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通里的散漫的时光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ke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我们住在钟鼓楼附近,晨钟暮鼓中悠悠然然地逛胡同看市井,一种让人怀念的生活。
  那是一年四季中最寒冷的时日,有些时候甚至整天温度都在零下十几度,但我还是喜欢起得早早的,把自己包裹严实了就钻出大院到胡同里转悠。
  清晨,胡同里弥漫着淡淡的雾霭,显得格外静谧。细细地看,才辨出雾是自己哈出的热气,它时时笼在眼前。胡同有些灰暗,灰的墙砖,灰的石板,灰的瓦楞。没有风,檐上的枯草一动不动,四合院外虬枝盘旋的大树,更是千百年来也纹丝不动。胡同总是曲曲折折地很幽远很漫长,可以由钟楼走到鼓楼,可以从南锣鼓巷走到斜烟袋胡同,可以由前海走到后海。如果没有檐前树间偶尔一声鸟鸣,如果没有四合院里隐隐约约传出的吱呀声,如果没有隔街胡同一声清脆的自行车铃,我会恍如走进明清时代。
  我喜欢从钟楼走到鼓楼,然后到什刹海,因为这样行走一路都可以迎着阳光。先是钟楼后面的天空染上桔红,然后看红彤彤的太阳慢慢爬上树梢,随后把鼓楼的南面照得金碧辉煌。待到什刹海时,一湖冰层被太阳照得晶莹剔透。如果在周末,冰上已聚集溜冰的孩子,朗朗欢笑似阳光般灿烂。
  冬天,孩子们出门并不早,最早推开院门的是老头或老太太,他们裹着厚厚的袄子,走进冷冷清清的胡同去倒煤渣滓。净了铁铲和渣滓筐,哈哈气暖暖手跺跺脚暖暖身,然后,回头又提出夜壶进了公共厕所。如是夏天,随后老人们便要捧着茶壶逛胡同喝早茶去了。然而冬季他们还得钻进屋子窝上一阵。
  胡同里叮叮当当自行车铃声时而响起,一些干早活的人们急匆匆地赶路,偶尔听到紧急的刹车声,那是胡同叉路口两辆自行车差点相撞。俩骑车人都系着厚实的围巾,眼睛里闪着善意,相视一笑,跨上车各赶各的路。包子店油糕店冒出滚滚热气,身着艳丽衣装的男女在早餐店驻步,买上早点又急匆匆地赶路。不管是在胡同,还是大街上, 不管是在地铁还是机场,上班族总在匆匆地追赶时间。太阳洒出金色光芒的时候,钟楼和鼓楼间的广场就热闹起来,老人打太极拳,一群青年笑闹着踢踺子,几个老太太聚在一起闲聊,一个女人搂着宠物狗亲亲地唤着宝贝。钟楼一侧的胡同排着一列长长的人力三轮车队,车夫们聚在胡同对面陶瓷博物馆外晒太阳,他们看到背着旅行包的人走过,就用京味十足的腔调喊:“胡同游耶——胡同游。”
  我是喜欢行走的。行走的乐趣在于可以慢条斯里地看街看景看人,在胡同里我可以仰望老树上红红的柿子,看柿子间跳跃的小鸟,听鸟儿啼鸣。行走的哲理在于思考。当生命的长度得用脚衡量时,灵魂才能够追赶上身体的脚步,思想便会如清流般涌流。行走时,不管是往事还是未来,不管是酸痛还是喜悦,都如丝绸从肩上滑落般轻轻飘过,这时候,我才明白,我就是我。行走的意义还在于可以撑控自己的方向和速度,这不如地铁,风驰电掣般冲过一站又一站,也不如轮船,在大海上飘荡不知道港湾的方向。行走时一切皆由自己掌握,可以选择港湾,可以选择停泊或者启航。
  胡同里的茶馆,或者咖啡厅,便是行者的港湾。
  老北京胡同里的茶馆或者咖啡屋随处可见,它们大都是一个四合院落,家庭作坊式的,虽然简朴,却也温馨。院落外照例是灰黑的街面,灰黑的墙面,它们从不悬挂艳丽的招牌,只在门汀旁,或者临街的窗户侧挂一面小小的黑板——那也是灰黑色的,用粉笔细细地写出,清山绿水10元/杯、铁观音15元/杯、大红袍20元/杯。在茶价下方,通常也写上咖啡的价目,拿铁15元/杯,冰奶15元/杯,卡布奇诺20元/杯——在中国,茶馆兼营咖啡,咖啡馆也兼营中国茶。
  冬天,掀开门帘钻进小店,立即感觉到暖暖的热气和清清的茶香。坐在邻街的窗前,捧一杯茶细细地啜,可以透过玻璃窗看街巷里了若无事的老北京,可以看行色匆匆的自行车,还可以看街对面的檐瓦上四下张望的小鸟,茶客的眼神可以沿着灰色的石板街飘向很远。
  如若夏天,便不必猫在茶馆里,可以掇张椅子坐在四合院的天井里,那儿通常都有数百年的老树,枝杈伸得很开,远远地看似一把绿伞,有的一棵树便能把整个院落遮盖庇护。坐在树下,捧着茶杯细细地品,你似乎能听到树间血脉流动的声响,似乎能在枝叶的哗哗声中听到古树娓娓地诉说。有的四合院搭建有阁楼,坐在楼顶露天阳台上喝茶视野更开阔,可以看到这条街的尽头连着那条街,可以看清那家院落晒的花生和那家屋顶晒的柿子。还可以看钟楼被太阳照得金碧辉煌,看光斑在茶碗间闪烁变幻。
  茶过三巡,行者又背起了行囊。轻轻把茶钱放在前台,台后的小女子或者老男生用温暖地目光微笑着看你。不言再见,点点,掀开布帘子,开始又一程行走。
  相关链接:北京胡同形成于元朝,明清继承发展。元朝时北京有“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通”,通和火巷均指胡同。北京城胡同最多时有六千多条,而今只剩下一千四百多条了。
其他文献
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竖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然而,并不是
期刊
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在中国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吉祥物。最初,它的巨足曾经顶天立地,同时又肩负着承载海上五座神山的责任;后来,鳌又被人们视为克火神物。唐宋以后,其吉祥内涵又扩展到科举领域,能踏上其雕像头顶的人居然是天下第一的状元,这也是生活在水中的巨鳌万万想不到的。  传说鳌能撑天负山  古人经常担心天会塌下来,所以造了几个顶天立地之神。人类中撑天柱地的英雄是盘古、重、黎;动物中获得这一称号的
期刊
[摘 要]在立体汉字的基础上,重新梳理汉字造字理论,发现法的背后有理,理的背后有道;由此触类旁通,察觉书法的背后有书道,从而提出求真书法,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求真书法理论,祈望能提振已显疲态的当下书坛。  [关键词]求真书法 书法太极 书法心灵模型 象音法  一、求真书法的来由  经过一段时间潜心钻研汉字造字与书法的相互之后,我们敏锐地察觉:当下的书法,由于被归入西方文化体系里所讲的艺术门类,令许多习
期刊
从乡镇到大都市,现代美国人都相信中国古代的“风水”能改善他们的生活。  在美国,“风水”一词用的是汉语拼音而不是英文名词,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虽然许多老师不信“风水”中的占星术和占卜术,但他们认为“风水”在室内设计和美化自然中是非常有用的。很多美国人接受了“风水”中的许多基本原则,社会科学家越来越注意研究人们对地理位置和对色彩及空间的反应方式,现实科学支持“风水”所持的一切物质都充满着能量的观点
期刊
作者简介:罗少珍,原就职于广东省财政厅、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工商银行深圳分行,曾任处长、总经理、高级经济师。  2008年摄影作品《让生命绽放精彩》获纪念深圳特区30周年摄影大赛银奖,被深圳档案馆永久收藏;作品《中秋金田》获“丽水杯”全国老年摄影大赛铜奖,在丽水中国摄影博物馆展出;作品《历史性一刻》等三幅奥运圣火传递作品被深圳档案馆永久收藏;2012年作品《牧歌》获深圳特区金融摄影大赛金奖;201
期刊
本刊讯 2014年4月29—30日,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在中山市古镇召开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名誉会长李乾元上将,首席顾问杜佐祥,会长刘志文,副会长李蓝田、肖海明、陈巧章、江金波、胡志强、刘志辉、蒯峰毅等以及部分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参加了会议。  今年是省民俗文化研究会成立25周年和神州民俗杂志创刊25周年(1989-2014)纪念,会议主要内容为研究、筹备周年纪念活动,初步拟定在10月份在顺德清晖
期刊
中国民间工艺中竹编用品遍及天南地北,可以说只要生长有竹子的地方,就有竹子编织而成的用具。其工艺代代相传,如今这份留存于世的手工遗产大部分已经成为博物馆的收藏品,而竹编用具在民间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少。  竹编是用竹子解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在我国随处可见,在贵州省内地区更是比比皆是。由于我国气候温和湿润,山区土壤肥沃疏松,很多地方适宜种竹,为竹编技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期刊
许久以来,泉州一直在心中厮守着一块悠然娴静的领地,当走在雨后刺桐古老的街道,看着那一个又一个古老的遗迹,耳边传来委婉绵延的南音,抑扬顿挫、起承转合,似乎空气中都充满着久远的韵味。然而泉州带给你的除了视觉和听觉的滋养之外,也毫不留情地用极富闽南特色的美食小吃,牢牢锁住你的味觉,让人在无限回味中迷醉……称得上地道的一些小吃大都隐匿于泉州普通的街道胡同中,对于初次来泉州的人东奔西顾难以寻觅,所以如今的泉
期刊
秋分已过,我国的南方天气依然非常炎热,而北方已开始有一丝凉意。按照北方的习俗,立秋过后要“贴秋膘”,但是由于气温高,很多人担心多吃肉会上火。那么,“贴秋膘”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现在的天气适合多吃些肉吗?  按照24节气来讲,立秋后,往往白天很热,而夜晚比较凉爽,早晚温差变大。自然万物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变为阴盛的转折点,人体阴阳代谢自然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立秋以后,我国民间,尤其
期刊
在甘肃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处的一片广阔无垠的大漠上,散布着1400多座魏晋时期(公元220-419年)的地下壁画砖墓群。这便是著名的魏晋古墓群,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艺术画廊”。  它东西连着酒泉市的果园乡,西北连着嘉峪关市新城乡。  后汉时,这里是“玉石障”,五代称“天门关”,是历代的军事必争之地。到了魏晋时期,战争越发频繁,特别是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瘟疫、蝗灾、战争连绵不断。百姓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