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认同对边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导向功能

来源 :资治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6V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民族是起源于中华大地,是在追求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通用的语言文字和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的稳定的民族共同体。以中华民族认同为基础来加强边疆民族团结教育对维护祖国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中华民族认同对于边疆民族团结教育可以发挥重要的导向功能。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团结;民族精神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这种特性在边疆地区尤为明显。全国各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保持各民族文化形态丰富性、多样性的基础上,形成了水乳交融的文化整体,构成了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基本依据。正是共存于中国历史和现实之中的“中国”,把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华民族”之中,奠定了国家认同意识凝聚的基础。因此,运用中华民族认同来型塑边疆民族团结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内涵及实践诉求
  近代以前,传统的中国民众基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念。民族概念的出现是与近代国家的创制同步的,并被民族主义和国家所建构。提起“民族”,人们首先會想起斯大林建立在“四个共同”(共同的语言、经济基础、地域、文化意识)基础上的民族定义。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的涵义是在19世纪后半期,受到日本文汉字“民族”一词的影响而普遍运用的。目前,就一种学术话语而言,仍未有对“民族”一词形成一种统一的﹑明确的共识。同样地,关于“中华民族”的概念,也没有统一且明确的内涵,如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是“用来指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口”,也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是古今各民族的总称”,而《辞海》中给出的解释是: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
  二﹑边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本质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56个民族绝非是一种简单机械的相加,而是已经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且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基于中华民族认同的团结稳定大于一切。民族团结既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边疆稳定发展的前提,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基础原则,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各民族所共同追求的目标。由于学者们研究视角的差异,对“民族团结”的含义至今仍未达成一种较为统一的共识。有学者认为“民族团结就是各民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建立起来的友好的平等互助关系”。也有学者认为“民族团结是民族间各民族内部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这两种内涵界定虽论述方式不同,但都认为民族团结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所不同的是前者强调民族间的团结,后者则强调民族内部的团结。诚然,民族团结就应该是指民族之间没有任何杂质﹑真诚的团结,不仅包括各民族间的团结,也包括民族内部的团结。
  三﹑中华民族认同对边疆民族团结教育的价值支撑及实践导向
  “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是中国传统族际观念走向现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意义深远。它告别了“夷夏之变”的陈腐观念,反映了中国各民族平等相处﹑团结一致的追求。从“自在”到“自觉”的中华民族认同论,不仅包涵着传统民族在新的条件下得以延续的意义,出蕴涵着某种现代性的政治转换之义。
  首先,以中华民族认同来消除族际差异感。在中华民族的大旗帜下,生活于中国大地上的所有族群都认为自己属于中华民族,可淡化民族的观念,不过分强调民族的异同。在传授民族团结教育的知识中,如果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在接受“中华民族”的概念,我们对这个民族就会有深刻的感情,不会在过分的强调你的民族和我的民族有什么差异,不会在因为生活方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成果不同而产生隔阂和歧视,当我们都深深的认为自己属于“中华民族”时,这些差异就不再产生隔阂与歧视的导火索,而是灿烂的中华民族中绚丽瑰宝。
  其次,凝练中华民族精神特质来熏陶族际个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核心。。在边疆民族团结教育中,我们用“中华民族”精神感染熏陶每个受教育者,使每个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亲情观。
  最后,通过中华民族认同来提升民族团结教育的力量。当“中华民族”一词变成我国各民族的一种共同认知并为之献身色时候,就绽放出无法估量的能量。用“中华民族”认同强化族际间的国家认同,这需要在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中积极地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与时俱进地改变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尽一切努力和建设性地尝试来破除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当下和未来树立起各民族之间共同命运、前途、利益的感知与体验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梁]萧子显:《南齐书》,第934页,中华书局,1972年版。
  [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3月
  [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国历史上民族之观察》,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3月
  [4]金炳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304
  [5]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1
  [6]梁钊韬.中国民族学概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324—325
  作者简介:罗丽(1991--),女,陕西延安人,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实践。
其他文献
党的建设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在多年革命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毛泽东同志就曾形象地指出“共产党员是要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到敌人的。”媒体是一支特殊的队伍,对党建工作发展具有特殊作用。  一、加强党建宣传,弘扬核心价值观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在新形势下,必须正确认识处理好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
期刊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理论宣讲要以党的理论为指导,教育引导林区广大党员群众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做到思路明确、立场坚定,走出一条符合林区理论宣讲工作实际的新路子,为林区转型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我们研究认为,可以通过推行十种宣讲方式,创新理论宣讲模式。  一、占领精神高地,推行“阵地”式宣讲  “阵地”式宣讲是理论宣讲的基本模式之一,抓阵地就是抓政权建设,就是抓党的根基,就
期刊
【摘要】教育公平思想源远流长,它是人类进步的特有标志之一,也是衡量社会和谐的一杆称。但随着我国教育大众化,农村英语教育公平问题不但没有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而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还有不断上升之势,越来越成為社会各界讨论的话题。因此,研究如何促进英语教育公平的策略和实施,关系到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和谐。因此对农村英语教育公平性的研究不但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均等
期刊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为辽宁地区外语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模式。本文应用互联网思维探讨了高校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包括建立以需求分析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成立英語人才教育服务中心,强化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推介以及以客户定制模式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等。  【关键词】“互联网+”;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  基金项目:2016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6lslkt
期刊
领导就是运用各种影响力带领,引导或鼓励下属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所谓领导者,是指居于某一领导职位,拥有一定领导职权,承担一定领导责任,实施一定领导职能的人,是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大使,是党的事业的骨干。他们身负重任、地位突出、权力集中、影响广泛。  在决策执行和目标传达过程中,必须借助沟通了解领导意图,争取领导支持,获得领导认可。不同的领导会有不同的领导风格,用不同的技巧、语言艺术等,对领导以汇报的
期刊
【摘要】员工培训与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板块之一,也是企业“育人”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员工绩效水平和工作能力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作者亲身经历的组织——西南财经大学学生实验超市为例,以其现有的员工培训模式为切入点,分析学生实验超市在员工培训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对策,促进学生实验超市完善员工培训体系,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学生实验超市;员工培训;建设性对策  一、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公民的政治參与意识普遍提高,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以及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现如今公民政治参与热情普遍提高,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机制不健全、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公民缺乏足够的利益驱动、公民政治权利不落实等因素仍然在束缚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关键词】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参与机制;参与意识  一、我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分析  
期刊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老年人的就医保健问题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而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城市卫生服务的要点机构。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城镇街道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老龄化;卫生需求  一、研究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妇女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了一个严峻的社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执政的“四大危险”、“四大考验”。作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的细胞个体,个别基层党组织存在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弱化、个别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不坚定等问题。为了有效发挥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政治功能和强大力量,林区党务工作者应该加强功能对接理论培训模式实践,与广大党员实现有效对接,在功能对接中强壮基层党组织肌体,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
期刊
【摘要】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因此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对电力系统配网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保护电能正常使用、电力系统如何安全供电、供电配网如何安全运行,这些都直接关系着电力部门供电的能力。配网需求不断的提高是成为控制与指挥电力工程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配网电力技术的安全性能就是目前所需要研究的。  【关键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分析  在实际操作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