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做与思”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融合,能够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此,小学科学老师应加强对“做与思”融合的重视。文章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融合的意义和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做与思”;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还处于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初发展的阶段,加强对其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极为必要。将“做与思”理念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中,能够改变以往科学教学中的不足,将科学课程的培育人的作用更好发挥出来,进而为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奠基。但就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来看,部分老师“做与思”融合的经验还不是很充足,所以文章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融合的研究极为必要。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融合的意义
“做与思”融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其巨大优势越来越突显出来,总结为如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只有对科学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时,才会真正喜欢上科学课程的学习。而就以往的小学科学教学来看,部分老师会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难度较大;还有部分老师虽然会融入一些科学实验,但通常以老师演示学生观看的方式推进,使学生无法从中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通过将“做与思”融合起来,能够改变传统的科学课堂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中,感受到科学学习的乐趣,真正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做与思”中的“做”是指实践和实验,“思”是指思考和思维。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将“做与思”融合起来,能够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操作时,思考的机会会越来越多,这就实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为学生的更好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良好环境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积极影响,不良环境这会给学生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小学科学老师应加强对良好学习环境营造的重视度,而“做与思”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融合,则可以为学生提供理论结合实践学习的机会,此过程中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够为学生让学生感受科学学习的价值以及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极为有利。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融合的策略
1、趣味性诱导,培养学生的“做与思”融合意识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教与思”的融合,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让学生产生科学学习的动力,才可以让科学教学更加事半功倍。对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融入更多他们感兴趣的趣味元素,以此来唤醒他们思考的热情,主动进入“做与思”的结合中,提升其“做与思”的融合意识。
比如在教学“听听声音”一课时,需要让学生在此节课的学习中,具有辨别不同物体发声的能力,提升其对声音的敏感度。在刚进入课堂时,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在课初老师可以选择不同的音频文件,利用多媒体对其播放,让学生听一听不同声音是如何被发出来的。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们纷纷思考和积极发言,课堂教学氛围异常活跃,全身心进入了课堂学习中。此时老师需要抓住时机,向学生提出一些导向性的问题,如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是如何发出来的?它们之间存在哪些区别?学生为了回答出老师这些问题,会主动进入利用不同物体来制造不同声音的实验中,实现了“做与思”的结合。
2、合理设计问题,激活学生 “做与思”的思维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做与思”的融合,老师对于问题的科学设计十分重要。为此,老师要根据科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由简单到复杂的问题,这样就也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进入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中,实现学生手脑能力的提升,促使学生更全面发展。通过在长期的坚持下,学生“做与思”的思维会得到有效激活。
比如在教学“空气有质量吗”一课时,需要让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了解空气是否有质量。而为了掌握这一知识,学生需要动手实验验证。科学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简易天平、打气筒、绿豆等实验材料,同时,为了给学生指明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方向,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出递进性的问题,如天平处于怎样的状态下可以判断空气有質量?如果天平左边出于下降状态,表明空气却是有质量,那么如何操作可以让天平再次平衡?放进去的绿豆有什么作用?等等。让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实验材料与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设计动手实验的步骤,并在动手中给出具体的实验结果。在长期以这样的形式进行科学教学时,学生“做与思”的思维会被激活,这就为科学教学效果的更好达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3、结合实际生活,帮助学生形成“做与思”融合的习惯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做与思”的融合,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做与思”结合学习的习惯。为此,针对学生之间学习差异较大的问题,老师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思考和动手验证,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科学知识背后蕴含的道理,促使学生科学学习效果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的融合,有利于科学学习兴趣、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十分有帮助。因此,小学科学老师要借助趣味诱导、合理设计问题与结合实际生活等方面入手,逐渐提高学生“做与思”融合的意识、思维和习惯,进而更好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郑向.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有效融合的策略分析[J].文存阅刊,2020,(11):62.
[2] 栾倩.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有效融合的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11):69.
关键词:小学科学;“做与思”;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还处于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初发展的阶段,加强对其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极为必要。将“做与思”理念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中,能够改变以往科学教学中的不足,将科学课程的培育人的作用更好发挥出来,进而为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奠基。但就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来看,部分老师“做与思”融合的经验还不是很充足,所以文章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融合的研究极为必要。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融合的意义
“做与思”融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其巨大优势越来越突显出来,总结为如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只有对科学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时,才会真正喜欢上科学课程的学习。而就以往的小学科学教学来看,部分老师会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难度较大;还有部分老师虽然会融入一些科学实验,但通常以老师演示学生观看的方式推进,使学生无法从中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通过将“做与思”融合起来,能够改变传统的科学课堂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中,感受到科学学习的乐趣,真正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做与思”中的“做”是指实践和实验,“思”是指思考和思维。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将“做与思”融合起来,能够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操作时,思考的机会会越来越多,这就实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为学生的更好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良好环境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积极影响,不良环境这会给学生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小学科学老师应加强对良好学习环境营造的重视度,而“做与思”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融合,则可以为学生提供理论结合实践学习的机会,此过程中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够为学生让学生感受科学学习的价值以及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极为有利。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融合的策略
1、趣味性诱导,培养学生的“做与思”融合意识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教与思”的融合,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让学生产生科学学习的动力,才可以让科学教学更加事半功倍。对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融入更多他们感兴趣的趣味元素,以此来唤醒他们思考的热情,主动进入“做与思”的结合中,提升其“做与思”的融合意识。
比如在教学“听听声音”一课时,需要让学生在此节课的学习中,具有辨别不同物体发声的能力,提升其对声音的敏感度。在刚进入课堂时,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在课初老师可以选择不同的音频文件,利用多媒体对其播放,让学生听一听不同声音是如何被发出来的。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们纷纷思考和积极发言,课堂教学氛围异常活跃,全身心进入了课堂学习中。此时老师需要抓住时机,向学生提出一些导向性的问题,如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是如何发出来的?它们之间存在哪些区别?学生为了回答出老师这些问题,会主动进入利用不同物体来制造不同声音的实验中,实现了“做与思”的结合。
2、合理设计问题,激活学生 “做与思”的思维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做与思”的融合,老师对于问题的科学设计十分重要。为此,老师要根据科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由简单到复杂的问题,这样就也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进入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中,实现学生手脑能力的提升,促使学生更全面发展。通过在长期的坚持下,学生“做与思”的思维会得到有效激活。
比如在教学“空气有质量吗”一课时,需要让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了解空气是否有质量。而为了掌握这一知识,学生需要动手实验验证。科学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简易天平、打气筒、绿豆等实验材料,同时,为了给学生指明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方向,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出递进性的问题,如天平处于怎样的状态下可以判断空气有質量?如果天平左边出于下降状态,表明空气却是有质量,那么如何操作可以让天平再次平衡?放进去的绿豆有什么作用?等等。让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实验材料与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设计动手实验的步骤,并在动手中给出具体的实验结果。在长期以这样的形式进行科学教学时,学生“做与思”的思维会被激活,这就为科学教学效果的更好达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3、结合实际生活,帮助学生形成“做与思”融合的习惯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做与思”的融合,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做与思”结合学习的习惯。为此,针对学生之间学习差异较大的问题,老师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思考和动手验证,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科学知识背后蕴含的道理,促使学生科学学习效果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的融合,有利于科学学习兴趣、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十分有帮助。因此,小学科学老师要借助趣味诱导、合理设计问题与结合实际生活等方面入手,逐渐提高学生“做与思”融合的意识、思维和习惯,进而更好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郑向.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有效融合的策略分析[J].文存阅刊,2020,(11):62.
[2] 栾倩.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有效融合的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