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每11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泌尿系结石疾病,并且终生复发率约为50%[1]。输尿管结石常伴有明显症状,如肾绞痛和血尿,临床治疗原则为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输尿管结石治疗方法有很多,如药物排石治疗(MET)、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等。对于许多患者来说,MET是减少侵入性手术的一种方法,具有避免手术干预、患者医从性高、降低患者费用的优点。欧亚联盟2016年建议提出,MET的潜在益处最有可能出现在>5mm的输尿管远端结石中,对于较小的输尿管结石,没有
【机 构】
: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每11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泌尿系结石疾病,并且终生复发率约为50%[1]。输尿管结石常伴有明显症状,如肾绞痛和血尿,临床治疗原则为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输尿管结石治疗方法有很多,如药物排石治疗(MET)、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等。对于许多患者来说,MET是减少侵入性手术的一种方法,具有避免手术干预、患者医从性高、降低患者费用的优点。欧亚联盟2016年建议提出,MET的潜在益处最有可能出现在>5mm的输尿管远端结石中,对于较小的输尿管结石,没有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初步探讨PARPBP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下载结肠腺癌(COAD)数据集,利用差异分析和HPA数据库考察COAD中PARPB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借助WebGestalt在线工具对PARPBP表达相关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采用Log-rank法和卡方检验考察PARPBP与COAD患者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在GEO数据库中分析PARPBP与COAD化疗耐药之间的关系。结果COAD组织中PARPB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功能富集分
[关键词] 康复新液;rb-bFGF凝胶;Ⅱ~Ⅲ级放射性皮炎;疼痛 [中图分类号] R758.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16-0008-04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Kangfuxin solution combined with 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目的探讨奥瑞姆(Orem)自理理论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Orem自理理论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Piper癌因性疲乏自评修正量表(RPF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ESCA评分(140.57±25.41)显著高于对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相关肠梗阻的特点,以期为贝伐珠单抗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析一例首次使用贝伐珠单抗后出现小肠梗阻的直肠癌患者病例,复习贝伐珠单抗相关肠梗阻的文献。结果总结贝伐珠单抗致肠梗阻的发生特点,包括发生率、梗阻部位等。结论尽管贝伐珠单抗致肠梗阻的发生率低,但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且其发生特点尚有较多未明确,临床使用仍需重点监护。
目的探讨肿瘤PET显像药物11C-胆碱在多种脑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完成肿瘤显像药物11C-胆碱的放射性标记和质量控制,收集6名脑转移瘤志愿者的11C-胆碱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成像,并进行脑转移瘤显像诊断的对比分析。结果11C-胆碱产品溶液的放化纯度为>99%,其颜色、澄清度、pH值以及细菌内毒素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要求。PET/CT显像结果显示,6名志愿者中11C-胆碱共检出病灶7个,靶/本底比值分别为6.00、8.35、9.10、45.80、7.
1例女性肺腺癌患者服用吉非替尼片后出现多系统损害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结合患者病情对吉非替尼用药剂量及所致消化系统(腹泻)、皮肤(脓疱疹和甲沟炎)和眼部(结膜炎)等不良反应提出药学意见,并积极开展药学监护,协助医师制定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用药教育,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依从性。此外,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还可提高自身对疾病的认识,提升药学服务能力,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探讨间歇性内分泌联合中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PCa)的疗效及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晚期PC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采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观察组采用间歇性内分泌联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以及血清PSA、VEGF和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
目的观察麦冬多糖(OJ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胚胎肺成纤维(HEL)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将经6ng/mL诱导TGF-β1的HEL细胞作为模型组,加入25、50、100μg/mL OJP继续培养的HEL细胞作为OJP干预组。通过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α-SMA mRNA和COLⅠ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Ⅰ)、Smad2蛋白和p-Smad2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及25
目的通过数据库分析INHBA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Oncomine数据库分析INHBA基因在乳腺癌中的差异性表达,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INHBA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通过String数据库绘制INHBA相关蛋白网络图并分析蛋白富集的生理过程。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INHBA在乳腺癌中呈高表达,且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期(OS)(HR=1.32,P=0.011)和无复发生存期(RFS)(HR=1.23,P=3e-04)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INHBA
RET原癌基因是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特异性基因。多项研究显示,RET重排在PTC中的发生率约2.5%~73%,并与PTC侵袭性行为、远处转移等不良预后密切相关。2020年,单靶点RET基因抑制剂Selpercatinib获批上市,用于治疗RET重排阳性肿瘤患者,为RET/PTC患者带来了希望。本文主要对RET重排的致病机制及其在PTC术前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希望此靶基因能够成为PTC治疗的新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