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实效,就是指教学的实际效果。就一节课而言,就是指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达成的怎么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教学目标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是基础,能力目标是关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我们的最高追求,三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到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升华了情感,形成了正确的态度,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可以称为有效达成,就收到了良好的教学实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以上目标只是片面实现,比如,学习到了知识,也提升了能力,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没有实现,这样的课堂只能算是初级课堂,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称为“半成品”,不是一个健全的具有丰富情感和人格的“人才”。我们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深厚的能力,还应具有健全的人格即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换句话说就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知识性人才”“技能型人才”还远远不夠,还必须“品德高尚”,这样的人才才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奉献终身。因此,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就是看三位一体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达成的怎样。为了提高教学实效,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打造快乐课堂的努力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打造快乐课堂,从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入手。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处在六周岁到十二周岁之间,正是向青春期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主动学习的意愿不是很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是很强,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甚至是督促下进行学习。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习惯于高高在上,总是严肃冷峻,不苟言笑。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也总是在心理上和教师保持一定的距离,畏惧教师,不能够身心放松地投入到学习中,也就不会产生快乐的情感体验。而在新型师生关系中,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亦师亦友,教师积极融入到学生的群体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更像是学生的一个大朋友。在这样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中,学生不是畏惧教师,而是喜欢教师,这样,学生学习的意愿就会大大增强,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从而能产生快乐的情感体验。
打造快乐课堂,就是要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如果学生能“学有所成”,自然“学有所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摒弃以往的“包办”的做法,不再对课堂大包大揽,而是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做课堂的主人,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指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鼻子嗅,自己动手去做,自己动脑去想,自己用心去感悟,自己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思考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教学,全程都伴随着学生主体的全身心投入,更加注重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当学生获得一点点成就的时候,自然就会产生自好感,自豪感越强烈,快乐的体验就越强烈;快乐的体验越强烈,就越想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探究,以获取更大的成就;当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成就好,快乐的体验也就相应地更为强烈。当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乐”之时,自然就会“乐而向学”“乐而忘返”。这样,我们的教学就在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中顺利进行,不断推进,教学目标自然就会顺利达成,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大大提高。
打造快乐课堂,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偏重于“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实施以“教”为主的策略,实施“满堂灌”或者“填鸭式”教学,学生属于“被动”学习,而非“主动”学习,课堂主人的地位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积极性不高,把学习当成一种“苦差事”,没有什么快乐可言。如果学生天天在这种“痛苦”的情感体验中学习,那么,我们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教学状态下,教师喊“累”,学生喊“苦”,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要想提高教学实效,我们必须要痛下决心,更新教学理念,打造快乐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使学生由教学的“仆从”变为学习的“主人”,把“让我学”变为“我要学”,进而转化为“我乐学”。
总之,打造快乐课堂,提高教学实效,仍处于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过程中。我愿和各位同行共同努力,为了我们的教育事业奉献青春!
(责编 张翼翔)
打造快乐课堂,从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入手。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处在六周岁到十二周岁之间,正是向青春期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主动学习的意愿不是很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是很强,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甚至是督促下进行学习。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习惯于高高在上,总是严肃冷峻,不苟言笑。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也总是在心理上和教师保持一定的距离,畏惧教师,不能够身心放松地投入到学习中,也就不会产生快乐的情感体验。而在新型师生关系中,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亦师亦友,教师积极融入到学生的群体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更像是学生的一个大朋友。在这样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中,学生不是畏惧教师,而是喜欢教师,这样,学生学习的意愿就会大大增强,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从而能产生快乐的情感体验。
打造快乐课堂,就是要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如果学生能“学有所成”,自然“学有所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摒弃以往的“包办”的做法,不再对课堂大包大揽,而是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做课堂的主人,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指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鼻子嗅,自己动手去做,自己动脑去想,自己用心去感悟,自己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思考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教学,全程都伴随着学生主体的全身心投入,更加注重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当学生获得一点点成就的时候,自然就会产生自好感,自豪感越强烈,快乐的体验就越强烈;快乐的体验越强烈,就越想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探究,以获取更大的成就;当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成就好,快乐的体验也就相应地更为强烈。当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乐”之时,自然就会“乐而向学”“乐而忘返”。这样,我们的教学就在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中顺利进行,不断推进,教学目标自然就会顺利达成,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大大提高。
打造快乐课堂,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偏重于“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实施以“教”为主的策略,实施“满堂灌”或者“填鸭式”教学,学生属于“被动”学习,而非“主动”学习,课堂主人的地位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积极性不高,把学习当成一种“苦差事”,没有什么快乐可言。如果学生天天在这种“痛苦”的情感体验中学习,那么,我们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教学状态下,教师喊“累”,学生喊“苦”,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要想提高教学实效,我们必须要痛下决心,更新教学理念,打造快乐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使学生由教学的“仆从”变为学习的“主人”,把“让我学”变为“我要学”,进而转化为“我乐学”。
总之,打造快乐课堂,提高教学实效,仍处于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过程中。我愿和各位同行共同努力,为了我们的教育事业奉献青春!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