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今天我讲的主题是“谈四季之美 ,赏自然情趣”。我将从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四季之美》一课出发,谈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课文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所写,非常优美的经典写景散文。
在作者的笔下,描写了优美的四季:泛着鱼肚白,染上红晕,飘着红紫色的春天;萤火虫闪烁,漆黑的夜中泛着微光的的夏天;夜幕降临,大雁成群结队的秋天;飘满雪花,有着暖烘烘火盆的冬天。这像一幅优美的画卷在作者的笔下徐徐展开,成为了一幅生动美妙的四季风景图。
自古以来,对于四季变幻,从来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春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天,“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秋天,“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冬天。但在清少纳言的笔下,从不偏爱某个特定季节,在她的眼里,每个季节都是可爱的、美丽的,才有了四季之美。
一、四季之美最美的时刻
相信老师们看过很多写景的美文,但很少有像作者这样细腻而生动的四季美景。作者按时间的顺序,描写了不同场景的四季。
比如春天最美的时刻在于黎明,尤其是东方的天空云彩的变幻,先是泛着鱼肚白,再是染上微微的红晕,然后是飘着红紫的彩云,通过这一切不难发现,这是黎明即将日出的场景,良辰美景给人充满希望,就像春天一样,万物复苏,美得如诗如画。
对于夏天最美的时刻,作者没选取很多作家都会写到的明亮的夏夜,作者更偏爱漆黑的、飘着无数萤火虫儿翩翩飞舞的夜晚,就算下着蒙蒙细雨,也能看到朦胧的微光。这样的场景不仅迷人,而且能给人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就像生命本身一样,即使充满了挫折,前路总会有光,让人看到希望。
秋天最美的时刻,作者选取了黄昏,夕阳西沉,斜照西山,乌鸦归巢,大雁成群结队南飞,开始一年的轮回。尤其是夕阳西沉,压低的天空下那一声声啼叫,伴随着风声、虫声,听起来分外心旷神怡。仿佛在这场景里,即使忙碌了一天,再多的疲倦和烦恼,也随着清脆的鸟鸣声,烟消云散。
冬天最美的时刻在于早晨,落雪的早晨固然美,可即便没有雪,地上铺满了一层白霜,清晨升起的熊熊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下,美好和谐之感自然而生。在万物萧杀、天寒地冻的冬天能拥有这样温暖的小天地,是多么的幸福、美好。
二、优美的写作手法
可以说整篇文章,字里行间都能感受作者对于四季、对于大自然、对于生活的喜爱。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精彩的四季,让读者感受到了四季之美,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对于生活真切的热爱之情。虽然全文,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对于生活的喜爱,但是文中大量细节的描写,如春天黎明天空色彩的变幻,夏天夜晚的萤火虫飞舞,秋天黄昏时成群结队的大雁,冬天生起熊熊炭火,手捧着暖烘烘的火盆穿过走廊,都能感受到作者强烈地热爱生活之情。
教师们在教学《四季之美》时,首先要讲解的就是作者细节描写,比如春天黎明时的天空,仅是色彩,作者就用了“鱼肚色、红晕、红紫”三种颜色,变幻生动的色彩展示了春天黎明时的美丽。同是这段,作者的手法非常凝练,短短三句话“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无需过多赘言豪语,读者就能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尤其是“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里得“一点儿,一点儿”更是传神点睛之笔,让静态的文字像有了翅膀一样,把那片云彩带到了读者眼前一样,让人生动可感。
三、生动传神的动静之美
讲完了优美的笔触,老师更要讲出动静之美,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动静之美,如作者描写的夏夜,“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两只萤火虫儿,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细雨稀稀疏疏的雨声,萤火虫飞舞闪烁的微光,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觉得格外的生动真实,如身临其境般美好。又如作者笔下的秋天最美的时刻。“成群结队的大雁儿 ......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心旷神怡。”在作者的笔下,大雁南飞,夜幕的风声、雨声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动静之美,成了一幅特别美好的黄昏秋景图。
冬天的清晨,作者同样运用了动静之美的描写,“熊熊的炭火,手捧暖和的火盆穿过廊......”炭火发出的声响,脚步发出的声响,和“无霜无雪的凛冽的清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更加感受到冬天分外的宁静,冬天的美好。即使是春天,作者虽未明写,但通过云层颜色的变化,读者仍能感受到动静之美,正是这细微的动静之美,让春天的黎明生动可感,给读者无数的想象。
除了动静之美,老师还要讲到的就是不同的四季之美,尽管通篇文章很短,但是对于语文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仍有很大的难度,若让同学简述四季之美,还是存在着不小的难度。此时,老师就可用最凝练的词概括归纳四季之美。如,春季之美在于色变,夏季之美在于光感,秋季之美在于场景,冬季之美在于动静。
四、热爱生活,发现美好
除了赏动静之美以外,老师还要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相信作者如果没有对生活怀着强烈的热爱之情,是写不出如此优美的文章的。只要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学好欣赏和享受生活中的美,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享受生活的美好。在课堂上,老师可让学生表达自己眼中的四季之美,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过程,是学生对于生活观察捕捉的过程。每个学生喜欢的四季不一样,认为四季最美的时刻不尽相同,只要学生敢表达,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对于学生而言,就已经足够了。
其实,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生活从来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旦有了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就会增添很多美好和快乐。
五、四季之美启发的语文教学新思考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一种人文教育,还是一种美育,一门生活的哲学。曾看到过一条新闻。老师暂停上晚课,让学生观看窗外的晚霞。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用心观察,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健康快乐地成长,又要让学生敢于创造美、珍惜美,美美与共,美而不同。
相信,很多年以后,学生仍然会记得那时的晚霞,那时的灿烂、那时的熊熊炭火。很多时候,不妨进行这样的创新,让学生走出课堂,脱离书本,用眼睛和脚步,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相信只要每位语文老师抱着这样的教学之心,一切为了学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今天我讲的主题是“谈四季之美 ,赏自然情趣”。我将从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四季之美》一课出发,谈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课文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所写,非常优美的经典写景散文。
在作者的笔下,描写了优美的四季:泛着鱼肚白,染上红晕,飘着红紫色的春天;萤火虫闪烁,漆黑的夜中泛着微光的的夏天;夜幕降临,大雁成群结队的秋天;飘满雪花,有着暖烘烘火盆的冬天。这像一幅优美的画卷在作者的笔下徐徐展开,成为了一幅生动美妙的四季风景图。
自古以来,对于四季变幻,从来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春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天,“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秋天,“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冬天。但在清少纳言的笔下,从不偏爱某个特定季节,在她的眼里,每个季节都是可爱的、美丽的,才有了四季之美。
一、四季之美最美的时刻
相信老师们看过很多写景的美文,但很少有像作者这样细腻而生动的四季美景。作者按时间的顺序,描写了不同场景的四季。
比如春天最美的时刻在于黎明,尤其是东方的天空云彩的变幻,先是泛着鱼肚白,再是染上微微的红晕,然后是飘着红紫的彩云,通过这一切不难发现,这是黎明即将日出的场景,良辰美景给人充满希望,就像春天一样,万物复苏,美得如诗如画。
对于夏天最美的时刻,作者没选取很多作家都会写到的明亮的夏夜,作者更偏爱漆黑的、飘着无数萤火虫儿翩翩飞舞的夜晚,就算下着蒙蒙细雨,也能看到朦胧的微光。这样的场景不仅迷人,而且能给人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就像生命本身一样,即使充满了挫折,前路总会有光,让人看到希望。
秋天最美的时刻,作者选取了黄昏,夕阳西沉,斜照西山,乌鸦归巢,大雁成群结队南飞,开始一年的轮回。尤其是夕阳西沉,压低的天空下那一声声啼叫,伴随着风声、虫声,听起来分外心旷神怡。仿佛在这场景里,即使忙碌了一天,再多的疲倦和烦恼,也随着清脆的鸟鸣声,烟消云散。
冬天最美的时刻在于早晨,落雪的早晨固然美,可即便没有雪,地上铺满了一层白霜,清晨升起的熊熊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下,美好和谐之感自然而生。在万物萧杀、天寒地冻的冬天能拥有这样温暖的小天地,是多么的幸福、美好。
二、优美的写作手法
可以说整篇文章,字里行间都能感受作者对于四季、对于大自然、对于生活的喜爱。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精彩的四季,让读者感受到了四季之美,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对于生活真切的热爱之情。虽然全文,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对于生活的喜爱,但是文中大量细节的描写,如春天黎明天空色彩的变幻,夏天夜晚的萤火虫飞舞,秋天黄昏时成群结队的大雁,冬天生起熊熊炭火,手捧着暖烘烘的火盆穿过走廊,都能感受到作者强烈地热爱生活之情。
教师们在教学《四季之美》时,首先要讲解的就是作者细节描写,比如春天黎明时的天空,仅是色彩,作者就用了“鱼肚色、红晕、红紫”三种颜色,变幻生动的色彩展示了春天黎明时的美丽。同是这段,作者的手法非常凝练,短短三句话“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无需过多赘言豪语,读者就能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尤其是“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里得“一点儿,一点儿”更是传神点睛之笔,让静态的文字像有了翅膀一样,把那片云彩带到了读者眼前一样,让人生动可感。
三、生动传神的动静之美
讲完了优美的笔触,老师更要讲出动静之美,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动静之美,如作者描写的夏夜,“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两只萤火虫儿,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细雨稀稀疏疏的雨声,萤火虫飞舞闪烁的微光,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觉得格外的生动真实,如身临其境般美好。又如作者笔下的秋天最美的时刻。“成群结队的大雁儿 ......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心旷神怡。”在作者的笔下,大雁南飞,夜幕的风声、雨声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动静之美,成了一幅特别美好的黄昏秋景图。
冬天的清晨,作者同样运用了动静之美的描写,“熊熊的炭火,手捧暖和的火盆穿过廊......”炭火发出的声响,脚步发出的声响,和“无霜无雪的凛冽的清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更加感受到冬天分外的宁静,冬天的美好。即使是春天,作者虽未明写,但通过云层颜色的变化,读者仍能感受到动静之美,正是这细微的动静之美,让春天的黎明生动可感,给读者无数的想象。
除了动静之美,老师还要讲到的就是不同的四季之美,尽管通篇文章很短,但是对于语文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仍有很大的难度,若让同学简述四季之美,还是存在着不小的难度。此时,老师就可用最凝练的词概括归纳四季之美。如,春季之美在于色变,夏季之美在于光感,秋季之美在于场景,冬季之美在于动静。
四、热爱生活,发现美好
除了赏动静之美以外,老师还要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相信作者如果没有对生活怀着强烈的热爱之情,是写不出如此优美的文章的。只要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学好欣赏和享受生活中的美,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享受生活的美好。在课堂上,老师可让学生表达自己眼中的四季之美,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过程,是学生对于生活观察捕捉的过程。每个学生喜欢的四季不一样,认为四季最美的时刻不尽相同,只要学生敢表达,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对于学生而言,就已经足够了。
其实,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生活从来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旦有了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就会增添很多美好和快乐。
五、四季之美启发的语文教学新思考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一种人文教育,还是一种美育,一门生活的哲学。曾看到过一条新闻。老师暂停上晚课,让学生观看窗外的晚霞。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用心观察,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健康快乐地成长,又要让学生敢于创造美、珍惜美,美美与共,美而不同。
相信,很多年以后,学生仍然会记得那时的晚霞,那时的灿烂、那时的熊熊炭火。很多时候,不妨进行这样的创新,让学生走出课堂,脱离书本,用眼睛和脚步,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相信只要每位语文老师抱着这样的教学之心,一切为了学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