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民族是起源于中华大地,是在追求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通用的语言文字和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的稳定的民族共同体。以中华民族认同为基础来加强边疆民族团结教育对维护祖国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中华民族认同对于边疆民族团结教育可以发挥重要的导向功能。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团结;民族精神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这种特性在边疆地区尤为明显。全国各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保持各民族文化形态丰富性、多样性的基础上,形成了水乳交融的文化整体,构成了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基本依据。正是共存于中国历史和现实之中的“中国”,把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华民族”之中,奠定了国家认同意识凝聚的基础。因此,运用中华民族认同来型塑边疆民族团结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内涵及实践诉求
近代以前,传统的中国民众基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念。民族概念的出现是与近代国家的创制同步的,并被民族主义和国家所建构。提起“民族”,人们首先會想起斯大林建立在“四个共同”(共同的语言、经济基础、地域、文化意识)基础上的民族定义。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的涵义是在19世纪后半期,受到日本文汉字“民族”一词的影响而普遍运用的。目前,就一种学术话语而言,仍未有对“民族”一词形成一种统一的﹑明确的共识。同样地,关于“中华民族”的概念,也没有统一且明确的内涵,如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是“用来指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口”,也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是古今各民族的总称”,而《辞海》中给出的解释是: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
二﹑边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本质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56个民族绝非是一种简单机械的相加,而是已经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且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基于中华民族认同的团结稳定大于一切。民族团结既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边疆稳定发展的前提,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基础原则,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各民族所共同追求的目标。由于学者们研究视角的差异,对“民族团结”的含义至今仍未达成一种较为统一的共识。有学者认为“民族团结就是各民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建立起来的友好的平等互助关系”。也有学者认为“民族团结是民族间各民族内部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这两种内涵界定虽论述方式不同,但都认为民族团结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所不同的是前者强调民族间的团结,后者则强调民族内部的团结。诚然,民族团结就应该是指民族之间没有任何杂质﹑真诚的团结,不仅包括各民族间的团结,也包括民族内部的团结。
三﹑中华民族认同对边疆民族团结教育的价值支撑及实践导向
“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是中国传统族际观念走向现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意义深远。它告别了“夷夏之变”的陈腐观念,反映了中国各民族平等相处﹑团结一致的追求。从“自在”到“自觉”的中华民族认同论,不仅包涵着传统民族在新的条件下得以延续的意义,出蕴涵着某种现代性的政治转换之义。
首先,以中华民族认同来消除族际差异感。在中华民族的大旗帜下,生活于中国大地上的所有族群都认为自己属于中华民族,可淡化民族的观念,不过分强调民族的异同。在传授民族团结教育的知识中,如果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在接受“中华民族”的概念,我们对这个民族就会有深刻的感情,不会在过分的强调你的民族和我的民族有什么差异,不会在因为生活方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成果不同而产生隔阂和歧视,当我们都深深的认为自己属于“中华民族”时,这些差异就不再产生隔阂与歧视的导火索,而是灿烂的中华民族中绚丽瑰宝。
其次,凝练中华民族精神特质来熏陶族际个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核心。。在边疆民族团结教育中,我们用“中华民族”精神感染熏陶每个受教育者,使每个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亲情观。
最后,通过中华民族认同来提升民族团结教育的力量。当“中华民族”一词变成我国各民族的一种共同认知并为之献身色时候,就绽放出无法估量的能量。用“中华民族”认同强化族际间的国家认同,这需要在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中积极地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与时俱进地改变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尽一切努力和建设性地尝试来破除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当下和未来树立起各民族之间共同命运、前途、利益的感知与体验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梁]萧子显:《南齐书》,第934页,中华书局,1972年版。
[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3月
[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国历史上民族之观察》,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3月
[4]金炳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304
[5]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1
[6]梁钊韬.中国民族学概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324—325
作者简介:罗丽(1991--),女,陕西延安人,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团结;民族精神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这种特性在边疆地区尤为明显。全国各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保持各民族文化形态丰富性、多样性的基础上,形成了水乳交融的文化整体,构成了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基本依据。正是共存于中国历史和现实之中的“中国”,把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华民族”之中,奠定了国家认同意识凝聚的基础。因此,运用中华民族认同来型塑边疆民族团结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内涵及实践诉求
近代以前,传统的中国民众基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念。民族概念的出现是与近代国家的创制同步的,并被民族主义和国家所建构。提起“民族”,人们首先會想起斯大林建立在“四个共同”(共同的语言、经济基础、地域、文化意识)基础上的民族定义。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的涵义是在19世纪后半期,受到日本文汉字“民族”一词的影响而普遍运用的。目前,就一种学术话语而言,仍未有对“民族”一词形成一种统一的﹑明确的共识。同样地,关于“中华民族”的概念,也没有统一且明确的内涵,如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是“用来指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口”,也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是古今各民族的总称”,而《辞海》中给出的解释是: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
二﹑边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本质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56个民族绝非是一种简单机械的相加,而是已经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且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基于中华民族认同的团结稳定大于一切。民族团结既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边疆稳定发展的前提,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基础原则,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各民族所共同追求的目标。由于学者们研究视角的差异,对“民族团结”的含义至今仍未达成一种较为统一的共识。有学者认为“民族团结就是各民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建立起来的友好的平等互助关系”。也有学者认为“民族团结是民族间各民族内部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这两种内涵界定虽论述方式不同,但都认为民族团结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所不同的是前者强调民族间的团结,后者则强调民族内部的团结。诚然,民族团结就应该是指民族之间没有任何杂质﹑真诚的团结,不仅包括各民族间的团结,也包括民族内部的团结。
三﹑中华民族认同对边疆民族团结教育的价值支撑及实践导向
“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是中国传统族际观念走向现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意义深远。它告别了“夷夏之变”的陈腐观念,反映了中国各民族平等相处﹑团结一致的追求。从“自在”到“自觉”的中华民族认同论,不仅包涵着传统民族在新的条件下得以延续的意义,出蕴涵着某种现代性的政治转换之义。
首先,以中华民族认同来消除族际差异感。在中华民族的大旗帜下,生活于中国大地上的所有族群都认为自己属于中华民族,可淡化民族的观念,不过分强调民族的异同。在传授民族团结教育的知识中,如果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在接受“中华民族”的概念,我们对这个民族就会有深刻的感情,不会在过分的强调你的民族和我的民族有什么差异,不会在因为生活方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成果不同而产生隔阂和歧视,当我们都深深的认为自己属于“中华民族”时,这些差异就不再产生隔阂与歧视的导火索,而是灿烂的中华民族中绚丽瑰宝。
其次,凝练中华民族精神特质来熏陶族际个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核心。。在边疆民族团结教育中,我们用“中华民族”精神感染熏陶每个受教育者,使每个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亲情观。
最后,通过中华民族认同来提升民族团结教育的力量。当“中华民族”一词变成我国各民族的一种共同认知并为之献身色时候,就绽放出无法估量的能量。用“中华民族”认同强化族际间的国家认同,这需要在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中积极地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与时俱进地改变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尽一切努力和建设性地尝试来破除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当下和未来树立起各民族之间共同命运、前途、利益的感知与体验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梁]萧子显:《南齐书》,第934页,中华书局,1972年版。
[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3月
[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国历史上民族之观察》,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3月
[4]金炳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304
[5]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1
[6]梁钊韬.中国民族学概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324—325
作者简介:罗丽(1991--),女,陕西延安人,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