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信问题依然是制约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机制,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理解诚信与市场经济的内在关系,全面认识当前我国诚信建设的现状、特别是诚信建设中还存在的问题,进而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构建诚信机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诚信与市场经济的内在关系
1.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诚信,是指诚实而有信用,也就是真实、无妄、不欺。它要求人们,为人处世都要诚善于心,言行一致,真诚实在,信守承诺。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发达的商品经济,是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有序关系之所以能够发生就是因为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平等、互利和彼此信任,否则,商品掩盖下的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中断,而人与人的这种平等、互利和彼此信任就是诚信。
2.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诚信"道德规范,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作为社会道德规范,诚信道德是公民的为人之本、为家之道、为商之宝,只有构建完善的社会诚信道德,才能使现代道德体系的建设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吻合。
3.诚信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道德力量。市场经济显著的特征就是效率和秩序,效率是市场经济的直接目的,而良好的秩序是效率的保证。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秩序来维护,一旦秩序混乱,市场经济就会偏离轨道,失去稳定的基础。靠什么来维护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呢?主要手段即我们经常说的市场自身的自发调节、政府的宏观调控(包括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多种手段),除此之外,还要依赖风俗习惯。可见,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除了靠法律制度的力量外,还特别需要道德的力量。市场经济讲契约关系,自主的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是靠契约联结在一起的,契约维系着市场交换中各方的权利、义务和利益,遵守契约是市场得以正常运作的基本规则。市场经济活动中,契约的践行除了靠法律的保护以外,也要靠道德的诚信原则来维系。
4.诚信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可靠保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和一个地区的发展,诚信尤为重要。在竞争、法治和诚信这三者中,竞争是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核心,法治是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而诚信则是良好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诚信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经济发展之本。没有了诚信,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就失去了基本的维系和支撑;缺少了诚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缺少了前进的动力和可靠的保证;离开了诚信,在互不信任、互相防范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有市场经济的真正发展。
我国当前诚信建设的现状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求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纲要》从最基础、最重要的方面出发,把“诚信”原则摆在了十分显著的位置,提出了包括“诚信”在内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认为诚信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本质要求,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诚信建设的发展。
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虽然我国的诚信状况已经开始向好的方面转化,但离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要求还相距很远,离党中央提出的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文明的要求还相距很远。"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虚假广告现象,职业角色名不符实的现象,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猜忌和冷漠现象等,在一些地区和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的地方还相当严重。社会诚信的缺失已经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对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面临严重的诚信危机,表现为假冒伪劣、金融诈骗、拖贷逃债等等商业无赖的失信行为屡见不鲜。经济生活中的不诚信极大地危害着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经济领域中不以诚信为本,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服务质量十分低下,靠坑蒙拐骗经营,必然造成经济领域的混乱,扰乱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
其次,在经济领域诚信缺失的影响下,政治活动中诚信的缺失也逐步衍生,并对经济领域的诚信缺失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政府是市场经济规则的制定者,从而是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持者,所以要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首先要规范政府的行为。同时,诚信的缺失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危害就是直接损害了人际关系的和谐,致使人情淡薄。最可怕的是不守诚信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生存手段。当谎言和虚伪在一些时候比诚实守信更适合某种环境并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时,就会导致更多的人在更大的范围内不守诚信,这样人们的精神家园就会真正的失落。从这个意义上讲,诚信的缺失将直接危及到人自身的生存,因为不管在哪个领域,最终的活动主体总是人,一切活动总是通过人的活动来展现的。
另外,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诚信观念也还比较淡薄。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诚信"道德规范,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
积极构建诚信机制
加强诚信教育,积极培养公民诚信意识,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应在全社会强化诚信意识,加强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及从业者素质教育,倡导建立拓业发财应取之有道的经营理念及行业自律的意识。首先要从思想认识的源头上抓起,加强全民诚信意识的教育,狠抓个人信用建设。其次,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公民和市场主体的内化机制。最后,建立“诚信荣失信耻”的氛围,这是诚信体制建设深化的保障,可将人们平时在政治、经济及生活等各领域中的诚信与不诚信行为记录在案,随时备查,从时间延续和社会涵盖范围上有效保障诚信行为的实施。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立法保障诚信行为实施,为诚信规范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立法是建立、强化诚信的一个重要途径。立法包含多个方面,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都需要法制。要加快诚信制度的相关立法和修订,积极推进包括金融信贷、知识产权保护、中介机构职能规范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为信用资本的有序运行提供良好的法制基础,使守信的企业得到可靠的保护,失信的行为得到应有的惩处。特别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制度,明确在市场经济中,失信的法律边界是什么,到什么程度该受何种程度或何种形式的制裁。在建立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体系和契约机制的同时,必须建立保证经济良性运行的法律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让守信者因守信获得回报,让失信者因失信受到惩罚。同时,要防止和坚决打击执法腐败。
进一步健全市场竞争机制,让诚信成为人们自觉遵奉的客观经济规律。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激烈而规范,人人都有非常强烈的竞争意识,诚信的建立就有了利益基础。建立信用数据库,实行信用资源共享制度。交易的完成需要诚信保障,但是交易双方对对方信用状况的调查需要成本,建立信用数据库,实行信用资源共享制度就是降低信用搜寻成本、确保交易顺利完成的有效途径。而且,通过对个人、企业、团体等建立信用档案,并公开信息,迫使人们恪守诚信。
加快建立信用体系,规范信息传递和披露机制,发展资信评估行业。建立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记录和评价的社会信用体系,把各种与信用相关的社会力量和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社会信用的完善与发展,以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尽快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管理体系;发展我国的资信评估行业,建立、健全信用评估体系,建立起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以及规范的信息传递和披露机制,增强经济主体诚信状况的透明度,使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状况真正成为其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
强化监督,建立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诚信监督体系,把培植诚信基因作为构建诚信社会的长期战略。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媒体等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给失信行为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建立健全企业自身的监督约束机制,使任何不守信行为都受到多重制约;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资信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加强会计、审计的监督检查;加强和完善信息披露和信息传递机制,增强市场行为的透明度。行政执法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规范监管制度,理顺监管程序,加强对市场的监督检查,促进市场的有序运行。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财经政法学院
诚信与市场经济的内在关系
1.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诚信,是指诚实而有信用,也就是真实、无妄、不欺。它要求人们,为人处世都要诚善于心,言行一致,真诚实在,信守承诺。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发达的商品经济,是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有序关系之所以能够发生就是因为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平等、互利和彼此信任,否则,商品掩盖下的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中断,而人与人的这种平等、互利和彼此信任就是诚信。
2.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诚信"道德规范,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作为社会道德规范,诚信道德是公民的为人之本、为家之道、为商之宝,只有构建完善的社会诚信道德,才能使现代道德体系的建设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吻合。
3.诚信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道德力量。市场经济显著的特征就是效率和秩序,效率是市场经济的直接目的,而良好的秩序是效率的保证。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秩序来维护,一旦秩序混乱,市场经济就会偏离轨道,失去稳定的基础。靠什么来维护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呢?主要手段即我们经常说的市场自身的自发调节、政府的宏观调控(包括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多种手段),除此之外,还要依赖风俗习惯。可见,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除了靠法律制度的力量外,还特别需要道德的力量。市场经济讲契约关系,自主的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是靠契约联结在一起的,契约维系着市场交换中各方的权利、义务和利益,遵守契约是市场得以正常运作的基本规则。市场经济活动中,契约的践行除了靠法律的保护以外,也要靠道德的诚信原则来维系。
4.诚信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可靠保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和一个地区的发展,诚信尤为重要。在竞争、法治和诚信这三者中,竞争是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核心,法治是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而诚信则是良好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诚信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经济发展之本。没有了诚信,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就失去了基本的维系和支撑;缺少了诚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缺少了前进的动力和可靠的保证;离开了诚信,在互不信任、互相防范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有市场经济的真正发展。
我国当前诚信建设的现状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求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纲要》从最基础、最重要的方面出发,把“诚信”原则摆在了十分显著的位置,提出了包括“诚信”在内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认为诚信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本质要求,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诚信建设的发展。
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虽然我国的诚信状况已经开始向好的方面转化,但离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要求还相距很远,离党中央提出的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文明的要求还相距很远。"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虚假广告现象,职业角色名不符实的现象,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猜忌和冷漠现象等,在一些地区和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的地方还相当严重。社会诚信的缺失已经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对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面临严重的诚信危机,表现为假冒伪劣、金融诈骗、拖贷逃债等等商业无赖的失信行为屡见不鲜。经济生活中的不诚信极大地危害着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经济领域中不以诚信为本,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服务质量十分低下,靠坑蒙拐骗经营,必然造成经济领域的混乱,扰乱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
其次,在经济领域诚信缺失的影响下,政治活动中诚信的缺失也逐步衍生,并对经济领域的诚信缺失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政府是市场经济规则的制定者,从而是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持者,所以要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首先要规范政府的行为。同时,诚信的缺失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危害就是直接损害了人际关系的和谐,致使人情淡薄。最可怕的是不守诚信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生存手段。当谎言和虚伪在一些时候比诚实守信更适合某种环境并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时,就会导致更多的人在更大的范围内不守诚信,这样人们的精神家园就会真正的失落。从这个意义上讲,诚信的缺失将直接危及到人自身的生存,因为不管在哪个领域,最终的活动主体总是人,一切活动总是通过人的活动来展现的。
另外,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诚信观念也还比较淡薄。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诚信"道德规范,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
积极构建诚信机制
加强诚信教育,积极培养公民诚信意识,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应在全社会强化诚信意识,加强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及从业者素质教育,倡导建立拓业发财应取之有道的经营理念及行业自律的意识。首先要从思想认识的源头上抓起,加强全民诚信意识的教育,狠抓个人信用建设。其次,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公民和市场主体的内化机制。最后,建立“诚信荣失信耻”的氛围,这是诚信体制建设深化的保障,可将人们平时在政治、经济及生活等各领域中的诚信与不诚信行为记录在案,随时备查,从时间延续和社会涵盖范围上有效保障诚信行为的实施。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立法保障诚信行为实施,为诚信规范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立法是建立、强化诚信的一个重要途径。立法包含多个方面,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都需要法制。要加快诚信制度的相关立法和修订,积极推进包括金融信贷、知识产权保护、中介机构职能规范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为信用资本的有序运行提供良好的法制基础,使守信的企业得到可靠的保护,失信的行为得到应有的惩处。特别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制度,明确在市场经济中,失信的法律边界是什么,到什么程度该受何种程度或何种形式的制裁。在建立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体系和契约机制的同时,必须建立保证经济良性运行的法律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让守信者因守信获得回报,让失信者因失信受到惩罚。同时,要防止和坚决打击执法腐败。
进一步健全市场竞争机制,让诚信成为人们自觉遵奉的客观经济规律。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激烈而规范,人人都有非常强烈的竞争意识,诚信的建立就有了利益基础。建立信用数据库,实行信用资源共享制度。交易的完成需要诚信保障,但是交易双方对对方信用状况的调查需要成本,建立信用数据库,实行信用资源共享制度就是降低信用搜寻成本、确保交易顺利完成的有效途径。而且,通过对个人、企业、团体等建立信用档案,并公开信息,迫使人们恪守诚信。
加快建立信用体系,规范信息传递和披露机制,发展资信评估行业。建立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记录和评价的社会信用体系,把各种与信用相关的社会力量和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社会信用的完善与发展,以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尽快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管理体系;发展我国的资信评估行业,建立、健全信用评估体系,建立起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以及规范的信息传递和披露机制,增强经济主体诚信状况的透明度,使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状况真正成为其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
强化监督,建立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诚信监督体系,把培植诚信基因作为构建诚信社会的长期战略。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媒体等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给失信行为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建立健全企业自身的监督约束机制,使任何不守信行为都受到多重制约;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资信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加强会计、审计的监督检查;加强和完善信息披露和信息传递机制,增强市场行为的透明度。行政执法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规范监管制度,理顺监管程序,加强对市场的监督检查,促进市场的有序运行。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财经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