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叶町(三首)

来源 :江南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t19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仙居故事
  我在仙居
  发现了“自在之物”
  我是说,面对许多烟灰
  我惊呆了,许久后,认定那
  满山遍野的杨梅树
  是它授的粉
  我认定它
  来自吕师囊那次起义
  烧毁的简牍,关闭了
  流纹岩的语言系统
  火的简史
  从此在舌根涌血
  若叶町
  一只乌鸦,或许,
  也是一群,
  在高纬度上叫早。
  它的猛烈,让我觉得与我有关。
  我对它的感觉,
  也从眼皮的停留转到骨骼。
  昨晚我入町,轻手轻脚,
  自己觉得像个贼。
  怕把它的惊悚之声惊醒,
  而忘了佛,也是通夜光临。
  孤寂的午宴上,
  它代表体面的樱花发言。
  声音闪光,多像我们
  相互聆听着方言。
  池顶石
  1
  我把一块岩石,
  置放于水池之顶。
  是想如孔子曰:
  予欲无言。
  多少次静气抚摸,
  仿佛摸着一个呗器。
  它守住了风,
  并从体内排出乡野暗语。
  即使是石中的玉,
  递出的刀,也是在草丛收割词根。
  认识的营养,煎熬在厨房,
  那些排泄掉的
  秘不可宣。
  2
  一条尿湿巾
  晒在池顶石上,
  让我认出了,消失的童年,
  以一朵长在花坛的花绣着。
  这石头,不再离开这里,
  参照树木,鸟鸣,石上的影子,
  将成为存世之物。
  不是托付什么,
  是给土地再加上一层。
  波光粼粼之时,石头比草丛的鹌鹑鸟
  更擅长表达。
  3
  这块石头,
  以后将越来越老,
  也将越来越小。
  也是说,它是在印证:
  恶不可长,美不可少。
  我怀着感恩的心,
  在它旁边遣词造句。
  我只是以它为一个起因,
  把狂獠烈焰变得冰凝水静。
  唯大地才能容得了的庞大躯体,
  抬过它的人,踩过它的人,
  都必须自我超度。
  茫然中,放下包袱,
  学会寂静地等待一个人。
  4
  我天天看石,
  如看天空的易变。
  它赤身裸体的哑默,
  那么适合,
  我不停地進出自己的肉体。
  南极惠特莫尔山脉的化石骨骼
  的惊讶中,
  我在影子里溽夏。
  一粒稻谷,
  安卧在弗洛伊德鳗鱼谜团
  的虎跳峡。
  从石上摘下一颗露珠,
  学会了樱桃的礼制。
  甘愿醉于一无所有的光面,
  确定这是自然发生说。
  5
  一簇花之阴,
  落在石上。
  这是未来主义的赐予,
  还是先锋派的《给社会趣味一个耳光》
  留下的炫耀?
  切割传统的刀锋犹存,
  为展示自己的姿态,
  与甜蜜故作陌生的腥味也可闻。
  这小雅之堂,
  冷淡的是马雅可夫斯基
  一段穷困潦倒的历史。
  我不为人师,
  只为人役。
  欢快的手指弹在石上,
  是黑暗爬过传奇,
  有采撷,没有叮咬。
  6
  这块石头置于池顶,
  也算是藏无可藏。
  这个我理解不深透的动词,
  将把一本书,累经风雨。
  无火可焚,
  是结局的最好结局。
  我手抚这个大道理,
  摹仿李贽,接受时光审判时,
  也就不再对判词斤斤计较。
  并喜欢颜山农
  就地打滚,
  笑看世人的良知。
其他文献
仅有芦苇衰老的叙事还不够。还要  斜阳夕照,归雁啼鸣  扯出满湖的心事  搁浅的渔舟不为搬运明月,只想锚定  走失的人生不至漂移得太远  这些还只是前戏。水幕电影在光亮消隐后 上演  夜色并不是真正的大幕  柔软的水,深入黑暗,羽化自己  并借助光芒的力量  让设定的情节幻化庸常的命运  请记住,此时看不见的远山  成為背景,而我们只是  缥缈的景象之外,匆忙的看客  结局往往被挤出料想。人潮散尽
期刊
椿树露出嫩芽的清香  萦绕屋檐下的四代人  曾孙已蹒跚  他与那只小黄狗  都戴着银质项圈  田埂上牛梆声浑厚  檐下银铃清脆  聽春风与原生民乐合奏  正把笑声送进我的耳朵
期刊
臭豆腐夹着汽油的气味  充满了古城的大街小巷  孔乙己穿着西服戴着毡帽  懷抱  埋了十八年的女儿红  在咸亨候着先生  祥林嫂满街跑  寻找  被人贩子“吃了”的阿毛  假洋鬼子刚从“消协”投诉回来  嘴里念“NO,NO!假的比我还厉害”  在百草园里  碧绿的菜畦蟋蟀的弹琴  已荡然无存  三味书屋的“早”虽然依旧  但听不到愉悦的朗读声  孩子们无奈穿插在各类补习班  先生进城的车  堵在外
期刊
——致抗疫的白衣天使们  那一缕曾熟悉的阳光  指引着我从孤独的房间  踱至窗下  外面,早春的蜡梅已经绽放  一股清香围绕着  一丛又一丛的黄色  那丛夹竹桃微颔  对面楼里的女子推开了窗  对岸,草堤隐约地泛起绿意  隱隐地  白衣穿梭如雪花般飘来飘去  时至今日,我才意识到  它是如此的圣洁  圣洁而又轻盈,在天空蔚蓝色的背景下
期刊
架子车,架到毛驴背上  在乡下用来拉运货物,粪土及其他  城区的巷口里一个老人  吃力地拉着,像拉着他六十多岁的  年龄,车上装满了黄橙橙的杏子  早熟的果子,据说酸甜的味道  照亮生活的光,他手背皴裂  皮肤黢黑,深陷的皱纹,门牙亦孤单  自己编了几句艰涩的词,吆喝  不停重复推销杏子的甜,沉重的光阴  太阳落山了,城市的街灯里  就剩下了执着和耐心  这个时候,我似乎感觉日子的酸  早熟的杏子
期刊
随手翻阅案头几本沈苇的作品集,我马上注意到,其中有两本诗集——《我的尘土,我的坦途》和《沈苇诗选》——都把《一个地区》列为开篇之作。这显然是特具用意的,它代表着诗人自身对它的一种认可和重视,同时也暗示出某种写作上的转折,对浪漫主义的青春期的告别。这首作品写于1990年,其时作者25岁,这是一个趋于成熟而激情依旧的年龄。  中亚的太阳。玫瑰。火  眺望北冰洋,那片白色的蓝  那人傍依着梦:一个深不可
期刊
记 忆  他已经老得,想不起她的样子了  但他还想得起,那线似乎透明  永不生銹的铁丝  上面曾依次挂过,少女的内裤  T-shirt,A罩杯Bra,以及  碎花裙和白丝袜  想得起蓝蓝的天空下  她穿着它们  和他并排走在路上  一同前往学校的感觉  在老屋的最后一夜  听到老屋骨骼的响动  死去多年的父母  又像多年前  在深夜窃窃私语  他们计算着昨天  谋划着明天  为那么卑微的事情  忧
期刊
芳草帖  我所了解的芳草并不芳香  也非无毒。闽南人偏爱夹子饭  用微毒的山菅兰叶子  编织出方形口袋,塞进大米  蒸熟。我也到了依吮微毒而生的  年龄。萋萋芳草呀,隐藏着多少  义无反顾的疲惫,以至于看似常青  在冬天燕子山公园上健步  古老龙舌兰巨大的苍舌  舔舐着我体内的寒气。儿时流鼻血  妈妈会出门随手采点枯艾叶  揉塞进我的鼻腔止血。几乎每个春天  丈母娘都到野地里摘油菜  配点红椒炒起
期刊
天上的爸爸  女儿,当你还沉浸在一个甜蜜的梦中  你的父亲已经被一张机票接走  他没有来得及吻你,没能等到你  再揪起花苞初放的小嘴  喊一声爸爸。女儿,在两万里的高空  想象着你在清晨醒来,找不到父亲  而焦急的样子,我的泪水像极速落下的云团  从桂子飘香的江南飞向白雪皑皑的天山,  是什么鼓动我内心的勇气?  对于离别而言,这会是一个漫长的开始吗?  在飞机的巨大轰鸣中,我翻看着你的照片  我
期刊
神秘作坊  清晨,我们去公园看阳光铺在湖面上  去看园林工人修剪草木,灌筑路基。合欢树下  孩子们在嬉戏,他们的高度正好与万物齐平  我的心绪与湖水相近  一段时间以来,我找不到契合的词语  填补时空转换后的罅隙——见到的人好像很久之前  遇到了,是的,很久以前,或者我们一直相遇在路上  他们就是我,而我还只是我  ——太阳照耀我,也遮蔽我  当我再看湖面时,太阳照耀我们,照耀湖面  也呈现我们,
期刊