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三美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fei1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都的秋》是一篇饱蘸深情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后,用精练而生动的语言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寄寓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无限眷恋之情。笔者认为,《故都的秋》有三美,即结构美、画面美和语言美。
   一是结构美。《故都的秋》在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文章开头总起谈对北国之秋的印象,即清、静、悲凉。结尾总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中间主体部分采用了板块式的结构形式,共由五个板块组成,它们是由作者精心挑选的五处场景构成的,即秋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都市闲人和秋日胜果。这五个板块五种场景无不体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它们既独立成章,又浑然一体,行散而神不散,共同构成了故都的秋的灵魂和神韵。整篇文章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间充分展开,酣畅淋漓。这正应了达·芬奇的话:“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各特征必须同时作用,才能产生使读者如痴如醉的和谐比例。”
   二是画面美。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故都的秋”的另一个特色。色彩,作为美学上的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带有自身的色彩,这是客观色彩;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念上来,它的色彩便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是主观色彩。这两种色彩在郁达夫笔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同时又是他“清””静”“悲凉”的内心世界的投影。接下来的五个场景,犹如五幅画卷,不仅色彩感强烈,而且景物的安排疏密得当,犹如山水写意画,立体感十分强烈。如秋晨静观图。底色是碧绿辽阔的天,地面上长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和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一碗茶,或靠在破壁腰上,细数着日光,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动有静,色彩灰白,带有几分冷落和萧条,恰好暗合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征。再如秋槐落蕊图。画面主体是一排高大的槐树,地上是槐树的落蕊,铺得满地都是,“人踩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地上还有扫街的一阵扫后留下的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立体的画面中无不挥洒着作者落寞的情怀。
   三是语言美。读一篇好的散文,常常使人如啜香茗,如饮陈酿,余香满口,回味无穷。产生这种美感的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思想情趣的美,一是语言文字的美。《故都的秋》的语言,就是香茗、陈酿,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如“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作者采用借喻的手法,将对名花、名酒的领略不深不透,比得像“花的半开”和“酒得半醉”,大大增强了新意。又如“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春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作者不是直接和具体说出南北方有关秋的比较,而是使用文言句式的排比句表达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并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适应日后学习与发展的能力。”创造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要引导学生积累创造的期望   我认为,一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亲切的话语、温和的眼神以及灵活多变,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艺术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期刊
创新能力是创造出新的能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大有可为。作文创新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立意创新。立意是指一篇文章的主题,作者所要表达的好恶、观点等。人云亦云,一没有价值,二没有新意。训练学生立意创新,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有创造性地思考、善于从多角度思考的习惯。要不为习以为常的看法所左右,不
期刊
从事语文教学这么多年来,我深有感触。因为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很多棘手的问题,教师想教好,学生想学好,但是在实际的教与学中却不是那么容易。为什么我们的教学初衷是好的,而现实的结果却不尽人意呢?在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改革下,促使我不断地反省自己,总结经验,与时俱进。   我们知道语文的特点是涉及到的知识面特别广泛,应用的范围特别宽泛,这就使我们的教学目标具有了“全面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改制度的变革,特别是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更应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才能保障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
期刊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感知此言,作为语文教师,顺应时代的要求,教育、改进、引导着学生进步,尤其是要提高所谓的后进生的学业成绩。后进生的自我认识,即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价值的认知比较消极,是一种消极性自我概念。消极性自我概念,使学生对以后的成功的期望值很低及希望渺茫的情感,这种低期望和消极情感又共同影响了学生以后的成就,形成恶性循环。这些学生在潜意
期刊
前苏联有位电影艺术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拍摄了三个镜头:1.一个人静静地坐着。2.手枪对准了这个人。3.这个人露出了惊恐的表情。如果把这一组镜头按顺序放映,观众感到这个人是一个懦夫,而若把这一组镜头依次颠倒过来放映,观众感到这个人是一个勇士。    同样的材料,不同的顺序,其效果就会如此的不同。    语言也是这样,尤其是汉语。    我们的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语言之一。同样的一句话,停
期刊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教材所选入的文章大都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之作,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品味其精美的语言,以增强语感。语言之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自然结合,并不取决于华丽的辞藻和工巧的句式,一些名篇佳作中朴实无华的语言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品味语言不应只注重表现形式。然而,现在语文教学中却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倾向:不少语文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那些看上去十分华美的“语言表达
期刊
新课改在河南省已实行几年了,经历了2011年的新高考,我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必须深入揣摩新课程特点,唯有高屋建瓴,才能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正所谓“胸中有丘壑,曲径能通幽”。   一、稳抓必修,巧抓选修,事半功倍   高中语文的选修内容容量巨大,知识系统庞杂,如果不慎加取舍,精心组织引导,学生很容易手忙脚乱,收效甚微。所以选修内容要结合本校实际,找到与高考的契合点加以正确引导,将能收
期刊
素质教育方兴未艾,语文课堂教学也焕然一新。虽然形势一片大好,但也决不能放松警惕。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究竟该是什么模样?怎样的教学模式才是最优选择?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反思,重新思考。   我们必须正确面对课改中有意无意养成的种种错误倾向。不要以为课堂完全动起来了,“活”起来了,就是改革了。我们必须清楚这个“活”的实效是否是学习和收获的高效。不能因为崇拜名师魅力而亦步亦趋;更不能因为追
期刊
如果让你试着举出一首歌,这首歌让人听了之后似乎要热血沸腾、毛发竖起,连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仿佛被唤醒了似的,兴奋了起来,要跟着旋律疯狂地蹦跳,你会举出哪一首?换作是我,我会选择《双截棍》,因为只有它才当之无愧。   这首歌其实并谈不上什么旋律,它所有的只是一番急促的打击乐,和一番急促的述说而已,仿佛是飘风急雨一般,来势迅猛让人猝不及防。这简直是对传统音乐的颠覆,因为它竟然不是用“唱”而是用“说”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