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目前医疗体制的改革,医师多点执业的提出,意味着医生将从现在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自由人。医生多点执业或许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目前还面临着诸多困境。
2013年7月,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深圳拟实现医生自由走穴、即执业地点无数量限制、无需经原单位同意,引发人们对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的大讨论。
然而,9月底,“深圳试点医师多点自由执业‘夭折’”、“深圳版多点执业改革方案‘搁浅’”等消息频见报端,引来坊间一轮高度关注。深圳方案是“夭折”还是“搁浅”,尚没有确切的说法。事实上,作为全国医改的试点城市,深圳近几年在推行医师多点执业方面做了不少尝试。而在具体的试点方案中,不少内容具有创新和超前意识,被业界认为是改革的新亮点,也有很多人认为这种改革“步子迈得太大”。
根据深圳之前多点自由执业细则规定,多点执业就是允许一名医生在多个医疗机构执业。这样的方式在欧美等国家已经非常成熟,但在国内仍是个新鲜事物。
允许医生自由走穴意味着医生将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医疗资源共享,也可以增加医生收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化解开大处方、吃回扣的利益冲动,让他们从“以药养医”转向“以技养医”,凭本事吃饭,多劳多得,其积极意义自不待言。 然而也有医生认为,在现有的医疗大环境下,真正实现医疗人才的自由流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单位体制成为“牢笼”
深圳某三甲医院的刘医生了解了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后,表示自己不会选择多点执业。“我现在供职的医院,管着我的晋升、职称评定以及福利待遇,如果我为了多赚一点钱选择去别的医院多点执业,很有可能丢失医院内部晋升的机会。而且去别的医院做手术,因为对合作手术的人技术不了解,有可能导致医疗事故,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留下污点。”
刘医生说,瞒着供职的医院,去多点执业,对于不少有一定学术地位的医生来说,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得不偿失。医疗圈子就那么大,即使不用向医院报备,自己到别的医疗机构供职的事情,迟早也会被院方知道。
和医生不敢流动的态度相比,医院也并不鼓励医生流动。记者了解到,一些公立医院为了杜绝名专家流动,特别规定双休日专家必须在单位坐诊半天,例如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出诊排班表上显示,不少主任医生在周六、周日都有半天的坐诊。医院这样的做法很正常,因为每一名专家的培养,医院都耗费了大量的心血。
此外,长期以来,公立医院是事业单位,医生有事业编制,是体制内的人员。体制的优势在于这是铁饭碗,旱涝保收,工作稳定,福利丰厚。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每一次的公务员考试都火爆异常,就连招个有编制的清洁工,都能引来硕士报名。
体制不破,医生自由流动的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年轻医生好不容易挤进体制,大多不愿意承受来自单位体制的风险,更谈不上外出执业的动力。
“我个人觉得,要让医生能够流动起来,解决的措施之一,就是国家承担医生的福利待遇,只有这样,院方才不会干预医生流往别的医疗机构。”有业内人士如是说,也有观点认为,像欧美国家一样,将医生完全转变为社会人,即不再由医院承担福利待遇,但是更多的人觉得这样的改革步子迈得太大,无法保证基本的医疗服务。
国外的多点执业是分层次的,从医保制度到医疗体系,都基本发展成熟了。但是,国内让医生完全转变为社会人,以目前的制度,很难行得通。
医疗资源分配制约发展
也有不少医生认为多点执业最大的问题是精力问题,在本职工作已经非常繁重的情况下,再到其他医院坐诊,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有损健康。医生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吃五谷杂粮的人不是永动机。医生多点执业,频繁走穴,会不会影响医疗质量?医生走穴可能出现医生对其他医院医疗设备不熟悉,对患者情况不了解的情况。由于医生身兼多职,就会出现看完病就走,才离开甲医院手术室,又奔向乙医院手术室的情况。由于时间紧迫,对患者前期治疗与术后观察与随访,也可能出现照顾不过来、处理不当的情况,甚至可能酿成医疗事故、引发医患纠纷。这些问题显然不可小视。
此外,以深圳市为例,公立医院医疗资源紧张几乎是不争的事实,医院像菜市场,总是熙熙攘攘。不少医院的医务人员都抱怨加班加点,没有休息时间,工作压力极大。超负荷工作让医生分身乏术。有能力被其他医院邀请走穴的,基本上都是三甲医院的知名专家,而这些专家的门前每天患者排起长队,应接不暇。即使医生有走穴的想法,却也只能是有心无力。在这种情况下,医生显然只有先在本单位完成工作量,才有可能外出执业。那么他们是否有空余的时间再去其他地方执业?而且,医院到底有多少富余的医疗资源?
另外,医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需要其他医护人员的支持,依赖于高科技的医疗设备。离开了原单位的“天时地利人和”,再有经验的专家恐怕也唱不了独角戏。加之,一些病人病情复杂,需要全面的术前检查和术后观察,有些走穴医生由于“档期”限制,不能前期介入了解病情,也做不到后期跟踪帮助康复,这不免带来一系列风险和隐患。
另一方面,在目前的医疗大环境下,医患矛盾如此突出,从前医院的口号是“一切为了病人”,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切安全第一”。如此,多点执业也就意味着多担风险。
因此,从理论上讲,医生多点执业有助于统筹共享医疗资源,方便基层群众看病就医,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然而在现实中,医生自由“走穴”却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缺乏相配套的制度
可以看出,医生多点执业遇冷的关键是缺乏相配套的制度。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医生自由流动方能“飞入寻常百姓家”。对此,有业内专家给出建议:第一,应把个人行为转变为一种单位行为,这样既可以约束医生的行为,又可以为他们承担一定风险;第二,规定必须在完成本职工作后才能外出行医;第三,依据医生级别限制他们出去的次数等;第四,从医生个人角度来讲,也应加强自律。
医生外出时应综合自己的水平、当地的医疗条件等因素进行医疗行为;手术结束后,必须持续关注患者病情发展,一旦发生意外应给予及时的指导,千万不要把“人命关天的大事”当作了“一锤子的买卖”。但是,有一部分医生频繁外出是“钱”字当头。可考虑将异地行医价格公开化、透明化,这样就有利于监管了。医生多点执业的顺利实施需要各医疗机构之间通力协作,更需要医生讲医德,讲责任,不能只顾走穴利益,不管走穴责任。如果医生多点执业只剩下多点创收,将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因此,目前看来,深圳计划实施的允许医师自由走穴的改革方案,着实有些“操之过急”,缺乏周密细致的考虑。或许这会是今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但必须要有完善的法规制度保障为前提,否则,不但会欲速而不达,还可能会适得其反,使得改革陷入迷途。官方需要做的是如何制定周密细致的方案,先从建立和完善制度开始,最终摸索出一条既让医生自由走穴,又能实现走穴医生、公立及民营医院、百姓和政府等“多赢”的路子,再行全面推开。
2013年7月,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深圳拟实现医生自由走穴、即执业地点无数量限制、无需经原单位同意,引发人们对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的大讨论。
然而,9月底,“深圳试点医师多点自由执业‘夭折’”、“深圳版多点执业改革方案‘搁浅’”等消息频见报端,引来坊间一轮高度关注。深圳方案是“夭折”还是“搁浅”,尚没有确切的说法。事实上,作为全国医改的试点城市,深圳近几年在推行医师多点执业方面做了不少尝试。而在具体的试点方案中,不少内容具有创新和超前意识,被业界认为是改革的新亮点,也有很多人认为这种改革“步子迈得太大”。
根据深圳之前多点自由执业细则规定,多点执业就是允许一名医生在多个医疗机构执业。这样的方式在欧美等国家已经非常成熟,但在国内仍是个新鲜事物。
允许医生自由走穴意味着医生将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医疗资源共享,也可以增加医生收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化解开大处方、吃回扣的利益冲动,让他们从“以药养医”转向“以技养医”,凭本事吃饭,多劳多得,其积极意义自不待言。 然而也有医生认为,在现有的医疗大环境下,真正实现医疗人才的自由流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单位体制成为“牢笼”
深圳某三甲医院的刘医生了解了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后,表示自己不会选择多点执业。“我现在供职的医院,管着我的晋升、职称评定以及福利待遇,如果我为了多赚一点钱选择去别的医院多点执业,很有可能丢失医院内部晋升的机会。而且去别的医院做手术,因为对合作手术的人技术不了解,有可能导致医疗事故,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留下污点。”
刘医生说,瞒着供职的医院,去多点执业,对于不少有一定学术地位的医生来说,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得不偿失。医疗圈子就那么大,即使不用向医院报备,自己到别的医疗机构供职的事情,迟早也会被院方知道。
和医生不敢流动的态度相比,医院也并不鼓励医生流动。记者了解到,一些公立医院为了杜绝名专家流动,特别规定双休日专家必须在单位坐诊半天,例如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出诊排班表上显示,不少主任医生在周六、周日都有半天的坐诊。医院这样的做法很正常,因为每一名专家的培养,医院都耗费了大量的心血。
此外,长期以来,公立医院是事业单位,医生有事业编制,是体制内的人员。体制的优势在于这是铁饭碗,旱涝保收,工作稳定,福利丰厚。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每一次的公务员考试都火爆异常,就连招个有编制的清洁工,都能引来硕士报名。
体制不破,医生自由流动的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年轻医生好不容易挤进体制,大多不愿意承受来自单位体制的风险,更谈不上外出执业的动力。
“我个人觉得,要让医生能够流动起来,解决的措施之一,就是国家承担医生的福利待遇,只有这样,院方才不会干预医生流往别的医疗机构。”有业内人士如是说,也有观点认为,像欧美国家一样,将医生完全转变为社会人,即不再由医院承担福利待遇,但是更多的人觉得这样的改革步子迈得太大,无法保证基本的医疗服务。
国外的多点执业是分层次的,从医保制度到医疗体系,都基本发展成熟了。但是,国内让医生完全转变为社会人,以目前的制度,很难行得通。
医疗资源分配制约发展
也有不少医生认为多点执业最大的问题是精力问题,在本职工作已经非常繁重的情况下,再到其他医院坐诊,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有损健康。医生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吃五谷杂粮的人不是永动机。医生多点执业,频繁走穴,会不会影响医疗质量?医生走穴可能出现医生对其他医院医疗设备不熟悉,对患者情况不了解的情况。由于医生身兼多职,就会出现看完病就走,才离开甲医院手术室,又奔向乙医院手术室的情况。由于时间紧迫,对患者前期治疗与术后观察与随访,也可能出现照顾不过来、处理不当的情况,甚至可能酿成医疗事故、引发医患纠纷。这些问题显然不可小视。
此外,以深圳市为例,公立医院医疗资源紧张几乎是不争的事实,医院像菜市场,总是熙熙攘攘。不少医院的医务人员都抱怨加班加点,没有休息时间,工作压力极大。超负荷工作让医生分身乏术。有能力被其他医院邀请走穴的,基本上都是三甲医院的知名专家,而这些专家的门前每天患者排起长队,应接不暇。即使医生有走穴的想法,却也只能是有心无力。在这种情况下,医生显然只有先在本单位完成工作量,才有可能外出执业。那么他们是否有空余的时间再去其他地方执业?而且,医院到底有多少富余的医疗资源?
另外,医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需要其他医护人员的支持,依赖于高科技的医疗设备。离开了原单位的“天时地利人和”,再有经验的专家恐怕也唱不了独角戏。加之,一些病人病情复杂,需要全面的术前检查和术后观察,有些走穴医生由于“档期”限制,不能前期介入了解病情,也做不到后期跟踪帮助康复,这不免带来一系列风险和隐患。
另一方面,在目前的医疗大环境下,医患矛盾如此突出,从前医院的口号是“一切为了病人”,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切安全第一”。如此,多点执业也就意味着多担风险。
因此,从理论上讲,医生多点执业有助于统筹共享医疗资源,方便基层群众看病就医,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然而在现实中,医生自由“走穴”却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缺乏相配套的制度
可以看出,医生多点执业遇冷的关键是缺乏相配套的制度。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医生自由流动方能“飞入寻常百姓家”。对此,有业内专家给出建议:第一,应把个人行为转变为一种单位行为,这样既可以约束医生的行为,又可以为他们承担一定风险;第二,规定必须在完成本职工作后才能外出行医;第三,依据医生级别限制他们出去的次数等;第四,从医生个人角度来讲,也应加强自律。
医生外出时应综合自己的水平、当地的医疗条件等因素进行医疗行为;手术结束后,必须持续关注患者病情发展,一旦发生意外应给予及时的指导,千万不要把“人命关天的大事”当作了“一锤子的买卖”。但是,有一部分医生频繁外出是“钱”字当头。可考虑将异地行医价格公开化、透明化,这样就有利于监管了。医生多点执业的顺利实施需要各医疗机构之间通力协作,更需要医生讲医德,讲责任,不能只顾走穴利益,不管走穴责任。如果医生多点执业只剩下多点创收,将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因此,目前看来,深圳计划实施的允许医师自由走穴的改革方案,着实有些“操之过急”,缺乏周密细致的考虑。或许这会是今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但必须要有完善的法规制度保障为前提,否则,不但会欲速而不达,还可能会适得其反,使得改革陷入迷途。官方需要做的是如何制定周密细致的方案,先从建立和完善制度开始,最终摸索出一条既让医生自由走穴,又能实现走穴医生、公立及民营医院、百姓和政府等“多赢”的路子,再行全面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