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组织教学,是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必须遵守的准则,也是对每一位合格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的特点,教育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教师要善于抓住“最近发展区”,要清楚在什么样年龄段要教给孩子什么样的知识。因此,掌握各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笔者以低年级学生为例,梳理该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用于指导教育教学。
一、低年段学生的感知特点
與学龄前儿童一样,小学低年段学生在感知事物时满足于事物的大概轮廓与整体形象,常常不对事物作精细的分析,容易忽略事物的某些细节。以识字为例,他们只满足于每个字的轮廓,却不去把握字的每一个细节,导致他们认字时容易把外形相似的字张冠李戴,混淆起来;导致他们写字时容易出现不是漏笔划,就是添笔划,无法精确地把字写完整。“未”与“末”,“己”与“已”,在他们看起来都是同一个字,当他们写这些字时,根本不去思考哪一笔长,哪一笔短,哪一笔封口,哪一笔不封口,完全凭感觉把它们写出来。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这种“过错”,教师不要过多指责,而应耐心引导。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感知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与情绪性。他们的感知活动较少受目的控制,较多受兴趣控制。这就导致他们感知事物常常跟着兴趣走,不按老师的要求去感知。教师要求他们观察花的形状、结构与颜色,他们却被叶子上的昆虫所吸引,去玩弄昆虫,把花撇在一边不予理会。教师要求他们去观察一幅小学生正确写字姿势的图片,他们却偏偏不看姿势,反而去看图片中小学生的裙子,说:“你看这娃娃的裙子多漂亮,上面画了鸟、蝴蝶。”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感知目的性只有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与训练下才能逐渐培养起来。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教师要尽量选择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方式,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时间与空间知觉还很不完善。他们还不能理解“上下”“左右”“大小”“长短”“快慢”的相对性。教师与他们面对面站,他们就分不清教师的左右,不知道教师的左就是他们的右,教师的右就是他们的左。他们对于那些过大或过小的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就不易理解。“世纪”对于他来说,就是“奶奶活着的时候”;“无穷大”就是“许多许多许多房子”。这一特点,只有当他们思维发展之后,才能逐渐消失。教师在教授具体知识时,应尽量选择具体的、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进行教学。
二、低年段学生的注意特点
小学低年段学生,他们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还不完善。他们的注意常常容易被活动的、鲜艳的、新颖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室之外的小鸟、飞蝶、虫鸣都容易引起他们注意力的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期保持在一个事物上。据研究,5~7岁儿童,注意的保持时间是15分钟左右,7~9岁儿童,注意的保持时间是20分钟左右。因此,小学低年段学生的学习在15~20分钟之后,就应放松一会,然后再继续学习。整个小学低年段,教师都应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发展有意注意始终是对他们注意力培养的目标。
三、低年段学生的记忆特点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机械记忆占优势,机械记忆的水平较高。因此,他们的记忆不是靠理解,而是靠反复背诵来实现。由于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机械记忆水平较高,因此,不能浪费他们的这一能力。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识记教学内容,特别是那些经典的名句名篇,作为后续学习的积累。同时,对于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记忆任务在于培养意义记忆,让他们逐渐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而不是满足于死记硬背。不过,这一任务只有伴随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才能实现。
四、低年段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特点
想象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以表象为素材。学龄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强有力地促进了儿童想象力的发展。他们会在回忆父母做饭的基础上,把橡皮泥搓成细条,大声叫喊:“看,面条。”他们会在回忆电影情境的基础上,拿两根竹竿,一根当马骑,一根当马刀,奔驰在“草原”上。他们会以父母的行为为榜样,扮演妈妈,把洋娃娃当孩子,给洋娃娃洗脸、穿衣、喂饭。儿童的想象有力地促进了儿童思维的发展,同时也让儿童学到了不少社会性知识,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发展。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想象还保留学龄前儿童的特点,情境性较强,目的性较差。他们的想象内容常被当时的具体情境左右。看见鸟,就幻想自己如能像鸟一样飞翔于蓝天中该多好。看见下雨时地上的流水,就想象它是河,于是会马上摘一片树叶当成船,在“河”上漂流。因此,对小学低年段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就在于培养其想象的目的性,让他们学会按教师的要求,按书本的要求展开自己的想象。“按图说话”“自编故事”“角色扮演”等都能促进小学低年段学生想象目的性的发展。
幻想是创造的基础,因此,鼓励孩子幻想是培养小学低年段学生想象的另一任务。鼓励幻想意味着对于儿童的各种幼稚幻想不能讥笑,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判断,要给儿童的幻想提供表现的机会。班刊、班报要开辟幻想栏目,班组可以开展“畅想二十一世纪”的活动。小发明比赛、小创造比赛都可以促进他们幻想能力的发展。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思维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帮助,还很难掌握较抽象的概念。因此,促使他们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始终是小学低年段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任务。另外,“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是创造的另一条件,因此,培养发散思维也是小学低年段学生思维发展的任务之一。
五、低年段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特点
根据埃里克森理论,整个小学阶段学生人格发展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学会勤奋”。勤奋不仅是小学低年段学生学习成功的保证,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另外,由勤奋导致的学习与事业的成功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信”“进取”“合作”等良好性格特征。
教养方式对于学生健康性格的形成举足轻重。一般说来,对学生百依百顺的“放纵型”教养方式只会让学生形成“冲动—攻击型人格”。这种学生自信心低,缺乏成就需要,难于自控,具有攻击性、专横等特点。相反,过分维护权威的“独断型”教养方式会让学生形成“冲突—急躁型”人格。这种学生总是生活在担心、害怕、抑郁、不快之中。他们对压力十分敏感,易于激怒,或充满敌意。只有与学生高度双向沟通的“威望型”教养方式,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康的“积极—友好型”学生。他们自信,自控,精力充沛,与同伴关系友好,能正确面对压力,愉快,好奇,易于合作,易于指导,有人生目标和成就需要。
由此,师生双方必须遵循高度双向沟通原则,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正向引导,还对学生的良好行为进行赞扬与支持。与此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愿望和观点,重视与学生的共同活动,鼓励学生的独立性,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和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作者单位:营口市站前区长征小学)
(责任编辑:赵静)
一、低年段学生的感知特点
與学龄前儿童一样,小学低年段学生在感知事物时满足于事物的大概轮廓与整体形象,常常不对事物作精细的分析,容易忽略事物的某些细节。以识字为例,他们只满足于每个字的轮廓,却不去把握字的每一个细节,导致他们认字时容易把外形相似的字张冠李戴,混淆起来;导致他们写字时容易出现不是漏笔划,就是添笔划,无法精确地把字写完整。“未”与“末”,“己”与“已”,在他们看起来都是同一个字,当他们写这些字时,根本不去思考哪一笔长,哪一笔短,哪一笔封口,哪一笔不封口,完全凭感觉把它们写出来。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这种“过错”,教师不要过多指责,而应耐心引导。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感知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与情绪性。他们的感知活动较少受目的控制,较多受兴趣控制。这就导致他们感知事物常常跟着兴趣走,不按老师的要求去感知。教师要求他们观察花的形状、结构与颜色,他们却被叶子上的昆虫所吸引,去玩弄昆虫,把花撇在一边不予理会。教师要求他们去观察一幅小学生正确写字姿势的图片,他们却偏偏不看姿势,反而去看图片中小学生的裙子,说:“你看这娃娃的裙子多漂亮,上面画了鸟、蝴蝶。”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感知目的性只有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与训练下才能逐渐培养起来。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教师要尽量选择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方式,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时间与空间知觉还很不完善。他们还不能理解“上下”“左右”“大小”“长短”“快慢”的相对性。教师与他们面对面站,他们就分不清教师的左右,不知道教师的左就是他们的右,教师的右就是他们的左。他们对于那些过大或过小的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就不易理解。“世纪”对于他来说,就是“奶奶活着的时候”;“无穷大”就是“许多许多许多房子”。这一特点,只有当他们思维发展之后,才能逐渐消失。教师在教授具体知识时,应尽量选择具体的、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进行教学。
二、低年段学生的注意特点
小学低年段学生,他们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还不完善。他们的注意常常容易被活动的、鲜艳的、新颖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室之外的小鸟、飞蝶、虫鸣都容易引起他们注意力的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期保持在一个事物上。据研究,5~7岁儿童,注意的保持时间是15分钟左右,7~9岁儿童,注意的保持时间是20分钟左右。因此,小学低年段学生的学习在15~20分钟之后,就应放松一会,然后再继续学习。整个小学低年段,教师都应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发展有意注意始终是对他们注意力培养的目标。
三、低年段学生的记忆特点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机械记忆占优势,机械记忆的水平较高。因此,他们的记忆不是靠理解,而是靠反复背诵来实现。由于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机械记忆水平较高,因此,不能浪费他们的这一能力。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识记教学内容,特别是那些经典的名句名篇,作为后续学习的积累。同时,对于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记忆任务在于培养意义记忆,让他们逐渐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而不是满足于死记硬背。不过,这一任务只有伴随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才能实现。
四、低年段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特点
想象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以表象为素材。学龄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强有力地促进了儿童想象力的发展。他们会在回忆父母做饭的基础上,把橡皮泥搓成细条,大声叫喊:“看,面条。”他们会在回忆电影情境的基础上,拿两根竹竿,一根当马骑,一根当马刀,奔驰在“草原”上。他们会以父母的行为为榜样,扮演妈妈,把洋娃娃当孩子,给洋娃娃洗脸、穿衣、喂饭。儿童的想象有力地促进了儿童思维的发展,同时也让儿童学到了不少社会性知识,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发展。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想象还保留学龄前儿童的特点,情境性较强,目的性较差。他们的想象内容常被当时的具体情境左右。看见鸟,就幻想自己如能像鸟一样飞翔于蓝天中该多好。看见下雨时地上的流水,就想象它是河,于是会马上摘一片树叶当成船,在“河”上漂流。因此,对小学低年段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就在于培养其想象的目的性,让他们学会按教师的要求,按书本的要求展开自己的想象。“按图说话”“自编故事”“角色扮演”等都能促进小学低年段学生想象目的性的发展。
幻想是创造的基础,因此,鼓励孩子幻想是培养小学低年段学生想象的另一任务。鼓励幻想意味着对于儿童的各种幼稚幻想不能讥笑,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判断,要给儿童的幻想提供表现的机会。班刊、班报要开辟幻想栏目,班组可以开展“畅想二十一世纪”的活动。小发明比赛、小创造比赛都可以促进他们幻想能力的发展。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思维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帮助,还很难掌握较抽象的概念。因此,促使他们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始终是小学低年段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任务。另外,“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是创造的另一条件,因此,培养发散思维也是小学低年段学生思维发展的任务之一。
五、低年段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特点
根据埃里克森理论,整个小学阶段学生人格发展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学会勤奋”。勤奋不仅是小学低年段学生学习成功的保证,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另外,由勤奋导致的学习与事业的成功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信”“进取”“合作”等良好性格特征。
教养方式对于学生健康性格的形成举足轻重。一般说来,对学生百依百顺的“放纵型”教养方式只会让学生形成“冲动—攻击型人格”。这种学生自信心低,缺乏成就需要,难于自控,具有攻击性、专横等特点。相反,过分维护权威的“独断型”教养方式会让学生形成“冲突—急躁型”人格。这种学生总是生活在担心、害怕、抑郁、不快之中。他们对压力十分敏感,易于激怒,或充满敌意。只有与学生高度双向沟通的“威望型”教养方式,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康的“积极—友好型”学生。他们自信,自控,精力充沛,与同伴关系友好,能正确面对压力,愉快,好奇,易于合作,易于指导,有人生目标和成就需要。
由此,师生双方必须遵循高度双向沟通原则,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正向引导,还对学生的良好行为进行赞扬与支持。与此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愿望和观点,重视与学生的共同活动,鼓励学生的独立性,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和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作者单位:营口市站前区长征小学)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