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晚期癌症患者24小时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观察

来源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jiea875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晚期癌症患者24小时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规律及在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00例晚期癌症患者在24小时内分别于3:30、7:30、11:30、15:30、19:30、23:30采手指血6次,测定全血粘度(1ηb)、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PFC)、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聚集系数(VAJ)、血栓形成系数(TFL)和红细胞变形系数(TK),并作显著性t检验。结果 100例患者的八项血液流变学指标24小时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HCT、ηb、IR、V
其他文献
基于苏州胜浦镇金苑社区的社区教育实例分析,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在组织体系、教育模式、管理机制、资源建设、活动形式等方面初有成效。要保持社区教育的持续良性发展,仍需从提
在临床血流变指标中,血沉是反映红细胞聚集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比聚集指数更有参考价值.特别是温氏(Wintrobe)管法,因有测定红细胞压积的便利被大量采用.测定温度可为室温、2
吴中电大办学30年,从高等学历补偿教育到远程教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积极参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
目的通过与茵栀黄对比,观察思美泰对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92例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思美泰组97例,对照组95例.在使用甘利欣、复方丹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癌诊断、预后及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测定50例肺癌患者血清的VEGF水平,另用40名健康人作对照.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
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不同的培养模式。高职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有与高等职业教育本质和特性相适应的培养模式,构成这种培养模式的结构要素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培养目标的确定
经国务院批准每年5月的第三周为全国科技活动周。根据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建议,我们特安排在中国科技周前夕举行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的发起者为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和上海科协,承办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是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在研究、诊断和治疗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及早进行血流变检查对临床治疗、预防各种脑血管病具有一
目的观察侧脑室注射6-OHDA对4℃寒冷应激诱导的血浆ACTH含量的改变.方法成年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5组(n=6),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寒冷应激组、6-羟基多巴胺(6-OHDA)非应
以传播学的“使用-满足”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立足于学生主体的角度,反思并考量教师博客作为新型教学媒体的实际传播效果,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