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策略探索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g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将“立德树人”的思想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是新时代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在中职的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同样不能忽视“课程思政”的落实和渗透,要突出企业文化融入于工匠精神培育的职业教育特色,构建一个高效的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格局。文章基于此点,对在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的策略进行了探索,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专业课;课程思政;策略探索
  在中职的专业课教学中,很多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指导和专业素养培育,卻忽视了“立德”才是教育的灵魂,才是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只有在专业课教学中积极渗透专业课教学,才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新青年。因此,在中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中,教师一定不能忽视“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施,一定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全面增强中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发展能力。
  一、学校层面:做好统筹规划
  要想在中职专业课当中有效实施课程思政课,就一定要从学校层面出发,确定“课程思政”的体系建设。首先,学校应该遵循新课改和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指示,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要有强烈的教育观和社会责任感,全面统筹、科学计划,保证“课程思政”体系得以全面的统筹和谋划;其次,中职院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办校特色,制定相关的策略和措施,要在“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上给予制度和政策上的保障;最后,学校应该根据“课程思政”课的教学需要,积极组织专业院校老师展开相关的教学探讨工作,让教师之间互相交流经验,并且还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保证整个课程得以顺利的实施。
  二、格局方面:以课程为载体
  “课程思政”课的构建,应该要站在一个大格局上。首先,学校应该将“立德树人”作为整个课程教学的重点和中心,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新青年。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课程为依托,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或者找准切入点,积极渗透思政元素,让学生的思想得以熏陶和启发;其次,学校应该实现三维目标的同步提升,在具体的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指导”、“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等具体目标的确定和实现,要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情感态度的转化和价值观的升华,充分凸显他们的人格魅力;最后,不管专业课是以何种方式呈现或者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都应该展现“育德功能”和“价值引领”。所以教师应该确定课程思政课的育人要点和价值引领的方向,积极渗透,要点如下:
  1、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具有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和坚韧不拔民族精神的新一代青年。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信念信仰,要积极融入课程教学,要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信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让学生能够具有爱国情怀。
  2、道德素养
  教师应该注重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要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要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情操。对此,教师就一定要注重道德素养的培育和提升,一定要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社会热点,实现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积极评析,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样才能够积极渗透思政教育。
  3、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中职院校着重培育的点,因为中职院校是要培育具有专业技能的学生,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所以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对此,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应该通过情境教学、实践探索、角色扮演、自主探究式教学,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思政渗透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竞争力。
  三、实施方面:以学生为主体
  在中职学校进行“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地研究该专业的特征,该专业所蕴含着的内涵精神,所潜藏的文化知识基础,坚定不移地渗透思政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课程设置,在课堂教学中要恰当地运用教育教学手段,因材施教,确保整个教学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的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落实“课程思政”课的教学,要统筹规划,以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着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道德素养以及工匠精神。并且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积极渗透这些素养,为整个中职专业课程的教学添砖加瓦,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让他们能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进社会,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背景下的综合性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林琼.立足文化内涵,实施课程育人——对中职学生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J].山西青年,2020(11):171+173.
  [2]苏晓辉. 浅谈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向课程思政的转变[A].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旨在阐述辽宁复州皮影戏的文化创意产品新探索,皮影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近年来却面临着传承困难的窘境。如今,文创产业的兴起为复州皮影的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以文化创意产品为载体,传统复州皮影文化与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相结合,在文化创意产品中注重文化内涵,从而达到对复州皮影的创新、保护和传承的作用,使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复州皮影戏;文化创意产品;新探索  一、复州皮影与文化创意
期刊
摘要:烟草行业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由省级公司代表中国烟草总公司行使出资人权利,与所属全资及控股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有关规定,建立母子公司体制。国有资产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日常管理、基础管理、资本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内部控制及其他资产管理工作。  关键词:烟草企业;国有资产;优化  一、烟草行业国有资产日常管理及存在的问题  1. 资产盘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期刊
摘要:书籍一直是我们汲取知识、智慧,包装自己的能够一触即发的无尽力量。随着科技的迅猛开展,人类的消费生存模式变动宏大。人们更喜欢抖音之类的速阅,而这种阅读方式只能作为一种快速得到信息的途径,而不能成为放松心境的佳径。本文浅析艺术类书籍的种类,探究其对于高校学生的帮助与作用。  一、藝术类书籍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迅猛开展,人类的消费生存模式变动宏大。人们更喜欢抖音之类的速阅,而这种阅读方式只能作
期刊
摘要:在中国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每个民族的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每个民族的文化继承和发扬也是实现新时代“中国梦”的必要要求。彝族作为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重要组成之一,身处相对落后的西南地区,在这种情况下,对彝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是相当迫切的任务之一。本课题拟通过研究凉山彝族“达体舞”入手,见微知著的讲解彝族舞蹈文化的发展现实。通过调研研究,得到彝族“达体舞”
期刊
作者簡介:丁晨泰(1995.12-),性别:男,研究生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斷发展,人们的审美要求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对于绘画作品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审美品质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而民族传统文化在绘画过程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瑶族人民设计的各种服装图案,饱含着瑶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为人们的绘画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素材。本文就针对瑶族服饰图案在绘画创作当中存在的艺术价值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给更多的创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价
期刊
摘要:瑶族传统图案是广西瑶族独有的文化特色,由于图案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因此对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美术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使美术教学的资源变得更加丰富。  关键词:瑶族传统图案;工艺美术课程;多元化  引言:  瑶族传统图案工艺是广西民间美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承载着瑶族人民审美思维的物质载体和精神文化,在教育教学中,
期刊
摘要:本文将道家的“少则得、多则惑”“有无”“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哲学观点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探究道家哲学思想与西方现代主义设计的关联性。希望本文研究内容能够对我国设计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词:道家哲学思想;西方现代;设计思想  哲学和设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在精神及物质方面的需求,为人提供服务。西方现代主义设计起源于上世纪,从最初追求艺术技法的创新,到重点强调设计
期刊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本文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加以介绍,同时提出有效发挥其优越性的合理思路,把制度优势转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  引言:  党中央引领全国人民开展现代化建设,创新了改革开放新局面,同时以焕然一新
期刊
摘要: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的符号美学创新实践,需要重视文化符号在意义上并存的一致与独特,致力于中外融通的跨文化传播,让其成为全球文化的共享资源。  关键词:纪录片;符号创新;中外融通  中外融通的跨文化传播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前提。但放眼全球,不同民族间的无差别或低差别交流,无一不是建构在文化共有语境基础上的。当文化试图脱离开原生语境而在其他语境中进行传播时,由于文化折扣现象和高低语境的存在,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