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将课程思政融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通过分析当前核心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并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政要素,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研究表明,课程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政元素,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立足于专业课程学术内涵,制订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专业课程培养目标,并初步探讨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将思政元素应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 键 词]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1-0076-02
课程思政是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在各类课程教学中有效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不是增设一门课,而是以专业课程教学为手段,适当地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将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中,通过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进而与思政课程一道形成大德育、大思政格局[1-3]。本文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分析本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并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政要素,为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一、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电子信息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电子工程师的核心课程[4]。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电子工程师的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在现代经济社会,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都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撑,而创新能力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则直接关乎国家的未来命运[5]。在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脱节
工具理性是指行动仅仅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或目的所驱动,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所需要的预期成果,行动者仅仅考虑效果的最大化。相反,价值理性在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时,更加重视或强调动机的纯正性、选择手段的正确性,并非一味强调结果的重要性[6]。工科类专业的教学往往强调“工具理性”,而思政理论教育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停留在表面,其后果可能会引起学生职业道德感缺失、岗位适应不良、社会责任感减弱、人生观和价值观背离等一系列问题。
(二)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对立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认为,课堂主要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不应该引入价值,就应该“价值中立”;而另外一些教师则认为,“价值引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和责任,与其他专业课无关,从而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放在了对立面。
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承担着“价值引领”的重要职责,但是,只有空洞的价值而没有科学的知识为基础,所谓的价值也将失去知识底蕴,必将不被认可[7]。其次,模拟电子技术较其他专业基础课程更加注重实践性,且与生产实际和专业技能培养有更密切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工程实施过程要求规范、准确,要求专业工作人员有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课程教学(专业知识)目标和课程德育目标(创新引领发展、科技强国、专业报国等)相融合,将思政教育元素适当地引入课程的教学中,在专业知识传授中融入价值引领,从而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有机融合,实现“三位一体”的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目标。
二、本课程中的思政要素
(一)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现代经济社会,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都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撑,而创新是引领技术发展的第一动力。讲授绪论中“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时,可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开始走向领先,如今华为让我国在5G的发展中有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并已全面商用。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科技强国、专业报国的意识,增强民族自信,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树立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作为模拟電子技术课程的专业教师,也应该清楚自己被赋予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
(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主要是研究半导体元器件的特性及其应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了本课程的大部分教学内容,将科学的方法论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例如,在讲解PN结的伏安特性时,当PN结的正向偏置电压低于开启电压时,无电流通过,称为“死区”,PN结的正向偏置电压高于开启电压时则迅速导通。这正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一个人在成功之前都有一段默默无闻的奋斗时期,坚持了这段时期,就可以获得由量变到质变的跳跃,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例如,在放大电路中加入负反馈,虽然可改善其放大性能,但却减小了放大倍数,若需同时实现一定的放大能力和改善其他性能指标,则可以通过调节反馈深度来实现。这部分内容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即矛盾无处不在,但矛盾又有主次。
(三)团队协作精神
为了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实践与独立创新能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独立设计制作一个电子系统。小组成立后,自行确定制作的电子系统的类别和具体功能,并将实验项目分四个阶段依次完成。第一阶段为方案选定,小组查找相关资料,开展方案设计;第二阶段为电路设计,小组绘制电路原理图,选定器件参数,并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与调参;第三阶段为电路焊接与调试,小组根据电路设计图,先在面包板上设计元器件布局并搭建测试电路,再进行调试、焊接和测量;第四阶段为汇报展示,每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从设计思路、设计方案、电路性能、设计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汇报与分析,并展示最终的实验作品。在这样的项目实作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分工与协作,综合运用各组员所掌握的知识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 (四)严谨的治学态度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涉及各种电路元件和模块,每种需求下都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从电路整体布局到元器件选取,无一不要求我们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特别是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践环节中,更应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首先,在实验课前必须强调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流程要求。其次,在实验过程中,要求每位学生准确、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数据和曲线,坚决杜绝编造实验结果现象,以此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将实验台清理干净。最后,在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按照规范要求完成实验报告,严禁抄袭和篡改相关数据,从而形成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
三、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
将课程思政引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不仅需要挖掘思政要素,还需要从教学体系的设计上进行改革,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及实验平台的搭建上进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提高强化专业教师队伍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充分认识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隐含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和意识。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有机融合,修订相应的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使思政要素贯穿于课堂與实验教学中,同时扩展到课程设计和电子竞赛活动中。
2.结合专业自身特点挖掘相应的思政元素,教师在课堂讲授中重视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部分精选知识点中有意识地融入思政元素,不着痕迹、水到渠成地完成课程思政教学。与此同时,教师可加强学生交流讨论环节的设计,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培养工匠精神,对学生进行精益求精的学习理念的熏陶,从而让学生实现专业知识的思政升华。
3.改革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多元课程体系为载体。采用项目设计式教学,有侧重地提出项目需求;通过分组讨论式教学,营造富有思政特色的学习氛围。多元课程体系可为学生提供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的体验环境,教学方式贴合课程思政建设需求。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和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推进学生对课程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认同,以切实有效的思政教育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四、结语
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也是加强当代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水平的必经之路和重要抓手。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中,并将其渗透至课程教学的各环节中,这是开展本课程课程思政工作最关键的核心问题。本文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深入挖掘了蕴含其中的思政要素,并对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思政要素落实到课程教学当中,做到“润物无声”,以期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虞丽娟.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2017-07-20(14).
[2]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Z3):4-10.
[3]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张贞凯,王敏,陆南.工程认证背景下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9(1):127-129.
[5]马勇虎.校企合作模式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改革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19):98-99.
[6]张鹏超.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4(5):5-9.
[7]李旭芝.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
◎编辑 郑晓燕
[关 键 词]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1-0076-02
课程思政是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在各类课程教学中有效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不是增设一门课,而是以专业课程教学为手段,适当地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将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中,通过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进而与思政课程一道形成大德育、大思政格局[1-3]。本文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分析本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并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政要素,为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一、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电子信息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电子工程师的核心课程[4]。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电子工程师的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在现代经济社会,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都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撑,而创新能力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则直接关乎国家的未来命运[5]。在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脱节
工具理性是指行动仅仅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或目的所驱动,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所需要的预期成果,行动者仅仅考虑效果的最大化。相反,价值理性在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时,更加重视或强调动机的纯正性、选择手段的正确性,并非一味强调结果的重要性[6]。工科类专业的教学往往强调“工具理性”,而思政理论教育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停留在表面,其后果可能会引起学生职业道德感缺失、岗位适应不良、社会责任感减弱、人生观和价值观背离等一系列问题。
(二)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对立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认为,课堂主要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不应该引入价值,就应该“价值中立”;而另外一些教师则认为,“价值引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和责任,与其他专业课无关,从而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放在了对立面。
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承担着“价值引领”的重要职责,但是,只有空洞的价值而没有科学的知识为基础,所谓的价值也将失去知识底蕴,必将不被认可[7]。其次,模拟电子技术较其他专业基础课程更加注重实践性,且与生产实际和专业技能培养有更密切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工程实施过程要求规范、准确,要求专业工作人员有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课程教学(专业知识)目标和课程德育目标(创新引领发展、科技强国、专业报国等)相融合,将思政教育元素适当地引入课程的教学中,在专业知识传授中融入价值引领,从而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有机融合,实现“三位一体”的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目标。
二、本课程中的思政要素
(一)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现代经济社会,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都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撑,而创新是引领技术发展的第一动力。讲授绪论中“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时,可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开始走向领先,如今华为让我国在5G的发展中有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并已全面商用。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科技强国、专业报国的意识,增强民族自信,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树立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作为模拟電子技术课程的专业教师,也应该清楚自己被赋予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
(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主要是研究半导体元器件的特性及其应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了本课程的大部分教学内容,将科学的方法论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例如,在讲解PN结的伏安特性时,当PN结的正向偏置电压低于开启电压时,无电流通过,称为“死区”,PN结的正向偏置电压高于开启电压时则迅速导通。这正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一个人在成功之前都有一段默默无闻的奋斗时期,坚持了这段时期,就可以获得由量变到质变的跳跃,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例如,在放大电路中加入负反馈,虽然可改善其放大性能,但却减小了放大倍数,若需同时实现一定的放大能力和改善其他性能指标,则可以通过调节反馈深度来实现。这部分内容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即矛盾无处不在,但矛盾又有主次。
(三)团队协作精神
为了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实践与独立创新能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独立设计制作一个电子系统。小组成立后,自行确定制作的电子系统的类别和具体功能,并将实验项目分四个阶段依次完成。第一阶段为方案选定,小组查找相关资料,开展方案设计;第二阶段为电路设计,小组绘制电路原理图,选定器件参数,并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与调参;第三阶段为电路焊接与调试,小组根据电路设计图,先在面包板上设计元器件布局并搭建测试电路,再进行调试、焊接和测量;第四阶段为汇报展示,每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从设计思路、设计方案、电路性能、设计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汇报与分析,并展示最终的实验作品。在这样的项目实作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分工与协作,综合运用各组员所掌握的知识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 (四)严谨的治学态度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涉及各种电路元件和模块,每种需求下都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从电路整体布局到元器件选取,无一不要求我们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特别是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践环节中,更应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首先,在实验课前必须强调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流程要求。其次,在实验过程中,要求每位学生准确、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数据和曲线,坚决杜绝编造实验结果现象,以此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将实验台清理干净。最后,在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按照规范要求完成实验报告,严禁抄袭和篡改相关数据,从而形成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
三、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
将课程思政引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不仅需要挖掘思政要素,还需要从教学体系的设计上进行改革,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及实验平台的搭建上进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提高强化专业教师队伍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充分认识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隐含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和意识。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有机融合,修订相应的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使思政要素贯穿于课堂與实验教学中,同时扩展到课程设计和电子竞赛活动中。
2.结合专业自身特点挖掘相应的思政元素,教师在课堂讲授中重视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部分精选知识点中有意识地融入思政元素,不着痕迹、水到渠成地完成课程思政教学。与此同时,教师可加强学生交流讨论环节的设计,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培养工匠精神,对学生进行精益求精的学习理念的熏陶,从而让学生实现专业知识的思政升华。
3.改革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多元课程体系为载体。采用项目设计式教学,有侧重地提出项目需求;通过分组讨论式教学,营造富有思政特色的学习氛围。多元课程体系可为学生提供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的体验环境,教学方式贴合课程思政建设需求。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和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推进学生对课程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认同,以切实有效的思政教育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四、结语
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也是加强当代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水平的必经之路和重要抓手。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中,并将其渗透至课程教学的各环节中,这是开展本课程课程思政工作最关键的核心问题。本文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深入挖掘了蕴含其中的思政要素,并对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思政要素落实到课程教学当中,做到“润物无声”,以期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虞丽娟.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2017-07-20(14).
[2]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Z3):4-10.
[3]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张贞凯,王敏,陆南.工程认证背景下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9(1):127-129.
[5]马勇虎.校企合作模式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改革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19):98-99.
[6]张鹏超.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4(5):5-9.
[7]李旭芝.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