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该文在回顾了福建省儿童保健学学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本学科所涉及领域的进展,科学分析学科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今后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关键词] 儿童保健学 学科发展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0 引言
儿童保健学是一门兼具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特色,以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保健、疾病防治、健康管理和生命监测等的综合性学科。依据“促进健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儿童群体或个体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减少发病和降低死亡率,适应医学向生物一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融专业性、技术性、行政性、管理性、科研性于一体,涉及儿童躯体保健、心理行为保健及社区保健,以及相关的方法学、管理学等。
2011年6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会议强调,要清醒地看到,受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儿童发展及权利保护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必须坚持儿童优先原则,编制和实施好新一轮儿童发展纲要,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这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对儿童保健事业的重视。
1 现状
1.1 儿童生长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各地市、县相继成立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服务也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于1985年正式建立儿童保健科。此后在全省各县市妇幼保健机构中也相继成立儿童保健科,乡镇卫生院的防保组中设立专兼职的儿童保健人员。重点针对7岁以下儿童进行健康检查,从最初只是简单的测体重、身高、全身检查,到目前开展骨密物、血微量元素、血细胞分析、神经心理发育、生物反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儿童抚触游泳等多种服务项目。
从福州市1995年、2005年两次的全国九市体重、身高横断面调查及2000年后的两次流行病学调查,可以看出,近10年我省儿童的体格生长稳步提高,儿童患病率亦逐年下降。
1.2 儿童心理保健学领域
1.2.1 省内发展现状
1.2.1.1 儿童心理保健专业人员的培养
1985年,福建省首次派人参加由“首都儿科研究所”举办的“小儿神经精神发育检查表”培训班。1993年~2011年间,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与省卫生厅基妇处、省优生优育协会、省预防医学会等联合,分别举办了儿童心理保健、智测与健康促进、婴儿抚触、心理障碍诊断与治疗、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实用技术等培训班共13期,邀请了省内外的相关专家授课,开展儿童心理保健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共培训了698人次。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及部分省级综合医院(如省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小儿神经行为研究中心)也举办了相关的培训班。
1.2.1.2 儿童心理保健工作的开展
1985年,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建立智测室,随后在全省部分市妇幼保健机构中也相继成立智测室。1992年,由于业务项目的不断拓展,省妇幼保健院儿童智测室改为心理保健科,其服务项目从起初的智能及智商测试增加到婴儿神经精神发育筛查、早期多元智能开发、学习能力评估及训练指导、行为、性格、气质及特殊能力测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高危儿早期干预、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等。还通过宣传、健康教育、育儿沙龙和专家讲座等方式开展群体心理保健,服务范围覆盖全省各地。
与儿童保健其它学科相比,儿童心理保健由于开展技术水平门槛高、专业人员紧缺及不稳定、政策扶持力度相对不足等原因,我省从2001年开始收集心理保健数据至今,开展儿童心理保健的县区数及接受保健的儿童数均较少(详见表5、表6),服务项目大多局限于婴儿神经精神发育筛查和智能评估等少数几种方式。服务区域主 要集中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少数几个经济较发达城市的妇幼保健院及少数综合性三甲医院。
1.2.1.3 将儿童心理保健工作纳入福建省儿童系统保健工作和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
1996年制定的全省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中,要求在一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中必须设有儿童智测室或心理保健门诊。
2005年,《福建省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指导手册》将儿童心理保健工作纳入儿童系统保健工作的范畴,制订儿童心理三级保健措施和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相应的职责,并将“精神发育迟滞”或可能发展为“精神发育迟滞”的儿童按高危儿进行管理。
2010年颁布的《福建省儿童保健工作规范》中规定,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中从事儿童心理保健者,必须取得培训证书后,方能上岗开展相应的心理保健工作。
1.2.1.4 研究进展
全省在总结工作经验后,开展或参与了国家、卫生部和福建省相关科研多项,并获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和省科学进步奖。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在省卫生厅科研基金的资助下,开展了《婴幼儿智能开发与发育简明表》的编制与应用研究工作,制订了一套适于基层儿保人员及家长使用的儿童早期智能开发、早期干预方案,并在全省各地医疗保健机构推广使用。陈曦的《福州市0-3岁婴幼儿精神发育量表常模研究》于1992年获得省卫生厅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欧萍、陈曦的《儿童精神发育影响因素及评估研究》于2001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欧萍的《出生窒息对小儿精神发育各能区的影响》、《0~4岁小儿精神发育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分别获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
1.2.2 省外发展现状及与我省的对比分析
近年来,我国儿童心理保健学的科研学术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儿童心理保健工作者的培养从传统的主要由全日制本科医学及幼儿师范学校的培养层次逐步提高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水平。但我省目前尚无儿童心理保健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
统计表明。1984年以前,我国目前开设相关心理学专业的高校已达50余所,而涉及儿童心理保健的不到所。能开展这方面服务的主要在北京、上海、哈尔滨、福州、深圳、杭州等大中城市。从事这方面服务的队伍主要有两个方面:由精神科医师转行而来,以及上世纪80年代开始培养的儿童心理保健学研究生(博士生、硕士生)和儿童保健医生、护士。我国儿保系统已有一支较强大的队伍,其专业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相当多的心理障碍患儿就诊于儿保医疗机构。
1.3 儿童营养学领域
我国于1992年9月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颁布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详细规定了促进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其中要求降低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国务院2001年5月22日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要求,到2010年减少与降低儿童维生素A缺乏、缺铁性贫血、中、重度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并作为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指标。福建省也相应制定《福建省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我国儿童的主要营养性疾病是营养不良、缺钬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钙、锌、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的缺乏,以及近几年增多的肥胖症。我国和我省卫生部门在这些方 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省妇儿工委办公室、省卫生厅妇幼处十分重视,多次组织福建省儿童营养流行病学调查。1993年和1998年两次开展福建省9个地市的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2002年和2008年进行福建省9个地市的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患病率调查和7岁以下儿童肥胖症调查,以及孕妇和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调查;福州、厦门、泉州等也开展儿童肥胖症、维生素A、缺铁性贫血等的流行病学调查。母乳喂养方面,妇幼保健机构和医务人员对促进母乳喂养工作做了许多工作。
1.3.1 儿童营养状况显著改善
近几年,我国儿童营养状况显著改善。2005年,公布了“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生长曲线”,同时也发表了“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中国7岁以下儿童体重、身长/身高和头围的生长标准值及标准化生长曲线”,该标准已接近或超过WHO参考标准,有国家代表性,可在全国范围内用于儿童生长监测与营养评估。
我国儿童营养状况存在地区性差异,农村儿童营养状况不如城市。2000年“国家食物与营养监测项目组全国26个省市的40个营养监测点的调查结果表明,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在全国分别占10.1%和14.3%,城市占3.0%和2.9%,一般农村占10.2%和15.1%,贫困农村占21%和30.7%。
1993年、1998年和2008年进行福建省9地市的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分别为7.77%、3.94%和2.2%,1993年~1998年5年下降49.31%,1998年-2008年10年下降44.16%,1993年-2008年15年下降71.68%。1993年城区3.15%,山区15.98%,1998年城区1.41%山区9.13%;2008年城区0.6%。山区5.4%,可见同一时期山区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是城区的5~9倍。
1.3.2 儿童肥胖症增加
全国儿童期单纯肥胖症协作组完成了10年一次的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福州市为九市成员之一。2002年、2008年,我省两次对九地市7岁以下儿童进行肥胖症调查,2002年患病率为4.9%,2008年为6.4%,总体平均上升幅度为30.6%;城区2002年为6.4%,2008年为8.7%,上升幅度为35.9%;山区2002年为3.5%,2008年为4.7%,上升幅度为34.3%。城市儿童肥胖症明显高于山区。说明肥胖发生于经济发展快的城市。2006年全国九市“肥调”患病率3.44%,我省2008年为6.4%,达全国平均水平的1.86倍。北京等对儿童肥胖进行运动处方和行为矫正等方法控制,我省研究较少。
1.3.3 儿童维生素A缺乏
维生素A缺乏症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把该疾病列入了全球儿童防治目标之一。2000年我国6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患病率为11.7%,我国属轻度临床维生素A缺乏国家。2003年、2008年,省卫生厅组织领导对全省九地市5岁以下儿童进行维生素A调查,结果2003年为6.3%,2008年为3.2%。5年下降幅度达49.2%。说明5年来我省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从2008年看,城区为1.7%,山区为5.3%,山区为城区的3倍;城区2002年为7.1%,2008年为1.7%,下降幅度达76.0%,显示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经济收入对儿童维生素A营养摄人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膳食结构不合理是导致人群维生素A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1.3.4 缺铁性贫血
铁缺乏症目前仍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和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WHO资料显示,世界1/3人口缺铁,即使在北美和西欧等发达地区,儿童缺铁性贫血(IDA)患病率仍高达5%,而发展中国家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IDA患病率高达42%~53%。我国儿童铁缺乏显著高于发达国家水平,据2001年-2003年“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我国7个月-7岁儿童铁缺乏症总患病率为40.3%,IDA患病率7.8%,其中婴儿发病率高达20.5%;农村儿童铁缺乏症状况更为严重,铁缺乏症和IDA患病率分别为42.0%和12.3%,显著高于城市儿童(39.5%和5.6%)。我省为全国流调点之一。2002年、2008年,我省对7岁以下儿童进行贫血调查,患病率分别为24%、13.5%。
1.3.5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1986年制定“婴幼儿佝偻病防治方案”,规范了佝偻病防治工作。2008年《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制定《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发表后,长期以临床经验“研究”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开始被有诊断价值的实验室方法替代。
1.3.6 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
我国7城市婴儿辅食添加状况的调查显示,4-6月龄婴儿中添加蛋类、水果蔬菜和豆类比例分别达到87%、74%和70%。对中国较贫困农村地区婴幼儿辅食(其他食物)添加状况的调查显示,4-6月龄婴儿中添加谷类、水果蔬菜、动物性及豆类食物的分别占45.5%、21.1%和33.1%,明显低于城市。6个月龄以前生长迟缓率相对较低,6个月龄后呈上升趋势,并持续到3岁左右,然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儿童辅食添加情况近年来正逐步得到改善,还应该继续加强,以提高儿童的营养与体格发育水平。
1.3.7 儿童进食行为问题
喂养困难应包括喂养行为问题和喂养障碍,临床多见的应是喂养行为问题,包括进食过少、自我进食能力延迟、不良进食行为及异常饮食习惯,这也是喂养困难研究的主要内容。婴幼儿喂养障碍常造成营养不良、智力发育落后、语言障碍、行为障碍等不良结局。目前我国这部分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在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牵头下,国内开展儿童喂养困难的多中心研究,我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是研究中心之一。
1.4 儿童康复学领域
从1987年开始,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先后派出多名医师前往佳木斯脑瘫康复中心和北京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习进修。经过多年筹备,于1998年底,成立了儿童康复科,南儿保医师兼职进行门诊高危儿的早期干预和小儿脑瘫治疗工作。年门诊量600~800人。近j四年,招聘了专业康复治疗师,月门诊量200-300人,使众多婴幼儿受益,得到众多患儿家长的信任。
目前,省内各地市开展儿童康复工作的力度、水平不一,闽东、闽北基本空白,闽西仅龙岩市有一所儿童脑瘫康复中心。闽南地区以厦门、漳州、泉州开展得较有规模。福州市有福州空军医院脑病康复中心,福州儿童医院、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省残联儿童康复中心,另有数家民营儿童脑瘫康复中心。
康复人才严重缺乏是制约中国康复事业发展的瓶颈。据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其中有康复需求者接近5000万。全国共有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1400多家,至少有800多家三级医院开展康复医学工作。目前各类康复技术人员不到2万人,其中康复治疗师只有5000多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康复技术人员占人口总数的比例非常低。以物理治疗师为例,目前世界各同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的人数与人口比例约70人/10万人口,挪威为145.63人/10万人口,澳大利亚为48.37人/10万人口,日本为11.92人/10万人口,中国大陆为0.4人/10万人口。据估计,到2015年中国至少需要35万康复技术人才。教育部于2002年正式批准建立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学制4~5年。相继有14所医学院校开设康复治疗专业,每年培养的康复治疗师仅700多人,科班毕业的康复治疗师过少。
1.5 散居与集居儿童管理领域
1.5.1 现行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与群众的需求不匹配
现行儿童保健服务内容有两方面,一方面为政府计划指令性项目,经费政府投入,如每年调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量化和达标要求;另一方面是对散、集居儿童保健,主要按地理位置划分辖区,政府全包经费(经费有限),规定服务内容,由基层医院按要求完成,仅限于定期的体格检查,预防接种等基本服务。
1.5.2 现行儿童保健服务机制与机构配置不合理
医学服务包括疾病诊治和健康促进,两者的服务配置应该得到同等重视,但长期以来重医轻防,预防控制医学的配置和服务内容均有缺憾,即使三级甲等的妇幼保健院的儿保科,也不能涵盖儿童保健服务的全部内容,遇有特殊情况,家长很难找到能解决问题的服务机构。
1.5.3 现行儿童保健服务的价值和价格相背离
从事儿童保健服务医师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儿童保健医师服务流程为:询问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睡眠和户外活动情况;除一般的体格检查外,还要测量儿童体重、身高、头围,评价儿童营养、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情况;解答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必要时还要了解抚养人的情况,甚至协调家庭成员之间在育儿中存在的分歧等,所涉及的领域远比看常见疾病复杂、耗时长。然而,医院现行奖金分配体制往往是按挂号数量、经济效益的好坏来衡量医生的工作量,保健服务价值难以体现,支出与收益严重脱节。这进而挫伤了儿童保健医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制约儿童保健专业的发展。
1.5.4 儿童保健医师专业技能及知识面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现阶段医院从事儿童保健服务的医师以大专、中专学历为主,对儿科专业以及相关的边缘学科知之甚少,对解决儿童保健服务方面出现的新问题难以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儿童保健医师与管理人口比例严重失调,儿童保健医师大多时间在忙于应付上级下达的各项指令性任务,没有时间学习本专业的新知识、新进展,更谈不上技术交流和边缘学科相关知识的学习。
1.5.5 我省2000年~2010年儿童保健开展情况
2010年福建省儿童发展纲要提出,2010年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前几年仅个别地市达标,随着近几年政府的投入、重视,儿保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高,至2010年仅1个地市未达标。具体见表7、表8。
1.6 新生儿疾病筛查
1.6.1 省内发展现状
福建省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事业从无到有,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由原来的1家发展到5家,新生儿的年筛查量从1998年的2万多发展到2010年的近40万。1997年12月,省卫生厅成立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挂靠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于1998年1月1日起正式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由各地市的市属医院,以及所在地的县级设有产科的56家医疗机构参加;厦门、泉州新生儿疾病分中心2001年12月成立,所有县及县级以上设有产科的医疗机构均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2006年3月成立漳州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201 1年1月成立三明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泉州、厦门、漳州、三明四市先后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范围扩大到乡镇卫生院,有10家民营医院先后自愿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我省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医疗机构曾达420家,目前为410家(部分医院产科后来停止接生)。目前在全省开展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病种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和厦门新生儿疾病筛查分中心先后分别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和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开展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筛查。
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于2006年1月在全国率先应用新生儿疾病管理软件,并实现联网,全省的卫生行政、筛查、采血和召回机构共用一个新生儿疾病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1.6.1.1 新生儿疾病筛查人员的培训
1997年,福建省首次派人到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学习新生儿疾病筛查,此后共有20人到上海、杭州等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举办的学习班学习。2004年来,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先后举办10期省继续教育项目“新生儿疾病筛查培训班”,邀请了省内外相关专家授课,共培训了893人次,均发给学员培训合格证书。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见表9。
1.6.1.2 研究成果
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参与《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和《福建省新生儿筛查实施方案》的制定,先后发表多篇论文。《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网络系统》在2006年开始应用,全国处于领先,并获福建省医学科技成果三等奖。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朱文斌被卫生部妇社司聘为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专家,参与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版)的制定。干血片法用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中的应用获福建省卫生厅青年基金课题,参与卫生部和福建省重大科研课题各1项。
1.6.2 省外发展现状及与我省的对比分析
近年来,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迅速发展,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20余家新生活儿疾病筛查中心均开展了4种疾病的筛查工作,除卫生部规定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外,还开展了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缺乏症和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筛查,上海、杭州、广州、济南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还利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先天性代谢疾病筛查,一滴血一次可以检测20~30种疾病。省外在新生儿疾病筛查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我省在此方面明显滞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只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和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筛查,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还未开展筛查,串联质谱技术的引进还有待批准。
1.6.3 国际发展现状
1.6.3.1 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应用
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引入了快速、可靠的串联质谱技术(tandem massspectrometry,MS/MS),使得新生儿筛查的疾病扩大到了30多种。目前,全美范围内每年大约对400 万新生儿进行筛查,约有3000例新生儿被查出患有遗传性疾病,其中主要包括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血液病,如镰刀状红血球贫血;内分泌性疾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1.6.3.2 基因芯片技术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应用
美国国立儿童健康及人类发育研究所(NICHD)正在计划将来用DNA芯片来解决目前新生儿筛查中的不足。具体方法是:先提取晾干血迹中的DNA,提取的DAN经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后,与具有25000个以上基因的芯片进行杂交,以检测新生儿基因的突变,然后再用目前实施的其他方法进行疾病的确定。此技术一旦实施,将使得许多基因遗传疾病的筛查通过一次实验完成。其检测的疾病可包括目前还未涵盖的遗传性代谢病,如神经退行性病变、免疫缺陷病、肌肉营养失调等。
1.7 其它儿童保健学领域
1.7.1 健康教育与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由国外学者提出。目前,世界各国都已意识到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研究的重要性。除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外,在非洲、中东、中亚地区、南非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都成立有相关组织,将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作为研究的重点。我国于2001年5月发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以促进儿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儿童身心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和造就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为目标。
儿童早期发展不等于传统的早期教育,它关注的不仅是儿童的学习,而且还重视家庭、社会对儿童早期整体生长发育的促进过程,使每个儿童享有生存、体格、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是实现《纲要》关于儿童权益的重要策略。2004年,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作为全国15个试点单位之一,参加了由卫生部基妇司领导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科研项目,探讨促进儿童体格、心理、认识、情感和社会适应等全面发展的妇幼保健机构运营模式。2009年项目总结,全国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对于儿童体格、智能、情绪等方面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我省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对于婴儿发育的近期效果显著,而9个月以上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数据支持。
1.7.2 预防接种
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儿童预防接种的宣传,1986年全国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成立,并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实施,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在法律上保证了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儿童免疫接种率进一步提高,经WHO审评确认,我国按期实现了普及儿童免疫目标。
从1978年~2002年的20多年问,全国共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六种疾病的发病3亿多人次,减少死亡400多万人,减少住院费用400多亿元。计划免疫的实施,对保障儿童健康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最近几年,我国相关法规和技术方案不断完善。2005年以来相继出台《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和《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等法规和方案,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奠定了良好基础。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问题也不容忽视。根据卫生部2005年公布的调查显示,全国12月龄内常驻人口疫苗全程覆盖率为87.29%,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建卡率为32%。流动人群免疫缺失已使这一群体的传染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常住儿童。目前我省婴儿生后第一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率达到98%和95%。
1.7.3 护理
我省妇幼保健机构及综合性医院在儿童保健的护理方面的研究不多,医院的管理部门对儿童保健的护理重视不足,一些医院的儿保科仅配备1~2名医护人员,且往往为兼职。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保健事业得到不断的拓展,其中护理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一些院校的护理系开设了“母婴护理专业”。在美国一些的母婴护理中心,全部是护理人员任职。近几年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妇幼保健院的儿保科也开始增加护理人员编制,如苏州母子中心、湖北妇幼保健院、上海妇婴保健院等。开展的儿童保健护理项目年年增多,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的护理工作南几年前单纯的门诊分诊种预防接种,目前已经开展了婴幼儿智护训练、婴儿抚触、游泳、感觉统合训练、康复训练、心理筛查、生长发育评估、骨密度测试等。现在又开设了婴幼儿护理健康教育“小课堂”等。同时护理人员还与儿保医生一同深入托幼机构开展各种儿童保健服务,显现出护理人员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7.4 眼科
我国的眼保健工作以弱视斜视防治为主,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后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成立儿童视力保护中心,1994年、1995年卫生部先后下发了《儿童弱视斜视防治技术规范》和《全国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后者明确规定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均应设立眼保健科。各地陆续购进裂隙灯、电脑验光仪、伟伦视力筛查仪、同视机、视觉电生理等,从开始只简单开展幼儿园视力普查,到现在开展儿童常见病诊治、斜弱视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泪道冲洗探通等工作。
在群体保健方面,结合幼儿园的保健例会、托幼园所保健医生培训班的举办,宣传儿童眼保健知识,按照国家和省级托幼园所管理办法制定眼保健的方法、内容和时间,每年对省级幼儿园进行两次眼保健,对视力低下的幼儿通知复查,按照《儿童弱视斜视防治技术规范》予以治疗。从1993年开展幼儿同眼保健工作至今,在儿保科托幼机构全局管理下,眼保健工作正走上正轨,逐渐规范与完善,近十年来省级幼儿园的眼保健率达到95%以上。
我省眼保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托幼机构眼保健和机构监测眼保健。从可监测的数据看(见图1、图2,数据来自省妇幼保健院资料信息科妇幼报表信息),厦门市位居全省第一,福州位居第二。全省监测从2000年的33.34%逐年稳定增加到2010年的52.15%,开展眼保健的机构比例从2005年的73.56%上升到2009年的78.16%,2007年曾经下降到70.11%。
1.7.5 耳鼻喉科
耳鼻咽喉专科(听力保健)面向广大孕产妇以及婴幼儿,突出听力保健为主线,全力开展听力筛查和诊断工作。听力障碍严重影响到婴幼儿的健康成长,目前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居高不下。据近年来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省每年至少新增400~1200名患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儿。面对如此众多的耳聋患者,除了普及、宣传听力保健知识,开展耳聋遗传咨询,加强医学监护及科学用药,采取积极必要的医疗、康复等对策外,应从其源头——新生儿抓起,积极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及早发现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儿,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这是预防耳聋的关键措施。
早在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 法》就规定将“新生儿听力筛查”作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一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项目之一,要求“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新生儿先天性、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诊断、治疗和监测。”2006年第四季度,福建省卫生厅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建立新生儿听力筛查网络系统平台。
对比数据可见,“新生儿听力筛查网络系统平台”的建立对听力保健工作具有促进作用,逐年增加的筛查数也标志着全省工作正步入正轨。
福建省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系统显示,2010年的筛查机构219所(2008年176所、2009年192所),听力诊断机构7家。筛查系统数据为各级筛查医院的工作量,未能分离流动人口,故筛查数、确诊数据均大于妇幼年报。
龋病和牙周病是口腔的两大疾患。据调查,中国有60%-70%的人(即8-9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病,其中以龋病最为严重,平均每个人有两个多龋齿,全国就是20多亿个龋齿,而儿童患龋率更严重,高达75.56%~91.33%,平均患龋数4.5个/人,牙齿发育缺陷达20%;牙周病患发病率亦高达80%以上,这两种口腔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口腔健康标准: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于1979年成立口腔保健科。目前科室拥有较先进的诊疗仪器。科室业务的发展从最初的龋病防治、职工保健,现在已经开展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省直幼儿园儿童、孕产妇的口腔健康保健工作,如: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黏膜病;唇/舌系带短缩修剪术、黏液囊肿摘除术、牙及颌面外伤清创缝合固定术;乳牙反牙合、恒牙牙列不齐等活动、固定矫治术。
自1999年起,我省在省直幼儿园、各地市(区)的幼儿园开展氟保护漆预防儿童龋齿的保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降龋效果:儿童龋病患病率降低15.2%,龋均降低14.0%。局部用氟仅是乳牙防龋的辅助措施之一,培养儿童餐后刷牙、漱口,定期口腔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1.8 国际发展现状
1.8.1 美国儿童保健服务
美国的儿童保健服务机构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体医生门诊,包括私人诊所和联合诊所;另一类是服务综合体,包括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企业医院、有名望的医生小组等。
提供儿童保健的人员首先是家庭医生(多由个体诊所和联合诊所医生承担),家庭医生处理不了的病人按规定程序转给々科医生(一般由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儿童保健科、儿科医生承担),形成以家庭医生为基础,各类医院、医学院校、科研机构参与的网状服务体系。
美国儿童卫生服务可分为4类。初级保健(基本卫生服务),包括: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儿童营养咨询、心理卫生咨询、儿童生长发育评价和转诊服务;专科服务,包括:儿童疾病治疗,体格生良监测,跟、耳鼻喉、口腔等疾病防治,产前诊断,心理行为发育咨询等;特需服务,包括:早产儿监护、低体重儿培养、遗传病诊断;研究性服务,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保健儿童学习能力比较研究、婴儿猝死原因的研究与咨询、青少年HIV的研究。
近年来,美国政府逐渐减少了对儿童保健服务模式的直接干预,由集中管理变为开放管理,出现了由私人慈善机构运作的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规划(MHSPY)和政府运作的儿童青少年卫生服务规划(cASSP)共存的局面。
1.8.2 英国儿童保健服务
英国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与美国大同小异,与美国不同的是,英国的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较早形成了等级细化的网络化管理。
英国保健与社会服务部于1975年颁布了“为精神病人提供良好服务”的决定。要求每一管区设立一所管区综合医院(DGH)。现已形成了心理卫生服务的四级防治网络。初级防治网络由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执业医师、社区护士、教师和学校卫生工作者担任;二级防治网络的工作人员主要由精神病学、心理学、心理治疗家和其他治疗家组成;三级防治网络工作人员由多学科专家组成,包括特定的评估小组、家庭治疗小组、物质滥用干预机构等;四级防治网络工作人员主要包括神经精神病学家、司法精神病学家等。
最近英国推广Maudsley医院社会服务的经验,在Maudsley医院的地区建立寄住宿舍,便于医务人员及时为患者提供服务。
1.8.3 南非的“康复之旅”计划
1993年,南非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6~16岁的儿童中有64%的人至少具有某种类型的精神障碍,此后于1994年提出了“康复之旅”计划(place ofhealing project),由政府提供资助。该计划的工作小组主要由社区工作者和地方法律上作者组成,要求工作人员下社区工作,处理病情,并从事个体、小组,父母和家庭心理咨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 存在的问题
2.1 儿童保健人力资源匮乏
由于长期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轻视与误解,导致不少人错误地以为,凡是临床医师不经专业训练就可以掌握儿童保健的知识和技术,可以随意开设专业门诊。儿童保健研究涉及基础、临床和现场,课题范围广、相关学科多,需要坚实的流行病学、儿童营养学、生长发展和统计学知识为基本科学素养的基础。上世纪90年代,我国5个重点院校设妇幼卫生系,我省医学院校2006年才设立妇幼卫生专业,因此妇幼卫生专业毕业后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国内少,我省更少,且我省各专科领域的高学历人才培养尚空缺,目前尚无儿童保健、儿童心理保健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
2.2 政府重视不够,资金投入过少
现阶段公共卫生任务繁重,流动人口明显增多,儿保学科财政支持不足,基层儿保人员的编制紧缺,在忙于完成国家指令性或区域规划性任务外,少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儿童保健门诊,因而不能全方位地为儿童服务。
2.3 基层医疗保健网络不健全
基层医疗保健网络尚未建立,儿童保健学科与其他专业的衔接存在缺口,无法及时转诊患儿,容易造成患儿失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4 健康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对于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儿童疾病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而现今社会普遍重治轻防,健康教育缺乏思想及物质基础。
2.5 儿童保健服务观念陈旧,模式单一
现今儿童保健仍同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的临床型传统单一服务模式,以医生为中心,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医患沟通不足。
3 儿童保健学科发展思路
3.1 加强儿童保健队伍的建设
我省的儿童保健工作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要在短时间内赶上国内外先进水平,仍必须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队伍的建设。目前,儿童保健队伍人员数量不足,业务素质不高,缺少高层次的带头人和业务骨干。要改变现状,一是抓人才的补充和培养,要有计划地利用现有的医学院校,做好儿保专业教学工作,培养中高级人才;二是抓好继续教育,积极 培训在职人员,分层次、有计划地举办各类培训班。对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人员应予以特殊政策,保障其工资和待遇,在职称、级别晋升中等同于医疗服务其他行业,稳定这支队伍。
3.2 加强儿童保健机构的建设
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应着眼于贯彻妇幼保健工作方针政策,以有利于各项妇幼保健工作的落实,提高社会与经济效益及调动妇幼保健人员的积极性为宗旨。不同层次的妇幼保健机构应该具有不同的功能。省级妇幼保健院应该成为全省妇幼保健业务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按照卫生部下发的有关文件,为制定全国妇幼保健院(所)工作规范创造条件。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应以确保妇女儿童的健康为己任,承担各项妇幼保健工作任务。儿童保健指导部门工作人员应由高素质、具有儿科临床经验的儿童保健专家组成,要求相关人员及时掌握当前儿童保健及儿科发展的新动态,能够承担儿保相关专科门诊,并促进其发展。
3.3 政府重视,增加投入
建议政府重新确定儿童保健医生与管理儿童数量的比例,将政府的惠民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要增加政府保健投入,制定并实施儿童保健的准入制度,在人员、资质、数量、用房和设备上予以优先保障,满足为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的需求。增加对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儿童保健的投入,加强基层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将流动儿童纳入居住地社区管理,造册登记,纳入本地儿童保健管理系统,所有的免费项目和服务都一视同仁,让其享有与户籍儿童同等的医疗保健权利。
进一步完善保健服务内涵。允许星级的综合保健服务与福利性的基本保健服务共存,允许家长自主选择其满意的儿童保健服务机构,服务费用依区域、级别而制定不同的报销比例,切实解决儿保供需矛盾。同时建立健全政府财政经费监督机制,进行法治化管理,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
3.4 重视健康教育
儿童健康教育应被视为一种必需的社会资源,是一项社会工程,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各界改变重治轻防的观念,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抓好儿童健康教育与健康知识普及上作,以适应社会、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要求,及时筛选出危害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并给予矫正,使儿童健康成长。
3.5 转变儿童保健服务观念,建立并完善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管理运作模式
3.5.1 改善儿童保健服务环境
儿童保健服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服务更加温馨。可附设儿童游艺活动室、影像宣教室等,摆放适合不同年龄特点的儿童活动器具,采用现代的影像、声像手段进行教学,使前来参加系统管理的儿童真正享受到现代服务理念所倡导的整体、全面的人性化服务。
3.5.2 建立儿童保健服务适宜的新模式
儿童保健服务的各个方面都是围绕儿童健康问题的防、治开展工作的,应建立儿童保健工作转诊和反馈制度,强调服务的对象不能仅局限于儿童个体。
以儿童保健服务的社会需求为目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全程、高质量的儿童保健综合服务与管理,采用“超市化”一站式服务模式,使保健服务机构由单纯的体格检查、预防接种延伸为集生长发育监测、膳食营养指导、常见病防治、预防保健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在技术一服务—效益的良性循环中增加保健自身活力,满足社会需求。
3.5.3 优质的综合服务与福利性的基本服务共存
现阶段,在调整服务项目时,可以把新生儿访视、母乳喂养与营养指导、计划免疫、生长发育监测等“福利性”服务作为儿童保健服务的常规项目开展,把微营养素的检测、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一些器官功能的检查、缺点矫治与康复训练等进一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服务作为儿童保健服务的选择性项目开展,由家长自主选择。
3.6 加强科学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应掌握完整、系统的科学资料和数据,对内部和周围的全面信息进行及时统计和分析,用以指导工作。建立健全儿童保健信息管理系统,掌握系统的全面动态,以此制定正确、有效的决策,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
3.7 鼓励科学研究
首先,应加强儿童保健基础理论的研究,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培养妇幼保健的专门人才。其次,应加强儿童保健应用学科的研究。对一些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原因要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掌握发展规律,提出改进措施。对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应逐步推广应用,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儿童保健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也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朝阳产业。国务院提出了坚持儿童优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这充分彰显了儿童保健事业的重大战略意义。
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迎来了百年不遇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在未来的数十年内,福建的快速发展需要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而在人力资源竞争中能否取得先机,走好坚实的第一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保健学科发展水平,该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坚信,随着政府的重视和民众儿童保健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保健学科必将惠及千万八闽子孙,焕发夺目光彩。
[关键词] 儿童保健学 学科发展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0 引言
儿童保健学是一门兼具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特色,以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保健、疾病防治、健康管理和生命监测等的综合性学科。依据“促进健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儿童群体或个体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减少发病和降低死亡率,适应医学向生物一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融专业性、技术性、行政性、管理性、科研性于一体,涉及儿童躯体保健、心理行为保健及社区保健,以及相关的方法学、管理学等。
2011年6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会议强调,要清醒地看到,受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儿童发展及权利保护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必须坚持儿童优先原则,编制和实施好新一轮儿童发展纲要,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这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对儿童保健事业的重视。
1 现状
1.1 儿童生长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各地市、县相继成立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服务也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于1985年正式建立儿童保健科。此后在全省各县市妇幼保健机构中也相继成立儿童保健科,乡镇卫生院的防保组中设立专兼职的儿童保健人员。重点针对7岁以下儿童进行健康检查,从最初只是简单的测体重、身高、全身检查,到目前开展骨密物、血微量元素、血细胞分析、神经心理发育、生物反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儿童抚触游泳等多种服务项目。
从福州市1995年、2005年两次的全国九市体重、身高横断面调查及2000年后的两次流行病学调查,可以看出,近10年我省儿童的体格生长稳步提高,儿童患病率亦逐年下降。
1.2 儿童心理保健学领域
1.2.1 省内发展现状
1.2.1.1 儿童心理保健专业人员的培养
1985年,福建省首次派人参加由“首都儿科研究所”举办的“小儿神经精神发育检查表”培训班。1993年~2011年间,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与省卫生厅基妇处、省优生优育协会、省预防医学会等联合,分别举办了儿童心理保健、智测与健康促进、婴儿抚触、心理障碍诊断与治疗、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实用技术等培训班共13期,邀请了省内外的相关专家授课,开展儿童心理保健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共培训了698人次。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及部分省级综合医院(如省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小儿神经行为研究中心)也举办了相关的培训班。
1.2.1.2 儿童心理保健工作的开展
1985年,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建立智测室,随后在全省部分市妇幼保健机构中也相继成立智测室。1992年,由于业务项目的不断拓展,省妇幼保健院儿童智测室改为心理保健科,其服务项目从起初的智能及智商测试增加到婴儿神经精神发育筛查、早期多元智能开发、学习能力评估及训练指导、行为、性格、气质及特殊能力测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高危儿早期干预、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等。还通过宣传、健康教育、育儿沙龙和专家讲座等方式开展群体心理保健,服务范围覆盖全省各地。
与儿童保健其它学科相比,儿童心理保健由于开展技术水平门槛高、专业人员紧缺及不稳定、政策扶持力度相对不足等原因,我省从2001年开始收集心理保健数据至今,开展儿童心理保健的县区数及接受保健的儿童数均较少(详见表5、表6),服务项目大多局限于婴儿神经精神发育筛查和智能评估等少数几种方式。服务区域主 要集中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少数几个经济较发达城市的妇幼保健院及少数综合性三甲医院。
1.2.1.3 将儿童心理保健工作纳入福建省儿童系统保健工作和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
1996年制定的全省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中,要求在一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中必须设有儿童智测室或心理保健门诊。
2005年,《福建省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指导手册》将儿童心理保健工作纳入儿童系统保健工作的范畴,制订儿童心理三级保健措施和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相应的职责,并将“精神发育迟滞”或可能发展为“精神发育迟滞”的儿童按高危儿进行管理。
2010年颁布的《福建省儿童保健工作规范》中规定,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中从事儿童心理保健者,必须取得培训证书后,方能上岗开展相应的心理保健工作。
1.2.1.4 研究进展
全省在总结工作经验后,开展或参与了国家、卫生部和福建省相关科研多项,并获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和省科学进步奖。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在省卫生厅科研基金的资助下,开展了《婴幼儿智能开发与发育简明表》的编制与应用研究工作,制订了一套适于基层儿保人员及家长使用的儿童早期智能开发、早期干预方案,并在全省各地医疗保健机构推广使用。陈曦的《福州市0-3岁婴幼儿精神发育量表常模研究》于1992年获得省卫生厅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欧萍、陈曦的《儿童精神发育影响因素及评估研究》于2001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欧萍的《出生窒息对小儿精神发育各能区的影响》、《0~4岁小儿精神发育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分别获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
1.2.2 省外发展现状及与我省的对比分析
近年来,我国儿童心理保健学的科研学术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儿童心理保健工作者的培养从传统的主要由全日制本科医学及幼儿师范学校的培养层次逐步提高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水平。但我省目前尚无儿童心理保健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
统计表明。1984年以前,我国目前开设相关心理学专业的高校已达50余所,而涉及儿童心理保健的不到所。能开展这方面服务的主要在北京、上海、哈尔滨、福州、深圳、杭州等大中城市。从事这方面服务的队伍主要有两个方面:由精神科医师转行而来,以及上世纪80年代开始培养的儿童心理保健学研究生(博士生、硕士生)和儿童保健医生、护士。我国儿保系统已有一支较强大的队伍,其专业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相当多的心理障碍患儿就诊于儿保医疗机构。
1.3 儿童营养学领域
我国于1992年9月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颁布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详细规定了促进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其中要求降低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国务院2001年5月22日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要求,到2010年减少与降低儿童维生素A缺乏、缺铁性贫血、中、重度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并作为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指标。福建省也相应制定《福建省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我国儿童的主要营养性疾病是营养不良、缺钬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钙、锌、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的缺乏,以及近几年增多的肥胖症。我国和我省卫生部门在这些方 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省妇儿工委办公室、省卫生厅妇幼处十分重视,多次组织福建省儿童营养流行病学调查。1993年和1998年两次开展福建省9个地市的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2002年和2008年进行福建省9个地市的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患病率调查和7岁以下儿童肥胖症调查,以及孕妇和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调查;福州、厦门、泉州等也开展儿童肥胖症、维生素A、缺铁性贫血等的流行病学调查。母乳喂养方面,妇幼保健机构和医务人员对促进母乳喂养工作做了许多工作。
1.3.1 儿童营养状况显著改善
近几年,我国儿童营养状况显著改善。2005年,公布了“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生长曲线”,同时也发表了“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中国7岁以下儿童体重、身长/身高和头围的生长标准值及标准化生长曲线”,该标准已接近或超过WHO参考标准,有国家代表性,可在全国范围内用于儿童生长监测与营养评估。
我国儿童营养状况存在地区性差异,农村儿童营养状况不如城市。2000年“国家食物与营养监测项目组全国26个省市的40个营养监测点的调查结果表明,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在全国分别占10.1%和14.3%,城市占3.0%和2.9%,一般农村占10.2%和15.1%,贫困农村占21%和30.7%。
1993年、1998年和2008年进行福建省9地市的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分别为7.77%、3.94%和2.2%,1993年~1998年5年下降49.31%,1998年-2008年10年下降44.16%,1993年-2008年15年下降71.68%。1993年城区3.15%,山区15.98%,1998年城区1.41%山区9.13%;2008年城区0.6%。山区5.4%,可见同一时期山区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是城区的5~9倍。
1.3.2 儿童肥胖症增加
全国儿童期单纯肥胖症协作组完成了10年一次的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福州市为九市成员之一。2002年、2008年,我省两次对九地市7岁以下儿童进行肥胖症调查,2002年患病率为4.9%,2008年为6.4%,总体平均上升幅度为30.6%;城区2002年为6.4%,2008年为8.7%,上升幅度为35.9%;山区2002年为3.5%,2008年为4.7%,上升幅度为34.3%。城市儿童肥胖症明显高于山区。说明肥胖发生于经济发展快的城市。2006年全国九市“肥调”患病率3.44%,我省2008年为6.4%,达全国平均水平的1.86倍。北京等对儿童肥胖进行运动处方和行为矫正等方法控制,我省研究较少。
1.3.3 儿童维生素A缺乏
维生素A缺乏症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把该疾病列入了全球儿童防治目标之一。2000年我国6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患病率为11.7%,我国属轻度临床维生素A缺乏国家。2003年、2008年,省卫生厅组织领导对全省九地市5岁以下儿童进行维生素A调查,结果2003年为6.3%,2008年为3.2%。5年下降幅度达49.2%。说明5年来我省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从2008年看,城区为1.7%,山区为5.3%,山区为城区的3倍;城区2002年为7.1%,2008年为1.7%,下降幅度达76.0%,显示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经济收入对儿童维生素A营养摄人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膳食结构不合理是导致人群维生素A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1.3.4 缺铁性贫血
铁缺乏症目前仍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和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WHO资料显示,世界1/3人口缺铁,即使在北美和西欧等发达地区,儿童缺铁性贫血(IDA)患病率仍高达5%,而发展中国家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IDA患病率高达42%~53%。我国儿童铁缺乏显著高于发达国家水平,据2001年-2003年“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我国7个月-7岁儿童铁缺乏症总患病率为40.3%,IDA患病率7.8%,其中婴儿发病率高达20.5%;农村儿童铁缺乏症状况更为严重,铁缺乏症和IDA患病率分别为42.0%和12.3%,显著高于城市儿童(39.5%和5.6%)。我省为全国流调点之一。2002年、2008年,我省对7岁以下儿童进行贫血调查,患病率分别为24%、13.5%。
1.3.5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1986年制定“婴幼儿佝偻病防治方案”,规范了佝偻病防治工作。2008年《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制定《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发表后,长期以临床经验“研究”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开始被有诊断价值的实验室方法替代。
1.3.6 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
我国7城市婴儿辅食添加状况的调查显示,4-6月龄婴儿中添加蛋类、水果蔬菜和豆类比例分别达到87%、74%和70%。对中国较贫困农村地区婴幼儿辅食(其他食物)添加状况的调查显示,4-6月龄婴儿中添加谷类、水果蔬菜、动物性及豆类食物的分别占45.5%、21.1%和33.1%,明显低于城市。6个月龄以前生长迟缓率相对较低,6个月龄后呈上升趋势,并持续到3岁左右,然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儿童辅食添加情况近年来正逐步得到改善,还应该继续加强,以提高儿童的营养与体格发育水平。
1.3.7 儿童进食行为问题
喂养困难应包括喂养行为问题和喂养障碍,临床多见的应是喂养行为问题,包括进食过少、自我进食能力延迟、不良进食行为及异常饮食习惯,这也是喂养困难研究的主要内容。婴幼儿喂养障碍常造成营养不良、智力发育落后、语言障碍、行为障碍等不良结局。目前我国这部分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在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牵头下,国内开展儿童喂养困难的多中心研究,我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是研究中心之一。
1.4 儿童康复学领域
从1987年开始,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先后派出多名医师前往佳木斯脑瘫康复中心和北京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习进修。经过多年筹备,于1998年底,成立了儿童康复科,南儿保医师兼职进行门诊高危儿的早期干预和小儿脑瘫治疗工作。年门诊量600~800人。近j四年,招聘了专业康复治疗师,月门诊量200-300人,使众多婴幼儿受益,得到众多患儿家长的信任。
目前,省内各地市开展儿童康复工作的力度、水平不一,闽东、闽北基本空白,闽西仅龙岩市有一所儿童脑瘫康复中心。闽南地区以厦门、漳州、泉州开展得较有规模。福州市有福州空军医院脑病康复中心,福州儿童医院、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省残联儿童康复中心,另有数家民营儿童脑瘫康复中心。
康复人才严重缺乏是制约中国康复事业发展的瓶颈。据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其中有康复需求者接近5000万。全国共有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1400多家,至少有800多家三级医院开展康复医学工作。目前各类康复技术人员不到2万人,其中康复治疗师只有5000多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康复技术人员占人口总数的比例非常低。以物理治疗师为例,目前世界各同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的人数与人口比例约70人/10万人口,挪威为145.63人/10万人口,澳大利亚为48.37人/10万人口,日本为11.92人/10万人口,中国大陆为0.4人/10万人口。据估计,到2015年中国至少需要35万康复技术人才。教育部于2002年正式批准建立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学制4~5年。相继有14所医学院校开设康复治疗专业,每年培养的康复治疗师仅700多人,科班毕业的康复治疗师过少。
1.5 散居与集居儿童管理领域
1.5.1 现行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与群众的需求不匹配
现行儿童保健服务内容有两方面,一方面为政府计划指令性项目,经费政府投入,如每年调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量化和达标要求;另一方面是对散、集居儿童保健,主要按地理位置划分辖区,政府全包经费(经费有限),规定服务内容,由基层医院按要求完成,仅限于定期的体格检查,预防接种等基本服务。
1.5.2 现行儿童保健服务机制与机构配置不合理
医学服务包括疾病诊治和健康促进,两者的服务配置应该得到同等重视,但长期以来重医轻防,预防控制医学的配置和服务内容均有缺憾,即使三级甲等的妇幼保健院的儿保科,也不能涵盖儿童保健服务的全部内容,遇有特殊情况,家长很难找到能解决问题的服务机构。
1.5.3 现行儿童保健服务的价值和价格相背离
从事儿童保健服务医师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儿童保健医师服务流程为:询问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睡眠和户外活动情况;除一般的体格检查外,还要测量儿童体重、身高、头围,评价儿童营养、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情况;解答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必要时还要了解抚养人的情况,甚至协调家庭成员之间在育儿中存在的分歧等,所涉及的领域远比看常见疾病复杂、耗时长。然而,医院现行奖金分配体制往往是按挂号数量、经济效益的好坏来衡量医生的工作量,保健服务价值难以体现,支出与收益严重脱节。这进而挫伤了儿童保健医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制约儿童保健专业的发展。
1.5.4 儿童保健医师专业技能及知识面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现阶段医院从事儿童保健服务的医师以大专、中专学历为主,对儿科专业以及相关的边缘学科知之甚少,对解决儿童保健服务方面出现的新问题难以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儿童保健医师与管理人口比例严重失调,儿童保健医师大多时间在忙于应付上级下达的各项指令性任务,没有时间学习本专业的新知识、新进展,更谈不上技术交流和边缘学科相关知识的学习。
1.5.5 我省2000年~2010年儿童保健开展情况
2010年福建省儿童发展纲要提出,2010年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前几年仅个别地市达标,随着近几年政府的投入、重视,儿保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高,至2010年仅1个地市未达标。具体见表7、表8。
1.6 新生儿疾病筛查
1.6.1 省内发展现状
福建省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事业从无到有,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由原来的1家发展到5家,新生儿的年筛查量从1998年的2万多发展到2010年的近40万。1997年12月,省卫生厅成立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挂靠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于1998年1月1日起正式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由各地市的市属医院,以及所在地的县级设有产科的56家医疗机构参加;厦门、泉州新生儿疾病分中心2001年12月成立,所有县及县级以上设有产科的医疗机构均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2006年3月成立漳州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201 1年1月成立三明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泉州、厦门、漳州、三明四市先后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范围扩大到乡镇卫生院,有10家民营医院先后自愿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我省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医疗机构曾达420家,目前为410家(部分医院产科后来停止接生)。目前在全省开展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病种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和厦门新生儿疾病筛查分中心先后分别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和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开展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筛查。
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于2006年1月在全国率先应用新生儿疾病管理软件,并实现联网,全省的卫生行政、筛查、采血和召回机构共用一个新生儿疾病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1.6.1.1 新生儿疾病筛查人员的培训
1997年,福建省首次派人到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学习新生儿疾病筛查,此后共有20人到上海、杭州等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举办的学习班学习。2004年来,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先后举办10期省继续教育项目“新生儿疾病筛查培训班”,邀请了省内外相关专家授课,共培训了893人次,均发给学员培训合格证书。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见表9。
1.6.1.2 研究成果
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参与《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和《福建省新生儿筛查实施方案》的制定,先后发表多篇论文。《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网络系统》在2006年开始应用,全国处于领先,并获福建省医学科技成果三等奖。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朱文斌被卫生部妇社司聘为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专家,参与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版)的制定。干血片法用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中的应用获福建省卫生厅青年基金课题,参与卫生部和福建省重大科研课题各1项。
1.6.2 省外发展现状及与我省的对比分析
近年来,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迅速发展,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20余家新生活儿疾病筛查中心均开展了4种疾病的筛查工作,除卫生部规定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外,还开展了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缺乏症和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筛查,上海、杭州、广州、济南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还利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先天性代谢疾病筛查,一滴血一次可以检测20~30种疾病。省外在新生儿疾病筛查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我省在此方面明显滞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只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和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筛查,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还未开展筛查,串联质谱技术的引进还有待批准。
1.6.3 国际发展现状
1.6.3.1 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应用
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引入了快速、可靠的串联质谱技术(tandem massspectrometry,MS/MS),使得新生儿筛查的疾病扩大到了30多种。目前,全美范围内每年大约对400 万新生儿进行筛查,约有3000例新生儿被查出患有遗传性疾病,其中主要包括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血液病,如镰刀状红血球贫血;内分泌性疾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1.6.3.2 基因芯片技术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应用
美国国立儿童健康及人类发育研究所(NICHD)正在计划将来用DNA芯片来解决目前新生儿筛查中的不足。具体方法是:先提取晾干血迹中的DNA,提取的DAN经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后,与具有25000个以上基因的芯片进行杂交,以检测新生儿基因的突变,然后再用目前实施的其他方法进行疾病的确定。此技术一旦实施,将使得许多基因遗传疾病的筛查通过一次实验完成。其检测的疾病可包括目前还未涵盖的遗传性代谢病,如神经退行性病变、免疫缺陷病、肌肉营养失调等。
1.7 其它儿童保健学领域
1.7.1 健康教育与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由国外学者提出。目前,世界各国都已意识到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研究的重要性。除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外,在非洲、中东、中亚地区、南非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都成立有相关组织,将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作为研究的重点。我国于2001年5月发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以促进儿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儿童身心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和造就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为目标。
儿童早期发展不等于传统的早期教育,它关注的不仅是儿童的学习,而且还重视家庭、社会对儿童早期整体生长发育的促进过程,使每个儿童享有生存、体格、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是实现《纲要》关于儿童权益的重要策略。2004年,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作为全国15个试点单位之一,参加了由卫生部基妇司领导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科研项目,探讨促进儿童体格、心理、认识、情感和社会适应等全面发展的妇幼保健机构运营模式。2009年项目总结,全国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对于儿童体格、智能、情绪等方面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我省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对于婴儿发育的近期效果显著,而9个月以上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数据支持。
1.7.2 预防接种
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儿童预防接种的宣传,1986年全国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成立,并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实施,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在法律上保证了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儿童免疫接种率进一步提高,经WHO审评确认,我国按期实现了普及儿童免疫目标。
从1978年~2002年的20多年问,全国共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六种疾病的发病3亿多人次,减少死亡400多万人,减少住院费用400多亿元。计划免疫的实施,对保障儿童健康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最近几年,我国相关法规和技术方案不断完善。2005年以来相继出台《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和《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等法规和方案,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奠定了良好基础。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问题也不容忽视。根据卫生部2005年公布的调查显示,全国12月龄内常驻人口疫苗全程覆盖率为87.29%,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建卡率为32%。流动人群免疫缺失已使这一群体的传染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常住儿童。目前我省婴儿生后第一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率达到98%和95%。
1.7.3 护理
我省妇幼保健机构及综合性医院在儿童保健的护理方面的研究不多,医院的管理部门对儿童保健的护理重视不足,一些医院的儿保科仅配备1~2名医护人员,且往往为兼职。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保健事业得到不断的拓展,其中护理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一些院校的护理系开设了“母婴护理专业”。在美国一些的母婴护理中心,全部是护理人员任职。近几年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妇幼保健院的儿保科也开始增加护理人员编制,如苏州母子中心、湖北妇幼保健院、上海妇婴保健院等。开展的儿童保健护理项目年年增多,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的护理工作南几年前单纯的门诊分诊种预防接种,目前已经开展了婴幼儿智护训练、婴儿抚触、游泳、感觉统合训练、康复训练、心理筛查、生长发育评估、骨密度测试等。现在又开设了婴幼儿护理健康教育“小课堂”等。同时护理人员还与儿保医生一同深入托幼机构开展各种儿童保健服务,显现出护理人员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7.4 眼科
我国的眼保健工作以弱视斜视防治为主,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后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成立儿童视力保护中心,1994年、1995年卫生部先后下发了《儿童弱视斜视防治技术规范》和《全国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后者明确规定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均应设立眼保健科。各地陆续购进裂隙灯、电脑验光仪、伟伦视力筛查仪、同视机、视觉电生理等,从开始只简单开展幼儿园视力普查,到现在开展儿童常见病诊治、斜弱视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泪道冲洗探通等工作。
在群体保健方面,结合幼儿园的保健例会、托幼园所保健医生培训班的举办,宣传儿童眼保健知识,按照国家和省级托幼园所管理办法制定眼保健的方法、内容和时间,每年对省级幼儿园进行两次眼保健,对视力低下的幼儿通知复查,按照《儿童弱视斜视防治技术规范》予以治疗。从1993年开展幼儿同眼保健工作至今,在儿保科托幼机构全局管理下,眼保健工作正走上正轨,逐渐规范与完善,近十年来省级幼儿园的眼保健率达到95%以上。
我省眼保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托幼机构眼保健和机构监测眼保健。从可监测的数据看(见图1、图2,数据来自省妇幼保健院资料信息科妇幼报表信息),厦门市位居全省第一,福州位居第二。全省监测从2000年的33.34%逐年稳定增加到2010年的52.15%,开展眼保健的机构比例从2005年的73.56%上升到2009年的78.16%,2007年曾经下降到70.11%。
1.7.5 耳鼻喉科
耳鼻咽喉专科(听力保健)面向广大孕产妇以及婴幼儿,突出听力保健为主线,全力开展听力筛查和诊断工作。听力障碍严重影响到婴幼儿的健康成长,目前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居高不下。据近年来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省每年至少新增400~1200名患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儿。面对如此众多的耳聋患者,除了普及、宣传听力保健知识,开展耳聋遗传咨询,加强医学监护及科学用药,采取积极必要的医疗、康复等对策外,应从其源头——新生儿抓起,积极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及早发现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儿,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这是预防耳聋的关键措施。
早在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 法》就规定将“新生儿听力筛查”作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一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项目之一,要求“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新生儿先天性、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诊断、治疗和监测。”2006年第四季度,福建省卫生厅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建立新生儿听力筛查网络系统平台。
对比数据可见,“新生儿听力筛查网络系统平台”的建立对听力保健工作具有促进作用,逐年增加的筛查数也标志着全省工作正步入正轨。
福建省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系统显示,2010年的筛查机构219所(2008年176所、2009年192所),听力诊断机构7家。筛查系统数据为各级筛查医院的工作量,未能分离流动人口,故筛查数、确诊数据均大于妇幼年报。
龋病和牙周病是口腔的两大疾患。据调查,中国有60%-70%的人(即8-9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病,其中以龋病最为严重,平均每个人有两个多龋齿,全国就是20多亿个龋齿,而儿童患龋率更严重,高达75.56%~91.33%,平均患龋数4.5个/人,牙齿发育缺陷达20%;牙周病患发病率亦高达80%以上,这两种口腔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口腔健康标准: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于1979年成立口腔保健科。目前科室拥有较先进的诊疗仪器。科室业务的发展从最初的龋病防治、职工保健,现在已经开展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省直幼儿园儿童、孕产妇的口腔健康保健工作,如: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黏膜病;唇/舌系带短缩修剪术、黏液囊肿摘除术、牙及颌面外伤清创缝合固定术;乳牙反牙合、恒牙牙列不齐等活动、固定矫治术。
自1999年起,我省在省直幼儿园、各地市(区)的幼儿园开展氟保护漆预防儿童龋齿的保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降龋效果:儿童龋病患病率降低15.2%,龋均降低14.0%。局部用氟仅是乳牙防龋的辅助措施之一,培养儿童餐后刷牙、漱口,定期口腔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1.8 国际发展现状
1.8.1 美国儿童保健服务
美国的儿童保健服务机构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体医生门诊,包括私人诊所和联合诊所;另一类是服务综合体,包括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企业医院、有名望的医生小组等。
提供儿童保健的人员首先是家庭医生(多由个体诊所和联合诊所医生承担),家庭医生处理不了的病人按规定程序转给々科医生(一般由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儿童保健科、儿科医生承担),形成以家庭医生为基础,各类医院、医学院校、科研机构参与的网状服务体系。
美国儿童卫生服务可分为4类。初级保健(基本卫生服务),包括: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儿童营养咨询、心理卫生咨询、儿童生长发育评价和转诊服务;专科服务,包括:儿童疾病治疗,体格生良监测,跟、耳鼻喉、口腔等疾病防治,产前诊断,心理行为发育咨询等;特需服务,包括:早产儿监护、低体重儿培养、遗传病诊断;研究性服务,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保健儿童学习能力比较研究、婴儿猝死原因的研究与咨询、青少年HIV的研究。
近年来,美国政府逐渐减少了对儿童保健服务模式的直接干预,由集中管理变为开放管理,出现了由私人慈善机构运作的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规划(MHSPY)和政府运作的儿童青少年卫生服务规划(cASSP)共存的局面。
1.8.2 英国儿童保健服务
英国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与美国大同小异,与美国不同的是,英国的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较早形成了等级细化的网络化管理。
英国保健与社会服务部于1975年颁布了“为精神病人提供良好服务”的决定。要求每一管区设立一所管区综合医院(DGH)。现已形成了心理卫生服务的四级防治网络。初级防治网络由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执业医师、社区护士、教师和学校卫生工作者担任;二级防治网络的工作人员主要由精神病学、心理学、心理治疗家和其他治疗家组成;三级防治网络工作人员由多学科专家组成,包括特定的评估小组、家庭治疗小组、物质滥用干预机构等;四级防治网络工作人员主要包括神经精神病学家、司法精神病学家等。
最近英国推广Maudsley医院社会服务的经验,在Maudsley医院的地区建立寄住宿舍,便于医务人员及时为患者提供服务。
1.8.3 南非的“康复之旅”计划
1993年,南非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6~16岁的儿童中有64%的人至少具有某种类型的精神障碍,此后于1994年提出了“康复之旅”计划(place ofhealing project),由政府提供资助。该计划的工作小组主要由社区工作者和地方法律上作者组成,要求工作人员下社区工作,处理病情,并从事个体、小组,父母和家庭心理咨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 存在的问题
2.1 儿童保健人力资源匮乏
由于长期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轻视与误解,导致不少人错误地以为,凡是临床医师不经专业训练就可以掌握儿童保健的知识和技术,可以随意开设专业门诊。儿童保健研究涉及基础、临床和现场,课题范围广、相关学科多,需要坚实的流行病学、儿童营养学、生长发展和统计学知识为基本科学素养的基础。上世纪90年代,我国5个重点院校设妇幼卫生系,我省医学院校2006年才设立妇幼卫生专业,因此妇幼卫生专业毕业后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国内少,我省更少,且我省各专科领域的高学历人才培养尚空缺,目前尚无儿童保健、儿童心理保健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
2.2 政府重视不够,资金投入过少
现阶段公共卫生任务繁重,流动人口明显增多,儿保学科财政支持不足,基层儿保人员的编制紧缺,在忙于完成国家指令性或区域规划性任务外,少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儿童保健门诊,因而不能全方位地为儿童服务。
2.3 基层医疗保健网络不健全
基层医疗保健网络尚未建立,儿童保健学科与其他专业的衔接存在缺口,无法及时转诊患儿,容易造成患儿失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4 健康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对于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儿童疾病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而现今社会普遍重治轻防,健康教育缺乏思想及物质基础。
2.5 儿童保健服务观念陈旧,模式单一
现今儿童保健仍同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的临床型传统单一服务模式,以医生为中心,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医患沟通不足。
3 儿童保健学科发展思路
3.1 加强儿童保健队伍的建设
我省的儿童保健工作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要在短时间内赶上国内外先进水平,仍必须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队伍的建设。目前,儿童保健队伍人员数量不足,业务素质不高,缺少高层次的带头人和业务骨干。要改变现状,一是抓人才的补充和培养,要有计划地利用现有的医学院校,做好儿保专业教学工作,培养中高级人才;二是抓好继续教育,积极 培训在职人员,分层次、有计划地举办各类培训班。对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人员应予以特殊政策,保障其工资和待遇,在职称、级别晋升中等同于医疗服务其他行业,稳定这支队伍。
3.2 加强儿童保健机构的建设
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应着眼于贯彻妇幼保健工作方针政策,以有利于各项妇幼保健工作的落实,提高社会与经济效益及调动妇幼保健人员的积极性为宗旨。不同层次的妇幼保健机构应该具有不同的功能。省级妇幼保健院应该成为全省妇幼保健业务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按照卫生部下发的有关文件,为制定全国妇幼保健院(所)工作规范创造条件。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应以确保妇女儿童的健康为己任,承担各项妇幼保健工作任务。儿童保健指导部门工作人员应由高素质、具有儿科临床经验的儿童保健专家组成,要求相关人员及时掌握当前儿童保健及儿科发展的新动态,能够承担儿保相关专科门诊,并促进其发展。
3.3 政府重视,增加投入
建议政府重新确定儿童保健医生与管理儿童数量的比例,将政府的惠民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要增加政府保健投入,制定并实施儿童保健的准入制度,在人员、资质、数量、用房和设备上予以优先保障,满足为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的需求。增加对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儿童保健的投入,加强基层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将流动儿童纳入居住地社区管理,造册登记,纳入本地儿童保健管理系统,所有的免费项目和服务都一视同仁,让其享有与户籍儿童同等的医疗保健权利。
进一步完善保健服务内涵。允许星级的综合保健服务与福利性的基本保健服务共存,允许家长自主选择其满意的儿童保健服务机构,服务费用依区域、级别而制定不同的报销比例,切实解决儿保供需矛盾。同时建立健全政府财政经费监督机制,进行法治化管理,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
3.4 重视健康教育
儿童健康教育应被视为一种必需的社会资源,是一项社会工程,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各界改变重治轻防的观念,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抓好儿童健康教育与健康知识普及上作,以适应社会、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要求,及时筛选出危害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并给予矫正,使儿童健康成长。
3.5 转变儿童保健服务观念,建立并完善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管理运作模式
3.5.1 改善儿童保健服务环境
儿童保健服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服务更加温馨。可附设儿童游艺活动室、影像宣教室等,摆放适合不同年龄特点的儿童活动器具,采用现代的影像、声像手段进行教学,使前来参加系统管理的儿童真正享受到现代服务理念所倡导的整体、全面的人性化服务。
3.5.2 建立儿童保健服务适宜的新模式
儿童保健服务的各个方面都是围绕儿童健康问题的防、治开展工作的,应建立儿童保健工作转诊和反馈制度,强调服务的对象不能仅局限于儿童个体。
以儿童保健服务的社会需求为目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全程、高质量的儿童保健综合服务与管理,采用“超市化”一站式服务模式,使保健服务机构由单纯的体格检查、预防接种延伸为集生长发育监测、膳食营养指导、常见病防治、预防保健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在技术一服务—效益的良性循环中增加保健自身活力,满足社会需求。
3.5.3 优质的综合服务与福利性的基本服务共存
现阶段,在调整服务项目时,可以把新生儿访视、母乳喂养与营养指导、计划免疫、生长发育监测等“福利性”服务作为儿童保健服务的常规项目开展,把微营养素的检测、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一些器官功能的检查、缺点矫治与康复训练等进一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服务作为儿童保健服务的选择性项目开展,由家长自主选择。
3.6 加强科学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应掌握完整、系统的科学资料和数据,对内部和周围的全面信息进行及时统计和分析,用以指导工作。建立健全儿童保健信息管理系统,掌握系统的全面动态,以此制定正确、有效的决策,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
3.7 鼓励科学研究
首先,应加强儿童保健基础理论的研究,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培养妇幼保健的专门人才。其次,应加强儿童保健应用学科的研究。对一些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原因要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掌握发展规律,提出改进措施。对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应逐步推广应用,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儿童保健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也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朝阳产业。国务院提出了坚持儿童优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这充分彰显了儿童保健事业的重大战略意义。
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迎来了百年不遇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在未来的数十年内,福建的快速发展需要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而在人力资源竞争中能否取得先机,走好坚实的第一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保健学科发展水平,该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坚信,随着政府的重视和民众儿童保健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保健学科必将惠及千万八闽子孙,焕发夺目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