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实现了逐步融合,由此引发了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崭新视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与此同时,融合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形式弊端,也引起了笔者深刻的反思。
一、教师怎样更好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011版数学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
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可学习素材。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但是,教师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忽略了教学的真正意义。
前幾天听一位教师的讲课,她在讲三年级下册《分数的认识》时,本来书上是以二分之一引入的,而这位老师为了更好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了三分之一的引入,并且用了很漂亮的图片。这使我产生了以下思考: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为了搞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而失去原则的大胆尝试,去赢得评委老师的青睐,却忽视了学生的真正的认知水平,我觉得大可不必。试问:连1都不认识,教师便从2开始教,学生能学会吗?笔者认为:教材的编排有它自己的道理,它能够推广使用,就说明它还是有优点的。如果我们要做到真正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还是应该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加以创造。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
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二:“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创设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我们的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
在应试教育面前,我们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抓“尖子生”,忽视“学困生”的现象,这既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严重影响着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课堂中,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无论是哪个环节,教师真正让学生做到了吗?在认真听讲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是否真正领悟到了其中的数学思想?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怎样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或者检测的方式来进行。
在我们的教学中也许教师有这样的疑问:我尽心尽力地上好每一堂课,讲给每一位学生听,即使在讲数学习题时,也是认真地讲解每一道题。可是,我们会发现,虽然教师很用心的去讲,但有些学生还是没有掌握。这就需要教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笔者建议:上课提问时,尽量一节课提问到每一位学生,通过他们回答的问题,就能知道他们的具体掌握程度,然后对症下药;在讲解习题的时候,让做错的同学在黑板上做一遍,找准原因具体讲解,这样他下次就不会再做错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才能做到“水涨船高”。学生智力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的,我们要分层要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他们的原有基础上提高,获得成功。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课堂教学带来什么
在2011版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堂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必要的板书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思维与教学过程的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数学内容的脉络。”
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会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完全用多媒体展示整堂教学过程,几乎没有板书。试问:当下课铃声响起,关掉多媒体,学生掌握了多少?笔者认为:尤其是数学课堂,多媒体不能完全代替板书。它们应该有机的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一课时,教师就应该在黑板上一步一地引导学生计算,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有困难的地方通过教师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亲自经历与体验学习探究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只是让学生像看电影一样,在大屏幕上过一遍,我想学生的掌握程度也不会很深刻。笔者认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板书是多媒体所无法替代的。板书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对整堂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必要的知识网络体系,对整堂课能够更好地掌握。所以,多媒体的应用与板书是相辅相成的,无法替代。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因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
总之,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带着新的理念,要用一颗智慧的心,从数学学习的需要出发,把新课程理念融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探究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教师怎样更好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011版数学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
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可学习素材。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但是,教师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忽略了教学的真正意义。
前幾天听一位教师的讲课,她在讲三年级下册《分数的认识》时,本来书上是以二分之一引入的,而这位老师为了更好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了三分之一的引入,并且用了很漂亮的图片。这使我产生了以下思考: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为了搞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而失去原则的大胆尝试,去赢得评委老师的青睐,却忽视了学生的真正的认知水平,我觉得大可不必。试问:连1都不认识,教师便从2开始教,学生能学会吗?笔者认为:教材的编排有它自己的道理,它能够推广使用,就说明它还是有优点的。如果我们要做到真正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还是应该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加以创造。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
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二:“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创设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我们的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
在应试教育面前,我们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抓“尖子生”,忽视“学困生”的现象,这既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严重影响着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课堂中,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无论是哪个环节,教师真正让学生做到了吗?在认真听讲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是否真正领悟到了其中的数学思想?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怎样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或者检测的方式来进行。
在我们的教学中也许教师有这样的疑问:我尽心尽力地上好每一堂课,讲给每一位学生听,即使在讲数学习题时,也是认真地讲解每一道题。可是,我们会发现,虽然教师很用心的去讲,但有些学生还是没有掌握。这就需要教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笔者建议:上课提问时,尽量一节课提问到每一位学生,通过他们回答的问题,就能知道他们的具体掌握程度,然后对症下药;在讲解习题的时候,让做错的同学在黑板上做一遍,找准原因具体讲解,这样他下次就不会再做错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才能做到“水涨船高”。学生智力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的,我们要分层要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他们的原有基础上提高,获得成功。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课堂教学带来什么
在2011版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堂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必要的板书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思维与教学过程的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数学内容的脉络。”
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会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完全用多媒体展示整堂教学过程,几乎没有板书。试问:当下课铃声响起,关掉多媒体,学生掌握了多少?笔者认为:尤其是数学课堂,多媒体不能完全代替板书。它们应该有机的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一课时,教师就应该在黑板上一步一地引导学生计算,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有困难的地方通过教师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亲自经历与体验学习探究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只是让学生像看电影一样,在大屏幕上过一遍,我想学生的掌握程度也不会很深刻。笔者认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板书是多媒体所无法替代的。板书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对整堂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必要的知识网络体系,对整堂课能够更好地掌握。所以,多媒体的应用与板书是相辅相成的,无法替代。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因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
总之,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带着新的理念,要用一颗智慧的心,从数学学习的需要出发,把新课程理念融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探究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