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蔽与澄明:素质教育的理性反思与超越路径r——从南京一中“素质教育事件”谈起

来源 :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155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理论价值.现实中,人们对素质教育仍存在一定的误解,如认为素质教育是摒弃考试、自由放任的教育,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教育,是分割离析、重“量”轻“质”的教育.基于南京一中“素质教育事件”的分析显示,我国素质教育面临的瓶颈是:教育场域中固有的利益机制难以突破,素质教育实践操作未形成完备体系,素质教育与教育评价体制不易对接.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现实超越,必须坚定教育自信,从社会系统角度全面审视素质教育;关注学校差异,努力创建各具特色的成功范例;明确评价责任,实施“质”“量”并陈的综合评价.
其他文献
在习近平总书记"3·18座谈会"的讲话精神指导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为思政学界的重大课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首先要明确目标.主要包括四个目标: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的循序渐进与螺旋上升目标;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知识体系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认知规律一体化建设目标;大中小学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一体化建设的目标.这些目标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方向.
“三全育人”概念的提出对高校育人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辅导员育人机制的建立有着重要指导作用。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对“三全育人”理论的合理运用,使之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的。“三全育人”的育人机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职业生涯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收稿日期] 2021-02-14  [基金项目] 2020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KYCX20_1214)  [作者简介] 徐雯恬(1997—),女,江苏苏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学科教学。  *[通信作者] 马丽娅(1968—),女,内蒙古赤峰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语文教育教学。  [摘 要] 在教育形势日趋复杂的当下,“内卷化”现象之于
高等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作为该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面对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诸多问题,如何优化现有课程设置是解决问题
[收稿日期] 2020-11-11[基金项目] 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G-JG-PY201902)  [作者简介] *张晓晴(1987—),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双一流”学科建设与评价。  [摘 要] 国际化发展战略是新时代行业特色大学彰显学科特色、提升学科水平、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术高地的重要路径之一。行业特色大学依托自身学科特
[收稿日期] 2020-07-04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DIA190400)  [作者简介] 谢玲玲(1996—),女,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基本理论。 *[通信作者] 杨科正(1965—),男,陕西咸阳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高校发展。  ① 根据教育部2020年6月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统计。  [摘
[收稿日期] 2021-03-04  [基金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教改项目(160100103)  [作者简介] 刘伟(1981—),男(回族),北京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用户体验、交互设计、神经设计。  *[通信作者] 刘春荣(1981—),女,河北冀州人。博士,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与管理、教育产品设计。  [摘 要] 用户体验人才需具备8项基本实践
从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方式、供给环境等四个供给要素渗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继而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阶之径:空泛声势向精准高效转变、普适浅显向前沿精深转变、单向灌输向互动渗透转变、孤立平面向综合立体转变,以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收稿日期] 2020-05-23  [基金项目] 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SDYAL18075)  [作者简介] 张梦瑶(1996—),女,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通信作者] 吉标(1976—),男,山东临沂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和乡村教育研究。  [摘 要] 教学视导是监察人员通过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观察,发现其
教师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这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关键。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直接决定着课程思政的效果。从筑牢主体责任意识、夯实建设、完善激励保障三个维度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与素质,成为当前顺利开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基础与必要条件,也是夯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