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月,又要有一批小天使们走入幼儿园的大门。如果我们也能像下面这几位老师那样,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小家伙的入园经历就会顺利得多。
压力1:“我要小被子!”
故事回放:
婷婷入园时是带着小被子来的。只有跟着电视里的“天线宝宝”一起跳舞时,她才会暂时忘了小被子,和小朋友们玩在一起。在其他时间里,婷婷都会一步不离地抱着小被子,无法自如地参加大家的游戏活动。
黄国欣老师的招数:投其所好
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背着小筐帮“兔妈妈”采萝卜。婷婷特别喜欢自己的小筐,游戏结束了,别的孩子都把小筐摘下来了,可是婷婷还是背着小筐,不愿意放下来。她对我说:“我的小筐可以装宝贝。”我问她:“你的宝贝是什么呀?”婷婷说:“是小被被。”说完就把小被被放在筐里面了。接连几天里,小被被都被她放在筐里背着,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这样过了几天,总是背着小筐,看得出来婷婷有些吃不消了。我蹲下来轻轻问她“: 婷婷,是不是需要老师帮忙呀?”婷婷点点头说:“老师,你能帮我拿着小筐吗?”我说:“当然可以,如果你想小被了,可以随时拿走。”婷婷听了非常高兴,把小筐和被子交给了我,放心地游戏去了。嘿,孩子的双手解放了,我再也不用担心小被子给婷婷走路或奔跑带来危险了!(黄国欣老师记录)
压力2:“我想加入”
故事回放:
咪咪初入园时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又哭又闹,但是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中。当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有兴趣地参加各种游戏活动时,咪咪却远远地站在一边,老师拉着她一起游戏,她会抗拒着挣扎开,然后躲到一边。咪咪妈妈反映,她在家里情绪基本稳定,但只要一提及幼儿园,就会紧张、想哭。
王晓乐老师的招数:能力衔接
是什么影响了咪咪入园的情绪呢?我开始关注咪咪在一日生活中的表现。有一次,在游戏里咪咪走到豆豆身边,一把拉住豆豆的衣服,将萝卜塞到了豆豆手中!又有一次,咪咪突然一下子用力抱住了身边的苗苗,由于用力太猛,苗苗一下子坐在了地上……通过观察,我发现咪咪十分渴望与小伙伴共同游戏,但却不懂得如何在游戏中与他人交往,这为咪咪的入园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约谈了咪咪的妈妈后我知道,咪咪平时在与爷爷奶奶一起游戏时,就会经常用力不当,甚至会出现攻击性行为,但是老人对孩子十分溺爱,对这些行为不当一回事。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为爷爷奶奶提供了几点建议:首先,当咪咪与家人交往时,再出现不礼貌的行为,要及时纠正,并告诉她正确的方法,比如,抱一抱或用礼貌的话,“请坐下……”等。其次,努力使咪咪感受与同伴游戏的快乐。鼓励她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会礼貌地说:“我们一起玩,好吗?”
爷爷奶奶十分配合我们的工作。一个月后,咪咪在家里时已经可以很高兴地提及幼儿园和小朋友,还会将在园里学习的儿歌、歌曲主动表演给大家看。(王晓乐老师记录)
压力3:“我不想午睡……”
故事回放:
从轩轩妈妈那里了解到, 在入园之前,轩轩几乎从不午睡,入园后因为受约束产生了心理压力。午饭结束后,轩轩的情绪明显地有些低落。
朱淑琴老师的招数:曲线救国
我走上前去说:“今天轩轩就先不睡觉了,和我一起来当老师看小朋友午睡好吗?”这天,我兑现了对轩轩的承诺,没有让他去午睡, 而是和我当了一中午的“老师”。晚上妈妈来接时,轩轩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他今天当老师了。我赶快问轩轩:“你喜欢当老师吗?”“ 喜欢, 不过我最喜欢当警察。”“那你明天高高兴兴地来幼儿园,我们来当警察好吗?”轩轩爽快地答道:“好吧!”
这天,我特意带轩轩到阅读区,为他讲了许多“警察叔叔的故事”,让他了解,“警察叔叔”也要休息,只有休息好,才有力气工作。我告诉他,如果今天他是一个非常有力气的警察,晚上回家时,我会送他一顶“警察帽”。
午休的时间又到了,我取出已折好的“警察帽”放在显眼的地方。轩轩看了看“警察帽”,就走到小椅子前脱衣服去了。这一天,轩轩虽然午睡时间不是很长,但已开始接受午休。晚上,当我把“警察帽”送给他时,轩轩开心极了。(朱淑琴老师记录)
压力4:“给妈妈打电话……”
故事回放:
粼粼是从亲子班里升上来的,对幼儿园一日的生活较熟悉,只是来园和妈妈分离时会有情绪的波动,不停地嚷着“给我妈妈打电话……”
秦宝霞老师的招数:责任意识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粼粼非常喜欢娃娃家里的毛毛虫玩偶, 当他抱着毛毛虫的时候,会用妈妈的口吻和毛毛虫说话,这时他会露出可爱的笑脸。
于是, 我们和妈妈进行沟通, 每天接园的时候,可以让粼粼把毛毛虫带回家和它一起做游戏,并请粼粼第二天早上把毛毛虫带回来,送回娃娃家, 让毛毛虫也找到自己的妈妈。此法果然奏效。每天早上来园,粼粼都会忘了找妈妈,因为啊,他要忙着帮助毛毛虫找妈妈。(秦宝霞老师的记录)
压力5:“妈妈不见了……”
故事回放:
乐乐是个依恋感很强的孩子,在家里是妈妈带她,来到幼儿园时,乐乐一直不停说要找妈妈。当老师和她一个人玩游戏时,她的情绪很稳定,不哭也不闹。只要老师一走开和别的小朋友交流,她就会哭。
魏星老师的招数:增加归属感
那天,我让乐乐选一个她喜欢的气球,告诉她我们要用气球做个气球妈妈。我和乐乐一边描述着妈妈的样子,一边画在气球上。很快,“气球妈妈”就做好了。
乐乐像得了宝贝似的一下也不放手,一直抱着她的气球妈妈,情绪明显有了好转。当她想找妈妈的时候,就会主动找她的气球妈妈,抱一抱、亲一亲,情绪就会稳定许多。
现在,乐乐的情绪已经稳定, 气球妈妈的使命也暂告一段落。(魏星老师记录)
TIPS
跟幼儿园老师学习
缓解分离焦虑的方法
1. 允许孩子哭闹,以表达、发泄紧张、焦虑的情绪。
2. 更多地用身体去接触孩子——抱、摸、拍等。
3. 用鲜艳、有趣的玩具,如木偶、指偶等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4. 允许孩子带自己喜欢的玩具等依恋物去幼儿园。
5. 和老师商量,给孩子的物品做好标记(口杯、毛巾、椅子、床等的标记)。
6. 如果孩子不想午睡,请老师陪伴他做一些读书等安静的活动。
7. 向老师申请,允许孩子把喜欢的班级玩具带回家,但同时要提醒孩子次日带回。
本月园长提醒
本月值班园长:朱葵花(启明幼教集团教学管理中心主任兼珠江帝景园园长,北京市骨干教师)
入园时更需要沟通
情绪是在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孩子出生后,在与母亲或其他家人的密切接触中,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得到了满足,能够确认自己是被爱的,从而对爱他的人产生信任,形成依恋。
2 ~ 3 岁的孩子离开妈妈的怀抱,走进陌生的幼儿园,对于他们来说,如同一次强地震。入园后要面对与妈妈分离和新环境适应的双重变化,很多孩子会用大哭大闹、毁坏物品、禁食等多种方式进行表达。作为老师和家长都要对孩子的这种情绪和表现表示理解,同时加强沟通。
老师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家生活习惯与教养方式,家长更多地了解幼儿园生活的环境与教师的教育策略,联手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缓解分离焦虑,使依恋逐渐转向老师。
更多地体会孩子的心灵需要,给予他们更多个性化的、适合的“爱的表达”,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变化中享受成长的快乐。
编辑/ 申艳([email protected])
文章来源:《父母必读》2010年第3期
压力1:“我要小被子!”
故事回放:
婷婷入园时是带着小被子来的。只有跟着电视里的“天线宝宝”一起跳舞时,她才会暂时忘了小被子,和小朋友们玩在一起。在其他时间里,婷婷都会一步不离地抱着小被子,无法自如地参加大家的游戏活动。
黄国欣老师的招数:投其所好
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背着小筐帮“兔妈妈”采萝卜。婷婷特别喜欢自己的小筐,游戏结束了,别的孩子都把小筐摘下来了,可是婷婷还是背着小筐,不愿意放下来。她对我说:“我的小筐可以装宝贝。”我问她:“你的宝贝是什么呀?”婷婷说:“是小被被。”说完就把小被被放在筐里面了。接连几天里,小被被都被她放在筐里背着,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这样过了几天,总是背着小筐,看得出来婷婷有些吃不消了。我蹲下来轻轻问她“: 婷婷,是不是需要老师帮忙呀?”婷婷点点头说:“老师,你能帮我拿着小筐吗?”我说:“当然可以,如果你想小被了,可以随时拿走。”婷婷听了非常高兴,把小筐和被子交给了我,放心地游戏去了。嘿,孩子的双手解放了,我再也不用担心小被子给婷婷走路或奔跑带来危险了!(黄国欣老师记录)
压力2:“我想加入”
故事回放:
咪咪初入园时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又哭又闹,但是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中。当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有兴趣地参加各种游戏活动时,咪咪却远远地站在一边,老师拉着她一起游戏,她会抗拒着挣扎开,然后躲到一边。咪咪妈妈反映,她在家里情绪基本稳定,但只要一提及幼儿园,就会紧张、想哭。
王晓乐老师的招数:能力衔接
是什么影响了咪咪入园的情绪呢?我开始关注咪咪在一日生活中的表现。有一次,在游戏里咪咪走到豆豆身边,一把拉住豆豆的衣服,将萝卜塞到了豆豆手中!又有一次,咪咪突然一下子用力抱住了身边的苗苗,由于用力太猛,苗苗一下子坐在了地上……通过观察,我发现咪咪十分渴望与小伙伴共同游戏,但却不懂得如何在游戏中与他人交往,这为咪咪的入园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约谈了咪咪的妈妈后我知道,咪咪平时在与爷爷奶奶一起游戏时,就会经常用力不当,甚至会出现攻击性行为,但是老人对孩子十分溺爱,对这些行为不当一回事。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为爷爷奶奶提供了几点建议:首先,当咪咪与家人交往时,再出现不礼貌的行为,要及时纠正,并告诉她正确的方法,比如,抱一抱或用礼貌的话,“请坐下……”等。其次,努力使咪咪感受与同伴游戏的快乐。鼓励她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会礼貌地说:“我们一起玩,好吗?”
爷爷奶奶十分配合我们的工作。一个月后,咪咪在家里时已经可以很高兴地提及幼儿园和小朋友,还会将在园里学习的儿歌、歌曲主动表演给大家看。(王晓乐老师记录)
压力3:“我不想午睡……”
故事回放:
从轩轩妈妈那里了解到, 在入园之前,轩轩几乎从不午睡,入园后因为受约束产生了心理压力。午饭结束后,轩轩的情绪明显地有些低落。
朱淑琴老师的招数:曲线救国
我走上前去说:“今天轩轩就先不睡觉了,和我一起来当老师看小朋友午睡好吗?”这天,我兑现了对轩轩的承诺,没有让他去午睡, 而是和我当了一中午的“老师”。晚上妈妈来接时,轩轩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他今天当老师了。我赶快问轩轩:“你喜欢当老师吗?”“ 喜欢, 不过我最喜欢当警察。”“那你明天高高兴兴地来幼儿园,我们来当警察好吗?”轩轩爽快地答道:“好吧!”
这天,我特意带轩轩到阅读区,为他讲了许多“警察叔叔的故事”,让他了解,“警察叔叔”也要休息,只有休息好,才有力气工作。我告诉他,如果今天他是一个非常有力气的警察,晚上回家时,我会送他一顶“警察帽”。
午休的时间又到了,我取出已折好的“警察帽”放在显眼的地方。轩轩看了看“警察帽”,就走到小椅子前脱衣服去了。这一天,轩轩虽然午睡时间不是很长,但已开始接受午休。晚上,当我把“警察帽”送给他时,轩轩开心极了。(朱淑琴老师记录)
压力4:“给妈妈打电话……”
故事回放:
粼粼是从亲子班里升上来的,对幼儿园一日的生活较熟悉,只是来园和妈妈分离时会有情绪的波动,不停地嚷着“给我妈妈打电话……”
秦宝霞老师的招数:责任意识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粼粼非常喜欢娃娃家里的毛毛虫玩偶, 当他抱着毛毛虫的时候,会用妈妈的口吻和毛毛虫说话,这时他会露出可爱的笑脸。
于是, 我们和妈妈进行沟通, 每天接园的时候,可以让粼粼把毛毛虫带回家和它一起做游戏,并请粼粼第二天早上把毛毛虫带回来,送回娃娃家, 让毛毛虫也找到自己的妈妈。此法果然奏效。每天早上来园,粼粼都会忘了找妈妈,因为啊,他要忙着帮助毛毛虫找妈妈。(秦宝霞老师的记录)
压力5:“妈妈不见了……”
故事回放:
乐乐是个依恋感很强的孩子,在家里是妈妈带她,来到幼儿园时,乐乐一直不停说要找妈妈。当老师和她一个人玩游戏时,她的情绪很稳定,不哭也不闹。只要老师一走开和别的小朋友交流,她就会哭。
魏星老师的招数:增加归属感
那天,我让乐乐选一个她喜欢的气球,告诉她我们要用气球做个气球妈妈。我和乐乐一边描述着妈妈的样子,一边画在气球上。很快,“气球妈妈”就做好了。
乐乐像得了宝贝似的一下也不放手,一直抱着她的气球妈妈,情绪明显有了好转。当她想找妈妈的时候,就会主动找她的气球妈妈,抱一抱、亲一亲,情绪就会稳定许多。
现在,乐乐的情绪已经稳定, 气球妈妈的使命也暂告一段落。(魏星老师记录)
TIPS
跟幼儿园老师学习
缓解分离焦虑的方法
1. 允许孩子哭闹,以表达、发泄紧张、焦虑的情绪。
2. 更多地用身体去接触孩子——抱、摸、拍等。
3. 用鲜艳、有趣的玩具,如木偶、指偶等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4. 允许孩子带自己喜欢的玩具等依恋物去幼儿园。
5. 和老师商量,给孩子的物品做好标记(口杯、毛巾、椅子、床等的标记)。
6. 如果孩子不想午睡,请老师陪伴他做一些读书等安静的活动。
7. 向老师申请,允许孩子把喜欢的班级玩具带回家,但同时要提醒孩子次日带回。
本月园长提醒
本月值班园长:朱葵花(启明幼教集团教学管理中心主任兼珠江帝景园园长,北京市骨干教师)
入园时更需要沟通
情绪是在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孩子出生后,在与母亲或其他家人的密切接触中,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得到了满足,能够确认自己是被爱的,从而对爱他的人产生信任,形成依恋。
2 ~ 3 岁的孩子离开妈妈的怀抱,走进陌生的幼儿园,对于他们来说,如同一次强地震。入园后要面对与妈妈分离和新环境适应的双重变化,很多孩子会用大哭大闹、毁坏物品、禁食等多种方式进行表达。作为老师和家长都要对孩子的这种情绪和表现表示理解,同时加强沟通。
老师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家生活习惯与教养方式,家长更多地了解幼儿园生活的环境与教师的教育策略,联手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缓解分离焦虑,使依恋逐渐转向老师。
更多地体会孩子的心灵需要,给予他们更多个性化的、适合的“爱的表达”,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变化中享受成长的快乐。
编辑/ 申艳([email protected])
文章来源:《父母必读》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