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世界的温州人

来源 :七彩语文·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从《中国民航报》得知,一位24岁的来自温州的孕妇在北京至意大利米兰的航班上,有惊无险地生下了她可爱的女儿。这件事不由得使我再一次为温州人的勇敢顽强、敢于冒险的精神唏嘘不已。要知道,她从温州出发时离预产期只有11天!
  一谈起温州人,一多半人会发出由衷的赞叹:他们一是聪明,二是能吃苦,三是抱团。
  如今,精明的温州人早已跨出国门打天下了。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遍地是温州人的足迹,其中尤以意大利为甚。
  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我从罗马回国。一进候机大厅,哇!人真多啊。咦?怎么这些人的长相、打扮、作派都那么相似?尤其是说话口音,都一个味儿。最使我眼前一亮的,是女士们脖子和手上佩戴的首饰。这些首饰的款式和品位倒不起眼,起眼的是数量——几乎每个女士脖子上都佩戴了三条以上的项链,一个摞一个闪闪发光;再看那手,几乎五个手指上全戴上了戒指,真够显摆的。这时我与邻座一个抱着孩子的中年妇女交谈起来。原来他们都来自相同或相邻的地区,是真正意义上的老乡。他们出来多年了,当年的媳妇真的熬成了婆,在异乡出生的孩子还没见过家乡的老人,这次大家一起回老家看看。
  “你们在外头过得不错呀!”我说。她说还行。“在罗马你们都干什么呀?”“开餐馆,当建筑工人,干保姆。”回答都很简单。
  这时我明白了,那项链,那戒指,是他们闯荡世界成功的见证,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象征——尽管那晒黑的脸和粗糙的手明明写着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沧桑。
  几年后,又一次途经罗马办事,我们包了一辆面包车。给我们开车的司机是个近40岁的温州人,黝黑的脸透着善良。别看他是司机,穿着却非常整洁,浅色的衬衫打着蓝色的领带,工作非常敬业,每次上下车都给我们开门,行李都是他往车上装,不用我们动手,反而使我们觉得不习惯。朝夕相处好几天,我们彼此话也多了。他说,这些年中国的变化真大,在外头的中国人都感觉靠山硬了。还说,其实现在在中国发展也挺好的。
  “家乡怎么样了?”我们问。
  “变得都不认得了。”他骄傲地说。
  “人们都以为我们在外头捡金豆,其实我们过得不容易。”他有点激动,“大部分温州人在这里的营生是开餐馆,七八年前只有几十家,现在有好几百家了,餐馆多了竞争也激烈了,扣除租金、工人工资和缴纳的税,赚的钱很少。我老婆在纺织厂打工,早出晚归,我也基本没有休息时间。所以我们常常话都说不上,出来这么多年了还住在一室一厅里,在家乡早都盖小楼了。”
  “听说咱们温州人在外特别团结?”
  “那是真的。”他一脸真诚,温和地说,“新来了老乡大家都凑钱给他创业,如果经营不好赔了钱大家都不叫他还。出来都不容易,老乡不帮忙谁帮忙。”
  在从罗马回北京的航班上,我的座位是经济舱的第二排,第一排是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两个小孩,哥哥4岁,妹妹1岁多,夫妻俩都戴着项链、手链甚至脚链,小孩妈妈穿着时装,孩子都是夏天打扮。飞机上空调很冷,孩子们冻得哇哇直哭,衣服都托运了。我们帮他们向乘务员要来毛毯裹住孩子,这才使他们平静下来。看来他们这是第一次乘飞机,没有经验,穿得太少。闲聊时得知他们很小的时候随亲戚到意大利,后来就再没有回过中国。丈夫主外妻子主内,本来日子过得还可以,但近年意大利经济衰退,一人工作难以维持全家生活。他们决定把孩子送回老家叫老人照管。看着他俩一会儿给孩子喂奶,一会儿换尿片,一会儿讲故事,一会儿哄孩子睡觉,忙得满头大汗还非常耐心,真叫人佩服。
  我向客舱后面望过去,哇!还是一大片的温州人。
  (有删改)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原来,温州人并非像一般人认为的“天生就是商人”,他们的财富都是血汗换来的。人生没有捷径,做好任何一件事,都需要脚踏实地、吃苦耐劳,闯荡世界的温州人为我们作了很好的诠释。
其他文献
岁月如梭,一眨眼大家已是高年级学生了。你在学校有知心朋友吗?朋友就是那个把快乐带给我们,同时我们有快乐也愿意和他分享的人。当你写《我的好朋友》这样的作文时,不妨到素材超市里转转,看看有哪些佳词妙语可以借鉴,看看今天的主题是否能拨动你的心弦。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友谊。  词语信手拈来  义结金兰 相见恨晚 情投意合 深情厚谊  莫逆之交 心心相印 天长地久 难舍
期刊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国际安徒生奖”“卡内基文学奖”等奖项吗?你们读过多少获得过这些獎项的作品?你们关注过当今一些儿童文学家最新的作品吗?今天,就让我们享受一次儿童文学的盛宴。  好书拼盘  《小河男孩》  女孩杰西的爷爷患了心脏病,病情随时可能加重,但他想在故乡的河边完成自己的画作——《小河男孩》。在家乡陪伴爷爷的那段日子里,杰西时常会在那条小河边见到一个男孩……  想知道那个
期刊
1.许多年前,京都市有两个邻居。一个是穷鞋匠,一個是鱼店的富老板。
期刊
1.稻草人的骨架子是竹園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他拿着一把破扇子,整天直挺挺地站在稻田里。
期刊
莫莉昨天去逛老街了!  得到情报,马奔“嘿嘿嘿”奸笑了好几声。莫莉,你完了!别怪我马奔,谁叫你整天仗势欺人的?  “要不要立即报告刘老师?”他征求难兄难弟——王旋和高阳的意见。  “要!”王旋想都没想。这家伙饱受莫莉“压迫”,正憋着口气无处发泄呢。  “别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高阳说,“万一刘老师问‘你亲眼见到了吗’,怎么回答?”  嗯?这个问题是不大好回答,没有证据的事还真有点说不清呢。  “
期刊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兴冲冲地参加了和会。但是,巴黎和会不但拒绝了中国代表的正当要求,而且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1919年5月4日,来自北京各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的阻挠,云集天安门广场。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期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这扇窗户,就容易快捷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课文也是有“眼睛”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中,第八自然段开头一句里出现的“旺”字,就可以看作是课文的“眼睛”。凭借这双“眼睛”,我们就能够清楚地把握主要内容,顺利地感悟思想感情,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儿童“旺”   我们首先可以感知的就是儿童的“人数众多”——“成千
期刊
自从捣蛋鬼胖帅坐到了孟小梦的后面,就更加不安分了。   上课的时候,他不是盯着孟小梦的后脑勺出神,就是“窸窸窣窣”做小动作,或者干脆睡觉。   这还了得,老师们可不是吃素的!   数学课才开始五分钟,胖帅竟然肆无忌惮地做梦去了。翁老师瞪圆了眼睛,轻轻地靠近胖帅,俯下身冲着他的肥耳朵大喊一声:“庞——帅!”(顺便交代一下,庞帅是捣蛋鬼胖帅的大名。)   被大嗓门的翁老师这么一喊,胖帅一惊,圆
期刊
一开始,我们只知道“剑客”“侠客”,却不知道“博客”,想当然地冒出了无数种理解。后来,我们知道了,原来“博客”是一种网络文化传播形式,可以发文章,可以发图片,可以与很多的朋友互相关注、交流和欣赏,形成自己的交际圈。于是,我们参与了进来,以班级为单位,创建了“班级博客”,由师生和家长共同建设这片精神家园。  我们的“班级博客”:http://xhxx.nje.cn/index.aspx?webid=
期刊
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爱听《隐形的翅膀》,为什么呢?“因为旋律优美、好听!”“歌词也棒,能给人力量和希望!”确实,好的歌词就像“隐形的翅膀”,能让歌曲“飞”起来。   其实,想“飞”是有诀窍的,好的歌词都有一些画龙点睛的方法,我们这就来看一看——    诀窍一:讲究对仗,琅琅上口。   对偶(对仗)和押韵是歌词创作中最常用的手法,如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   你挑着担,我牵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