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都的秋》是一篇饱蘸深情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后,用精练而生动的语言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寄寓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无限眷恋之情。笔者认为,《故都的秋》有三美,即结构美、画面美和语言美。
一是结构美。《故都的秋》在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文章开头总起谈对北国之秋的印象,即清、静、悲凉。结尾总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中间主体部分采用了板块式的结构形式,共由五个板块组成,它们是由作者精心挑选的五处场景构成的,即秋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都市闲人和秋日胜果。这五个板块五种场景无不体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它们既独立成章,又浑然一体,行散而神不散,共同构成了故都的秋的灵魂和神韵。整篇文章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间充分展开,酣畅淋漓。这正应了达·芬奇的话:“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各特征必须同时作用,才能产生使读者如痴如醉的和谐比例。”
二是画面美。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故都的秋”的另一个特色。色彩,作为美学上的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带有自身的色彩,这是客观色彩;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念上来,它的色彩便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是主观色彩。这两种色彩在郁达夫笔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同时又是他“清””静”“悲凉”的内心世界的投影。接下来的五个场景,犹如五幅画卷,不仅色彩感强烈,而且景物的安排疏密得当,犹如山水写意画,立体感十分强烈。如秋晨静观图。底色是碧绿辽阔的天,地面上长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和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一碗茶,或靠在破壁腰上,细数着日光,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动有静,色彩灰白,带有几分冷落和萧条,恰好暗合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征。再如秋槐落蕊图。画面主体是一排高大的槐树,地上是槐树的落蕊,铺得满地都是,“人踩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地上还有扫街的一阵扫后留下的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立体的画面中无不挥洒着作者落寞的情怀。
三是语言美。读一篇好的散文,常常使人如啜香茗,如饮陈酿,余香满口,回味无穷。产生这种美感的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思想情趣的美,一是语言文字的美。《故都的秋》的语言,就是香茗、陈酿,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如“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作者采用借喻的手法,将对名花、名酒的领略不深不透,比得像“花的半开”和“酒得半醉”,大大增强了新意。又如“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春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作者不是直接和具体说出南北方有关秋的比较,而是使用文言句式的排比句表达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并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一是结构美。《故都的秋》在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文章开头总起谈对北国之秋的印象,即清、静、悲凉。结尾总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中间主体部分采用了板块式的结构形式,共由五个板块组成,它们是由作者精心挑选的五处场景构成的,即秋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都市闲人和秋日胜果。这五个板块五种场景无不体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它们既独立成章,又浑然一体,行散而神不散,共同构成了故都的秋的灵魂和神韵。整篇文章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间充分展开,酣畅淋漓。这正应了达·芬奇的话:“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各特征必须同时作用,才能产生使读者如痴如醉的和谐比例。”
二是画面美。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故都的秋”的另一个特色。色彩,作为美学上的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带有自身的色彩,这是客观色彩;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念上来,它的色彩便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是主观色彩。这两种色彩在郁达夫笔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同时又是他“清””静”“悲凉”的内心世界的投影。接下来的五个场景,犹如五幅画卷,不仅色彩感强烈,而且景物的安排疏密得当,犹如山水写意画,立体感十分强烈。如秋晨静观图。底色是碧绿辽阔的天,地面上长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和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一碗茶,或靠在破壁腰上,细数着日光,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动有静,色彩灰白,带有几分冷落和萧条,恰好暗合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征。再如秋槐落蕊图。画面主体是一排高大的槐树,地上是槐树的落蕊,铺得满地都是,“人踩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地上还有扫街的一阵扫后留下的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立体的画面中无不挥洒着作者落寞的情怀。
三是语言美。读一篇好的散文,常常使人如啜香茗,如饮陈酿,余香满口,回味无穷。产生这种美感的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思想情趣的美,一是语言文字的美。《故都的秋》的语言,就是香茗、陈酿,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如“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作者采用借喻的手法,将对名花、名酒的领略不深不透,比得像“花的半开”和“酒得半醉”,大大增强了新意。又如“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春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作者不是直接和具体说出南北方有关秋的比较,而是使用文言句式的排比句表达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并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