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成本会计评价体系,已经不适应信息化教学,针对目前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培养目标、教学成绩考核评价现状,本文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态度与方法及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改进措施,重点强调会计课程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性人才。
关键词:高职 成本会计 教学评价体系
《成本会计》是高职会计学科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门理论性强、方法体系复杂、应用性广泛、操作性很高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目前高职的《成本会计》教学评价体系与现代复合型会计应用人才的教育要求、以及企业的岗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此使得教学质量并不理想。信息化教学有效实现了“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传统的高职成本会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将不再适用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基于信息化背景的高职成本会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检验基于信息化背景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并且可以使之不断完善和优化,另一方面可以以现代信息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代替传统落后的评价体系。
一、传统高职成本会计课程的考核评价
传统的高职成本会计课程评价更加注重的是总结性评价和知识性评价,我校成本会计评价,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30%,期中期末成绩就是闭卷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和课后作业,所有的成绩均由授课教师一人评价完成,这种评价方式,并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这就导致高职学生,并不清楚在高职院校学习与在普通高校学习的区别,为了考试而学习,没有树立学技能、零距离上岗的意识。因此,落后的评价方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甚至职业理想,严重压制了学生的个人潜力和能力的发挥。
二、信息化背景下成本会计教学評价体系的构建
合理的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实施成本会计教学的效果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在注重结果的同时,更应强调学习的过程和积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考核过程当中,建立“多元考核”的评价体系。
1.确立信息化教学评价原则。在信息化背景下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新型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具体的评价方法和评价要求由授课教师给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1学生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自评是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的自我诊断、自我肯定和自我完善,他评是授课教师和其他同学对学习者的中肯评价,可体现评价的客观性和同学之间的协作性,两者相结合,有利于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促进评价指标体系的日趋完善, 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对评价的内容更容易达成共识,并真正实现以评促教。
1.2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是授课教师对学习者的综合性评价, 重在整体教学最终效果的评价,它是对被评价者的最终判断;形成性评价注重教学模式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可起到调节、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两者相结合,可以使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得学习者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评价模式,观察学习者进步的全过程及最终的教学效果。
2.确定信息化背景下成本会计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信息化教学评价原则,我们把成本会计教学评价分为平时和期末两大模块, 构建了基于信息化教学的高职成本会计课程考核评价具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如下表:
三、评价结论
在已经确定新指标体系中,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我们认为教师对学生评价应占总评分的60%,学生互评所占权重应为25%,学生自评占15%。在教学评价阶段,教师和学生将按照设计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客观、公正的教学效果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可以同时进行,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可见, 基于信息化背景高职成本会计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平时成绩由30%的比例调整为60%,激发了高职院校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并且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多元的评价主体,平时成绩的评价方法可采用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评价方法,既可以清晰地反映学生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完整又彰显课程特点,并且还可作为学生后续复习的学习资料, 期末测试仍可采用传统的试卷考评法,两者相结合将对学生本课程的学习给出综合评定,即平时成绩的60%加上期末测试的40%即为学生本课程的最终期评成绩。
参考文献:
[1]常昊,吴一楠,田亚平.基于MOOC 的大学环境教育通识课程学习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2).
[2]徐丹琦.高职会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职教论坛,2012(8):44—47.
[3]宋国利.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12—13.
作者简介:姜玮,江苏财会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会计、财务管理 .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校级课题《信息化背景下我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高职 成本会计 教学评价体系
《成本会计》是高职会计学科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门理论性强、方法体系复杂、应用性广泛、操作性很高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目前高职的《成本会计》教学评价体系与现代复合型会计应用人才的教育要求、以及企业的岗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此使得教学质量并不理想。信息化教学有效实现了“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传统的高职成本会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将不再适用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基于信息化背景的高职成本会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检验基于信息化背景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并且可以使之不断完善和优化,另一方面可以以现代信息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代替传统落后的评价体系。
一、传统高职成本会计课程的考核评价
传统的高职成本会计课程评价更加注重的是总结性评价和知识性评价,我校成本会计评价,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30%,期中期末成绩就是闭卷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和课后作业,所有的成绩均由授课教师一人评价完成,这种评价方式,并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这就导致高职学生,并不清楚在高职院校学习与在普通高校学习的区别,为了考试而学习,没有树立学技能、零距离上岗的意识。因此,落后的评价方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甚至职业理想,严重压制了学生的个人潜力和能力的发挥。
二、信息化背景下成本会计教学評价体系的构建
合理的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实施成本会计教学的效果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在注重结果的同时,更应强调学习的过程和积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考核过程当中,建立“多元考核”的评价体系。
1.确立信息化教学评价原则。在信息化背景下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新型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具体的评价方法和评价要求由授课教师给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1学生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自评是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的自我诊断、自我肯定和自我完善,他评是授课教师和其他同学对学习者的中肯评价,可体现评价的客观性和同学之间的协作性,两者相结合,有利于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促进评价指标体系的日趋完善, 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对评价的内容更容易达成共识,并真正实现以评促教。
1.2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是授课教师对学习者的综合性评价, 重在整体教学最终效果的评价,它是对被评价者的最终判断;形成性评价注重教学模式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可起到调节、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两者相结合,可以使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得学习者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评价模式,观察学习者进步的全过程及最终的教学效果。
2.确定信息化背景下成本会计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信息化教学评价原则,我们把成本会计教学评价分为平时和期末两大模块, 构建了基于信息化教学的高职成本会计课程考核评价具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如下表:
三、评价结论
在已经确定新指标体系中,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我们认为教师对学生评价应占总评分的60%,学生互评所占权重应为25%,学生自评占15%。在教学评价阶段,教师和学生将按照设计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客观、公正的教学效果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可以同时进行,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可见, 基于信息化背景高职成本会计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平时成绩由30%的比例调整为60%,激发了高职院校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并且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多元的评价主体,平时成绩的评价方法可采用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评价方法,既可以清晰地反映学生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完整又彰显课程特点,并且还可作为学生后续复习的学习资料, 期末测试仍可采用传统的试卷考评法,两者相结合将对学生本课程的学习给出综合评定,即平时成绩的60%加上期末测试的40%即为学生本课程的最终期评成绩。
参考文献:
[1]常昊,吴一楠,田亚平.基于MOOC 的大学环境教育通识课程学习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2).
[2]徐丹琦.高职会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职教论坛,2012(8):44—47.
[3]宋国利.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12—13.
作者简介:姜玮,江苏财会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会计、财务管理 .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校级课题《信息化背景下我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