平等中的首席,更好的发挥其引导、启发的作用。}
鲁迅作品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力量,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应加强自身素养,深入理解鲁迅精神,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提高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有效性,并提出自己的创造性见解和意见。
参考文献:
[1]李海林.《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存在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1989年第10期
[1]钱理群.《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载《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2] 陈焕新.《中学鲁迅作品系统性教学初探》,《贵阳师专学报》社科版,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