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让概念深入心中为数学学习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坚固基石。怎样让这些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减轻学习负担,让概念在孩子们心中得到完美内化呢?首先,是概念的引入讲述宜直观形象;其次,概念的学习宜多感官参与;再次,概念的练习宜生动有趣;最后,概念的拓展宜实在有效。
二、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转化和归总
何谓思维的转化和归结,指的是将一个难以解决的或是比较复杂的问题通过大脑有意识的转化,进行归纳总结,找到一种容易解决或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它是数学教学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一种教学思想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所设启发点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学生苦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因势利导,抓住机会释疑,可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例如:植树节到了,三年(2)班的同学每小时可以植树25棵,一共要植树360棵,问三年(2)班的同学12个小时可以植完树吗?多数同学都会列式,却不知道怎么算。这时,我微笑着说:“想想我们学过的知识,也许我们可以试试简便运算法。”教师适当的引导是关键也是必要的,不能让孩子在困难面前止步不前。果真话音刚落,就有孩子举手上台板演:25×12=25×4×3=100×3=300(棵),300<360。答:12小时不能植完树。有同学质问他,明明是乘12怎么变成乘4又乘3?他说:“以前不是学过7×2×5=7×10吗?那反过来用也是可以的呀。”我不禁微笑着鼓起掌来。又一位同学站起来:“老师,我还有其他的方法解答。”他在黑板上写下:25×10=250(米),25×2=50(棵),250+50=300(棵),300<360。答:12小时不能植完树。并解释说,我先算他10小时植树多少棵,再算2小时植树多少棵,然后加起来一共是12小时植树多少棵。这时班上再次掌声响起。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又有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也有不同的解法。”我也让他到黑板上书写:360÷12=360÷3÷4=120÷4=30(棵),30>25。答:12小时不能植完树。理由是:我们学过12÷6=12÷2÷3。我不禁对他们竖起大拇指来,学生思维的敏捷与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让我惊喜不已。
三、插上猜想的翅膀遨游数学太空
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曾说:“在数学的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数学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事实和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想。
例如: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5和7、11和9、15和17、8和13。很明显这四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这时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当两个数是什么关系时,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有学生猜想:当两个数不是倍数关系。由于受上题倍数关系的影响,学生得出这个结论也很正常。这时千万不要批评而应表扬这位同学的大胆猜测,猜测使成功更近了一步!并让他与其他同学一起根据这个假设去探讨、去思考、去验证。同学们各抒己见时,就有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4和10的最小公倍数不是40而是20呢?很显然这个问题推翻了这种假设(当两个数不是倍数关系的时候),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这一过程,再引入了解各自因数的情况,这样学生就会豁然开朗,找到真正的结论。原来是当两个数的相同因数只有1时,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毋庸置疑,在有些情况下,教猜想比教证明更为重要。学生在猜想过程中,新旧知识的碰撞会激发智慧的火花,思维会有很大的跳跃,能提高数感,发展推理能力,锻炼数学思维。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做到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将令学生受用一生!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把学生真正置于主动者的位置,引导学生发现真理而不是向学生奉送真理,启发式的课堂教学将会给我们的教育界呈现出全新的局面,也必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从而大大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改革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正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实施创新教学策略。■
(作者单位:江西余干县黄埠中心小学)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坚固基石。怎样让这些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减轻学习负担,让概念在孩子们心中得到完美内化呢?首先,是概念的引入讲述宜直观形象;其次,概念的学习宜多感官参与;再次,概念的练习宜生动有趣;最后,概念的拓展宜实在有效。
二、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转化和归总
何谓思维的转化和归结,指的是将一个难以解决的或是比较复杂的问题通过大脑有意识的转化,进行归纳总结,找到一种容易解决或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它是数学教学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一种教学思想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所设启发点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学生苦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因势利导,抓住机会释疑,可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例如:植树节到了,三年(2)班的同学每小时可以植树25棵,一共要植树360棵,问三年(2)班的同学12个小时可以植完树吗?多数同学都会列式,却不知道怎么算。这时,我微笑着说:“想想我们学过的知识,也许我们可以试试简便运算法。”教师适当的引导是关键也是必要的,不能让孩子在困难面前止步不前。果真话音刚落,就有孩子举手上台板演:25×12=25×4×3=100×3=300(棵),300<360。答:12小时不能植完树。有同学质问他,明明是乘12怎么变成乘4又乘3?他说:“以前不是学过7×2×5=7×10吗?那反过来用也是可以的呀。”我不禁微笑着鼓起掌来。又一位同学站起来:“老师,我还有其他的方法解答。”他在黑板上写下:25×10=250(米),25×2=50(棵),250+50=300(棵),300<360。答:12小时不能植完树。并解释说,我先算他10小时植树多少棵,再算2小时植树多少棵,然后加起来一共是12小时植树多少棵。这时班上再次掌声响起。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又有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也有不同的解法。”我也让他到黑板上书写:360÷12=360÷3÷4=120÷4=30(棵),30>25。答:12小时不能植完树。理由是:我们学过12÷6=12÷2÷3。我不禁对他们竖起大拇指来,学生思维的敏捷与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让我惊喜不已。
三、插上猜想的翅膀遨游数学太空
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曾说:“在数学的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数学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事实和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想。
例如: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5和7、11和9、15和17、8和13。很明显这四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这时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当两个数是什么关系时,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有学生猜想:当两个数不是倍数关系。由于受上题倍数关系的影响,学生得出这个结论也很正常。这时千万不要批评而应表扬这位同学的大胆猜测,猜测使成功更近了一步!并让他与其他同学一起根据这个假设去探讨、去思考、去验证。同学们各抒己见时,就有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4和10的最小公倍数不是40而是20呢?很显然这个问题推翻了这种假设(当两个数不是倍数关系的时候),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这一过程,再引入了解各自因数的情况,这样学生就会豁然开朗,找到真正的结论。原来是当两个数的相同因数只有1时,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毋庸置疑,在有些情况下,教猜想比教证明更为重要。学生在猜想过程中,新旧知识的碰撞会激发智慧的火花,思维会有很大的跳跃,能提高数感,发展推理能力,锻炼数学思维。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做到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将令学生受用一生!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把学生真正置于主动者的位置,引导学生发现真理而不是向学生奉送真理,启发式的课堂教学将会给我们的教育界呈现出全新的局面,也必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从而大大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改革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正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实施创新教学策略。■
(作者单位:江西余干县黄埠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