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中国企业快速成长的加速器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lin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之所以再选择职业化这个看起来有点“俗”而“旧”的话题作阐述,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职业化程度,决定一个企业、乃至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素质水平和竞争力
  职业化水平的高低,与人的受教育程度、专业水平、职业精神与意识、工作态度、质量、效率等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整体素质、劳动生产力水平、国家竞争力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指标或因素。职业化水平是被广泛证明或公认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等,无一例外都是职业化教育非常发达、国民职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世界上尚未出现一个职业化水平低下而经济水平出色的国家或民族,甚至连这样的企业也未曾产生。
  其次,中国的职业化进程发展缓慢,难以满足社会经济、特别是企业发展的需求
  在近二三十年中,中国社会或国民的职业化发展有长足的、令人瞩目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以职业教育为例:在高中阶段所进行的职业化教育真正始于1988年,1993年初才引入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而在德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就为职业教育立法——《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劳动促进法》、《手工业条例》等;在上世纪,德国16~19岁年龄组的青年接受职业教育者超过70%,而中国目前不到10%;2003年,中国投入职业教育经费298亿人民币,德国投入159亿欧元,人均相差数十倍;从现实看,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大量缺乏职业化水平高的人员,包括政府职员、教师、医生、律师、职业经理人、技师和工程师,甚至包括真正职业化的理发师、厨师都严重匮乏。
  第三,中国社会存在严重的职业化发展障碍与阻力
  中国社会的职业化发展障碍与阻力主要来源于传统观念和对职业化的认识。在传统价值导向的文化气氛中,职业化缺乏动力,影响了人们对于职业化的认识与推动;调查显示:当今中国绝大多数企业,还是官本位的价值导向,企业虽然渴望职业化的员工,但企业的价值导向和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却并不支持职业化的发展,例如:一个技术优秀人员,必须要给一个官,否则,就得不到相应的身份、地位和待遇,此人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当官是许多人成功的归宿,他们对于职业化发展普遍兴趣、欲望不高。
  第四,中国职业化进程缓慢和发展水平低下,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各方面的发展与竞争力
  这种影响一是体现为国家或民族的整体素质提升速度较慢:中国90%以上的职员、工人由于未受过职业教育,而职业能力不足。二是各行各业的人才匮乏:特别是人数最多、具有技术技巧特征的一些职业的人才特别匮乏;中国几乎所有的行业都缺乏高职业化能力的人员。三是影响工作效率:瑞士人均月收入6407美元(2011年9月23人,美国《商业内幕》对欧洲国家薪资水平展开的一项调查),而中国只有288美元,虽然瑞士劳动效率不会高出中国这么多倍,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劳动效率的差异。四是影响工作及其成果质量:职业能力的差异,在质量上有的体现为优质品率,有的体现单位的消耗,有的体现为成本,有的体现为材料的消耗,有的甚至体现为会与不会。据说,同样的汽车零配件,由不同国家的员工,或不同企业的员工组装出来的汽车,质量相差甚远。五是影响消耗与产出:职业水平不同,工作或劳动过程中的消耗不一样,包括材料消耗、能源消耗、体力和脑力的消耗;技术技能好的人员,由于其效率高、质量好,平均产出的消耗就低。例如:中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这种产出效率的差异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国民职业化能力的差异,不可否认起了很大作用。以上种种,现在已经并还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影响中国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
  第五,人的职业化素质水平对现代经济的贡献能力空前提高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世界发生巨变,要求我们在各方面重新认识世界。今天,人力资源对于经济的贡献,变化极大:过去,机械或机械自动化时代,主要靠提高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经济效益。如今,网络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许许多多企业仅仅靠提高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已经很难提高劳动效率和效益,员工的技术和工作技能娴熟程度已成为衡量劳动效率和效益高低的重要因素。而职业化人员的显著标志就是技术好、能力强。因此,重视职业化是时代的必然。
  综上所述,中国职业化,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要。中国职业化的发展,仍然落后。我们期望以此为阵地,摇旗呐喊,推波助澜,促进中国职业化事业的发现。
  (作者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联盟首席咨询顾问、博士)
其他文献
文章介绍了潜孔式平面钢闸门结构设计,文中利用图解法对梁格应力进行简化并对闸门梁格及支承及主轨的应力分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论证,为类似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目前,国家正在加大力度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雨露计划”,力争在2020年基本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通过技能培训,能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实现快速转移就业,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由于培训时间只有一至三个月,为达到培训学员“能力为本,就业导向”的培养目标,学校积极尝试新的培训模式与培训方法。  一、短期培训学员的特点  短期培训学员具有以下特点:学员年龄跨度大,学员从16岁到40岁不等,但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01/2012-12的患者12例,接受地西他滨20 mg/m^2·d×5 d方案治疗,
一体化教学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旨在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笔者在此根据学校制冷专业的现状,提出几点改革措施。
目的识别、分析、评价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为防治职业病,为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主要采用类比调查的方法,综合运用检查表、经验判断法。结果本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运用,人们工作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它。在学校工作中,计算机的作用更是随处可见:打印文章、报告、制度文件,绘制表格、统计数据,制作多媒体课件,存储资料、收发邮件都离不开计算机。现在,笔者就进行多媒体教学谈几点粗浅看法。  因为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的特点,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是
“说课”是一种教研活动形式,是作为教学与研究相衔接的一种手段、备课与上课的一个环节,为教师反思教学和理论提升提供了一个简便易行的研究平台。但对说课在现实中的过度倚重
摘 要:笔者从事技校教育几十年,针对技校学生特点,结合多年的机械制图教学经验,总结出适合技校学生的四大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机械制图 教学方法 效果  在长期的机械制图教学工作中,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适合技校学生的教学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有以下四点。  一、善于引导,激发兴趣  机械制图是一门研究图示法和图解法以及根据工程技术的规定来绘制和阅读图样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