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将“立德树人”的思想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是新时代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在中职的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同样不能忽视“课程思政”的落实和渗透,要突出企业文化融入于工匠精神培育的职业教育特色,构建一个高效的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格局。文章基于此点,对在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的策略进行了探索,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专业课;课程思政;策略探索
在中职的专业课教学中,很多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指导和专业素养培育,卻忽视了“立德”才是教育的灵魂,才是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只有在专业课教学中积极渗透专业课教学,才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新青年。因此,在中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中,教师一定不能忽视“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施,一定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全面增强中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发展能力。
一、学校层面:做好统筹规划
要想在中职专业课当中有效实施课程思政课,就一定要从学校层面出发,确定“课程思政”的体系建设。首先,学校应该遵循新课改和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指示,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要有强烈的教育观和社会责任感,全面统筹、科学计划,保证“课程思政”体系得以全面的统筹和谋划;其次,中职院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办校特色,制定相关的策略和措施,要在“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上给予制度和政策上的保障;最后,学校应该根据“课程思政”课的教学需要,积极组织专业院校老师展开相关的教学探讨工作,让教师之间互相交流经验,并且还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保证整个课程得以顺利的实施。
二、格局方面:以课程为载体
“课程思政”课的构建,应该要站在一个大格局上。首先,学校应该将“立德树人”作为整个课程教学的重点和中心,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新青年。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课程为依托,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或者找准切入点,积极渗透思政元素,让学生的思想得以熏陶和启发;其次,学校应该实现三维目标的同步提升,在具体的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指导”、“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等具体目标的确定和实现,要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情感态度的转化和价值观的升华,充分凸显他们的人格魅力;最后,不管专业课是以何种方式呈现或者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都应该展现“育德功能”和“价值引领”。所以教师应该确定课程思政课的育人要点和价值引领的方向,积极渗透,要点如下:
1、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具有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和坚韧不拔民族精神的新一代青年。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信念信仰,要积极融入课程教学,要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信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让学生能够具有爱国情怀。
2、道德素养
教师应该注重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要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要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情操。对此,教师就一定要注重道德素养的培育和提升,一定要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社会热点,实现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积极评析,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样才能够积极渗透思政教育。
3、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中职院校着重培育的点,因为中职院校是要培育具有专业技能的学生,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所以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对此,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应该通过情境教学、实践探索、角色扮演、自主探究式教学,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思政渗透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竞争力。
三、实施方面:以学生为主体
在中职学校进行“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地研究该专业的特征,该专业所蕴含着的内涵精神,所潜藏的文化知识基础,坚定不移地渗透思政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课程设置,在课堂教学中要恰当地运用教育教学手段,因材施教,确保整个教学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的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落实“课程思政”课的教学,要统筹规划,以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着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道德素养以及工匠精神。并且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积极渗透这些素养,为整个中职专业课程的教学添砖加瓦,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让他们能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进社会,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背景下的综合性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林琼.立足文化内涵,实施课程育人——对中职学生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J].山西青年,2020(11):171+173.
[2]苏晓辉. 浅谈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向课程思政的转变[A].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3.
关键词:专业课;课程思政;策略探索
在中职的专业课教学中,很多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指导和专业素养培育,卻忽视了“立德”才是教育的灵魂,才是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只有在专业课教学中积极渗透专业课教学,才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新青年。因此,在中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中,教师一定不能忽视“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施,一定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全面增强中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发展能力。
一、学校层面:做好统筹规划
要想在中职专业课当中有效实施课程思政课,就一定要从学校层面出发,确定“课程思政”的体系建设。首先,学校应该遵循新课改和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指示,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要有强烈的教育观和社会责任感,全面统筹、科学计划,保证“课程思政”体系得以全面的统筹和谋划;其次,中职院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办校特色,制定相关的策略和措施,要在“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上给予制度和政策上的保障;最后,学校应该根据“课程思政”课的教学需要,积极组织专业院校老师展开相关的教学探讨工作,让教师之间互相交流经验,并且还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保证整个课程得以顺利的实施。
二、格局方面:以课程为载体
“课程思政”课的构建,应该要站在一个大格局上。首先,学校应该将“立德树人”作为整个课程教学的重点和中心,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新青年。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课程为依托,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或者找准切入点,积极渗透思政元素,让学生的思想得以熏陶和启发;其次,学校应该实现三维目标的同步提升,在具体的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指导”、“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等具体目标的确定和实现,要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情感态度的转化和价值观的升华,充分凸显他们的人格魅力;最后,不管专业课是以何种方式呈现或者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都应该展现“育德功能”和“价值引领”。所以教师应该确定课程思政课的育人要点和价值引领的方向,积极渗透,要点如下:
1、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具有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和坚韧不拔民族精神的新一代青年。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信念信仰,要积极融入课程教学,要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信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让学生能够具有爱国情怀。
2、道德素养
教师应该注重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要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要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情操。对此,教师就一定要注重道德素养的培育和提升,一定要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社会热点,实现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积极评析,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样才能够积极渗透思政教育。
3、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中职院校着重培育的点,因为中职院校是要培育具有专业技能的学生,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所以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对此,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应该通过情境教学、实践探索、角色扮演、自主探究式教学,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思政渗透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竞争力。
三、实施方面:以学生为主体
在中职学校进行“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地研究该专业的特征,该专业所蕴含着的内涵精神,所潜藏的文化知识基础,坚定不移地渗透思政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课程设置,在课堂教学中要恰当地运用教育教学手段,因材施教,确保整个教学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的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落实“课程思政”课的教学,要统筹规划,以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着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道德素养以及工匠精神。并且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积极渗透这些素养,为整个中职专业课程的教学添砖加瓦,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让他们能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进社会,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背景下的综合性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林琼.立足文化内涵,实施课程育人——对中职学生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J].山西青年,2020(11):171+173.
[2]苏晓辉. 浅谈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向课程思政的转变[A].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