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试题训练示例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t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仿写试题是高考语文试题中一种常考的题型,对此类题型的训练,也越来越受到众多师生的关注。但以往的很多训练几乎都是为考题而训练,缺少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笔者认为,在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语文教学应冲破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樊笼,要把素质教育真正体现出来,就应将语文教学定位在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上来。
   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课本中去发现好的仿写训练的例子,让学生去训练,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又能让学生结合社会结合生活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现举例如下:
   示例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中《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讲演》中有一段话“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变法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我在教学这段文字时,就抓住“……倒不是因为……,也不是因为……,实在是因为……”这个句式,先让学生分析其结构特征,明确这个句子先用两个否定形式的句子肯定梁先生的政治业绩,但它们不是梁先生受青年学子景仰的原因,再用最后一个肯定形式的句子从文学成就方面表明这才是梁先生受青年学子景仰的原因。前后构成并列关系。明确这个句子的特征后,我念了我的一段范句后学生们就开始仿定。他们写出的句子还都不错。摘录两例:
   1.我们到学校来读书,倒不是因为家长逼着我们学习,也不是因为教师监督着我们学习,实在是因为当今社会竞争力太大,我们不得不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以适应社会。
   2.我们全班同学敬畏彭老师,倒不是因为她的课堂活泼幽默,也不是因为她的板书刚劲整齐,实在是因为她对我们兼具慈母的情怀和严格的要求。
   示例二:《记念刘和珍君》中“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看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将这段话的结构分析清楚,明确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句子,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说我可以用最坏的想象力来想象中国人的坏,是见其中国人的下劣凶残,第二层是说即使如此“我”也还是没有想到会是如此下劣凶残,第三层是说纵然料到了,“我”还是不愿相信,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会“无端”在府门前喋血。这组句子层层递进揭露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分析句子过后,我要求学生用“我向来……,然而……况且……”句式进行仿写,内容须是弘扬社会美德的。由于内容上的限制仿写的难度增大了。学生中也有好的作品显现,现举两例。
   1.我向来以为中国女性是坚强的,然而我还不料,在汶川大地震中她会如此坚强,况且这是一位在确知父母、孩子已遇难,拖着病躯仍坚守在救灾前线,沉着地,丝毫无所顾虑地用自己的双乳去喂养别人的孩子的伟大母亲。
   2.我向来是相信大公无私的人大有人在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无私到这地步,况且是以拾破烂为生,一生节俭的孤寡老人呢?
   课本中,能选作仿写的例子有很多,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除了仿写句子还可以仿写语段,如《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将考点与课本教学有机结合是对考点复习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方兴未艾,语文课堂教学也焕然一新。虽然形势一片大好,但也决不能放松警惕。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究竟该是什么模样?怎样的教学模式才是最优选择?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反思,重新思考。   我们必须正确面对课改中有意无意养成的种种错误倾向。不要以为课堂完全动起来了,“活”起来了,就是改革了。我们必须清楚这个“活”的实效是否是学习和收获的高效。不能因为崇拜名师魅力而亦步亦趋;更不能因为追
期刊
如果让你试着举出一首歌,这首歌让人听了之后似乎要热血沸腾、毛发竖起,连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仿佛被唤醒了似的,兴奋了起来,要跟着旋律疯狂地蹦跳,你会举出哪一首?换作是我,我会选择《双截棍》,因为只有它才当之无愧。   这首歌其实并谈不上什么旋律,它所有的只是一番急促的打击乐,和一番急促的述说而已,仿佛是飘风急雨一般,来势迅猛让人猝不及防。这简直是对传统音乐的颠覆,因为它竟然不是用“唱”而是用“说”来
期刊
《故都的秋》是一篇饱蘸深情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后,用精练而生动的语言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寄寓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无限眷恋之情。笔者认为,《故都的秋》有三美,即结构美、画面美和语言美。   一是结构美。《故都的秋》在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文章开头总起谈对北国之秋的印象,即清、静、悲凉。结尾总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
期刊
随手打开一本高中语文辅导材料散文部分,大量的术语让我们眼花缭乱,反复、反讽、白描、衬托、托物言志、象征、欲扬先抑等等各个妖娆万分,初入其中正如身陷万花丛,乱花渐欲迷人眼。只有借助梳理才能从中走出来,其中有序化、条理化、清晰化就是非常必要的。   从不同艺术手法的作用可以来试分析一下。从文学艺术类和绘画艺术类可以这样区分:文学艺术类包括象征、反讽、对比(衬托)、联想想象、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借景抒
期刊
晚唐时期,描写女性艳美,表现男女情爱的艳情诗大量涌现,显示出旺盛的活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李商隐、温庭筠和韩偓。李商隐以女性为美的化身,女性是其感情理想和政治理想的载体,他以一种尊敬女性,崇拜女性的眼光去看当时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女性,具有时代的进步性。他笔下的女性做为理想载体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女性是其情感生活的载体   李商隐的心灵善感、早熟多思使他对幸福美满的爱情生活充满了期盼,表
期刊
高考诗歌鉴赏题目近年来一直以简答的形式出现,诗歌体裁的选取也打破了唐诗宋词元曲一统天下的局面,有了晋诗、五代诗、清诗、近代诗,个别省份还出现了杂剧的阅读。对此,学生普遍感到不好解答。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解答诗歌鉴赏题呢?   一、学生解答诗歌鉴赏题的必备知识储备   1.明确诗歌鉴赏题的考点要求   诗歌鉴赏题的考点要求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期刊
参加学校说课比赛时,我们学校一个获得说课全国一等奖的老师当评委,赛后她把我的说课批得一无是处。这给我很大的触动,决心向她请教,体味说课的奥妙。去参加市里比赛前,在这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说课稿前后至少大改了三次,小改不下数十次,几乎是每一遍试“说”后,都有改动。大到整体布局,小到一个词的使用,我都仔细斟酌。后来,从市里回来,学校让我去当说课比赛的评委。这样一来,由台上到台下,我来了个“通观”,结
期刊
在中国山水画中通过“留白”使画面虚实结合,立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效果就是“留白”;而音乐中常通过适当的“休止”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就是“留白”。这种技巧的使用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可谓“水到渠成”。而将“留白”的艺术手法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识欲,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使学生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从如
期刊
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在语文教学领域,我们看到了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课堂上热闹了,学生思维活跃了,学习方式多样了,师生双方轻松愉悦了。但透视这种“课堂热”的背后,作一些冷静的思考,我们不难发现,活跃轻松之中,缺少了真实,缺少了扎实,表演的成分太多,流于形式,摆花架子作秀的现象太多。尤其是一些公开课,“华而不实”的现象更是愈演愈烈
期刊
信息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在呈现教育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等方面都有独到的作用。多媒体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