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一往情深深几许?

来源 :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读到果麦出品的《纳兰词》而想起提笔写一写纳兰容若。那古旧的人,存于我的意念之中,是那样早,仿若初恋。我最早读的《饮水词》版本是中华书局的《饮水词笺校》,而此次果麦版本的《纳兰词》是以《通志堂集》中收录的纳兰词为底本,参考榆园本(《榆园丛刻》)以及中华书局《饮水词笺校》,堪称精品,值得珍藏。
  我是那样真挚地为《饮水词》,为纳兰容若这个人心动过,欢喜过,阑珊过……以至于我心中一直更愿意把《饮水词》叫作《纳兰词》。虽然我后来懂得,《饮水词》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意思。
  曾是那般热望,在字里行间投入的心力和关注并不逊于现实生活中任何一场真正的爱恋,也因此,到如今,再想起他会有一种旧欢如梦,恍若隔世的感觉。
  最早知道纳兰,是看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那是少数我不曾知晓的姓名。我读诗词的口味很传统,是以唐宋为尊,算来数去,清词都不曾入眼中,直到读到《饮水词》才有沧海遗珠的喜悦。
  彼时对其词真是惊为天人,念念不忘,继而对纳兰容若的生平经历,性格乃至于情感波折细微之处的了知,远甚于对我身边的那些少年。我不记得我曾经对哪个少年动心,动情,也忘却了别人与我的相处和说过的话,却执意记得,他词集里的句子。
  又是因着读多了《红楼梦》的缘故,我有一段时间特别爱读《红楼梦》的研究文章,忘记在哪里读过一段资料,只记得当时的资料里闲闲一笔写道:《红楼梦》于乾隆年间成书,有大臣将书稿进奉给乾隆。乾隆阅后笑言,此乃明珠家事也。我因着这一段逸闻而去留意了纳兰明珠,继而留意到纳兰容若(或许应该更正式地称他为“纳兰性德”或“纳兰成德”)与《红楼梦》若隐若现似是还非的关联。
  当我慢慢察觉曹公笔下“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贾宝玉”的真身可能是纳兰公子的时候,我有了探究的兴致。从未欣赏过贾宝玉的我,却欣赏起了纳兰容若。
  他是满清贵胄,正黄旗,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纳兰氏又译作纳喇氏、那拉氏,为满族八大姓之一。与爱新觉罗家是紧密的姻亲关系。父亲是熙朝权相,权倾一时,他自己是当世著名的才子,研习经史,凭真才实学而不是靠父辈的恩荫考中了进士,又成为当时满汉文士公认的词坛宗主。
  才高绝代,待人良善却英年早逝,他的家族在他身后,很快就大厦将倾,荣光不复……不需要更多的例证了,纳兰容若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出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是那个时代世家大族由盛而衰的典型。难能可贵的是,他拥有不逊于红楼梦中人的富贵深情,却分明比他们多了才干、责任、担当、勇武和侠义。
  《饮水词》第一层美,大抵是所有初历情爱的少男少女都能即刻明了的情之悱恻和辞藻明艳。第二层美,是在有了一定的阅历和适度闲适之后,才能逐渐领会到的,物质的不虞匮乏和内心缺憾的矛盾,此种精致华美,是有钱且有闲阶层才能生出的惘惘愁,闲吟风月之兴,不是一般奔波于生计的劳苦大众所能感同身受的。第三层的美,方是文学意义上的遗憾与悲悯之美。以己身之缺憾,照见众生之哀苦。
  纵然在世人眼中,出身高贵,文武双全,荣华富贵唾手可得,应有尽有,我们的纳兰公子仍是不快乐的,正如他的知己顾贞观所言:“所欲试之才,百不一展;所欲建之业,百不一副;所欲随之愿,百不一酬;所欲言之情,百不一吐。”
  因为纳兰容若为爱妻卢氏所做悼亡词太过知名的缘故,世人多以为他是因为爱妻的骤逝而郁结于心,郁郁而终。然而,从古到今,除了戏本子里的痴情无用的穷书生,譬如梁山伯外,有几个有名有姓,家世出众、功业拔萃的男人会为了女人一蹶不振,郁郁而终的?留一丝憾恨终老,许来生再续前缘,已是难得。纳兰容若心中的块垒,还是同为男人,也同为失意人的顾贞观看得更清楚,说得更透彻。
  以我研读《饮水词》的程度和身为女性的敏感度,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纳兰容若的词中悼亡词和追忆初恋的词是两个泾渭分明的派别。他一生并非只钟情卢氏一人,心中深藏着另一位不知名姓的神秘女子,或许是他的表妹。那吉光片羽中闪现的真实细节是骗不了人的。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别后凄凉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凡此种种,绝无可能是写他与妻子的相处,更像是从小朝夕相处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日常,以词中的隐晦程度而言,这女子后来是入宫为妃无疑……所以纳兰才有“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之憾。
  然而木已成舟,旧梦难追,况且卢氏亦的确是个爱着他的好女人,慢慢他也就接受了这个温柔解意的妻子。奈何好景不长,良辰短少,在他逐渐意识到卢氏的好并试着接纳习惯她的时候,卢氏却撒手人寰。
  所以你可以看到,纳兰是多么地悲戚,我有时候不免怀疑,他对卢氏的悼念,更多是源于“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愧疚。又或者,在日后漫长的追忆之中,他刻意模糊了初恋与妻子的边界,将她们合二为一。毕竟,她们都是他深爱过,又不慎失去的爱人。
  王国维先生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至于“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窃以为是过誉了。毕竟纳兰容若的词作的境界还是窄小了些。至多只达到了先生所言的三重境界的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我至今仍念念不忘他那首《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在穿身而过的情爱中,练就一颗曾经沧海的心,学会独自跋涉,走过凛冽的人生,任风尘扑面,鬓染霜雪。只要心头余温尚在,懂得自爱及爱人,足矣。所谓的豁达和潇洒,不过是认清得不到,已失去的现状之后,依然能够笑着,诗情画意地活下去。
其他文献
2013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至今已有5年,中小学书法教育在它的指导下,取得了一定进展。2014年审查通过的教材投入使用也已有4年多。作为教育部指定教材华文版《书法练习指导》的副主编,笔者对《纲要》保持了持续的关注。《纲要》虽为初创,但出手不凡,涵盖了几乎所有最为重要的问题,成为这项事业得以有序推进的重要保证。但也毋庸讳言,作为1.0版,《纲要》不可能尽善尽美
期刊
华文版《书法》教材能够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小学的课堂上,被广大师生所认可,自然有其不同寻常之处,这些不同寻常处便是教材编写者思想精华所在。教材聚焦于当下中小学书法教育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并且大胆地走创新之路、改革之路,努力为中小学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培养下一代青少年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  《书法》教材的重要特点  总体来说,本套教材整体具备系统性、现实性、知识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五大重要特
期刊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的书法教育源远流长,以前的私塾教育,除了教授文化,还开设习字课。书法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意义重大。2011年8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2013年8月又发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两个文件的发布推动了书法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的普及。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也相继增开书法专业,书法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出现了喜人景象!  中国出版集团教材中心在
期刊
《音乐的网络化生存——网絡音乐文化的伦理思辨和审美批判》  袁 茜 编著 42元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8年11月  本书以网络音乐传播中的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从伦理学和美学视角对当下网络音乐传播中较为典型的现象及问题进行思辨、归因、评价与批判,并从音乐的价值角度对网络音乐的审美现状进行反思,对网络音乐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由欧阳中石教授主编、中国出版集团华文出版社出版、中国出版集团教材中心发行的《书法》教材(以下简称“华文书法教材”),自2011年出版以来,已经在全国17个省市广泛使用,泽被师生3 000万人,成为弘扬传承书法文化的主流教材,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回顾华文书法教材的编写、发行过程付出的努力,支撑我们砥砺前行的,不只是辛勤的汗水与心血,更有坚定不移的文化理想。值此教材出版8年之际,将教材
期刊
2005年8月出生的我性格开朗,现在刚好上七年级。我的小学生活是在阿克苏市第二小学度过的,我们学校1—6年级都开设了书法课,3年级开始学习赵孟頫的楷书《三门记》,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字帖。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以外,我还参加了学校的书法社团深入学习,石自刚老师是我的专业书法老师。他发给我们印着淡红色单字的赵体字帖,我们按照老师讲的正确方法一笔一画地描红,接着是偏旁部首,然后是独体字和集字练习……  学习
期刊
就藏书的传统而言,残书不大受藏家的重视,有句老话叫“书一残就不值钱了”。翻翻过去藏书家的目錄,直到明末的毛晋,才开始郑重地收入了一些残书,但基本上也还都是罕见的宋元本,这当然也跟宋元刻本日渐难得有直接关系。到了清代的大藏家如黄丕烈、汪士钟等人,他们珍藏的宋元善本中就已经出现了大量残书。但明清的残本书籍却仍然不大入他们的法眼,大概要到清末时期,才开始受到一点重视。一方面是因为旧本日稀,另一方面却也反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飞速进步。被誉为中国经济“晴雨表”的中国股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业板、中小板、上证A股、深证A股以及沪深港通等构成了中国股市的基本格局。中国股民数以万计,真正赚钱的为数不多。  经济管理出版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的社科、财经类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财经类优质图书。其中股票投资类图书中的《炒股入门与技巧》自1997年出版以
期刊
1月10—12日,2019北京图书订货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隆重举行。本届订货会的主题是“迎七十年国庆,出图书精品,促文化强国”,本届订货会坚持“为出版服务,为读者服务”的宗旨,为出版、发行,读者之间搭建沟通、交流、贸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展会期间,举办北京图书订货会出版高层论坛、中国出版发展报告会等系列信息交流活动,开展行业展览、主题出版展览、专题展览、全民阅读推广、新书推荐、作家见面会等
期刊
本刊讯(记者 吴凤鸣)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龙源数字传媒集团联合举办的“数字中国战略目标下的数字文化城市建设研讨会暨龙源2018 城市数字阅读指数TOP100、2018 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发布会”2019年1月7日在京召开。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中宣部出版局原巡视员刘建生,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龙源数字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