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习等教育学基础概念,是教育基本理论的奠基性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对学习的概念界定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其界定主要是基于西方科学心理学的视角,未能展示学习这一人类文化现象的历史视野。本文试图以词源学考古式的方法,探究“学习”的最初意义及其历史演变历程。
[关键词] 学习;词源学;汉语;英语;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8-379
清晰的基础概念,是一门学科的基础。一个词的原初本义在其意义内涵历史嬗变中,常常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决定了后来不断可能衍生或者引申出来的派生意义。“学习”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占据核心地位。学术界对此概念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主要是从西方心理科学的角度来展开的。未能阐释人类对“学习”这一人类生而有之的活动的认识历史,特别是未能揭示古人对“学习”的最初认识。因此,本文拟从词源学的视角考察对“学习”的认识历史。
一、“学”的汉语词源学分析
“学”字,金文为“斆”,省“攴”作“學”,是为篆文,为“學”之通行字体。从金文斆(學),读xiào,来看,其造字法为会意兼形声。在《说文解字》中,“学,觉悟也。从教从冂。冂,尚矇也。臼聲。篆文斆省。”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按知不足所谓觉悟也。’记又曰,‘敎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敎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上古音,“学”为匣纽觉韵入声,“觉”为见纽觉韵入声,二字声近韵同,是为声训。《白虎通·辟雍》:“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
因此字为会意字,可以从其字体组成部分来分析意义,“臼”“爻”“子”“攴”“冖”是“斆”的五个组成部分,“臼”为叉手,老师用双手托起学生,意指教师认真教育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成长。“爻”为知识,商周时代的知识主要是指占卜方面的知识。“子”为幼童。“攴”的意思是手里拿着一根棍子——教师手里拿着棍子,告诉学生如何摆弄算筹,如果学生摆弄错了或懒惰等,则要被老师惩罚。[1]“冖”在甲骨文中就画成一个屋形,它表示教学场所。[2]亦会意为覆盖,东西被覆盖则昏暗,人被遮蔽则蒙昧。幼童年少不经事,没有接受过教育,缺乏知识,懵懵懂懂而对外界了解甚少,就如同物品被东西覆盖(冖),因而古称幼童为“童蒙”或“蒙童”,故训“冂,尚蒙也。”从而教师教授蒙童知识、经验、智慧等,蒙童在经过老师教导后,能得有所觉悟,这样的过程就如同老师把覆盖在童蒙心上的蒙昧(冖)揭去,他们的内心逐步获得光明、知识、智慧一样。因此其构字的意义就很明确,在古代,“学”就是幼童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实现内心从昏庸不明、愚昧无知蒙蔽无知到逐渐有知识、有智慧。[3]
二、“习”的汉语词源学分析
“习”字的甲骨文写法为“”,從日、從。為“彗”字初文,笤帚之“彗”,《說文》古文作“”,异体作“篲”,声符从習,也可替换成彗。甲骨文“習”字從日、彗聲,本义为暴乾,故从日。甲骨文多见“習卜”文例,用为“襲”、“重”等义。
战国时期文字作,“(彗)”和“羽”已混同无別,“日”有时也写成“自”,睡虎地秦簡“日”行訛作“目”,篆文承其讹变,构形作從羽、從白。
汉碑、汉简隶书和汉印仍从“曰(日)”形,定县汉简作“”,构形与甲骨文“從日、”“(彗)聲”最为贴合。段注本《說文·羽部》:“習,鳥數飛也。从羽、白聲。”根据变化的构型,分析形义关系,從羽,表示飛行,“自”有时写成“白”,表示音读,会合鸟类反覆鼓动翅膀试飞。在六书中属于形声。
推源古文字“習”字形變,構形當從日、(彗)聲。从日,表示暴晒;从彗,表示音读,本义为暴乾。在六书中属于形声。规范字作“习”。《说文解字》數飛也。《礼·月令》鷹乃學習。《论语》學而時習之。《汉·大禹謨》士不習吉。《诗·邶風》習習谷風。《傳》習習,和舒貌。①
从“习”的字形演变历史,及其字义的演变过程来看,“习”是从古人的占卜中演变过来的,基本意义表示为“重”“多次”。《易·坎卦》習坎。《释文》習,重也。《易·坤卦》不習,无不利。根据《现代汉语字典》,“习”逐步引申出以下意义。①引申为“小鸟反复地试飞”。②反覆练习,钻研。③学习。④习惯、习惯于、习以为常。⑤训练。⑥习染。⑦训练。⑧作为名词的习性、习惯。⑨亲信。⑩经常,常常。②
三、“学习”的汉语词源学分析
“学习”一词由“学”与“习”二字组合而成。按照汉语构词法:“学习”一词可视为并列关系的复合式合成词。根据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古代汉语语料库网络检索,最早将“学”与“习”二字合在一起作“学习”使用的是:
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吕氏春秋·孟春纪》)
但这里的“学习”尚不是如今我们现代汉语中的“学习”。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先人最初只是将“学”与“习”二字连用,而不是把它们二者作为一个独立使用的通用词。
直到汉代,才开始逐渐有“学习”二字连起来作为一个独立使用的词语使用,如,“强勉学习,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还至而有效者也。”(《汉书 董仲舒列传》)然而,汉代至魏晋六朝,在使用“学习”时候,大部分还是“学”与“习”二字连用,而不是把它们二者作为一个独立使用的通用词。“四年春二月丁亥,命乐师入学习舞,释菜于先圣、先师。”(魏晋六朝《北史 魏本纪》)及至宋代以后,“学”和“习”二字合在一起作“学习”使用,才开始大量出现在各种文本中,与如今我们使用的现代汉语的“学习”意义相一致。[4]如今的“学习”主要是指①研究练习“他从去年开始学习书法,如今已能写得一手好字。”②效法,如,“他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①
由此,可以推测,虽然学习活动与我们祖先始终相伴,但是“学习”这种双音节并列结构的词语,出现的是比较晚的。究其原因,其一是我國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语为主,学习这种日常生活的活动,在“学”和“习”中都有所表达了。其二是,宋代,特别是明清时期,汉语逐渐的白话化,尤其是明清小说的繁荣,促使双音节并列结构的“学习”开始大量出现,并逐渐成为现在的标准用法。
参考文献
[1] 朱启能.从甲骨文字看殷商时期的教育[J].教育研究,1982(11).
[2] 王贵民.从殷墟甲骨文论古代学校教育[J].人文杂志,1982(2).
[3] 郭帅华.说文解字·学[EB/ 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6cf0360102xm6j.html
深圳市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 广东省 深圳市 518172
[关键词] 学习;词源学;汉语;英语;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8-379
清晰的基础概念,是一门学科的基础。一个词的原初本义在其意义内涵历史嬗变中,常常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决定了后来不断可能衍生或者引申出来的派生意义。“学习”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占据核心地位。学术界对此概念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主要是从西方心理科学的角度来展开的。未能阐释人类对“学习”这一人类生而有之的活动的认识历史,特别是未能揭示古人对“学习”的最初认识。因此,本文拟从词源学的视角考察对“学习”的认识历史。
一、“学”的汉语词源学分析
“学”字,金文为“斆”,省“攴”作“學”,是为篆文,为“學”之通行字体。从金文斆(學),读xiào,来看,其造字法为会意兼形声。在《说文解字》中,“学,觉悟也。从教从冂。冂,尚矇也。臼聲。篆文斆省。”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按知不足所谓觉悟也。’记又曰,‘敎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敎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上古音,“学”为匣纽觉韵入声,“觉”为见纽觉韵入声,二字声近韵同,是为声训。《白虎通·辟雍》:“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
因此字为会意字,可以从其字体组成部分来分析意义,“臼”“爻”“子”“攴”“冖”是“斆”的五个组成部分,“臼”为叉手,老师用双手托起学生,意指教师认真教育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成长。“爻”为知识,商周时代的知识主要是指占卜方面的知识。“子”为幼童。“攴”的意思是手里拿着一根棍子——教师手里拿着棍子,告诉学生如何摆弄算筹,如果学生摆弄错了或懒惰等,则要被老师惩罚。[1]“冖”在甲骨文中就画成一个屋形,它表示教学场所。[2]亦会意为覆盖,东西被覆盖则昏暗,人被遮蔽则蒙昧。幼童年少不经事,没有接受过教育,缺乏知识,懵懵懂懂而对外界了解甚少,就如同物品被东西覆盖(冖),因而古称幼童为“童蒙”或“蒙童”,故训“冂,尚蒙也。”从而教师教授蒙童知识、经验、智慧等,蒙童在经过老师教导后,能得有所觉悟,这样的过程就如同老师把覆盖在童蒙心上的蒙昧(冖)揭去,他们的内心逐步获得光明、知识、智慧一样。因此其构字的意义就很明确,在古代,“学”就是幼童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实现内心从昏庸不明、愚昧无知蒙蔽无知到逐渐有知识、有智慧。[3]
二、“习”的汉语词源学分析
“习”字的甲骨文写法为“”,從日、從。為“彗”字初文,笤帚之“彗”,《說文》古文作“”,异体作“篲”,声符从習,也可替换成彗。甲骨文“習”字從日、彗聲,本义为暴乾,故从日。甲骨文多见“習卜”文例,用为“襲”、“重”等义。
战国时期文字作,“(彗)”和“羽”已混同无別,“日”有时也写成“自”,睡虎地秦簡“日”行訛作“目”,篆文承其讹变,构形作從羽、從白。
汉碑、汉简隶书和汉印仍从“曰(日)”形,定县汉简作“”,构形与甲骨文“從日、”“(彗)聲”最为贴合。段注本《說文·羽部》:“習,鳥數飛也。从羽、白聲。”根据变化的构型,分析形义关系,從羽,表示飛行,“自”有时写成“白”,表示音读,会合鸟类反覆鼓动翅膀试飞。在六书中属于形声。
推源古文字“習”字形變,構形當從日、(彗)聲。从日,表示暴晒;从彗,表示音读,本义为暴乾。在六书中属于形声。规范字作“习”。《说文解字》數飛也。《礼·月令》鷹乃學習。《论语》學而時習之。《汉·大禹謨》士不習吉。《诗·邶風》習習谷風。《傳》習習,和舒貌。①
从“习”的字形演变历史,及其字义的演变过程来看,“习”是从古人的占卜中演变过来的,基本意义表示为“重”“多次”。《易·坎卦》習坎。《释文》習,重也。《易·坤卦》不習,无不利。根据《现代汉语字典》,“习”逐步引申出以下意义。①引申为“小鸟反复地试飞”。②反覆练习,钻研。③学习。④习惯、习惯于、习以为常。⑤训练。⑥习染。⑦训练。⑧作为名词的习性、习惯。⑨亲信。⑩经常,常常。②
三、“学习”的汉语词源学分析
“学习”一词由“学”与“习”二字组合而成。按照汉语构词法:“学习”一词可视为并列关系的复合式合成词。根据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古代汉语语料库网络检索,最早将“学”与“习”二字合在一起作“学习”使用的是:
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吕氏春秋·孟春纪》)
但这里的“学习”尚不是如今我们现代汉语中的“学习”。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先人最初只是将“学”与“习”二字连用,而不是把它们二者作为一个独立使用的通用词。
直到汉代,才开始逐渐有“学习”二字连起来作为一个独立使用的词语使用,如,“强勉学习,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还至而有效者也。”(《汉书 董仲舒列传》)然而,汉代至魏晋六朝,在使用“学习”时候,大部分还是“学”与“习”二字连用,而不是把它们二者作为一个独立使用的通用词。“四年春二月丁亥,命乐师入学习舞,释菜于先圣、先师。”(魏晋六朝《北史 魏本纪》)及至宋代以后,“学”和“习”二字合在一起作“学习”使用,才开始大量出现在各种文本中,与如今我们使用的现代汉语的“学习”意义相一致。[4]如今的“学习”主要是指①研究练习“他从去年开始学习书法,如今已能写得一手好字。”②效法,如,“他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①
由此,可以推测,虽然学习活动与我们祖先始终相伴,但是“学习”这种双音节并列结构的词语,出现的是比较晚的。究其原因,其一是我國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语为主,学习这种日常生活的活动,在“学”和“习”中都有所表达了。其二是,宋代,特别是明清时期,汉语逐渐的白话化,尤其是明清小说的繁荣,促使双音节并列结构的“学习”开始大量出现,并逐渐成为现在的标准用法。
参考文献
[1] 朱启能.从甲骨文字看殷商时期的教育[J].教育研究,1982(11).
[2] 王贵民.从殷墟甲骨文论古代学校教育[J].人文杂志,1982(2).
[3] 郭帅华.说文解字·学[EB/ 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6cf0360102xm6j.html
深圳市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 广东省 深圳市 51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