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话和童年是儿童生活成长中的美好读物和美好阶段,就像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所言:“童年时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在童年经历的特殊事件会对一个人的一生或多或少产生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中提道,“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其中的“终身学习”“适合的教育”就是接下来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所以,我对促进儿童发展尤其是适合儿童阅读的文本做了以下研究。
一、童话文本与典型形象
“文学作品是情感和形象、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统一,由于建立在不同的侧重点上,在文学作品中也就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形态和体裁。”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是虚构的故事作品,它有浓厚的幻想色彩,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我们常说,好的文学作品中,形象的饱满性可以流传千古,譬如安徒生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了爱情可以化成泡沫的《海的女儿》、虚荣心膨胀的《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给世界儿童送来了礼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加深,成年人在某种机缘巧合下再次阅读童话时会有不一样的解读、收获。
二、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想象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年龄基本上是6~12周岁,从儿童心理学上看,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认为,“该阶段的儿童进入学校开始学习,开始体会到持之以恒的能力和成功之间的关系,开始形成一种成功感。”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同伴的相互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社交活动中,成功的经验会增强儿童的胜任感,挫败感也会相应而来,而这一点对于儿童的人格形成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授课模式依旧采取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儿童获取知识的来源主要是学校教育中的间接经验、间接知识,这时候,如果有来自系统的筛选和推荐,帮助儿童选取适合他们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童话书籍,对他们的成长一定大有裨益。
虚构性是文学的基本特征,虚构作为作家的能动性或者心灵化的最大体现,从心理功能来看就是想象。心理学认为,记忆只是对实际的东西进行保存与复制,只有想象是以实际的东西为载体,从中创造出实际中可能有甚至必然有的东西,是一种从无到有的过程,遵循一定的情理逻辑,可把它称为创造性想象,而创造性想象对儿童的发展起着画龙点睛之笔的作用。最近几年提出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其中,在感悟鉴赏这一版块要求学生学习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等。文学是人学,传递的主题是生与死、情与仇、爱与恨,用童话这一文学体裁就可以鲜明地呈现出沉淀在人性中的真善美。健康人格的形成、有情理逻辑、无边无际的想象力应该是童话的大背景。
三、童话阅读的“无用之用”
读童话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功利性,接下来,我就探讨一下童话的“无用之用”。关于无功利性和功利性在文学及其审美作用中的关系,康德的《批判力批判》将其概括为“无目的和目的性”,而我国古代诗学称为“无用之用”,最早见于鲁迅的《摩罗诗力说》:“文章之于人生,其为用决不次于衣食,宫室,宗教,道德……文章不用之用,其在斯乎”,与老庄哲学中的“留白”与“无用之用”有异曲同工之妙:“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将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了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老子认为实有的东西能够提供便利,归根结底是虚无的空白在起作用。
同理,阅读在人生中的作用也一样。从文学接受的角度出发,读者的地位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附庸,如今读者变成了文学的主人,读者可以阐释和创造作品的意义。就像林海音《城南旧事》中关于“问驼铃”的桥段,她不同于成人的期待视野:“系驼铃是为了给骆驼解闷儿的。”“也许你说的更对一些”,多么诗意的对话,多么善意的阐释。
伴随着很多文化地标的建设,现代人仿佛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灵魂栖息地”,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本召唤相得益彰。儿童的兴趣、看书时的心境也是尤为重要的,我们把影响文学接受度的读者的情绪、状态称之为接受心境,可以分为“欢悦”“抑郁”“虚静”三种状态。虚静一词源于《老子》第十六章中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老庄把老子清静无为的人生态度进行了补充,把虚静视为无功利状态,这一点对于家长尤为重要,部编版新语文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的亲子时光或许就是家长灵魂的栖息地。
蘇联作家乌斯托夫斯基在《夜行的驿车》中这样评价安徒生的文字:“善于为人们的幸福和自己的幸福去想象,而不是为了悲哀。”随着部编版教材的推行与实施,“和大人一起读”这一版块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家长与孩子的距离,在陪伴孩子阅读的时候,每一个家长在很大程度上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美国诗人史斯克兰·吉利兰的小诗中写道:“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相信这首小诗曾经打动了很多家长的内心,亲子陪伴的内动力也会油然而生。童话不仅可以浸润童心,也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成长路,孩子们的心灵在美好的事物的灌溉下一定会茁壮成长。
(责编 侯 芳)
一、童话文本与典型形象
“文学作品是情感和形象、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统一,由于建立在不同的侧重点上,在文学作品中也就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形态和体裁。”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是虚构的故事作品,它有浓厚的幻想色彩,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我们常说,好的文学作品中,形象的饱满性可以流传千古,譬如安徒生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了爱情可以化成泡沫的《海的女儿》、虚荣心膨胀的《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给世界儿童送来了礼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加深,成年人在某种机缘巧合下再次阅读童话时会有不一样的解读、收获。
二、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想象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年龄基本上是6~12周岁,从儿童心理学上看,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认为,“该阶段的儿童进入学校开始学习,开始体会到持之以恒的能力和成功之间的关系,开始形成一种成功感。”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同伴的相互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社交活动中,成功的经验会增强儿童的胜任感,挫败感也会相应而来,而这一点对于儿童的人格形成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授课模式依旧采取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儿童获取知识的来源主要是学校教育中的间接经验、间接知识,这时候,如果有来自系统的筛选和推荐,帮助儿童选取适合他们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童话书籍,对他们的成长一定大有裨益。
虚构性是文学的基本特征,虚构作为作家的能动性或者心灵化的最大体现,从心理功能来看就是想象。心理学认为,记忆只是对实际的东西进行保存与复制,只有想象是以实际的东西为载体,从中创造出实际中可能有甚至必然有的东西,是一种从无到有的过程,遵循一定的情理逻辑,可把它称为创造性想象,而创造性想象对儿童的发展起着画龙点睛之笔的作用。最近几年提出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其中,在感悟鉴赏这一版块要求学生学习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等。文学是人学,传递的主题是生与死、情与仇、爱与恨,用童话这一文学体裁就可以鲜明地呈现出沉淀在人性中的真善美。健康人格的形成、有情理逻辑、无边无际的想象力应该是童话的大背景。
三、童话阅读的“无用之用”
读童话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功利性,接下来,我就探讨一下童话的“无用之用”。关于无功利性和功利性在文学及其审美作用中的关系,康德的《批判力批判》将其概括为“无目的和目的性”,而我国古代诗学称为“无用之用”,最早见于鲁迅的《摩罗诗力说》:“文章之于人生,其为用决不次于衣食,宫室,宗教,道德……文章不用之用,其在斯乎”,与老庄哲学中的“留白”与“无用之用”有异曲同工之妙:“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将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了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老子认为实有的东西能够提供便利,归根结底是虚无的空白在起作用。
同理,阅读在人生中的作用也一样。从文学接受的角度出发,读者的地位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附庸,如今读者变成了文学的主人,读者可以阐释和创造作品的意义。就像林海音《城南旧事》中关于“问驼铃”的桥段,她不同于成人的期待视野:“系驼铃是为了给骆驼解闷儿的。”“也许你说的更对一些”,多么诗意的对话,多么善意的阐释。
伴随着很多文化地标的建设,现代人仿佛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灵魂栖息地”,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本召唤相得益彰。儿童的兴趣、看书时的心境也是尤为重要的,我们把影响文学接受度的读者的情绪、状态称之为接受心境,可以分为“欢悦”“抑郁”“虚静”三种状态。虚静一词源于《老子》第十六章中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老庄把老子清静无为的人生态度进行了补充,把虚静视为无功利状态,这一点对于家长尤为重要,部编版新语文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的亲子时光或许就是家长灵魂的栖息地。
蘇联作家乌斯托夫斯基在《夜行的驿车》中这样评价安徒生的文字:“善于为人们的幸福和自己的幸福去想象,而不是为了悲哀。”随着部编版教材的推行与实施,“和大人一起读”这一版块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家长与孩子的距离,在陪伴孩子阅读的时候,每一个家长在很大程度上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美国诗人史斯克兰·吉利兰的小诗中写道:“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相信这首小诗曾经打动了很多家长的内心,亲子陪伴的内动力也会油然而生。童话不仅可以浸润童心,也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成长路,孩子们的心灵在美好的事物的灌溉下一定会茁壮成长。
(责编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