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形式主义美学的发展曾给当时的艺术界带来巨大的影响。而随着其进一步发展,它的影响也开始作用在了自然环境方面。但是,对艺术的审美欣赏毕竟不同于对自然的审美欣赏。因此,在形式主义能否有助于对自然的审美欣赏这一问题上,不同的学者之间产生了分歧。以克莱夫·贝尔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者们认为,形式审美构成了对自然的适当欣赏。但是部分学者却对此颇具微词,在他们看来,对自然的形式主义审美会在审美过程中剥离客观性,从而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式主义美学的发展曾给当时的艺术界带来巨大的影响。而随着其进一步发展,它的影响也开始作用在了自然环境方面。但是,对艺术的审美欣赏毕竟不同于对自然的审美欣赏。因此,在形式主义能否有助于对自然的审美欣赏这一问题上,不同的学者之间产生了分歧。以克莱夫·贝尔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者们认为,形式审美构成了对自然的适当欣赏。但是部分学者却对此颇具微词,在他们看来,对自然的形式主义审美会在审美过程中剥离客观性,从而导致自然审美过程的主观性倾向。面对批判,形式主义者们修正了此前的极端看法。尼克·臧威尔提出了新形式主义的观点,并试图以此来将形式主义的观点和反形式主义的观点结合起来。不过这依旧没能彻底摆脱形式主义的影响。但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自然环境进行欣赏活动的时候,又往往会不自觉地关注到自然的形式属性。那么,形式主义究竟能否构成了对自然审美的有效途径呢?或者说,形式主义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构成对自然的适当欣赏呢?
其他文献
论笔这种形式之所以在德国遇到重重阻力,是因为它唤醒了精神自由,也是因为它与科学和学术对诸形式的过敏反应判然有别。论笔早已从艺术中分离出来,但是它却具有某种审美自主性;论笔重视个体经验,但其经验又无法用科学方法简单概括。相对于事物的整体,论笔强调部分;相对于主客体的同一性,论笔表达的是非同一性;论笔不是不要方法,而是以无法而法的方式悬置了传统的方法概念;论笔也不是拒绝概念,而是要让概念在心智经验中互
20世纪中叶,杜威和克罗齐进行了一场长达十八年的“错位”攻讦,二人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其一,杜威美学是否构成对克罗齐美学的抄袭;其二,谁更像一个黑格尔主义者;其三,谁的思想真正克服了二元论。考察杜威、克罗齐最为相近的“艺术表现论”,可见二人的许多争辩都源自相互误解。尽管二人在强调表现的整体性、创作与欣赏的同一性等问题上有不少相合之处,但无论是理论出发点还是论证思路都南辕北辙。杜威和克罗齐的美学
“美善同体”理论择取自伦理学的“合道德性”与美学的“合目的性”,将身体放置于“合理”与“合情”的话语体系中,探讨身体的“美”与“善”如何成就人类幸福生活观。无论西方哲学对身体论述呈“纵向”形态,揭示了从“抑身扬心”向“身心一元”的身体转变过程,还是中国哲学对身体论述呈现“横向”形态,揭示身体形成“礼”“道”“和”的道德多元比喻,身体的伦理属性自古可鉴,然而现代社会出现了身体感知缺乏“美”“善”的关
将“进化体”概念的思维方法带入工业设计思想进行研究,能给设计带来一种新视角,进而启发工业设计的行为、方法。通过类比的方法,发现了“进化体”概念能很好地同工业设计相结合,针对“进化体”在应用时存在的局限就进行了探讨,最终得出“进化体”可以启发工业设计思想,从而促进设计方法和行为的改进。
流浪动物侵权是我国饲养动物侵权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我国流浪动物数量每年不断递增,流浪动物致害的相关事件也不断增加。由于我国《民法典》对流浪动物侵权的有关规定并不明确,适用范围较为狭窄,现实生活中,被侵权人往往难以得到赔偿。在司法实务中,也存在同案不同判的现象,这不仅会引起争议,而且也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立法、理论现状以及分析国内的经典案例,对流浪动物致人损害侵权责任进行讨论研究
“神”这一批评范畴的建立在六朝时期,并在后世发展成中国画论的核心概念,其哲学前提是“道”的展开。六朝画论中“神”这一范畴的艺术表达往往被解释为画家对外物的再现,此技法范畴的建立源自于一种特殊的内在意蕴与外在表现关系的艺术哲学。在六朝时期的画论中,“道”以笔墨为中介,经过通神成真的幻术表达,展示出其神妙的特质。传“神”的技艺是建立在以静态的笔墨符号之形表现“道”之无形,以不像表现“道”之大象上的。画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艺术是真的一个低级阶段,在于绝对精神以感性显现的方式把握自身,艺术作品中的“物因素”一定会被精神所扬弃,这也正是艺术终结之宿命的原因所在。此外,黑格尔将艺术创作的本质诉诸于绝对,并认为人对艺术作品的“保存”只是对象性的“观照”。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从对物的分析出发指出物作为一个“处所”乃是“真”作为存在者之无蔽状态的生发之地,并进而论及人对于艺术作品的“保存”,亦
1930年,蔡元培在为商务印书馆《教育大辞书》撰写的“美育”词条中,对何谓美育有一个基本定位,即“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今天看来,这种解释可能是粗糙的,但却揭示了一个基本道理,即美育是美学理论的实践形态,没有美学理论作为先导和规约的美育,必然是盲目的美育。那么,当代中国美学到底能够给予美育什么?一是美学理论自身的非稳定性,为借助美育洞穿日益严苛的自然人文科学壁垒提供了可能,并为专业化的知
艺术学由九个子学科组成,艺术原理开路,民间艺术学殿后,是为“抓两头带中间”。两个“头”一个是知识层面,另一个是存在层面。艺术原理是艺术学的基础,民间艺术是艺术的基础。美的艺术是“为艺术而艺术”,民间艺术是“为生活而艺术”;美的基本原则是自由,民间艺术的基本原则是自然。因此我们应当让民间艺术与美学脱钩。民间艺术让艺术从“美的艺术”或“天才的艺术”中获得突破,在事实层面延展了艺术学的广度;民间艺术学揭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艺术的苏格拉底”是否可能的疑问,这实际上关涉感性与理性能否在个人身上进行统一的问题。苏格拉底的哲人身份意味着一种严格的理性,“艺术”则彰显着个人的创造力和非理性倾向。作为作者,《理想国》中的苏格拉底一方面凸显着他的城邦创制,另一方面又以“驱逐诗人”为噱头创制诗之规则。苏格拉底通过厄洛斯神话表露出他作为诗人及作者神秘而感性的一面。“艺术的苏格拉底”确有可能,它的实现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