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123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染性法氏囊病是困扰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突然、传播快、发病率高、病程短,主要表现腹泻、颤抖、极度虚弱并引起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辨别和预防是控制本病的最佳方法。本文即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方法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突然、传播快、发病率高/病程短,主要表现腹泻、颤抖、极度虚弱并引起死亡。特征性病变为法氏囊水肿、出血、有干酪样渗出物,肾脏肿大并有尿酸盐沉积,腿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条状出血。幼鸡感染本病后,可导致免疫抑制。目前IBD是严重威胁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1 诊断方法
  1.1 临床综合诊断
  1.1.1 流行特点
  自然感染仅发生于鸡,各种品种的鸡都能感染,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以3~6周龄的鸡最易感。近年报道成年鸡和1周龄雏鸡也发生本病。成年鸡多为隐性感染,10日龄以内雏鸡感染后很少发病。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主要传染源,病毒通过粪便排出,污染了饲料、饮水、用具等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亦可经呼吸道、眼结膜感染。
  本病往往突然发生,传播迅速,通常在感染后第3天开始死亡,5~7d达到高峰,以后很快停熄,表现为高峰式死亡和迅速康复的曲线。死亡率差异很大,有的仅为3%~5%,一般为15%~30%,严重发病鸡群死亡率可达60%以上。
  由于本病造成免疫抑制,使鸡群对新城疫、大肠杆菌病、支原体更易感,常出现混合感染。这种现象常使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IBD全年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
  1.1.2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2~3d,最初发现有些鸡啄自己的泄殖腔。随即病鸡出现采食减少或不食,羽毛蓬松,畏寒,挤堆,腹泻,粪便呈灰白色石灰浆样,偶带血液。严重者颈和全身震颤,精神萎顿,步态不稳,卧地不动。后期体温低于正常,严重脱水,极度虚弱,最后死亡。整个鸡的死亡高峰在发病后3~5d,以后2~3d逐渐平息。
  近几年发现由IBDV亚型毒株或变异株感染的鸡,表现为亚临诊症状,死亡率较低,主要是因产生免疫。
  1.1.3 病理变化
  病死鸡明显脱水,胸肌、腿肌和翅肌等肌肉发生条纹状或斑块状出血。法氏囊病变具有特征性,法氏囊水肿和出血,比正常大2~3倍,囊壁增厚,外形变圆,浆膜水肿,外包裹有淡黄色胶冻样渗出物,严重时法氏囊广泛出血,如紫葡萄状。切开囊腔后,常见黏膜皱褶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囊腔内有灰白色糊状物,或灰黄色干酪样物。5d后法氏囊萎缩。
  病死鸡胸腺有出血点,脾脏可能轻度肿大,表面有弥漫性的灰白色病灶。发病中后期肾脏明显肿胀,由于输尿管和肾小管内尿酸盐沉积而使肾呈红白相间的“花斑状”外观。急性死亡者,腺胃和肌胃交界处见有条状出血点。肝脏肿胀、出血、黄染。盲肠扁桃体出血。
  1.2 实验室诊断
  本病根据临床诊断可做出判断。进一步确诊需进行病毒分离鉴定、ELISA试验、荧光抗体检查、琼脂扩散试验和易感鸡接种等方法。
  病料采集:采集发病鸡的法氏囊、脾、肾和血液。
  1.3 类症鉴别
  IBD的特征病变在法氏囊,但下列疾病也有法氏囊病变,应注意鉴别。
  1.3.1 新城疫
  IBD与ND都有可能出现腺胃乳头及其他器官出血,但鸡新城疫病程长,有呼吸道和神经症状,无法氏囊特征性病理变化。
  1.3.2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雏多见肾脏肿大和尿酸盐沉积,法氏囊充血或轻度出血,但无水肿,耐过鸡法氏囊不见萎缩。肌肉无出血,患鸡有呼吸道症状,剖检可见气管充血、水肿,支气管黏膜下有胶胨样物等。
  1.3.3 鸡白痢
  出壳后发现有病,有时10日龄出现白痢,常有白色粪便糊肛现象。剖检肝脏肿大出血,病程长,心、肝、肺、大肠和肌胃有坏死结节和坏死灶,盲肠有干酪样物。药物治疗有效,无法氏囊特征性病变。
  1.3.4 鸡马立克氏病
  病鸡法氏囊呈灰白色,多表现萎缩。病鸡外周神经肿大,在腺胃、性腺、肝脏、肺脏上有肿瘤病变。
  2 防制措施
  2.1 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及管理措施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及时处理病死鸡、鸡粪等排泄物。加强日常消毒,所用消毒药以次氯酸钠、福尔马林和含碘制剂效果较好。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尽量减少应激,同时要提供优质的全价饲料。
  2.2 搞好免疫接种
  目前使用的疫苗主要有活苗和灭活苗两类。
  活苗有三种,一种是弱毒苗,对鸡的保护率低;二是中等毒力苗,突破母源抗体能力较强,对法氏囊有轻度损伤,这种损伤在10d后消失,对血清Ⅰ型的强毒感染保护力高,在污染鸡场使用这种疫苗效果好;三是中等偏强毒力苗,在两周龄前使用对法氏囊可造成严重损伤,引起免疫抑制,但不影响对IBD本身的保护力,使用这类疫苗,疫苗毒长期存活。
  灭活苗有油乳剂灭活苗和组织灭活苗。灭活苗一般用于活苗免疫后的加强免疫,灭活苗具有不受母源抗体干扰,无免疫抑制危险,能大幅度提高基础免疫等优点。主要用于开产的种鸡群。连续发病鸡场采用组织灭活苗免疫,可有效控制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
  2.3 发病时的措施
  发病时立即清除患病鸡、病死鸡,并深埋或焚烧。鸡舍用0.3%过氧乙酸或次氯酸钠,按30~50mL/m3带鸡消毒,每天上下午各1次,同时对鸡舍周围以及被病死鸡污染的场所和所有用具,用2%烧碱水和10%石灰乳剂彻底消毒。发病早期用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皮下或肌肉注射可获得较好疗效。同时降低饲料中的蛋白含量(降低到15%左右),在饮水中加入复方口服补液盐、多种维生素、5%的糖或1%~2%奶粉,以保持鸡体水、电解质、营养平衡,促进康复。用抗生素、磺胺或喹诺酮类药物饮水以防继发感染,对假定健康鸡用IBD中等毒力活疫苗双倍量紧急免疫接种。
  参考文献
  [1] 孙运高.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预防与控制[J].山东畜牧兽医,2008(08).
  [2] 郑文才.中药治疗肉鸡法氏囊病[J].河北农业科技,2008(04).
  [3] 高贵芬.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J].河北农业科技,2008(04).
  [4] 高占军.鸡传染性法氏囊的中草药方剂防治进展[J].农村科技,2007(03).
其他文献
爸爸正跟他7岁的儿子讲睡懒觉的坏处。最后,他总结说:“记住,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儿子说:“那虫子起得早不就太傻了吗?”
森林大街越来越繁华了。这天,长颈鹿姐姐的“好梦茶吧”开始营业了!  大大的广告牌挂在门外,上面写着:想做个好梦吗?请来这里喝杯饮料吧!  什么样的饮料这么神奇呢?住在街对面的小兔子想。  最近,小兔子做梦老是被人欺负,她多想变成大力士呀!  小兔子决定去试试看。  好梦茶吧里到处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像星光一样淡蓝色的灯光,像轻风拂过一样轻柔的音乐,一只只透明的水晶杯子,像夜的眼睛在灯下一眨一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在气象部门的实际操作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量的气象信息通过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及时高效的传输到需要的
皮鞋美观、耐穿,很多同学也都喜欢。但是,穿皮鞋对于儿童来说却不适宜。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身体各个器官都在生长变化之中。儿童的脚骨较软,皮鞋一般都比较硬,儿童穿皮鞋容易妨碍脚丫正常生长,较硬的鞋底帮也很容易压迫脚部的血管和神经,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脚丫变形。所以,儿童不宜穿皮鞋,最好穿柔软、适脚的布鞋。
摘 要:本文针对甘蔗病虫危害严重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针对化学农药施用不合理等错误操作,提出了更加专业化的防治理念,并对“凯米克”甘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原则、形式、目标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甘蔗高产;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6.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甘蔗是一种无性繁殖的多年生作物,由于在国内的甘蔗产区内其轮作区域较少,由于长期的连作种植模式,使得甘蔗的虫害问题逐年累积,愈发
小目标检测是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医学图像中的小目标检测。微动脉瘤MA作为眼底图像中的一类小目标,尺寸小、局部对比度较低,并且存在较多的噪声干扰,检测难度较大。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手工提取特征,难以准确检测MA。而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需要进行复杂的前期准备工作,工作量大,并且难以解决正负样本数量不平衡的问题,容易产生过拟合。稀疏编码器SAE是一种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在样本数量不平衡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