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的重叠分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3933420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汉语重叠现象的出现有其历史源流,单独对现代汉语进行分析,尽管能够得出不少有价值的结论,但是很难真正探讨清楚各种重叠式的内在一致以及出现的根本原因。要理解重叠式的各种语法特征,就必须深入考察重叠式出现的历史及其变革过程。
  关键词:重叠 源流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重叠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法手段,而同时又是汉语的一大特色。从形式与意义对应的角度来说,现代汉语各类词发生重叠之后,应该在表意功能上有着相同或者相近之处。这种相近之处,按照语言的相似性,我们可以推论重叠式一般应该表示某种增量。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个推论是否能够成立?
  
  一 现代汉语重叠在表意上有着相同或者相近之处
  
  首先,在语用上。各种重叠都表现出一定的委婉语气,比起单用或者同义代换词要更加带有主观性和叙述性,显得更容易接受,更加亲切。
  其次,形容词动词重叠表示朝着原词本身的意义向积极方向发展,不用于否定句;量词本身并没有倾向,重叠可以用于否定句,否定的意味更加强烈。也就是说,三种词重叠之后都表示一种肯定本身词义的意味。
  第三,除了前面说到的朝着词义本身的积极方向发展,笔者还认为重叠之后应该表现出在程度上的深化。除了动词不是这样的,形容词、量词、副词都有这个倾向。
  为什么到了最为关键的表意功能层面上,动词和其他词类出现了分歧?从语法的三个平面角度来说,我们似乎可以解释道:尽管动词在表意功能上没有表现出增量,但是在语用层面上这个增量已经表现出来了。所以可以认为是在三个平面内部互动的结果。然而语用有着两面性,当我们说亲密程度增加,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拘谨程度的降低。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说在语用层面上实际上也是有着减少的呢?
  事实上,动词在这一点上的不同是可以得到解释的,我们的推论也没有问题。下面我们从解释动词的这一点不同入手,来探讨一下现代汉语重叠式产生和发展演变的一些规律。
  
  二 现代汉语重叠式产生和发展演变的规律
  
  首先,为什么会发生重叠?
  考察上,古汉语重叠的情况基本发生在形容词之中,动词较少,名词最少。而这些重叠又大多发生在诗歌之中。据统计,《诗经》305篇诗歌有200多篇使用了叠字。而在《尚书》和《左传》中,除去诗化的语言(例如臣下使用一些华美的语言对君主进行讽谏)几乎没有出现叠字的情况。这种现象,我个人以为只能有以下两种解释:
  (1) 在需要配乐演唱的诗歌之中,必须利用重叠来增加字数,所以重叠就是为了凑足音节。而在散文中没有这种要求,因此不必要出现。
  (2) 重叠是诗歌,或者说辞藻华丽的一个重要特征,史传文之中出现会显得不伦不类。
  按以上两种说法,似乎都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无论动词或者形容词,在重叠之后几乎都在意义上有所改变。这种改变究竟是主动追求的目的,还是自动生成的结果?我以为,这种重叠词应该不是由口语带来的,因为在先秦典籍中几乎看不到在人物的普通对话中大量使用叠词。语言是讲究经济性和准确性的,重叠词既不算经济省事,听起来又显得模糊。之所以会在口语中出现重叠词,应该是书面语这种用法逐渐铺开、普及,最后影响到了口语。
  潘国英先生在《论VV式动词重叠的源流和形成》(《古汉语研究》2008年第3期)中对《朱子语类》、《清平山堂话本》、《关汉卿全集校注》、《水浒全传》、《西游记》、《红楼梦》和《儿女英雄传》中的动词重叠出现频率做了穷尽统计。这几本书恰好都是基于当时口语编撰而成,因此可以作为反映当时口语中动词重叠情况的资料。结果表明,一直到《西游记》出现的时代,口语中动词重叠才开始逐渐频繁。而直到现在,我们口语中仍然很少使用形容词重叠来表达某一个意思。即使有,也多限于常用单音节形容词,例如“大”、“高”、“平”、“绿”等。潘先生在文中指出,古今VV式动词所表达的意义以及内部结构是不一致的,这个观点我很赞同,下面我也想讨论一下关于重叠词的内部结构问题。
  我们知道,形容词有两种重叠形式,一种是ABAB式,一种是AABB(或AA)式(这里我将AA式视作AABB却不视作ABAB的原因下面会详细论述)。不同性质的形容词以不同方式重叠表达不同的意义。动词一般按照ABAB式重叠,名词、量词一般按照AABB(或AA)式重叠。这里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只有形容词会有两种重叠的方式。
  我们注意到,古代汉语和现代甚至于中古时期口语中的动词重叠,表达的意思是不一致的。上古汉语中动词重叠表示的意思是动作持续时间长,动量大;而到了大约元代之后,动词重叠的意义基本上变成了表示时间短、动量小的意思。这一点,潘先生做出了解释,他认为,这两种动词重叠不是同一种重叠,其内部结构是不一致的。
  我们将上古的动词重叠记为VV1,中古之后的记为VV2。VV1是单纯的动词重叠,就是同一个动词进行了一次重叠而产生的新词。而VV2则不同,VV2是由“V一V”这种表述方式发展过来的,V一V最初的结构是“动词+数词+动量词”,表示的意义就是单纯地计算这个动词表示的动作发生了一次。之所以这里的动词和动量词会是同一个字,潘先生引用刘世儒先生的研究表示,后一个动量词是“同源动量词”,也即直接借用动词表示量词的意义。后来,这个“一”表示的意义虚化、泛化了,不再单纯地仅仅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而是表示“少”的含义。V一V这种表述方式也就开始有了新的意义,即表示动作时间短,动量小。随着这种表述方式出现了无可替代的新的含义,这种结构就固定下来表示这种新的意义,而其内部结构更加紧密。后来可能是因为 “一”是一个语速流疾的入声字或者轻读,它从这个结构中失落了,于是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常用的VV2式。
  前面说过,真正的重叠大多数发生在书面语中,口语极少。再加上我国古代的文言分离,就使得这种新出现的VV2式在实际口语中没有任何相同形式,迅速发展起来。而随着双音化在今古时期的不断发展,动词出现ABAB式重叠也就不足为奇了。形容词中的ABAB式也正是来自动词这种重叠方式的影响,以作为动词充当谓语。
  形容词ABAB式出现的另一种原因是双音化带来的错觉。双音节状态形容词只能够按照ABAB式重叠,这其实就是AA式重叠的另一种表现。考察双音节状态形容词ABAB式重叠的历史,几乎没有办法在“五四”之前找到相关的例证。可以认为,这是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中AA式单音节形容词重叠的模仿,只不过这种模仿忽略了中国传统的AABB式重叠。古代汉语基本上以一个字为一个词,因此不存在两种重叠方式的区别。就我们能够看到的一些连绵词重叠的情况来看(例如,‘缠绵’重叠为‘缠缠绵绵’,‘恍惚’重叠为‘恍恍惚惚’),中国人向来喜欢这种AABB式的重叠,这在诗词对联之中可以找到非常多的例证。因此,这种情况下的ABAB式实际上和AABB式同源,都是AA式的变体。这也就是我将AA式视为AABB却不认作ABAB的原因。
  石锓先生在《从叠加到重叠:汉语形容词AABB重叠形式的历时演变》(《语言研究》第27卷第2期)一文中引用邢福义先生的观点:“现代汉语里,形容词的AABB有两类:‘(一)一个双音形容词的AABB重叠;(二)两个单音形容词的AABB叠结。’”这个观点单看现代汉语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推究其来源,恐怕二者殊途同归。
  石先生有这样两条引文:
  皎皎苍苍千里同,穿烟飘叶九门通。(杨巨源《月宫词》)
  圣人见成言语,明明白白。(《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一)
  他以为,“皎皎苍苍”是“皎”重叠为“皎皎”之后与“苍”重叠为“苍苍”之后的叠加;而“明明白白”则是“明白”这个词的重叠。就语法分析而言,这种区分是有意义的。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国的古人知道怎么用语法分析的手段来区分这两种词吗?恐怕是不行吧。其实,这两种内部结构存在差异的形式,本质上是一致的。如果将古代汉语中一个字视作一个词,就不会出现这种差异了。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这两种不同结构会同时存在,且为人们所认可。将“明明白白”视作“明白”的重叠,是先入为主以为“明白”是一个词而犯的错误。
  
  三 解释名词重叠中的一些问题。
  
  赖先刚先生在《量词是体词吗?——量词的数量语义特征与语法功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6卷第4期)一文中综合李宇明等先生的观点后认为,现代汉语名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重叠。他的论证主要集中在从认知的角度证明名词重叠是不可行的。但是对于为什么现代汉语中确实存在名词重叠的情况却没有交代清楚。我以为,他关于名词不能重叠的论述基本是正确的,不过解释名词重叠的出现却不尽人意。
  在我看来,既然名词重叠在认知上是不为人们所接受的,那么除非出于某种特殊原因,否则绝不会出现。从人类其他语言来看,就我所知似乎很少有哪种语言利用名词重叠来表示某种固定意义(英语中副词和形容词有重叠情况;动词有,但是必须加上and;名词似乎没有,即使有也是临时特殊的用法。日语里情况似乎大致相仿)。因此可以认为,名词确实是不能重叠的。
  借用邢福义先生对形容词重叠和叠结的区分,也可以对名词做类似的划分。一部分AABB式名词属于没有基式,也即没有对应的AB式的,例如“家家户户”,可以视作是“家家”和“户户”的结合,因为单说“家家”或者“户户”也是可以的。另一部分有基式,例如“山山水水”,它可以视作“山水”的重叠。正如前面对形容词的分析,双音节名词重叠实际上不过是对单音节AA式的模仿。
  然而,对名词进行划分有一个作用,就是理清楚名词重叠的来源。名词重叠多出现在诗歌里,而且这些重叠一般都因为对仗要求而成对出现。叠字作为中国古代诗词常用的手法,一些大家的名作中常常使用,这就大为丰富古代汉语名词重叠词汇。例如柳中庸的《征人怨》中,“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单用“朝朝”;而秦观《鹊桥仙》中,“又岂在朝朝暮暮。”则叠用“朝朝暮暮”。现代汉语中的不能单用“山山”,在古代诗词中却没有这种限制的。因此,现代汉语之所以会出现名词重叠,我以为很大原因是受到诗歌语言的影响,并且诗歌中的名词重叠是不考虑是否存在所谓“基式”的。
  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现代汉语中出现的名词重叠或者形容词重叠都属于前一种情况。这里的分析是针对古代汉语的,现代汉语的AABB式重叠是一方面是古代诗词语言的遗留,另一方面也有对其进行模仿的成分。尤其是形容词,古代汉语中形容词重叠并不算十分发达。现代汉语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很多是借鉴模仿而来的。例如“漂漂亮亮”、“舒舒服服”、“大大方方”等等。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重叠名词做宾语的情况。
  很奇怪,单音节重叠名词不能做宾语,可是双音节重叠名词却可以做。其中的原因我个人有一个还没得到论证的猜测。我以为单音节名词重叠在形式和表意上和量词重叠极为相似,因此在认知上人们习惯于将其等同于量词重叠。甚至很多时候名词重叠和量词重叠基本上就不能明确区分。量词重叠产生的功能倾向于谓词,除了可以充当主语外,难以充当宾语。然而我们知道,汉语中是没有双音节量词的,因此,双音节名词重叠则可以脱离这种习惯认知而充当宾语。
  综上推论,现代汉语中所有的重叠形式都是由AA式发展来的。
  
   参考文献:
   [1] 赖先刚:《量词是体词吗?——量词的数量语义特征与语法功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2] 石锓:《从叠加到重叠:汉语形容词AABB重叠形式的历时演变》,《语言研究》,2007年第2期。
   [3] 潘国英:《论VV式动词重叠的源流和形成》,《古汉语研究》,2008年第3期。
  
   作者简介:
   胡湛,女,1964—,江西赣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江西新余高等专科学校。
   邓洁,女,1969—,江西分宜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江西新余第四中学。
   龙腾,女,1990—,四川成都人,天津体育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科学。
其他文献
变形金刚系列第三部《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卷土重来,毋庸置疑,它必将成为2011年影院的霸主之一。虽然影片最大的看点是博派汽车人和狂派机器人之间的打斗,但其中漂亮的女花瓶也是影片不可或缺的亮点。下面我们就盘点一下3部变形金刚中性感迷人的女性角色。    梅根·福克斯,在《变形金刚》与《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中饰演米凯拉    梅根·福克斯,1986年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梅根5岁就开始了戏剧表演和舞
根据化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化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应精心组织和开展课外实验,充分利用化学课外实验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将化学课外实验与课
药品的安全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做好医院药房药品的监管工作对于维护医院声誉,保障患者各项权利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将从药房药品的差错分类出发,分析出药品差错的原因,从而探
本文研究了一种维C胶原蛋白复合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以下制备方法介绍以及结论可以看出此制备方法工艺合理,可操作性强,易实现规模化生产。 In this paper, we studied
不断创新传统汤包脱颖成特色传统食品如何让消费者吃出兴趣、百吃不厌,从而“吃”出经营者的大市场成为山西“独一味”汤包店总经理张新一直考虑的重点。大家都知道任何产品
粉单竹简称单竹,为竹亚科单竹属的主要树种,两广的农村都有栽植,为常绿、浅根的速生丰产树种,造林后2—3年新竹直径可达3—7厘米,树高4—8米,每株有新老竹10余株,单株湿重3
六十年代中期,旺业甸实验林场有林地面积为254,744亩,其中天然次生林200,336亩,人工林37,045亩,灌木林17,363亩。天然次生林树种主要有白桦、山杨、蒙古栎、山黄榆、五角枫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林业生产和科学实验运动蓬勃发展。遵照毛主席关于“洋为中用”的教导,为了便于农林部门各级领导、广大林业职工、科技人员、林业院校
对福建省根结线虫病区中卵囊真菌分离结果表明 ,真菌在卵囊的定殖率为 81.0 % ,具有生防活性作用的有益真菌比率为 36 .9%。其中 ,木霉菌、粉红粘帚霉和淡紫拟青霉 3种真菌在
目的 :针对在临床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由药师进行适当药学干预可能产生的作用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随机择取我院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就诊的200名患者参与调研,将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