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一轮中学历史课程的改革,中学历史课程相对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以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为例,致力于阐述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背景、新的理念以及基于这样的理念下的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
关键词: 历史课程改革; 新理念; 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1]2003年4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指导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出台标志着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
一、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背景
美、英、日、俄等国的历史课程改革所体现出的新理念、新举措为我国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突出体现在:第一,各国的历史课程不再单纯把知识学习作为唯一目标,而是普遍关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第二,课程目标表述清晰、详细、明确,便于理解和操作;第三,课程内容呈现出基础性、选择性以及学术性知识与学生经验相结合的趋势。
我国以往高中历史课程存在许多问题。突出体现在:第一,课程目标上,存在着教条化、成人化倾向。突出表现在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体验、感悟。第二,课程结构上,没有处理好高中历史课程与初中历史课程的衔接,没有构建出符合高中阶段学习的历史课程结构。此外,以往高中虽有“选修”课,但“名不副实”。第三,课程内容上,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偏重政治史,二是吸收学术研究的新成果不够。第四,课程实施上,传统的讲授法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
二、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这一理念更加重视历史教育的功能,注重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强调历史对于学生精神层面的教育。
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构建,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地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的规律;在内容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理念对高中历史课程的编写和内容的选择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旨在改变以往初、高中历史课程编写上的重复的问题,在满足初中阶段对历史史实的基本学习的基础上,转而对高中历史课程采取专题式的编写方式,这样就解决了初、高中历史课程编写重复的问题。除此之外,内容选择上强调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贯彻落实了以学生为本的宗旨。
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注重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促使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一理念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主体的需要,更加注重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的需要,更加的人性化。
高中历史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理念强调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教师一味的灌输历史知识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转变,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高中历史课程的评价要有利于历史教学的改进。改革传统单一的评价方法,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如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调查等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对历史课程的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使用传统单一的历史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而强调多种评价手段并存。
三、新理念下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
(1)课程结构上:模块和专题。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结构上采用了模块和专题的形式,模块即《政治史》、《经济史》、《思想与文化史》三个必修模块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选修模块,而专题指的是教材编写采用专题的方式,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二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2)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相互交融。在课程目标上,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注重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在知识放方面更加注重知识点古今中外的贯通、知识点层次的提升,在能力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技能、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新一轮高中历史課程更加注重将过程与方法看做学习目标而非手段,即要求学生获取“能够获取知识的知识”;
(3)课程教学:历史意识和新型历史学习方式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上,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强调历史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全面贯彻课程教学的三项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在学习方式方面,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历史学习方式。
(4)课程评价:方法多样化和考试改革。在课程评价上,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强调历史评价要改变以往传统单一的以考试为主的评价形式,在新的评价体系和指导下运用多种方法包括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等方法来相辅相成,并且要对历史考试进行改革,突出体现在:内容贴近现实;题型更加开放;全面考察学生的三个维度;要增加口试等。
综上,可以看得出来,不论是历史课程的标准还是历史教材的编写、历史课程的教学,都体现了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课程标准更加清晰、具体,课程教材编写更加贴近学生学习实际,课程教学更加向学生自主学习靠拢,这是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进步,相信,随着经验和教训的增加,高中历史课程会有新的发展。
关键词: 历史课程改革; 新理念; 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1]2003年4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指导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出台标志着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
一、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背景
美、英、日、俄等国的历史课程改革所体现出的新理念、新举措为我国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突出体现在:第一,各国的历史课程不再单纯把知识学习作为唯一目标,而是普遍关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第二,课程目标表述清晰、详细、明确,便于理解和操作;第三,课程内容呈现出基础性、选择性以及学术性知识与学生经验相结合的趋势。
我国以往高中历史课程存在许多问题。突出体现在:第一,课程目标上,存在着教条化、成人化倾向。突出表现在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体验、感悟。第二,课程结构上,没有处理好高中历史课程与初中历史课程的衔接,没有构建出符合高中阶段学习的历史课程结构。此外,以往高中虽有“选修”课,但“名不副实”。第三,课程内容上,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偏重政治史,二是吸收学术研究的新成果不够。第四,课程实施上,传统的讲授法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
二、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这一理念更加重视历史教育的功能,注重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强调历史对于学生精神层面的教育。
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构建,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地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的规律;在内容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理念对高中历史课程的编写和内容的选择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旨在改变以往初、高中历史课程编写上的重复的问题,在满足初中阶段对历史史实的基本学习的基础上,转而对高中历史课程采取专题式的编写方式,这样就解决了初、高中历史课程编写重复的问题。除此之外,内容选择上强调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贯彻落实了以学生为本的宗旨。
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注重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促使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一理念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主体的需要,更加注重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的需要,更加的人性化。
高中历史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理念强调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教师一味的灌输历史知识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转变,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高中历史课程的评价要有利于历史教学的改进。改革传统单一的评价方法,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如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调查等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对历史课程的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使用传统单一的历史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而强调多种评价手段并存。
三、新理念下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
(1)课程结构上:模块和专题。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结构上采用了模块和专题的形式,模块即《政治史》、《经济史》、《思想与文化史》三个必修模块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选修模块,而专题指的是教材编写采用专题的方式,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二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2)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相互交融。在课程目标上,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注重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在知识放方面更加注重知识点古今中外的贯通、知识点层次的提升,在能力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技能、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新一轮高中历史課程更加注重将过程与方法看做学习目标而非手段,即要求学生获取“能够获取知识的知识”;
(3)课程教学:历史意识和新型历史学习方式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上,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强调历史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全面贯彻课程教学的三项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在学习方式方面,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历史学习方式。
(4)课程评价:方法多样化和考试改革。在课程评价上,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强调历史评价要改变以往传统单一的以考试为主的评价形式,在新的评价体系和指导下运用多种方法包括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等方法来相辅相成,并且要对历史考试进行改革,突出体现在:内容贴近现实;题型更加开放;全面考察学生的三个维度;要增加口试等。
综上,可以看得出来,不论是历史课程的标准还是历史教材的编写、历史课程的教学,都体现了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课程标准更加清晰、具体,课程教材编写更加贴近学生学习实际,课程教学更加向学生自主学习靠拢,这是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进步,相信,随着经验和教训的增加,高中历史课程会有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