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语言是人类沟通思想、交流文化的工具。综观整个人类历史,语言的翻译几
乎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无论是在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内,还是在众多的国家或民族间,
只要语言文字不同,都离不开翻译。翻译的历史,从人类使用不同语言进行交流的那一天
就开始了。本文主要论述传统拥翻译理论,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传统 翻译理论 研究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具有悠久的翻译历史。季羡林曾言:“无论是从历史的长短来看,还是从翻译作品的数量来看,以及从翻译所产生的影响来看,中国都是世界之‘最’。”
据学者考证,早在史前时代,我国不同地区的部落、民族间就开始了交际和融合。华夏民族与异邦间的交往始于夏代,《尚书虞书益稷》一书中有“弼成五服”、“外薄四海”的记述。
宋朝根据唐宋以前古籍整理而成的大型工具書《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中也有“夏后即位七年,于夷来宾”、“少康即位三年,方夷来宾”之类的记载。这些“于夷”、“方夷”与夏商王朝并非同族,前来朝贡,语言有殊,必赖于翻译。到了周代,翻译活动有了明确记载。
在《周礼》和《礼记》两部古书里,专门介绍了周王朝的翻译官:《周礼秋官》:“象胥,每翟上士一人,中士二人,下士八人,徒二十人。”“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喻说焉,以和亲之。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辞,言传之”。
《礼记王制》:“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亦有关于周王朝翻译活动的记载“交昧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国来使需通过三位“象胥”,三道翻译手续,方能与周公进行交流。若以周成王(前年一前年)的“周公居摄六年”推算,此译事发生在公元前年左右。这说明我国至少在公元前世纪,就有了通过多重翻译进行交流的史实。
本文不厌其烦地引述古籍,是想证明中国翻译历史之悠久,翻译实践之丰富。众所周知,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其生命力深深根植于实践之中。人类的任何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必将随之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理论,而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翻译亦不例外。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我国古代哲人逐步形成了对翻译的理解和认识,这些个人的、总结性的见解是传统翻译理论的基本形态,它们最终汇聚成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
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基本上与翻译史相对应。作者结合现有研宄成果,加上自己的观点,对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脉络做一梳理。王宏印将中国传统译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肇始阶段、古典阶段、玄思阶段、直觉阶段。”如果按照中国文化的社会历史分期,又可分为古代部分、近现代部分、当代部分。其中,古代部分对应于肇始阶段,近现代部分对应于古典阶段和玄思阶段,而当代部分则对应于直觉阶段。
在考察王宏印“四分法”后,笔者认为春秋战国至西汉这一阶段,应该出现了中国传统译论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语言文字不尽相同,然而,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其中必少不了翻译的功劳。在《春秋穀梁传》一书中,记载了孔子对翻译问题的看法,“桓公二年,夏,四月,取部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桓内斌其君,外成人之乱,受略而退,以事其祖,非礼也。其道以周公为弗受也。部鼎者,部之所为也。曰宋,取之宋也,以是为讨之鼎也。孔子曰:名从主人,物从中国,故曰‘郜大鼎’也。”“名从主人,物从中国”作为翻译原则,在《春秋榖梁传》另有三次应用:“襄公五年,夏,郑伯使公子发来聘。叔孙豹、绪世子巫如晋。外不言如,而言如,为我事往也。仲孙蔑、卫孙林父会吴于善稻。
《传》曰: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鹵。号从中国,名从主人。”“昭公五年,秋,七月,公至自晋。戊辰,叔弓帅师败莒师于贲泉。狄人谓贲泉失台。号从中国,名从主人。”
“名从主人”主张尊重原始名称,事物以主人所称之名为名,“物从中国”或“号从中国”主张以“中国”地区的说法为准。两者结合,构成了最早的专有名词翻译的完整原则。”—原则本身,以及由名从主人,物从中国”到号从中国,名从主人”的转变,在笔者看来,隐含着儒家在处理译名问题时以中国为主的思想,“中国以自己的道德文化和衣冠文化、礼仪文化优于外族,华夏是各民族的中心,在民族交往中应处于主体地位。”赵巍认为:“自觉的归化是大国文化意识在翻译实践中的表现,在现今多元文化的现代世界,文化观念上的纠葛仍然没有完全解决,意见远未取得统一。但文化乃至政治上的大一统仍然是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之一,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其实,孔子思想对传统译论的影响并非局限在“名从主人,物从中国”这八个字上,更多地体现在了其他方面。可以说,中国
传统译论在其萌芽阶段就定下了一个基调,并一直影响至今。
以上结合翻译史,简要回顾了传统译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传统译论来源于翻译实践,根植于传统文化,与国学息息相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豪并继承发展的。然而,当“西学东渐”的浪潮撬开中国古老的大门,中学与西学构成了一对矛盾,中西两种话语体系展开竞争,结果却以中国学术话语的失败而告一段落。继承的目的在于借鉴,在于创新,在于应用,将传统译论运用到翻译研宄与实践中去这样才更具实际意义和价值。笔者即想做一尝试,通过观照中国传统译论来研究林少华文学翻译。
参考文献:
【1】方梦之主编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冯庆华主编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乎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无论是在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内,还是在众多的国家或民族间,
只要语言文字不同,都离不开翻译。翻译的历史,从人类使用不同语言进行交流的那一天
就开始了。本文主要论述传统拥翻译理论,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传统 翻译理论 研究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具有悠久的翻译历史。季羡林曾言:“无论是从历史的长短来看,还是从翻译作品的数量来看,以及从翻译所产生的影响来看,中国都是世界之‘最’。”
据学者考证,早在史前时代,我国不同地区的部落、民族间就开始了交际和融合。华夏民族与异邦间的交往始于夏代,《尚书虞书益稷》一书中有“弼成五服”、“外薄四海”的记述。
宋朝根据唐宋以前古籍整理而成的大型工具書《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中也有“夏后即位七年,于夷来宾”、“少康即位三年,方夷来宾”之类的记载。这些“于夷”、“方夷”与夏商王朝并非同族,前来朝贡,语言有殊,必赖于翻译。到了周代,翻译活动有了明确记载。
在《周礼》和《礼记》两部古书里,专门介绍了周王朝的翻译官:《周礼秋官》:“象胥,每翟上士一人,中士二人,下士八人,徒二十人。”“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喻说焉,以和亲之。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辞,言传之”。
《礼记王制》:“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亦有关于周王朝翻译活动的记载“交昧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国来使需通过三位“象胥”,三道翻译手续,方能与周公进行交流。若以周成王(前年一前年)的“周公居摄六年”推算,此译事发生在公元前年左右。这说明我国至少在公元前世纪,就有了通过多重翻译进行交流的史实。
本文不厌其烦地引述古籍,是想证明中国翻译历史之悠久,翻译实践之丰富。众所周知,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其生命力深深根植于实践之中。人类的任何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必将随之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理论,而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翻译亦不例外。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我国古代哲人逐步形成了对翻译的理解和认识,这些个人的、总结性的见解是传统翻译理论的基本形态,它们最终汇聚成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
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基本上与翻译史相对应。作者结合现有研宄成果,加上自己的观点,对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脉络做一梳理。王宏印将中国传统译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肇始阶段、古典阶段、玄思阶段、直觉阶段。”如果按照中国文化的社会历史分期,又可分为古代部分、近现代部分、当代部分。其中,古代部分对应于肇始阶段,近现代部分对应于古典阶段和玄思阶段,而当代部分则对应于直觉阶段。
在考察王宏印“四分法”后,笔者认为春秋战国至西汉这一阶段,应该出现了中国传统译论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语言文字不尽相同,然而,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其中必少不了翻译的功劳。在《春秋穀梁传》一书中,记载了孔子对翻译问题的看法,“桓公二年,夏,四月,取部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桓内斌其君,外成人之乱,受略而退,以事其祖,非礼也。其道以周公为弗受也。部鼎者,部之所为也。曰宋,取之宋也,以是为讨之鼎也。孔子曰:名从主人,物从中国,故曰‘郜大鼎’也。”“名从主人,物从中国”作为翻译原则,在《春秋榖梁传》另有三次应用:“襄公五年,夏,郑伯使公子发来聘。叔孙豹、绪世子巫如晋。外不言如,而言如,为我事往也。仲孙蔑、卫孙林父会吴于善稻。
《传》曰: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鹵。号从中国,名从主人。”“昭公五年,秋,七月,公至自晋。戊辰,叔弓帅师败莒师于贲泉。狄人谓贲泉失台。号从中国,名从主人。”
“名从主人”主张尊重原始名称,事物以主人所称之名为名,“物从中国”或“号从中国”主张以“中国”地区的说法为准。两者结合,构成了最早的专有名词翻译的完整原则。”—原则本身,以及由名从主人,物从中国”到号从中国,名从主人”的转变,在笔者看来,隐含着儒家在处理译名问题时以中国为主的思想,“中国以自己的道德文化和衣冠文化、礼仪文化优于外族,华夏是各民族的中心,在民族交往中应处于主体地位。”赵巍认为:“自觉的归化是大国文化意识在翻译实践中的表现,在现今多元文化的现代世界,文化观念上的纠葛仍然没有完全解决,意见远未取得统一。但文化乃至政治上的大一统仍然是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之一,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其实,孔子思想对传统译论的影响并非局限在“名从主人,物从中国”这八个字上,更多地体现在了其他方面。可以说,中国
传统译论在其萌芽阶段就定下了一个基调,并一直影响至今。
以上结合翻译史,简要回顾了传统译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传统译论来源于翻译实践,根植于传统文化,与国学息息相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豪并继承发展的。然而,当“西学东渐”的浪潮撬开中国古老的大门,中学与西学构成了一对矛盾,中西两种话语体系展开竞争,结果却以中国学术话语的失败而告一段落。继承的目的在于借鉴,在于创新,在于应用,将传统译论运用到翻译研宄与实践中去这样才更具实际意义和价值。笔者即想做一尝试,通过观照中国传统译论来研究林少华文学翻译。
参考文献:
【1】方梦之主编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冯庆华主编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