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1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时代要求创新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创新教育 语文教学
  
  1 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语文教法通常忽视学生认知规律,教师象注射器,学生象接收容器,结果呢?答案只有四个字,即“事倍功半”。创新因素的缺失导致出现以下情形:教师说得头头是道,也累得满头大汗,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得到的只是一时口舌快活,而学生却只能“雾里看花”、“水中捞月”,听课就好像听“天书”,临考了就发大量的试卷,做了又讲,讲了又做,大搞题海战术,学生就这样被无数的题目累倒,占据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抹杀了学生在课外时间和在家做家务所能培养的创新能力,因此教法必须改进。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①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②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③要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④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课内长骨、课外长肉,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2 为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恰当的课堂氛围
  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给师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作为课堂组织者——教师自身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和平相处,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如课堂上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XX同学,大家都很想听听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大家知道你能行!”这样往往就能激发创新的兴趣。教师的及时赞扬更能使学生受到鼓舞,一句“你真棒!”“你的说法有新意!”……把这一声声赞扬送入学生的耳际,流入他们的心田,给他们以亲切感。学生就更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说给老师、同学听。创设美好情境的同时如果把“微笑教学”的艺术带入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美好的心境,创新意识就孕育在了这种心境之中。
  3 变“教”为导,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变“教”为“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我常采取这种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疑难问题,让全体学生一起动脑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后让学生向教师质疑,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答案。
  4 勇于质疑,善于求异是创新教育的最高境界
  学生能质疑,表明他已對问题进行了思考,在发现过程中已有所探索,已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正如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逾越常规、敢于想象猜测、敢言别人所未曾言、敢做别人所未做,宁愿冒犯错误的风险,也不要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内的创造品格。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从多角度探索求异;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再就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进而发现新问题。如在学习《滥竽充数》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南郭先生能够滥竽充数?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新颖的见解,学生便可从南郭先生自身、齐宣王、众吹竽手、社会等不同角度去思考,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并让学生写出《滥竽充数的启示》一文。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的积极性。
  5 让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现在语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仍困扰着语文教学工作者,使教学效率不高。我认为,树立大语文观,形成课内外相衔接的语文学习网络,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语文课堂教学,这是学生学习最基本的途径;第二个层面是其他各科教学及各种课外活动;第三个层面是家庭和社会。语文学习并不等同于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课堂教学是第一渠道,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的各种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应切实抓好课外这块阵地,通过各种活动去扩大知识领域,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巩固和应用,从而形成各种技能技巧。
  6 进行正确积极的评价
  积极评价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之一。及时的评价,及时反馈矫正,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判定。评价有“学生讨论评价”和“教师讲解评价”等形式。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集思广益,在学生讨论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评价就是一根指挥棒要指向创新的方向,评价结构应该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倾斜,对学生的学习新方法、新见解、新思路要加以鼓励,对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重视,促进学生的学习激情。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有问题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现在的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有问题不敢问,学生心理上有三怕:一怕问题浅,同学会嘲笑;二怕问题偏,老师责怪;三怕问题多,老师厌烦,因此不愿冒险提问。对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并及时给予表扬鼓舞,如此一来,学生就会提出许多问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使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
其他文献
1 师生融洽交往,体现自主学习的开放性   首先是教师要用引导、鼓励、赏识的情感和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使学生愿意发言,踊跃发言,积极讨论,张扬起学习的个性。如在学习小学语文第九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抓住文中最动人,最有感染力的情节说出自己的感受,提出有真实情感和值得探究的问题。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提出了好多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例如有同学问:“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
期刊
当代诗人和评论家余光中先生于70年代创作的“乡愁”诗,是一首具有很高的思想境界的“乡愁”诗的代表作。《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诗人的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十一世纪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社会,致力于受教育对象创新思维的发展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新的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的人文科学,内蕴丰富,知识层面复杂,既具体生动、血肉包盈,又思想深厚、风光蕴藉。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初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
期刊
有人说:“语文教育应给孩子以梦。”确实,童年是多梦的季节,孩子的心中充盈着想象的激情,蓄积着创造的欲望。对这个五彩的世界,他们有着太多太多梦幻般的期待。而语文,似乎生来就是为放飞孩子们的多彩梦而存在的。在那儿,花会与他们共舞,白云会与他们说话,小音乐家扬科希望和他们共享幸福……许多字连缀在一起,仿佛起了魔力,叫人奇思,让人遐想。孩子们在追“梦”中,原有的灵性得以迸发,潜具的悟性得以唤醒,与此同时,
期刊
鼓励学生质疑,是突出主体,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体现。培养质疑能力对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和素质提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学生能不能发现问题,有了问题,有了疑问,是否有胆量提出来?怎样提问?怎样培养学生有疑就问,善于提问的好习惯?根据我教学的实际,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充分发挥教学民主,消除质疑的心理障碍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构成的特殊的认知活动。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互相尊
期刊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必须重视数学应用的教学,将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上,使学生具有适应生活和社会的能力,使他们能亲身应用所学知識和思想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引出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课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主要存在着这些不足:以视听代替朗读和想象,以屏幕代替黑板和粉笔;多媒体课件的背景与教学不符,忽视课堂实效;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如果教师能在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多媒体就能成為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1 创设情景,以景激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特
期刊
据笔者对所在学校学生作文学习现状的了解,为了应付写作文,学生每人至少拥有1本作文书,学生在写作文时,或多或少要参考作文选。这些说明,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学生害怕写作文,写作文困难的现象。   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一旦形成,其调适将会是十分困难的。但小学生性格的可塑性和易感性又为合理有效的调适提供了可能。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过一些尝试,有一定成效。  1 正确理解作文概念,加强基础知识学习 
期刊
物理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下面向大家介绍的实验,就源于生活。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浮力,这一点我们能够感受到,也很容易验证,因为液体的密度较大,产生的浮力效果也比较明显。而气体对物体也同样产生向上的浮力,因为通常情况下气体的密度较小,对物体产生的浮力很小,所以我们不易感受到,也不容易来验证。为
期刊
【摘 要】 农村初中学生学物理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学生厌学的现象十分严重,物理“学困生”越来越多。本文作者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找到对策,激发了“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学困生”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农材初中物理“学困生” 学习兴趣 对策    1 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学习兴趣下降的原因  1.1 历史原因。农村学校受“应试教育”影响大,目前评价农村初中教育质量的标准仍然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