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技工学校德育课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不断的改进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以提高政治课的实效性,真正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德育课实效性 教学内容 社会生活体验 评价
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动作会议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作为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对于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高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在职业学校中有学生道德“滑坡论”,道德教育缺乏“实效论”的观点,论起原因大都是社会影响、家庭、学校教育,学校方面认为是“传统”的德育不以学生为主,以灌输为主,目标太高大,内容不实,方法不新等,学校的德育教学状况确实有待改进。
技工学校的德育课不同于普通中学的“政治课”.技校德育课是一门综合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的学科。既重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教育,又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同时,还需要完成为专业技术教育服务的内在任务,触及政治、经济、心理健康、法律基础、哲学常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是一门帮助学生培养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的重要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中职学生具有极为重要意义,如何在技校中开好这门课,增强其吸引力、实效性,真正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就成为该课程教学研究的一个迫切问题。
一、教学内容要把握时代不断创新
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书是一种工具,一种生活工具,一种做的工具,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德育课的教学内容不同于其它专业课,它要面对随时可能改变的环境,以及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变化,一方面,时代的变化使得各种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对变化着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另一方面,社会的变化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也会做相应的调整。德育课内容也要相应的调整更新。因此,要讲好德育课就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如《法律基础知识》可联系学生关心的待遇、福利、劳动合同等问题设计相关的专题,讲到职业生涯时,可让学生当一回应聘者和求职者等。围绕学生身边实际发生的问题,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生活话题组织教学,使德育课成为引领学生进入生活的桥梁。
二、教学方法上的改变是提高德育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1、由单相灌输模式向双向互动式转变
解决德育课吸引力不大、实效性不高的问题,需要一种较为先进而科学的教育理念作为先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双边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应赋予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师生双方与同样的主体地位,体现二者交互主体性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他们才能具有主动性、探索性、创造性,从而调动全部精神要素参与才能实现教学目的。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则教学无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偏差是教师成为主体而学生成为客体,教学活动因此成为“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模式,这样的教学因其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很少考虑学生的意志、兴趣、需要,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故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热点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然后,组织展开充分的讨论、辩论,并且相互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和展示,锻炼学生思维和胆量,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变过去教学的单向灌输式向师生共同探索、求知双方多方互动的过程。
2、注重社会生活体验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人的学习途径包括听觉、视觉和听觉,自己动手实践等,学习效率分别为:听觉20%、视觉30%和听觉50%,自己动手90%研究表明手脑并用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活动或模拟真实的实践活动中,从中获动丰富感性知识,加深对理性知识的理解,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脑思考、用手去操作,更重要的是用心去体会。如讲法律基础时,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合同使用法庭审理过程模拟法庭等,使学生了解作为劳动者如何保护好自己的权力以行驶好自己的职责。在技工教育中,德育教学不能脱离产业工人的现状以及工厂、企业生产运作实际,应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德育教师必须与相关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将现实中企业案例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带领学生在企业实习时,让学生了解最新行业动向,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让优秀企业员工走进德育课堂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尽早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行为要求。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需要与人、与社会的接触,在一定多个人组成的组织中通过一定的训练获得沟通、表达、交流、妥协、组织、协调等方面的技能。这些能力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似的迫切需要
三、采用多种先进教学手段增强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德育课也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课堂打造成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一改以往的德育课枯燥乏味的印象,如教师将课堂内容做成动画生动课件视频播放,展现给学生,增强教学活力,将先进人物重要事件的影视资料,然后设置情境,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对比分析,最后分析总结,使学生感到德育课的确对自己有帮助。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授教学技术条件的限制,普遍以语言和原始形态的手段,如书本、粉笔、黑板为媒介,因而,其科技含量较低效率不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校的教学网开设网上课堂,教师与学生相关生活、就业、社会、学校、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问题相互讨论、交流、咨询、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产生思想碰撞,育人的效果较为明显。
四、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学生德育实践中起示范作用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在教育弟子时最重视道德教育,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孔子主张的“予欲无言”,意思是说以空话教人,言之无益,故不如无言,对学生德行修养上:教育主张教师要诱导,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听其言、观其行,从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之间,了解教师的处事方法与品德修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教师的诚实、正直、谦虚、敬业、守纪、善良等品格,能唤醒学生心理上的共鸣,教师的关爱,一句问候、一个鼓励眼神,从细小的动作中会让学生发现爱,感受到真善美,学会教师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也会影响学生的今后做人做事的态度,为人处事的方法态度会影响学生今后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与同事的关系、教师的人格魅力也会使许多学生受到感染、潜移默化,者无不反映教师诚实、政治品格的教育力量,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绝不能忽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五、教师评价对德育实效性起导向作用
团中央近期在全国10个省份对1万名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的中职生占到30%,技工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着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对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缺乏动力,好冲动,所以在技工学学校的德育实践中,多用鼓励性评价和引导性评价对学生道德品质的生成和道德行为的养成起正向激励的导向作用。改变原有的一试卷命题单一的评价方式,他只能考查某些知识而不能充分完整的评价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效果。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可以写求职信、案例分析、模拟表演、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多种考核形式。
要建立起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新的评价机制,评价要全面、客观、真实地显示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注重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让学生相互评价、自我评价、社会评价、家庭评价,让这些评价与教师评价有机结合,从而放映学生的能力,是道德素质全面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改变行为,有效的提高德育教学效率。在教师爱的力量帮助下,让技工学校学生重拾仰望天空的信心。
关键词:德育课实效性 教学内容 社会生活体验 评价
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动作会议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作为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对于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高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在职业学校中有学生道德“滑坡论”,道德教育缺乏“实效论”的观点,论起原因大都是社会影响、家庭、学校教育,学校方面认为是“传统”的德育不以学生为主,以灌输为主,目标太高大,内容不实,方法不新等,学校的德育教学状况确实有待改进。
技工学校的德育课不同于普通中学的“政治课”.技校德育课是一门综合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的学科。既重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教育,又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同时,还需要完成为专业技术教育服务的内在任务,触及政治、经济、心理健康、法律基础、哲学常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是一门帮助学生培养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的重要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中职学生具有极为重要意义,如何在技校中开好这门课,增强其吸引力、实效性,真正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就成为该课程教学研究的一个迫切问题。
一、教学内容要把握时代不断创新
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书是一种工具,一种生活工具,一种做的工具,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德育课的教学内容不同于其它专业课,它要面对随时可能改变的环境,以及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变化,一方面,时代的变化使得各种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对变化着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另一方面,社会的变化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也会做相应的调整。德育课内容也要相应的调整更新。因此,要讲好德育课就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如《法律基础知识》可联系学生关心的待遇、福利、劳动合同等问题设计相关的专题,讲到职业生涯时,可让学生当一回应聘者和求职者等。围绕学生身边实际发生的问题,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生活话题组织教学,使德育课成为引领学生进入生活的桥梁。
二、教学方法上的改变是提高德育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1、由单相灌输模式向双向互动式转变
解决德育课吸引力不大、实效性不高的问题,需要一种较为先进而科学的教育理念作为先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双边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应赋予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师生双方与同样的主体地位,体现二者交互主体性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他们才能具有主动性、探索性、创造性,从而调动全部精神要素参与才能实现教学目的。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则教学无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偏差是教师成为主体而学生成为客体,教学活动因此成为“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模式,这样的教学因其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很少考虑学生的意志、兴趣、需要,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故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热点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然后,组织展开充分的讨论、辩论,并且相互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和展示,锻炼学生思维和胆量,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变过去教学的单向灌输式向师生共同探索、求知双方多方互动的过程。
2、注重社会生活体验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人的学习途径包括听觉、视觉和听觉,自己动手实践等,学习效率分别为:听觉20%、视觉30%和听觉50%,自己动手90%研究表明手脑并用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活动或模拟真实的实践活动中,从中获动丰富感性知识,加深对理性知识的理解,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脑思考、用手去操作,更重要的是用心去体会。如讲法律基础时,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合同使用法庭审理过程模拟法庭等,使学生了解作为劳动者如何保护好自己的权力以行驶好自己的职责。在技工教育中,德育教学不能脱离产业工人的现状以及工厂、企业生产运作实际,应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德育教师必须与相关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将现实中企业案例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带领学生在企业实习时,让学生了解最新行业动向,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让优秀企业员工走进德育课堂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尽早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行为要求。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需要与人、与社会的接触,在一定多个人组成的组织中通过一定的训练获得沟通、表达、交流、妥协、组织、协调等方面的技能。这些能力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似的迫切需要
三、采用多种先进教学手段增强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德育课也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课堂打造成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一改以往的德育课枯燥乏味的印象,如教师将课堂内容做成动画生动课件视频播放,展现给学生,增强教学活力,将先进人物重要事件的影视资料,然后设置情境,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对比分析,最后分析总结,使学生感到德育课的确对自己有帮助。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授教学技术条件的限制,普遍以语言和原始形态的手段,如书本、粉笔、黑板为媒介,因而,其科技含量较低效率不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校的教学网开设网上课堂,教师与学生相关生活、就业、社会、学校、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问题相互讨论、交流、咨询、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产生思想碰撞,育人的效果较为明显。
四、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学生德育实践中起示范作用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在教育弟子时最重视道德教育,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孔子主张的“予欲无言”,意思是说以空话教人,言之无益,故不如无言,对学生德行修养上:教育主张教师要诱导,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听其言、观其行,从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之间,了解教师的处事方法与品德修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教师的诚实、正直、谦虚、敬业、守纪、善良等品格,能唤醒学生心理上的共鸣,教师的关爱,一句问候、一个鼓励眼神,从细小的动作中会让学生发现爱,感受到真善美,学会教师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也会影响学生的今后做人做事的态度,为人处事的方法态度会影响学生今后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与同事的关系、教师的人格魅力也会使许多学生受到感染、潜移默化,者无不反映教师诚实、政治品格的教育力量,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绝不能忽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五、教师评价对德育实效性起导向作用
团中央近期在全国10个省份对1万名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的中职生占到30%,技工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着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对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缺乏动力,好冲动,所以在技工学学校的德育实践中,多用鼓励性评价和引导性评价对学生道德品质的生成和道德行为的养成起正向激励的导向作用。改变原有的一试卷命题单一的评价方式,他只能考查某些知识而不能充分完整的评价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效果。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可以写求职信、案例分析、模拟表演、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多种考核形式。
要建立起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新的评价机制,评价要全面、客观、真实地显示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注重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让学生相互评价、自我评价、社会评价、家庭评价,让这些评价与教师评价有机结合,从而放映学生的能力,是道德素质全面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改变行为,有效的提高德育教学效率。在教师爱的力量帮助下,让技工学校学生重拾仰望天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