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滩上的印记会被吹散,石头上的印记会被磨平,钢铁上的印记会被锈蚀,但留在人心上的印记却会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愈加清晰。1983年、9万元,这两个数字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刻在安徽蚌埠市怀远县人民心中永远的印记。
自1979年长篇评书《岳飞传》播出后,“刘兰芳”三个字就成了当时的超高频词汇。农闲工余,晚间消遣,群众或三五一簇,或数十一群,巴望着一台小小的收音机,渴盼着一个声音。那时的刘兰芳,就是收听率的保证,就是有巨大影响力的明星。
彼时怀远县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县,如何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几乎是每一任县领导的头号难题。时任县长刚到任不久,有想法也有魄力,就想着要邀请一位“大蔓儿”来演出。一来振奋群众精神,满足他们对文艺的迫切需求;二来通过“名人效应”打开文艺市场,探索解决资金困难的一条新路子。时任县长想来想去,决定“要做就做到最好”,邀请当时的“顶级流量”代表刘兰芳。
县长写了一封亲笔信,委派时任怀远县文化馆馆长陈德全到鞍山曲艺团,邀请刘兰芳到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演出。
看到邀请信后,时任鞍山曲艺团团长的刘兰芳,当即拿起笔,在信上写道:“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义不容辞!”然后对陈馆长说:“空口无凭,有了字据,你放心吧!”
“我来的时候,就有信心。因为在报纸上看到不少介绍你的文章,你不是‘向钱看’的人。我们有了困难,你肯定会来支持的。”刘兰芳后来回忆说,这话让她坚定了到怀远的决心。“因为当地的群众信任我,需要我。”
鞍山曲艺团到怀远县演出成了当地的一大盛事,时任县委书记、县长赶赴蚌埠火車站迎接,又陪刘兰芳一行乘车来到怀远。县里像过年一样热闹:群众倾城而出,敲锣打鼓,夹道欢迎,就为一睹刘兰芳的风采。
就这样,刘兰芳带领鞍山曲艺团先后在怀远县的龙亢、常坟、包集等11个乡镇连续演出两个月,几乎走遍了怀远县的山山水水。
当时的演出票价是1角钱,可最终的演出收入却达到了9万元。刘兰芳和演员们一致决定,捐给县政府7万元,将剩余2万元上交给鞍山曲艺团作为办公经费。县领导过意不去,要再拿3.5万元出来给鞍山曲艺团。
1983年,刘兰芳的月工资是61元,当时9000元可以买一辆拉达小汽车。而2万元也只能保证鞍山曲艺团一年不闹饥荒。由此可见,这9万元是何等巨款。再能多得一些,或许团里的创演条件、演员待遇等又能有一定改善,这是有利于发展的好事情。
但刘兰芳还是谢绝了。
刘兰芳回忆说:“在怀远的日子里,农民的淳朴、善良,感动得我流了多少泪已经记不清了,但从中感受最深的,广大农民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衣食父母,是真正的上帝!”
这是一个文艺家最朴实也是最真挚的情感,是对文艺要始终扎根人民最深刻的体悟,是对“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褒奖”最生动的诠释!
怀远县也没有辜负刘兰芳的好意,他们用那笔钱建了一座农民文化馆。文化馆落实后,相关负责人给刘兰芳邮寄了一封信和几张照片。信中说,文化楼修建好了。主楼有1000平方米,设有两个大厅,6个活动室,一个经营部,还配有1500平方米的大剧场,有800个座位。文化馆的院子里还有假山、花坛。为了感谢刘兰芳,他们还把主楼起名为“兰芳阁”……
从那以后,这座文化馆就成了刘兰芳的一大牵挂。“怀远县农民文化馆怎么样了?还有这个地方?在哪里?”得空的时候,她三不五时总要念叨这几句。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她“看看怀远县农民文化馆”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直到2018年。
初冬的安徽,气候湿冷。刘兰芳从北京出发,坐高铁、乘汽车,在近五个小时的奔波后终于来到了怀远县。刘兰芳内心的激动难以抑制,不顾旅途劳顿就要到自己思念了35年的怀远县农民文化馆看看。
可在多方打听、在网上搜寻后,都没得到怀远县农民文化馆的确切地址。刘兰芳不甘心,决定乘车做一次“地毯式”的找寻。当地派的一位司机问我们去哪?我们说到农民文化馆,他挠了挠头,说没有这个地方。后来他又想想,觉得这应该是个老地方,就建议我们到老街去找找。
老街是真的了“老”了,狭窄的街道两旁挤满了叫卖各种日用品的小商铺。司机一边小心开车一边介绍说,怀远县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这条老街可能也要整改了。
车慢慢前行,司机不经意间一瞥,突然停了车,指着一幢建筑,说有个牌子,隐约就写着文化馆。刘兰芳一听连忙下车走到近前。我们眼前是一座带有古典风格的3层小楼,白色的墙面,翡翠绿釉的瓦顶,凌空的飞檐,雕花的窗棂。虽然因为年代已久,小楼处处都有颓败,但仍然能看出当年的精致。
当天是星期天,院子里没有什么人。刘兰芳正在环顾四周时,左近一个房间中走出人来,经过询问,他就是这个文化馆的馆长,刘兰芳立刻说起当年修建文化馆的事。这位馆长立刻说:“就是这个馆呀!我们都知道是你带领鞍山曲艺团演出捐款建造的!”
“就是这个馆!”刘兰芳顿时激动起来,她来回踱步,一边仔细打量小楼一边自言自语:“都还在啊,还在啊……”
剧场还在,“槐荫剧场”的牌匾也还清晰。但院子里的假山、花坛已经不在了,陈馆长也去世了。这三层小楼,如今暂时作为文化馆办公室和培养青少年艺术人才的基地。而为改造老城、加强县城建设,这个文化馆也快拆迁了。刘兰芳有些伤感,它站在剧场门前同现任馆长照相留念,想留下对这个神交已久“老朋友”的一丝念想。
“兰芳阁”的牌匾已经摇摇欲坠了,刘兰芳驻足良久,馆长有些赧颜。但随即刘兰芳就说,这儿也快拆了,老百姓的日子好了,很快咱们怀远的老百姓就能有更大、更好的文化馆了。
是不舍,更是欣慰。
她回忆起当年一位老奶奶兴奋地说:“能看见你(刘兰芳),我死也值了!”
但我看得出来,在刘兰芳心中,1983年那场演出才是真的“值了”。
走出文化馆的院子,刘兰芳看周围的什么都亲切。什么青萝卜、红萝卜、红心萝卜、花生、炸的馓子等,她几乎见着什么买什么,大有把整个老街搬回家的气势。我在心里嘀咕:这么多东西怎么拿呀?但旋即释然,这是刘兰芳对怀远的情感,对怀远的不舍啊!
这时,路边不时有群众认出了刘兰芳,现场渐渐有些混乱,要签名的,要合影的,两位年轻女同志好不容易挤到近前,拉着刘兰芳合影留念。她们一个劲对周围人群说:“这个文化馆就是当年刘老师她们捐款建起来的……”
诚如现实所展现,这个刘兰芳她们当年捐献7万元建起来的文化馆已经老旧,或许下一次她再来此地,便是人是物已非。“老朋友”的离去总是令人伤感的,但“老朋友”留下的印记还在怀远县群众的心里,这印记没有随着时光流逝而黯淡,而是愈加深刻,愈加动人。
(责任编辑/马瑜)
自1979年长篇评书《岳飞传》播出后,“刘兰芳”三个字就成了当时的超高频词汇。农闲工余,晚间消遣,群众或三五一簇,或数十一群,巴望着一台小小的收音机,渴盼着一个声音。那时的刘兰芳,就是收听率的保证,就是有巨大影响力的明星。
彼时怀远县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县,如何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几乎是每一任县领导的头号难题。时任县长刚到任不久,有想法也有魄力,就想着要邀请一位“大蔓儿”来演出。一来振奋群众精神,满足他们对文艺的迫切需求;二来通过“名人效应”打开文艺市场,探索解决资金困难的一条新路子。时任县长想来想去,决定“要做就做到最好”,邀请当时的“顶级流量”代表刘兰芳。
县长写了一封亲笔信,委派时任怀远县文化馆馆长陈德全到鞍山曲艺团,邀请刘兰芳到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演出。
看到邀请信后,时任鞍山曲艺团团长的刘兰芳,当即拿起笔,在信上写道:“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义不容辞!”然后对陈馆长说:“空口无凭,有了字据,你放心吧!”
“我来的时候,就有信心。因为在报纸上看到不少介绍你的文章,你不是‘向钱看’的人。我们有了困难,你肯定会来支持的。”刘兰芳后来回忆说,这话让她坚定了到怀远的决心。“因为当地的群众信任我,需要我。”
鞍山曲艺团到怀远县演出成了当地的一大盛事,时任县委书记、县长赶赴蚌埠火車站迎接,又陪刘兰芳一行乘车来到怀远。县里像过年一样热闹:群众倾城而出,敲锣打鼓,夹道欢迎,就为一睹刘兰芳的风采。
就这样,刘兰芳带领鞍山曲艺团先后在怀远县的龙亢、常坟、包集等11个乡镇连续演出两个月,几乎走遍了怀远县的山山水水。
当时的演出票价是1角钱,可最终的演出收入却达到了9万元。刘兰芳和演员们一致决定,捐给县政府7万元,将剩余2万元上交给鞍山曲艺团作为办公经费。县领导过意不去,要再拿3.5万元出来给鞍山曲艺团。
1983年,刘兰芳的月工资是61元,当时9000元可以买一辆拉达小汽车。而2万元也只能保证鞍山曲艺团一年不闹饥荒。由此可见,这9万元是何等巨款。再能多得一些,或许团里的创演条件、演员待遇等又能有一定改善,这是有利于发展的好事情。
但刘兰芳还是谢绝了。
刘兰芳回忆说:“在怀远的日子里,农民的淳朴、善良,感动得我流了多少泪已经记不清了,但从中感受最深的,广大农民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衣食父母,是真正的上帝!”
这是一个文艺家最朴实也是最真挚的情感,是对文艺要始终扎根人民最深刻的体悟,是对“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褒奖”最生动的诠释!
怀远县也没有辜负刘兰芳的好意,他们用那笔钱建了一座农民文化馆。文化馆落实后,相关负责人给刘兰芳邮寄了一封信和几张照片。信中说,文化楼修建好了。主楼有1000平方米,设有两个大厅,6个活动室,一个经营部,还配有1500平方米的大剧场,有800个座位。文化馆的院子里还有假山、花坛。为了感谢刘兰芳,他们还把主楼起名为“兰芳阁”……
从那以后,这座文化馆就成了刘兰芳的一大牵挂。“怀远县农民文化馆怎么样了?还有这个地方?在哪里?”得空的时候,她三不五时总要念叨这几句。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她“看看怀远县农民文化馆”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直到2018年。
初冬的安徽,气候湿冷。刘兰芳从北京出发,坐高铁、乘汽车,在近五个小时的奔波后终于来到了怀远县。刘兰芳内心的激动难以抑制,不顾旅途劳顿就要到自己思念了35年的怀远县农民文化馆看看。
可在多方打听、在网上搜寻后,都没得到怀远县农民文化馆的确切地址。刘兰芳不甘心,决定乘车做一次“地毯式”的找寻。当地派的一位司机问我们去哪?我们说到农民文化馆,他挠了挠头,说没有这个地方。后来他又想想,觉得这应该是个老地方,就建议我们到老街去找找。
老街是真的了“老”了,狭窄的街道两旁挤满了叫卖各种日用品的小商铺。司机一边小心开车一边介绍说,怀远县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这条老街可能也要整改了。
车慢慢前行,司机不经意间一瞥,突然停了车,指着一幢建筑,说有个牌子,隐约就写着文化馆。刘兰芳一听连忙下车走到近前。我们眼前是一座带有古典风格的3层小楼,白色的墙面,翡翠绿釉的瓦顶,凌空的飞檐,雕花的窗棂。虽然因为年代已久,小楼处处都有颓败,但仍然能看出当年的精致。
当天是星期天,院子里没有什么人。刘兰芳正在环顾四周时,左近一个房间中走出人来,经过询问,他就是这个文化馆的馆长,刘兰芳立刻说起当年修建文化馆的事。这位馆长立刻说:“就是这个馆呀!我们都知道是你带领鞍山曲艺团演出捐款建造的!”
“就是这个馆!”刘兰芳顿时激动起来,她来回踱步,一边仔细打量小楼一边自言自语:“都还在啊,还在啊……”
剧场还在,“槐荫剧场”的牌匾也还清晰。但院子里的假山、花坛已经不在了,陈馆长也去世了。这三层小楼,如今暂时作为文化馆办公室和培养青少年艺术人才的基地。而为改造老城、加强县城建设,这个文化馆也快拆迁了。刘兰芳有些伤感,它站在剧场门前同现任馆长照相留念,想留下对这个神交已久“老朋友”的一丝念想。
“兰芳阁”的牌匾已经摇摇欲坠了,刘兰芳驻足良久,馆长有些赧颜。但随即刘兰芳就说,这儿也快拆了,老百姓的日子好了,很快咱们怀远的老百姓就能有更大、更好的文化馆了。
是不舍,更是欣慰。
她回忆起当年一位老奶奶兴奋地说:“能看见你(刘兰芳),我死也值了!”
但我看得出来,在刘兰芳心中,1983年那场演出才是真的“值了”。
走出文化馆的院子,刘兰芳看周围的什么都亲切。什么青萝卜、红萝卜、红心萝卜、花生、炸的馓子等,她几乎见着什么买什么,大有把整个老街搬回家的气势。我在心里嘀咕:这么多东西怎么拿呀?但旋即释然,这是刘兰芳对怀远的情感,对怀远的不舍啊!
这时,路边不时有群众认出了刘兰芳,现场渐渐有些混乱,要签名的,要合影的,两位年轻女同志好不容易挤到近前,拉着刘兰芳合影留念。她们一个劲对周围人群说:“这个文化馆就是当年刘老师她们捐款建起来的……”
诚如现实所展现,这个刘兰芳她们当年捐献7万元建起来的文化馆已经老旧,或许下一次她再来此地,便是人是物已非。“老朋友”的离去总是令人伤感的,但“老朋友”留下的印记还在怀远县群众的心里,这印记没有随着时光流逝而黯淡,而是愈加深刻,愈加动人。
(责任编辑/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